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试卷a答案k.doc_第1页
微生物学试卷a答案k.doc_第2页
微生物学试卷a答案k.doc_第3页
微生物学试卷a答案k.doc_第4页
微生物学试卷a答案k.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答案 大苏北帝国皇家理工学院 2012 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试卷类型 期末考试A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命 题 人 2013 年 05 月28日 使用班级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教学院长 年 月 日姓 名 班 级 学 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总分202010102020100得分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和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是 、磷脂、 和肽聚糖。2、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 、 、 和 4个生长时期。3、按照用途划分,培养基可以分为基础培养基、 、 和 等4种类型。4、霉菌菌体均由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成为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上,部分菌丝伸入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称为 ;另一部分则向空中生长,称为 。有的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成繁殖菌丝。5、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 、 、 、无机盐 、生长因子和 。6、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 。7、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营养类型为 。8、酵母菌发酵糖产生大量酒精,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此种关系称为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是( )A、列文虎克 B、柯赫 C、巴斯德 D、斯坦利2、紫外线杀菌的主要原理是( )A、破坏菌体蛋白 B、干扰蛋白质合成C、损伤细胞膜 D、损伤DNA 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用95%乙醇脱色后呈现( )A、深紫色 B、红色 C、白色 D、无色4、自然界最适合微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A、土壤 B、空气 C、淡水 D、海水5、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示意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 A、BDAEC B、ABCDE C、BDEAC D、DBAEC6、大多数肠道杆菌是肠道的( )A、强致病菌 B、正常菌群 C、弱致病菌 D、A+B 7、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 B、荚膜 C、菌毛 D、芽胞8、菌种保存中防止细菌变异的措施包括( )A、控制传代次数 B、用典型菌落传代C、通过易感动物接种 D、以上皆是9、有关微生物遗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质粒在微生物中可多拷贝存在 B、质粒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C、质粒为环状双螺旋结构 D、小质粒一般属于非接合性质粒10、有关细菌培养基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固体培养基中的琼含量为1%2% B、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含量为0.2%0.5%C、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D、观察细菌的动力用半固体培养基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不使寄主细胞发生裂解,只使它们的核酸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的噬菌体,叫做温和噬菌体。2、原生质体 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3、SCP 单细胞蛋白,是指通过大规模培养酵母或细菌而生产的用作食品或饲料的微生物蛋白。4、互生 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当它们在一起生活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的一种生活方式。5、营养缺陷型是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的突变型,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或其前体物才能生长的变异类型。四、判断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格兰氏染色结果,菌体呈紫红色者为格兰氏阴性菌。 ( )2、芽孢是芽孢杆菌的繁殖器官。 ( )3、质粒是细胞染色体外的环状DNA。 ( )4、在促进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对被运输物质具有较高的专一性,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物质。 ( )5、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 )五、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简述微生物的共性。答:(1)、体积小,面积大;(1分)(2)、吸收多,转化快;(1分)(3)、适应强,易变异;(1分)(4)、吸收多,繁殖快;(1分)(5)、种类多,分布广。(1分)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与细菌有何不同?答: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无性繁殖主要有芽殖、裂殖、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等方式;(3分)有性繁殖则以产生有性孢子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1分)细菌一般进行无性繁殖, 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裂殖,即一个细胞通过分裂(二分分裂或折断分裂),结果由一个母细胞形成大小基本相等的两个子细胞。(1分)3、为什么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答: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通常作为辅基或辅酶,以及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而微生物(如营养缺陷型)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3分) 葡萄糖通常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被微生物利用,需要量较大,而且其他一些糖类等碳源物质也可以代替葡萄糖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2分)4、为什么对于同一病原菌,有荚膜的比无荚膜的致病能力强? 答:产荚膜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湿润、有光泽、呈粘液状,称光滑型菌落;不产荚膜的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干燥、粗糙、称粗糙型菌落。(2分)荚膜的主要作用是能保护细胞免遭干燥影响,同时也是细胞外的碳源和能源的储备物质,当环境缺乏营养时,它可被细胞利用。另外,荚膜能保护病原菌免遭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增强其致病能力。如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对人体毒力强,能引起肺炎,但如果细胞失去荚膜(即成为R型菌株)后,致病力就下降。大多数具荚膜的病原菌并不是荚膜有毒,而是荚膜有利于菌体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所致。(3分) 六、问答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主要步骤?哪一步是关键?为什么?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 答:步骤:结晶紫初染碘媒染乙醇脱色蕃红复染 (2分)关键步骤:乙醇脱色。(1分)原因:如乙醇脱色控制不当,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1分)机制:革兰氏染色反应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质上染上了不溶于水结晶紫-碘的大分子复合物。G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肽聚糖结构较紧密,故用95%乙醇脱色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反而明显收缩,加上G细菌的细胞壁基本上不含脂类,乙醇处理时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仍被牢牢阻留在细胞壁以内,使菌体呈现紫色。(3分)反之,G细菌的细胞壁较薄、肽聚糖含量较低,其结构疏松,用乙醇处理时,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同时由于G细菌的细胞壁脂类含量较高,当乙醇将脂类溶解后,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缝隙而使其透性增大,所以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就会被溶出细胞壁。这时再用蕃红等红色染液进行复染,就可使G细菌的细胞壁呈现复染的红色,而G细菌则仍呈紫色。(3分)2、试述用Ames实验检测环境中是否存在三致物质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概要。答:Ames实验是指:利用微生物的营养缺陷型的回复宊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的化学致癌物质的实验。(2分)Ames实验的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缺陷型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发生回复突变则能生长。(2分)含可疑 “三致”物质如黄曲霉毒素、二甲氨基偶氮苯(奶油黄)或反应停(早期一种用于降低妇女妊娠反应的药物因有很强的三致性故早已淘汰)的试样,加入鼠肝匀浆,保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