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七).doc_第1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七).doc_第2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七).doc_第3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七).doc_第4页
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七)试卷一、本题有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涟漪 绮丽 欹侧 旖旎 B檄文 巡徼 缴纳 皦皦 C草坂 田畈 贩子 皈依 D毗邻 纰漏 秕谷 先妣2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磐石 陨命 撕打 拾人牙惠 B庠序 编篡 杀戮 原型毕露C抉择 泥淖 疏竣 山青水秀 D蜕变 戕害 辑私 强驽之末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共和国的缔造者的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今天我们就是为了要求 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乐章,阅读这些名篇佳作,可以从中 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风神韵味。台湾的灾情牵动着大陆同胞的心,,连日来,大陆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大陆方面合计捐款已超过1.3亿元人民币。A兑现 领会 截止 B实践 领会 截止C兑现 领略 截至D实践 领略 截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1945年,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B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C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D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鱼龙混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D初到扬州城,出门便不知东南西北,于是我买了本城市旅游图,按图索骥,终于游览了瘦西湖、平山堂等我神往已久的景点。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B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C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D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黄的?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多读如果彻底 少读如果彻底 多读而不求甚解 少读而不求甚解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8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获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文章抨击了美国社会对待黑人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刺史、刑部尚书等官职。戏剧是调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舞剧、歌剧、悲剧等。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了很多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9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同例句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A.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B. 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C. 素善留侯张良 D. 左右欲刃相如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以乱易整 B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 徒见欺D道海安、如皋 / 道芷阳间行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大王来何操? D且立石于其墓之门12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艰难苦恨繁霜鬓(繁:多) B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年复一年)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一下子,突然) D 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思念)13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用父母的遗体去怠慢自己的行动,即使死了也有罪责。B斯固百世之遇也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机遇啊!C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于是我命令手下人摆酒,让她快速地弹奏几支曲子。弹完后,我很同情。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夫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14对下列句子中语言和动作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反映周朴园认为“金钱万能”的思想。)B“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名为赞扬侍萍,实为掩盖自己的罪行。)C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出于一时的气愤,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D“命,不公平的命只是我来的!”(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命”的不公,反映侍萍的善良。)15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实景实写。扁舟夜发后,拂晓醒来,所见的唯有杨柳岸的晓风残月而已!执手之人,已在千里之外,再也难觅踪影了。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的氛围。)D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决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决不会满足。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决不会满足。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决不会满足。(运用了排比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列举了黑人所蒙受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呼喊出了黑人的愤激情绪,使文章气势恢宏,大大增强了感染力。)二、语段阅读(本题有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共9分)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16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17.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项是()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 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5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C. 因循守旧 D.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至鸿门,谢曰哙拜谢,起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酒属客D范增数目项王数吕师孟叔侄为逆2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老大嫁作商人妇C.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D. 以其无礼于晋22.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B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C得复见将军于此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冒险到鸿门谢罪,屈居下座,言辞谦恭,表现他坚决果断,能屈能伸,骂告密人又表现他的狡诈一面。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D项羽没有在席间杀死刘邦,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在席间舞剑不表态,在谈话中泄露告密人姓名,这些都表现了他自矜功高,为人不忍,又麻痹轻敌的性格。 试卷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2427题,共16分)(一)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a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b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24这段文字选自雷雨,作者 。节选语段中括号里的文字在戏剧语言中属于 ,是戏剧语言必不可少的部分。(2分)25a、b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两句话的潜台词分别是什么?(5分)(二)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26简要解释“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文中的含义。(3分)27请分条概括文段中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方式,并指出其实质。要求:使用自己的话,使用四字短语的形式。(6分)参考答案1A(A依次为y q q y Bx jiojio jio Cbn fn fn gu Dp p b b)2、 A(A、厮打、殒命、拾人牙慧B、编纂 原形毕露C、 疏浚 山清水秀 D、缉私 强弩之末)3、 C(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用于时间名词后;截至:截止至(某个时候),用于时间名词前)4、C(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不合语境。应换为“身临其境”)5、D6、B7、A(“深思熟虑”提示我们前面应填“少读如果彻底”;“漫游十里洋场”提示我们前面应填“多读而不求甚解”。) 8、D 9、D 10、D11、B12、D(思:悲)13、B14、B15、C(虚景实写)16、D( 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涉及的信息区域就集中在第3自然段,仔细审读,“化学信号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D项漏掉了“转变为电信号”这个过程。)17、C(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鉴别能力。审读题目,“承接顺序”四个字提示我们要注意文中表述的不同时期,不同成果的对应关系。A信息点在2段“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结果”,“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在时间上就表述错误了。B、C相关句子为:“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传导过程。”B项“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又把时间弄错了。D相关句子为4段“当阿克塞尔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