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学习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2、会写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本课生词一、谈话导入新课1、暑假里同学们去看大海了吗?你们一定看到海潮了,谁先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板书课题2、解释课题:观潮3、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描绘过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大家想不想一睹为快?出示图片。观看图片并说说感受我们一起到文中去领略它的壮观景象。播放课文视频。【设计意图:交流暑假里的所见所闻,观看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二、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现在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到文中钱塘江大潮。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生字词的自学情况。3、全班齐读。学写生字“沸、贯、恢”。【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检查识字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三、理清条理及课文大意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根据学生老师小结:作者描绘了潮前、潮来时、潮退后的壮观景象。【设计意图:再读课文,知道作者的写作顺序】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文中哪几段写潮来前?2、朗读课文。3、通过读课文你从中知道了什么。4、作者在潮来之前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5、出示句子:“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引导学生指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师:正是因为钱塘江大潮使天下奇观,才让那么多人来此等待那么急切想看到它。文中作者借写人多来衬托钱塘江大潮的奇。6、齐读第一段。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钱塘江大潮来之前的美丽和雄伟。五、课堂检测1、检查朗读第一、二自然段2、四字词填空齐头(并)进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浩浩(荡荡)风(号)浪吼闷雷(滚)动( 漫)天卷地人山人(海)水天相(接)3、找出描写第一幅图的句子第二课时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一、复习导入1、检查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想象画面。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抓住声音、形态重点语句。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出示相关课件加深感受。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C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D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三、听听读读,体会顺序师:刚才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了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师: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师生齐读这段话)四、领悟表达方式。(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2)比较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4、熟读背诵。再读从大潮来时到潮头西去这一部分,边读边记忆大潮地变化过程,练习背诵。【设计意图:分析重点句子,指导学生理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重点体会大潮来时的描写声音的词语。比较句子的不同,明白怎样才能使句子更具体更完整。】五、检测题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背诵第三四段。板书设计: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观潮潮来时: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远近)潮退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学反思: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4、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重点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学习了第一课观潮,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今天我们将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它又将给我们展现怎样的画面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了哪些了解?4、小结。【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认识大峡谷】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同学们谈了对大峡谷的初步了解,想不想一睹大峡谷的风采?播放视频。看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文中去慢慢欣赏,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重点练习朗读:第3、4自然段。【设计意图:观看课文视频从直观上感受大峡谷的奇丽】四、总结全文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五、检测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教学反思: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4、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5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6、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歌曲,创设情境。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1、欣赏百鸟朝凤乐曲。2、说一说,听后你们有什么感受?(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发挥学生想象)这个鸟的天堂是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2)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播放“大榕树”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大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做“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3、生读后交流,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又给你什么感受?(板书: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尽量辅导后进生。设置自学要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其读通课文,而且把握好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三、学习生字词四、测试1、检查读课文2、多音字注音组词数盛缝处第二课时一、重点感悟,图文欣赏。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结合图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声有感情地诵读。【设计意图】:为了达到让学生多读多感悟的目的,又要避免形式单一的纯朗读活动,我结合图文欣赏及课文内容设置多种读法来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句段的理解,品析、认识了大榕树奇特、美丽的特点,从而使重点训练项目得到了渗透,初步感知什么是静态描写。2、汇报交流:大榕树:(多媒体出示“大榕树”图片,配上有关句子,体会文章的用词优美)(1)、体会大。“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a.指名读句,其他同学听一听: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b.重点指导体会两个“真”字。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出示幻灯:“本来的,实际的” 、 “真清楚,明白、确确实实”。“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很大),这棵榕树的确是太大了。(2)、体会茂盛。指名找句读句,说体会。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一下,说明叶多而密。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多媒体出示“大榕树”,重点体会“颤动”)(3)、体会作者情感。小结: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榕树,作者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道:这(学生接:美丽的南国的树)过渡: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这里,看到了这里的鸟很多而且很欢乐,谁愿意有感情地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3、体会鸟多。(借助多媒体,学生边欣赏鸟的天堂的图片,边朗读有关句子,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读出来)(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体会“应接不暇”,说明鸟太多)4、体会鸟欢快。(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2)、“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想象一下树上还有哪些鸟,什么姿态的鸟?学生发散思维。)5、按原文填空,领悟总写与特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 )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 )。( ),( ),( ),( ),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起来,有在( )翅膀。【设计意图】: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让学生体会动态描写。二、课外拓展,情感升华。1、播放录像鸟的天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学做小导游:根据学生查找得到的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鸟的天堂。3、教师总结: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三、课后作业。根据学生查找得到的图片、资料,写段导游解说词来表达自己对“鸟的天堂”情感。【设计意图】: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练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五、测试填空: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 )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 ),( ),( ),( ),有的站在树枝上( ),有的( )起来,有在( )翅膀。2、写句子有的有的有的板书设计:鸟的天堂榕树大、茂盛(根多 枝繁叶绿)(静) 喜爱、赞美 鸟多、欢快( 叫飞扑)(动)反思: 4、火烧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2、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3、背诵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善于积累优美词句的良好习惯。4、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扣题猜读,畅想“烧”之气势1、谈话揭题,指导读好课题。(板书:4火烧云)2、猜读激趣,引发阅读期待。猜猜为什么叫“火烧云”?文章可能写些什么?设计意图:以简驭繁,凭借扣题猜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为其后续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二、充分初读,感知“烧”之魅力1、导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或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文中出现几次“火烧云”一词?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哪句话点明火烧云是什么?用横线画下来。2、自读。3、反馈。(1)检查生字新词。(2)师生接读课文。(3)初读成果反馈。A、解决问题。用“先再最后”,把含有“火烧云”的3个句子串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上来变化消失)B、解决问题。出示第2自然段:“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想象“烧”的画面。指导朗读。4、小结。设计意图:借助“导读菜单”,引导学生自主、充分地初读,读懂课文,整体感知。问题重在帮学生把握整体,理清脉络,渗透抓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读书的方法;问题则针对课始猜读的内容提出,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期待读书。三、自主细读,体悟“烧”之神奇过渡:火烧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它“烧”出了什么?文中哪些地方带给你这样的感受?请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细细品读,然后说说你的发现。1、学生细读。2、交流反馈。交流预案(相机回旋引读第2自然段):“霞光美”部分(第1自然段)重点:想象画面;畅谈感受;尝试创读(加语气词读,或去掉“了”对比读)。 “颜色美”部分(第3自然段)重点:想象画面;观赏课件;积累词语;拓展仿说;指导朗读。“形态美”部分(第4-6自然段)重点:构段规律;拓展延伸。 “留恋美”部分(第7自然段)重点:理解“恍恍惚惚”,体会作者心境。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并非运用略读方法进行阅读的课文。其教学讲究“简”、“略”,但绝非不需要“精”、“细”,理想的做法是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略交互。本环节略其所略,精其所精,放手让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思、品、悟,为品读交流积蓄谈资。教师则顺学而导,在文本经妙处,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入语言文字肌理,体验内蕴的情感脉搏,致力提升其阅读品质,努力使学生的阅读过程理趣相生、言意兼得。充分预设,旨在灵活应对生成,并无按部就班、面面俱到之意。3、总结课文。四、课外诵读,延伸“烧”之精彩五、检测1、必做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2、选做题:仔细观察身边景物的颜色(或形态)变化,仿照课文有关段落,写一段话。(提示:写颜色变化,可用上“ABB式”、“半A半B式”或“比喻式”等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形态变化,可按“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写。)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力求体现“语文味”和“弹性化”:题1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规范、经典的语言,积淀并提升语感;题2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力图从读学写,一课一得,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板书设计上来颜色(绚丽多彩)4火烧云 变化形态(千变万化)下去反思: 语文园地一学习目标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4、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课前准备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2、 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时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二、指名一生上台交流。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三、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四、 再次指名交流。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五、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六、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七、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第二课时习作指导1、学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砖渣回收、再加工及专业运输服务合同
- 环保认证2025年度玻璃钢化粪池制造与安装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高端健身中心器材租赁与全方位保养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业财务预算规划与专业咨询合同样本
- 2025年绿色制造工厂中央空调系统能效优化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办公家具设计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电视广告剧本撰写与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社区环境噪声治理及生态公园噪声减排专项合同
- 2025医疗器械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教育信息化项目合同范本及设备配置清单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呆滞物料预防与处理(精益培训)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进展性脑卒中的诊疗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