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语言-我的设计观.doc_第1页
图示语言-我的设计观.doc_第2页
图示语言-我的设计观.doc_第3页
图示语言-我的设计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示语言我的设计观 摘要: 面对当下形形色色的设计艺术,人们都被框在了复杂繁琐的条条框框中,并且忘记了我们自身民俗的特色,不停一味的在自编自造全新的东西,不断在创意上堆积创意,在图形上累加图形,必然的,让人们渐渐视觉疲劳了起来。而现在真正成功的一些创意,都源自对繁琐事物的简化、归类。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在原有的东西里加入新的创意,而是在普通的、传统的事物中,找出特别、个性的一个点,并对此进行创意,这样才是当今流行的一种趋势,当今成功设计的设计观。关键词: 构成;民俗;化简删繁;归本概念: 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一、 图式设计的发展史简述:图示语言即构成,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构成”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也走过了30年的发展之路。它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体系,源于20世纪初俄国的构成主义和的德国的包豪斯,20世纪70年代末经日本、中国香港传入内地,至今已成为我国各艺术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核心课程。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构成”一词源于“构成主义”。构成主义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由俄国一小批先进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这场运动主张将工业生产词同艺术构思结合起来,让设计服从于材料性质、生产工艺、经济效益和实际用途。【1】构成主义提倡用新的观念去理解艺术工作和艺术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坚决地提出设计为社会服务。构成主义的设计特点通常以“几何形、结构形、抽象形、逻辑性或次序性”来描述。构成主义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力,20世纪20年代中期,现代设计进入成熟阶段,其标志就是包豪斯学派的建立。包豪斯的创始人戈洛皮乌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所出现的大工业生产“技术与艺术相对峙”的状况,在设计理论方面,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将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设计。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包豪斯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图示语言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图示语言基本在概念上分为三种: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体形象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的原理进行构造、解构、重构、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态。正因为平面构成的这一特点,它就成了设计中最基本的思维训练。色彩构成是构成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根据构成原理,把复杂的色彩现象,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重新组合、搭配,创造呕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色彩构成就是这种调配的过程。所谓立体构成,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混合,是在三维空间里延伸对平面、色彩的理解。二、 当下日益发展的艺术设计与构成: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 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白严谨的态度自身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振动。 平面设计描述【2】设计源于人们生存、生活的需要,在各个特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中产生发展。设计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发展的,是一定的延续.继承和创新,是人类的精粹,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后代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并不断的发展、创新,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文化的传承上、民族的不同上、地域的差异上都有所体现。在艺术领域,没有传统文化自然就没有现在的文化,就像西方文化不能越过古代罗马而直接成为现在的样式,中国文化不能越过春秋战国而直接呈现当代的特征。我们所身处的泱泱中国,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现代艺术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构成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受着文化的影响。作为设计的基础、需求的一种手段,它或多或少的要反应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构成中,对文化的表现就直接体现在在作品受认可程度上了。在立体构成中,设计的文化性体现得最为强烈。随着文化的推移与发展,从最开始规则、死板、单调的造型,经由历史文化逐渐在艺术工艺方面的渗透与各民族逐步融合,发展成为多色、多造型、多纹样的效果。继而经过现在世界多元化文化的相互融合,又慢慢形成了现在大胆、前卫、实用性与简约造型的相互融合。这一点在当今工业设计中体现的尤为强烈。三、 我的设计观:作为一个初涉设计领域牛犊,经阅读各类文献以及在生活中涉猎的各类设计,我就此大胆的提出个人在当下的设计理念。首先,现代设计文化并不是凭空而来,这是要在许多前人创造的灿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清朝的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曾在艺概文概中说:“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以发,扩前人所未发。”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前人的实物进一步地加以阐述;二是对前人未曾涉及的问题加以扩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句概括的十分准确,艺术创作就是这样,继往开来。而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我们面对不断发展的艺术图示设计发展,一击现代艺术浪潮对中国传统艺术带来的冲击一击新思想、新观念的不断涌现,无不拨动着我们那颗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传统的感情。确实,在我国设计作品中,确也时时流露出民族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对图示语言的影响不可估量,特别是在思想意识和表象元素使用两个方面。从吃饱穿暖到锦衣玉食,从草庐三间到安得广厦,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也要从一个有简到繁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我们要先理解和熟悉使用表象元素,才能驾驭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然而自50年代后,中国也在逐渐融入这个多元化的世纪中,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的收到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影响。确实当今外来的文化不断冲刷着我们本土的独特文化,不少设计者都一味的追随潮流,却忽视了本属于我们独有的特色。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现代艺术设计的同时,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同时摆脱盲目崇拜国外潮流的思想。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设计优点思想的同时,创作出具有我国本民族特色的形象,使作品伫立世界之林时带上自己的特有的面孔。因此,这设计风格问题是首当其冲。第二, 就我上一点谈到的,表象元素的运用对各类构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先从表象元素的定义入手,从表象的角度说,可以从媒介、形态语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影响图示语言。所谓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所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说,表象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者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那么表象元素不用解释就可以知道是一种很直观印象的元素,可以让大家直接地、自然地联想起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所以说,无论是我国民俗元素还是多元化的世界民族元素,抑或是当代的另类设计创作,都只是设计灵感中的媒介罢了,并不能一味的去运用单独的这个元素。正如构成的概念中所描述的一样,是将元素不断地进行解构、重组,进而形成新的元素。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纹样,叫做“和合如意”,这个纹样是由盒子、荷花以及如意(或灵芝)配合的图。“盒”“荷”二字恰好与“和合”同音同声,故先人借此生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要地位。而在传统纹样中,人们又没有单调的就此引用盒子、荷花、如意的造型,而是把它们抽象化,组成了我们在古典家具、花瓶等中看到的纹样。借鉴并不是照搬照移,而是提取元素经自己的理解进行融合。将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首先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糅合到设计之中。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所以,化简删繁也是重要的一道工序。总结:艺术设计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展现跟变现形式的结合,是一个类似于洗牌的过程。现代艺术中国,创新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与绘画表现的结合,都是影响着构成的因素。初初踏入一个新的领域,总是有着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何去何从,所以,确定自己的设计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也是必经之路。当然,当下所确定的设计观也只是我自己也一面之辞,再往后继续深入学习的途中,还要继续深刻自己的设计观。注释:【1】三维设计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