初2014级语文.doc_第1页
初2014级语文.doc_第2页
初2014级语文.doc_第3页
初2014级语文.doc_第4页
初2014级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官渡中学初2014级语文2012-2013学年(上)第一次月考(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锐不可当(dng) 赃(zng)物 仄(z)歪 慰藉(j) B张皇(hung)失措 提 (t) 防 阻遏() 奔丧(sng) C负隅(y)顽抗 寒噤(jn) 瓦砾(l) 颤(chn)巍巍 D转弯抹(m)角 溃(ku) 退 憎恶 (w) 震悚(s)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眼花缭乱 月明风清 晨曦 血腥 B臭名昭著 惨绝人环 荒谬 憧憬 C精疲力竭 满院狼籍 杀戮 箱箧 D婉蜒曲折 转弯抹角 纳粹 鞠躬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不要自己估计自己的力量)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B他们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C在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D八宝酒,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联想到它的含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4、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四个地方都有语病,请改正。(4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A听取前一阶段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研究部署进一步防控措施。会议指出,近一周来,B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部署,C各项工作踏实推进。迅速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格对出入境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的检验检疫,加强对人和猪禽流感疫情监测,积极做好医疗救治准备和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集中力量研制出快速诊断试剂,积极处置应急突发事件。D实践证明,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及时的、迅速的,有力、有序、有效的。1 A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 B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 C处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 。 D处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 。5、续写下面句子,要求与划线部分句式相似。(4分)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 ,你给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6、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6分)(1)、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 、 、 、 、结语。(4分)(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不超过15字 2分)9月27日下午,上海地铁十号线因设备故障,导致一起追尾事故,有乘客受伤。截至发稿时,上海地铁官方微博透露,据卫生部门目前初步统计,送医院治疗人数为212人,其中重伤3人,有关情况还在进一步核对中。伤者大多数为轻伤或轻微伤,经简单治疗后,已经陆续离院。 7、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名校联中八年级(5)班召开主题班会活动。班会前,大家展开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有的同学去环保局采访专家,有的同学走进自然,有的同学查阅资料搜集素材请你根据情境完成下列问题。(7分)(1)如果你去采访环保局局长,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你将如何提问?(不超过80个字)(3分) (2)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很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话。你能列举一句古诗词加以说明吗?(2分) (3)请以“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设计一句公益广告。(2分) 二、文言文理解与默写(25分)8、 默写(10分)(1) 常恐秋节至,_。(长歌行)(2) 迷津欲有问,_。(早寒江上有怀)(3) _,徙倚欲何依。(野望)(4) 气蒸云梦泽,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的句子有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6) 陋室铭中写室中景色的句子是,。(7) 陋室铭中,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阅读桃花源记完成913小题(15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4分)(1)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延至其家 (4)此中人语云 10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2分)13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40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的呢?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我希望永远能够嗅到花的芳香,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有删改)14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15从文中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这四件趣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5分) 16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6分) 17在作者眼里,面临高考的孩子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失去芬芳的。请你站在名校联中一名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这段经历中的收获。(5分) 江南柳 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18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 。(2分)19文段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4分)20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21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2分)材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22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6分) 四、作文(55分)23、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