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业的发展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 相关理论考察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孙根年教授 博导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020 3 22 1 专题1 提纲 一 什么是内需 二 为什么要拉动内需 三 拉动内需的政策误区 四 旅游业拉动内需的优点 2020 3 22 2 国民收入流量的决定因素 Y C I G X MC居民消费 I企业投资 G政府支出 X出口 M进口 1 国民收入流转与三驾马车 2020 3 22 3 消费 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 消费增加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最终实现 投资 指货币转化为资本 进入生产过程 投资会产生两个效果 1 为下期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 2 直接增加对现期产品的需求 出口 指向国外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 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描述 2020 3 22 4 消费产品需求生产国民收入经济公共品供给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投资国民收入经济出口出口品生产国民收入经济 投资品需求 生产 2020 3 22 5 投资贡献率 年度投资实际增加额 当年GDP实际增加额 100 消费贡献率 年度消费实际增加额 当年GDP实际增加额 100 净出口贡献率 净出口年度实际增加额 当年GDP实际增加额 100 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率的国际比较 2020 3 22 6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2020 3 22 7 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驱动 出口居民国内消费低 收入增长缓慢 消费不旺 政府支出高 财政占GDP比重高 三公开支大 2020 3 22 8 广义内需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2 什么是内需 为什么要拉动内需 居民消费需求 政府消费需求 2020 3 22 9 低于世界61 的平均水平 A 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2020 3 22 10 A 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2020 3 22 11 B 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美国次贷危机 全球金融海啸 全球实体经济 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联合救市政策 像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 国内背景 今年年初控制通货膨胀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目前形势保障经济平稳增长扩大内需 2020 3 22 12 2009 8 C 中国经济现状 12 3 33 15 4 23 2020 3 22 13 三 扩大内需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 扩张性投资就是扩大内需 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 需求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那么投资需求是不是 内需 呢 按照宏观经济学 答案是肯定的 事实上 每当经济萧条时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就是通过财政来扩大投资需求 以保持经济的适当增长和就业 动态看 投资的一部分会转化为消费 因而投资也扩大消费需求 但长期这样是有问题的 必将造成居民收入下降和消费需求不足 2020 3 22 14 误区之二 房改 医改 教改 购车等就是拉动内需 医改 教育产业化 当初确实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实践证明 不但不能扩大内需 而且带来一系列问题 片面的医疗和教育产业化 不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还增加低收入人群的负担 不可能真正扩大内需 另外 房改和购车也被视为拉动内需的手段 房改导致房价上涨 购车挤占了居民消费 同时带来土地侵占 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 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2020 3 22 15 误区之三 内需不足是因为人民有钱不消费 上述医改 教改 房改等 都是以此为前提的 认为 国人有钱不愿消费 似乎从统计数据上也得到一定证明 截止2008年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20万亿元 仅2008年当年就增加4 63万亿元 是2007年的三倍 储蓄率也已高达将近50 可是 考虑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基尼系数达到了0 5左右 绝大多数储蓄为少数高收入人群 绝大多数劳动者的购买力是很低的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绝大多数富人的储蓄是很难转化为 消费需求 的 2020 3 22 16 内需不足的内在机制 消费需求才是最终的的需求 劳动者收入低是内需不足的直接原因 因而国内消费需求提高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 是增加占劳动者的收入 提高他们的购买力 但是 由于我国 三低一高 低工资 低成本 低产业链和高外向型 的经济发展模式 决定了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很低 而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从2001年至2006年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 5 下滑到40 6 而发达国家在70 左右 投资高居不下 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在国内内有需求 于是只有只好加大出口力度 造成内需相对更加减少 2020 3 22 17 三大增长方式转变 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 消费 投资 出口三架马车协调拉动 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增长带动 第三 第二 第一产业协调发展带动 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2020 3 22 18 专题2 题要 1问题的提出 2概念模型与研究方法 4 旅游对扩大居民消费的贡献 3 旅游消费结构的分析 5 结论 2020 3 22 19 1 问题的提出 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外贸出口出现严重的萎缩 2009年与2008年相比出口额下降了16 因此 国家把 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 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如何扩大内需 通过那些产业拉动消费 学术界见仁见智 纵观国内的相关文献 旅游业被认为是 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 的重要产业 如 中国科技财富 发表特邀评论员文章 旅游业给扩大内需一个支点 武汉大学战略管理专家辜胜阻教授提出 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改委张津夫教授撰文 扩大旅游消费 拉动内需增长 2020 3 22 20 然而 上述文献均为概念论述性 缺乏针对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 本文试图以福建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从1997年到2008年 福建旅游业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 其中 国际旅游从117 4万人次增长到293 2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从6 13亿美元增长到23 93亿美元 分别增长了2 50倍和3 90倍 国内旅游从1900万人次增长到8562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从110亿元增长到852亿元 分别增长了4 51倍和7 74倍 旅游总收入也从160 9亿元提高到1018 23亿元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从5 36 提高到9 41 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以1997 2008年相关的统计数据 分析福建省旅游消费变化及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 2020 3 22 21 如何分析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可分四个层次 一 狭义的旅游业 风景业 景点门票 和旅游社业 导游与管理 是最狭义的旅游 其收入直接进入国民收入 二 分开清晰统计的产业部门 旅游餐饮 旅游住宿 旅游购物 旅游娱乐等 虽然是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部分 但其收入分开统计 界限清晰 三 需要剥离的产业部门 旅游交通与整个交通运输业 由于行业门类众多 统计口径复杂 需要剥离计算 四 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 或第三产业 的贡献 以旅游业总收入与国民经济 第三产业比值 计算相对简单 2020 3 22 22 2概念模型与研究方法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可从四个层面分析 第一 就是狭义的旅游业 游览业 景区景点门票 和旅游社业 导游与管理 是最狭义的旅游业 其收入直接归旅游部门所有 属于单纯的旅游收入 第二 旅游部门和国民经济部门分开统计的产业部门 旅游餐饮 旅游住宿 旅游购物 旅游娱乐等 这些部门最初只是国民经济中的部门 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 这些部门被分离出来服务于旅游业 但是在旅游业和国民经济中相关产业的收入分开统计 界限清晰 2020 3 22 23 第三 需要剥离的产业部门 旅游交通与整个交通运输业 由于交通方式种类众多 统计口径复杂 需要剥离计算 第四 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 或第三产业 的贡献 以旅游业总收入与国民经济比值来分析旅游业的地位指数 计算相对简单 2020 3 22 24 图1 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循环模式 2 1旅游业是为了满足游客旅游需求 由国民经济若干行业的部分组合而成的产业集群 2020 3 22 25 图1 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发展测度模式 2 2旅游业拉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在于 引入国内外省区以及外国旅游人口来本地区消费 通过扩大内需 增大消费 提高以消费计算的国民收入 2020 3 22 26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 基本消费包括餐饮 住宿 旅行 游览 为风景业 旅行社和宾馆饭店收入 进入狭义的 旅游业 而非基本消费包括购物 娱乐 交旅行社的费用和其他费用 构成娱乐业 零售业和其他部门的收入 进入消费市场 两者合并构成社会消费 可从社会住宿餐饮业 批发零售业以及国民总消费等方面 分析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2 3游客的旅游消费可划分为基本消费和非基本消费 基本消费拉动吃住行游等消费增长 非基本消费拉动零售业和娱乐业的发展 两个消费的增长都很重要 2020 3 22 27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 一是在形象塑造和景点开发上 突出区域特色 打造品牌景区 提高各地区的旅游吸引 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二是在产业政策上 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大力发展娱乐业和旅游购物 以此推动旅游业的优化升级 提高其附加值 本文认为 我国旅游业从数量规模扩张型 走向质量效益提升型 是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策略 2 4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是 打造品牌景区 突出区域特色 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提高旅游业发展的人气指数 2020 3 22 28 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 航空旅游铁路旅游公路交通水运交通 基础消费 旅游交通 餐饮业住宿业批发零售文化娱乐 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 简单可分离 复杂剥离型 图1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计算模式 旅游游览旅游社业 狭义旅游 核心 整体旅游产业 第三产业TAV国民经济GDP 单纯 2020 3 22 29 2 2研究方法 2 1旅游消费倾向率倾向率 或趋向率 是气候变化研究提出的概念 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内 某项指标随着时间变化的平均速率 倾向率是以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的参数 当回归方程满足预测要求时 其倾向率 即为直线的斜率 本文将此概念引入 反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吃住行游购娱等各项旅游消费随着时间的线性变化率 单位是 元 人 年 本文提出了4个指标 前两个指标测定旅游消费结构变化 后两个指标测定旅游拉动国民消费 2020 3 22 30 2 2消费结构指数将 餐饮 住宿 交通 游览 等消费看成是旅游的基本消费 将 购物 娱乐 交旅行社和其他 等消费看成是非基本消费 并以非基本消费与基本消费的比值 反映旅游消费结构的高级化 消费高级化指数 非基本消费 基本消费 100 结构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 或地区 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化程度 值越大 说明购物和娱乐等非基本消费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高 旅游发展的水平较高 消费相对成熟 如台湾和香港结构指数在1 2 2 0之间 相反 值越低说明旅游购物和娱乐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初级和滞后 2020 3 22 31 2 3旅游消费地位指数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 其中 旅游餐饮是餐饮业的部分 旅游住宿是住宿业部分 旅游交通是交通运输业的部分 旅游购物是批发零售的部分 旅游娱乐是文化娱乐业的部分 大概纯旅游的算是旅行社和景点业的收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最重要的是 外地人和外国人也来参与旅游消费 从 扩大内需 增加消费 这个侧面拉动国民经济发展 为了反映旅游消费在国民消费中的比例 本文用如下公式反映旅游消费的比例 旅游消费地位指数 某项旅游消费 国民经济相关部门 100 2020 3 22 32 2 4旅游消费弹性按照经济学的定义 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增长率与另一个变量增长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旅游消费弹性 某项旅游消费增长率 该项社会消费增长率 当弹性系数 1 0时 说明该项旅游消费增长率高于国民消费增长率 旅游拉动该项消费增长 相反 当弹性系数 1 0时 说明旅游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消费增长 旅游消费增长缓慢 2020 3 22 33 旅游消费弹性既可以用于旅游业内部 分析旅游餐饮 旅游住宿 旅游交通 旅游购物等某项旅游消费与旅游总消费增长率的比率 也可以用于旅游业外部 分析旅游消费与国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化 以判断旅游业对拉动消费的作用 其分析的关键是看分母部分选择什么指标 真理是简单的 旅游业不是提供某项单纯产品的独特行业 采用传统的投入 产出表分析法 来测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时会过分夸大旅游业的作用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几个相关行业部门的组合 采用这种简单的模型分析旅游业对国民消费的作用更为客观合理 2020 3 22 34 3 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3 1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1992年以来 我国国内旅游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 我国国内旅游从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上远超过入境旅游 以福建省为例 2009年接待的国内游客是入境游客的31倍 国内旅游收入是入境旅游收入的5 4倍 国内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 2008年福建人均国内旅游消费995 1元 与1997年579 0元相比增长了416 1元 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呈直线增长 倾向率为39 49元 人 年 其中 人均购物花费182 1元 较1997年67 7元增长114 4元 倾向率为9 29元 人 年 餐饮和游览花费呈直线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3 98元 人 年和4 20元 人 年 住宿消费 交通消费 娱乐费和邮电通讯费波动上升 其中住宿和交通消费增长速度较快 倾向率分别为2 01元 人 年和4 40元 人 年 2020 3 22 35 表1 福建省国内旅游消费支出金额及结构变化 2020 3 22 36 由表1 可以看出 国内旅游消费可分为五大项和三小项 五大项分别为交通 住宿 购物 餐饮和交给旅行社的费用 占人均消费额的比重高达79 三小项分别为其他消费 游览和娱乐消费 仅占人均消费额的21 0 旅游消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从1997年到2008年 旅游购物呈波动上升 购物花费所占比重提高将近7个百分点 娱乐和交给旅行社的费用比重稍有下降 降低了不到1个百分点 餐饮 交通 住宿三大基本花费波动下降 其中交通费降低幅度较大 降低了7个百分点 2020 3 22 37 3 2福建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表2 入境旅游消费支出金额及结构变化 2020 3 22 38 2008年人均入境旅游消费816 4美元 与1997年522 8美元相比增长了293 6美元 人均入境旅游消费呈线性增长 倾向率为28 45美元 人 年 其中 餐饮费呈线性增长 倾向率分别为1 97美元 人 年 交通和购物消费波动上升 增长速率较快 倾向率分别为9 50美元 人 年和7 29美元 人 年 而餐饮和娱乐增长速率较慢 倾向率为1 97美元 人 年和3 09美元 人 年 福建省入境旅游消费可划分为两大项和五小项 其中 两大项是交通费和购物费 分别占人均旅游消费的40 3 和18 4 五小项为住宿费 其他 餐饮费 娱乐费和游览费 占人均消费额的41 3 从1997到2008年 基本消费的旅游购物倾向率为正 所占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 餐饮 游览 娱乐所占比例变动不大 维持在均值上下波动 2020 3 22 39 3 3旅游消费结构指数的变化与比较早在50年前 英国经济学家Clark指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并以40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了验证 被称为产业结构演化的配弟 克拉克定律 那么 在旅游业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结构演化规律 本文依据旅游消费结构指数 值对其进行分析 揭示福建省国际与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2020 3 22 40 图2 国内旅游消费结构指数 1997 2008 图3 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指数 1997 2008 2020 3 22 41 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和结构指数呈现 双增长 趋势 1997年人均旅游花费579 0元 2008年人均旅游花费995 1元 增长了1 72倍 元 而消费结构指数从1997年的54 3 提高到2008年的77 9 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 旅游消费结构指数的提升 反映了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日趋成熟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相对繁荣 国内旅游购物花费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人均国际旅游消费与结构指数呈现 双增长 格局 即从1997年到2008年 人均旅游消费额从522 8美元增长到816 4美元 增长了1 56倍 而旅游消费结构指数从49 增长到59 2 上升了10个百分点 结合表4可看出 结构指数 值上升的原因 主要是旅游购物 娱乐等非基本消费所占比例的增加 以及旅游餐饮 交通和住宿等基本消费所占比例的减少 这可能与入境游客对福建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需求较强相关 2020 3 22 42 4 旅游消费对扩大居民消费的贡献 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 发达的旅游业为世界城市带来了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 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 巴黎是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 每年旅游外汇收入占法国一半以上 东京直接旅游收入为363亿美元 由于旅游消费包括 游 行 住 吃 购 娱 等活动 旅游带动的总消费额高达854亿美元 对当地的交通 商业 餐饮 文化等都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进入福建省的旅游者 无论是入境游客还是国内游客 旅游消费均构成本省居民的社会消费 福建省满足其在旅行期间 吃 住 行 邮 购 娱 等方面的需求 所获得的旅游收入归福建省所有 由此带动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资料显示 2008年福建省总人口为3604万人 接待游客8855 2万人次 接待游客是福建省总人口的2 46倍 如此巨大的旅游人口是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力量 2020 3 22 43 表3 六大旅游消费占国民消费 第三产业及各主要要素的比重 2020 3 22 44 2020 3 22 45 表4 六大旅游消费对国民消费 第三产业及各主要要素的弹性系数 2020 3 22 46 4 1旅游对住宿和餐饮业的贡献分析从表3 和表4 可以看出 旅游住宿餐饮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指数仅次于交通 从1997年到2008年旅游住宿餐饮业在国民经济相应部门中所占的比重波动变化 略有下滑 从表3 和表4 可以看出 旅游住宿餐饮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指数仅次于交通 从1997年到2008年旅游住宿餐饮业在国民经济相应部门中所占的比重波动变化 略有下滑 但是1997 2002年和2004 2008年这两个阶段来看 后期旅游住宿餐饮所占平均比重较前期略有提高 说明旅游住宿餐饮业的地位在越来越高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日趋增大 并且2004 2008年间旅游住宿餐饮的消费弹性为1 25 而1998 2002年间消费弹性1 84 消费弹性的增长 反映了旅游住宿餐饮消费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大 2020 3 22 47 4 2旅游购物对批发零售业的贡献分析旅游购物是指旅游者为了旅游或在旅游活动中购买各种实物商品的经济文化行为 它不仅包括专门的购物旅游行为 还应包括旅游中一切与购物相关的行为总和 从表2 和表3 可以看出 1997年到2008年 从旅游业内部来看 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入境旅游 人均购物花费和旅游购物所占的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 说明福建省的旅游消费结构日趋成熟 从旅游业外部来看 旅游购物占批发零售业的比重呈现波动上升 从3 85 增长到5 79 上升近2个百分点 2020 3 22 48 在1997到2002年和2004到2008年间两个时间段 旅游购物所占的平均比重从4 38 增长到5 37 增长了1个百分点 从表4 可看出 旅游购物对批发零售的弹性波动变化 起伏较大 但在1998 2002年和2004 2008年两个阶段 旅游购物的平均弹性系数维持在1 27 2 31之间 后期较前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 弹性系数大于1 说明旅游购物促进了批发零售业的发展 2020 3 22 49 4 3旅游对交通运输业的贡献分析交通一般有四种方式 航空 铁路 公路和水运 其中公路和水运对外省游客和入境游客进入本省的作用较小 故本文主要考虑旅游业对福建省民航和铁路业的带动作用 但是由于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及数据的难获取性 本文将福建省旅游的入境客流量和国内客流量按以下公式进行折算 旅游铁路客流量 入境客流量 铁路游客比 国内客流量 铁路游客比重 航空旅游 入境客流量 航空游客比 国内客流量 1 本省游客比 国内航空游客比 2020 3 22 50 从表3 可以看出 1997年到2008年 旅游占民用航空及铁路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分别从46 77 增长到86 87 和从42 78 增长到85 02 分别上升1 9倍和2 0倍 1997年到2002年间旅游占的平均比重为62 37 和57 53 而在2004到2008年间的平均比重为81 46 和81 27 分别上升了19个和24个百分点 上升幅度较大 从表4 可看出 旅游对民用航空和铁路的弹性波动变化 但从1998 2002年和2004 2008年两个阶段看 旅游对民用航空的平均弹性系数在2 0 2 03之间波动变化 在前期 旅游对铁路的弹性系数的波动大 不存在稳定的消费弹性 但是后期的平均弹性系数为1 25 2020 3 22 51 4 4旅游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 GDP 和第三产业增加值 TVA 的贡献分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门 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不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且对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表3 可看出 1997年到2008年 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5 36 增长到9 41 年均增长0 37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生产质量培训
-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5年资金申请政策解读报告
- 高压安全技术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文化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的2025年资金申请报告
- 工商银行2025绍兴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三沙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型制造研究
- 邮储银行2025淮北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创新应用领域
- 建设银行2025来宾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卡拉瓦乔课件
-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 东方财富通的函数修订版
- 第17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 《医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
- 品管圈计划书(模板)
- GB/T 26559-2011机械式停车设备分类
- GB/T 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表
- 人像摄影:户外人像摄影课件
- 纸张消耗统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