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卷4.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卷4.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卷4.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卷4.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卷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湾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4)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蹒跚(pn) 愧怍(zu ) 吊唁(yn) 罄竹难书(qn)B、嶙峋(xn) 两栖(x) 老妪(y ) 风雪载途(zi)C、荒谬(mi) 仄歪(z) 阻遏(y) 毛骨悚然(sn)D、尴尬(n) 潮汐(x) 伧俗(chn) 在劫难逃(ji)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B、老师冤假错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始显出一副惊惶失措的表情。C、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人的财产荡然无存。D、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 并称为“李杜”。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 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6新闻记者报道了下面两则材料,请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2分)【材料一】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材料二】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主要信息:7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置,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探究结果:8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副标题:二、古诗文阅读【甲】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乙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特殊,不寻常)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B.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可以)C.东坡右手执卷端 端(端正) 其人视端容寂 端(正)D.中轩敞者为舱 为(是)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雕刻)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项是( ) (2分)A.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 B.高可二黍许(上下)C.佛印绝类弥勒(同类) D.若听茶声然(好像)11.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核舟记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文章生动地表现了“核舟”这件工艺品的原貌,而不是写成一篇平实的解说词。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特意点明窗可以开合,表现了雕刻技艺之精巧。C.本文写人形神飞动,“各具情态”。如写舟尾舟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苦啸呼状”,真是绘影绘声,呼之欲出。D.文章最后用“嘻”这个叹词领出了“技亦灵怪矣哉”一句,突出了作者的赞叹之情。12.细读【甲诗】,并结合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说说加点“愿”字的言内之义和言外之义。(2分)言内之义是:言外之义是:13、甲诗给你哪些启发?(2分)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顺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核舟简介: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箸竹叶做成的船篷、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丙文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注释】恶衣蔬食:衣食粗劣。侵晨:天快亮时。侵:接近。钱十:十枚铜钱。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赡:供养。没官:被官府没收。内帑:旧时指国库。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或人从之求丐者 或: (2)比至于外 比: (3)慎勿他说 慎: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5)其两膝相比者 比: 16. 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17. 笑话在博人一笑之余常常发人深省,这则笑话令你有怎样的启发?(2分) 18. 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比 至 于 外 才 馀 半 在 闭 目 以 授 乞 者19.古诗词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1)青青园中葵_。 万物生光辉。长歌行(2)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4)把人的喜怒哀乐投射到具体的事物上,以美景衬哀情,这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杜甫春望中的 : ,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巧借梦境来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 。(6)归园田居(其三)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 “晨兴理荒秽_ _ ,_ _ 夕露沾我衣”。(7)自古逢秋悲寂寥, 。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8)人们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来形容有的人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抵挡不住诱惑,但有人却做到“ ”。(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原文回答)五、现代文阅读 洞茶 毕淑敏我16岁时在西藏海拔5000米的高原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我一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 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的。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茶砖,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砖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11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12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母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13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渐渐显影,越发清晰。14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15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曾传递给边防军人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疆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16我用当年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早仙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啊,好茶!20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2分) 寻找砖茶,失望困惑 21品读第15段划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2分)答:22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7段和12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2分)答:23、本文有许多精美的句子,试找出一句加以赏析。(2分) (二)如何给地球降温(龙学峰)(12分)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临死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15文中第(1)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16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2分)17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2分)18文中第(2)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19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2分) 三 一只鸟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人是遛鸟的,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只精致的鸟笼,笼里养着一只他叫不上名的鸟儿。鸟儿好漂亮好漂亮,一身丰泽的羽毛油光水亮;一双乌黑的眼珠,顾盼流兮,滚珠般转动着。特别是鸟的叫声,十分的悦耳。更重要的是,那只鸟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人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非常不安。他是个很古板的老头。退休这么长时间,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溜溜达达外,不会下棋,不会玩牌,对莳弄花儿、草儿,养个什么狗儿、鸟儿的也几乎没有一点兴趣。但自从他见了那个盲眼老头养的那只叫阿捷的鸟儿之后,他就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有了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之后的日子,他就千方百计地有意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盲眼老头孤苦伶仃一个人。每天早晨他便很准时地赶到公园去陪老头一块儿遛鸟。他把盲眼老头那只鸟看得比什么都贵重。隔个一天两天,他便去买很多很多的鸟食,送到老头家去。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着他带来的食物。常常就看得走了神,失了态。好在这一切,那盲眼老头是看不见的。有一天,他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他对盲眼老头说,让盲眼老头开个价,他想买下那只鸟。尽管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他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绝不还价。”“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说。盲眼老头的态度也极为诚恳。“我只要你这只!”可是,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还是不卖。他打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意,又去和老头交谈了几次。老头仍是那句话:“不卖!”这使他很失望。一次次失望,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他就病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病的。儿孙们又是要他吃药,又是要他住院。他理也懒得理。几天以后,那位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病因就出在自己的这只鸟儿身上。老头虽然不舍得这只鸟儿,还是忍痛割爱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看他。“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手提鸟笼的盲眼老人,听了这话,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病也当下轻了许多。他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丢。“老弟,其实这并非是什么名贵的鸟。它不过是一只极普通的鸟。我买回它时,仅花了十多元钱。不过,这多年”“老兄,你别说了。我想要这只鸟,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什么名贵的鸟。”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盲眼老头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可他是能想象得出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时那种满脸诧异的样子。“什么?你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现在细细回想,这一生,惟一判错的,只有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新改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已退下来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说着说着已是泪水扑面而下。他发现盲眼老头听了这话,竟然变得木木呆呆的样子,那双凹下去的眼也有泪水流了出来。但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作为盲眼老头的挚友,拖着年迈的身体亲手为盲眼老头操办后事。办完后事,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他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他真不敢相信照片上这个年轻的后生,与他记忆中的那个阿捷竟然是那样地相像。他不知道,照片上的后生真的就是那个阿捷呢,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1)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并简析这样安排 的好处。(2分)(2)小说为什么以“一只鸟”为题?请作简要分析。(2分)(3)请简要概括盲眼老人、退休老人 的性格特点。(2分)(4)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无法回避自己职业生涯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失误,千方百计得到那只名叫“阿捷”的鸟,最后又放了它,以此减轻良心的煎熬。你认为这篇作品主题的现实意义何在?试自选一个角度,做简要阐述。(2分)四写作(50分)(1)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尘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善良就如三月的春风,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2)生活中常有不少感到。感动,缘于危难中的大爱,困难中的相助;感动,英语梦想的点燃,理想的实现;感动,缘于矛盾的的化解,友情的建立;感动,缘于人群中的笑靥,亲人间的牵挂一次叮咛,一语问候,使感到浸满心田。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笔触凝练有力。同时作者赋予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以强烈的戏剧色彩,更加有力地展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善和美。B“他”是一个有瑕疵的法官,他改变了阿捷这个人的命运,但阿捷却左右了他的灵魂。他的放鸟举动表现了他早已泯灭的良知的苏醒和灵魂的回归。C本文篇幅不长,头绪较多,却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极见章法。所叙之事看似简单平凡,却写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主题深刻,耐人寻味。D小说的开头极力描写“一只鸟”的漂亮,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他”对这只鸟的喜爰之情。结尾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E盲眼老人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他虽然孤苦伶仃,晚境凄凉,但他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当中的坚忍、无私与宽容等许多优秀品质。)不爱鸟,却想得到那只叫“阿捷”的鸟; 因高价求购遭拒而病倒,却意外获得; 获赠后却又轻易将鸟放飞: 得知因自己的错判而冤死狱中的阿捷,是或 许就是盲眼老人口中的“捷儿”。盲眼老人:慈爱、友善、豁达、无私、坚忍。退休老人:古板、重情、有良知(或“勇于 反思和忏悔”)。)盲眼老人对那只鸟的感情和态度,寄托了老人对阿捷的无尽 眷念,表达了作者对人间亲情的赞美; 退休老人为放飞鸟所作的种种努力,体现了退休老人为错判 而追悔不已,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良知的肯定与呼唤; 盲眼老人对退休老人无心之错的宽容,退休老人为盲眼老人 操办后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大爱的歌 颂; 小说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无常命运的深沉感慨。A C B C1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盲眼老人 怎样的情感?(4分) 表达了盲眼老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 震惊、委屈、悲痛等复杂的感情 (2分),以及对无常命运的难以 言说的感受(215.C 16.A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要迷失自我,永远不要为了名利出卖自己的灵魂、人格和尊严在污浊中永远高擎自己的精神活着的人永远令人敬仰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15答: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给地球降温,迫在眉睫。(2分,意近即可) 16答:(1)在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