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相变简介.doc_第1页
马氏体相变简介.doc_第2页
马氏体相变简介.doc_第3页
马氏体相变简介.doc_第4页
马氏体相变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马氏体相变一、定义和基本特征1.定义:替换原子经无扩散切变位移(均匀和不均匀形变),并由此产生形状和表面浮突、呈不变平面应变特征的一级、形核、长大型相变1。2.基本特征:(1)无扩散性;(2)以切变为主,具有表面浮突现象;(3)具有一定位向关系,如K-S关系,西山关系,G-T关系等;(4)惯习面在相变过程中不畸变不转动(即不变平面);3.马氏体的主要形态(1)板条马氏体:对于钢材,中低碳钢、温度较高时易形成(下图左为光镜下的组织结构,右为电镜下的组织结构);(2)片状马氏体: 对于钢材,中高碳钢、温度较低时易形成(下图左为光镜下的组织结构,右为电镜下的组织结构);二、马氏体转变的机理1.相变驱动力相变的驱动力来自于新、旧两相的吉布斯自由能之差。系统总的自由能决定相变过程及相变产物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总的自由能包括体积化学自由能、界面能、由畸变产生的弹性应变能,如存在外加场,还应考虑外加应力场、电场、温度场及磁场等的影响2。(体积化学自由能、由畸变产生的弹性应变能、界面能三种能量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物理模型描述,这里不详细进行描述)2.马氏体转变的切变模型3(1)Bain模型Bain模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切变模型,其描述了晶体点阵的改组并不涉及切变,不存在不变平面,无法解释表面浮突现象。(2)K-S模型K-S切变能够成功地导出所测到地点阵结构和取向关系,但对于惯习面和浮突的预测与实际相差较大。(3)G-T模型G-T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了马氏体的点阵改组、宏观变形、位向关系、表面浮凸,特别是预测了马氏体内的两种主要的亚结构位错和孪晶,但不能解释惯习面是不变平面以及低、中碳钢的位向关系。(4)晶体学表象理论晶体学表象理论不解释原子如何移动导致相变,只根据转变起始和最终地晶体形态,预测马氏体转变地晶体学参量。三、马氏体相变的有限元模型41.介观模型(1)相变驱动力体系的自由能可表示为: 其中,为Helmholtz自由能,为弹性能,为第i个马氏体变体在温度为q时的化学能,为界面能。I.应变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应变分为弹性应变和相变应变:II.弹性能其中,III.界面能为材料常数IV.判别准测(2)计算流程图2.微观模型(1)相变驱动力其中,为应变张量的分量,为马氏体变体i的序参量,序参量对坐标分量j的偏导数。与介观模型不同,微观模型需考虑序参量的偏导对自由能的影响,可将自由能函数分为含有序参量偏导和不含的两项:其中,可以参考相关文献展开成序参量和应力的多项式,系数为与温度相关的材料系数;为材料常数。(2)控制方程其中,为动力学系数,为噪声随机项。参考文献1徐祖耀. 马氏体相变的分类J. 金属学报,1997,33:45522柯常波. NiTi形状记忆合金中NiTi相沉淀行为的相场法模拟研究D. 广 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3刘宗昌. 固态相变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Cho J Y.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D. USA: Texas Te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