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充满着浓浓的乡情和友情。题目是吹糖人,但实际上讲的是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文章通过描写孩子们对糖人的企盼,对糖人师傅手艺的惊奇,对糖人的分享,使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学会品味生活中平凡的乐趣与美。重难点分析:1.本课生字比较多,主要是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来学习。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可以借助字、词典来理解,还可以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3.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是文章的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能抓住重点字、词、句读出相应的情感,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达到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一)教师板书课题:吹糖人。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糖人的资料。交流预设:学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糖人图片。可以展示实物。可以介绍糖人的制作过程。可以介绍糖人的色、香、味。还可以针对糖人的历史进行介绍。(二)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糖人资料进行补充说明,并展示相关课件。 (三)教师在学生对糖人充分了解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读流利。2.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二)教师检查学生初读情况。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2.出示词语:清脆、脚板下生风、诞生、惊奇、宁静、郑重、羡慕、端详、融化。 3.学生在文中将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全班交流。4.学生自由练读词、句,指名练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一)小组讨论如何记忆本课生字的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出示课件。例:“脆”字在理解字义后,可以用猜谜的形式记忆。“看似月照危楼,实是肉块进嘴中;只因肉嫩骨头少,吃起来真酥松。”“巧”字可以用顺口溜的方式来记忆。“物件曲曲又弯弯,做工精巧不一般。”(二)指导重点字的书写。注意本课生字除了“凭”是上下结构,其他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在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划”字例外是左宽右窄。(三)学生独立练习书写。四、再读课文,概括大意。(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2.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二)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预设:学生可能要说课文讲的是一件吹糖人的事,还有可能会说课文讲述了孩子们看吹糖人以及分糖人吃的情景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回答,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进行修正评述,最后归纳为:这篇课文实际讲的是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的欢乐和享受。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一)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二)采取分组方式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二、读中感悟,深入品味。(一)品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糖人”给乡下孩子带来了哪些快乐和享受?2.针对这一问题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句。(二)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来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交流预设:出示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理解的相关课件1.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飞起”、”生风”、“不一会儿”、“围”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热切。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糖人师傅手中还可以变出什么?”,引导他们抓住“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 3.第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糖人一个故事,会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你有这个时候吗?买了形象的糖人后,会马上就吃吗?”最后抓住“端详”、“舔舔”、“郑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对糖人的无比珍爱,并随机进行感情朗读。(二)整体回顾全文,引导理解最后一段 “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这句话的含义。交流预设:作者对糖人的回忆,不仅有童年的快乐,还有作者对故乡、对童年伙伴的深切怀念之情。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品读吹糖人,我们品到了“甜”。“甜”在哪里?“甜”在对童年的回忆,有浓浓的深情在里面。“甜”在对故乡的回忆,有浓浓的乡情在里面。糖人粘连起了乡情,粘连起了现实与童年,粘连起了他乡与故乡,粘连起了我与童年的小伙伴。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出示课件1.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散文、诗歌等。2.练习课后生字。17 五月的田野教材分析:读五月的田野,感受至深的是跃动的童心和贯穿全篇的童趣。课文从对田野风景的勾勒,到对田间孩子们的描摹,让我们了解到农村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土气息。 本文的写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田野这个广阔的背景下,儿童那极纯朴、纯净的日子构成本文独特的意境,田野因孩子们而富有生气,孩子们因田野而快乐;二是作者只通过田野中有代表性的两种植物“麦子”和“豆荚”展开全文,描绘出一幅惬意、自由的童年生活图景,线条简单,语言凝练;三是情景交融,物随情移,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所以笔端流溢出的都是田野带给自己的快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本文适宜伴着音乐欣赏田野美丽的景象,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的情境中。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分析:1.读懂课文,感受五月田野的美丽以及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是本文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画、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地创设语言情境,从而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背诵课文是本文的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一)教师板书课题“五月的田野”,学生齐读课题。(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三)教师课件展示五月的田野的魅力景色,引导学生谈感受。交流预设:五月的田野多么美丽、多么惬意、多么有趣、多么神奇、多么广阔(四)教师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感受五月的田野,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初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达到读正确、读流利。2.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二)教师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田埂、竹管、铁锅、忙碌、喷香、清香、撒欢儿、撵鸭子。2.学生在文中将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然后读一读。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全班进行交流。例如:“田埂”、“竹管”可以利用图片进行交流。“喷香”、“清香”、“忙碌”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3.学生自由练读词、句,指名练读。4.学生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到我的采蜜集中。三、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2.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小组内先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二)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1.小组内推选一位同学汇报组内讨论结果。2.教师进行总结:课文从对田野风景的勾勒,到对田间孩子们的描摹,让我们了解到农村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土气息。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一)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二)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自读自悟,细读悟情。(一)自读要求:出示课件1.边读边思考: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二)全班交流。五月的田野是一幅广阔的、美丽的、快乐的、有趣的画面。交流预设:出示课文段落及相关解释1.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在灿烂的阳光下,它们甜甜地笑了”一句。“它们”指谁?它们会笑吗?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一个“笑”字表面上是写麦子和豆荚的快乐,实际上却更表现了乡下孩子的快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自由练习怎样读才能表现田野的广阔和美丽。2.第三自然段“光脚在田埂上走”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对照。可以让学生想象,再通过朗读,抓住“泥土软软的”、“冷不丁”、“冒”等词语体会光脚走的乐趣。从“撵着鸭子”、“赶着羊群”、“为小兔拔草”的语句中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体会孩子们的懂事和勤劳。可以从“那里的草虫最多”、“那里的青草真嫩”体会乡村孩子们的纯朴、善良。引导想象农村除了养羊和鸭,还会养什么?仿照课文中的样子来说一说。把( ),那里( );把( ),那里( )。 3.第四自然段重点抓“喷香的饭菜比什么都可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热爱生活。4.第五自然段主要通过朗读体会“大地当床,蓝天当被”的意境。5.引导学生体会“!”中所蕴涵的快乐的情感。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节奏,读出文中蕴涵的情感。三、整体回味。(一)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五月的田野的喜爱与留恋,伴着优美的乐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月的田野。播放音乐,出示课文文字。(二)在反复朗读课文后,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一)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能用词语说一句话。(二)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三)指导重点字“摘”、“嫩”、“喷”的书写。(四)学生练习生字。五、拓展练习,积累实践。出示课件作者能留心生活,细心体会生活,把五月的田野描绘得如此美妙。我们也可以到田野里去玩耍,也可以用美丽的画笔或文字记录下美好的时刻、美妙的感受,再把它珍藏在小本本上。 18* 书本里的蚂蚁教材分析: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 “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教师仍然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来理解词语。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学习书写。小组内讨论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字,如何把字写好看。教师重点指导“喂”和“碎”的书写。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同桌互读课文。2.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预设:小蚂蚁趴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会走动的小字。四、整体感知文本,走近童话的人物。(一)课件出示读文提示:1.学生反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批注。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二)问题预设:课件出示1.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2.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3.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相机指导。教师总结:“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课件出示教师总结五、学生回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来复述课文。六、拓展阅读。课件出示1.阅读一些经典童话。2.对比一下这篇童话和以往的童话有什么不同。19 带雨的花教材分析: 带雨的花是一首叙事诗。诗的第一句就写出了孩子的率真:“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第一小节首先概述“我”因为受到美好世界的诱惑而偷偷跑出家,尽情地玩耍。第二、第三小节具体地讲了“我”淘气地追赶蝴蝶,好奇地看叔叔钓鱼,看爷爷捉虾。第六小节写出了“我”淘气后的心虚和害怕。文中字字洋溢着童心,体现着诗人对儿童精神生命的重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深沉的爱:一是对母亲的爱,在担忧“挨一顿打,还是一顿骂”时,还想着给妈妈采一束带雨的花;二是对生活的爱,“妈妈最爱带雨的花”;三是诗人对儿童的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达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这首诗歌与孩子的生活非常贴近,需要孩子在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感受诗的韵律美,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重难点分析:1.课文中有几个字例如“诱”“躲”等比较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它的意思,以便更好地记忆,也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行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关于作家金波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一)教师板书课题:带雨的花。学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金波的作品,例如春的消息。(二)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作家金波的资料。(三)教师针对学生介绍资料的情况加以总结及补充。课件出示作者介绍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达到读正确、读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文中小朋友都跑到哪里玩了?(二)教师检查初学情况。1.出示词语:诱饵、尽情、原谅、香甜、鱼缸。“诱饵”“鱼缸”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或者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白词语的意思。“尽情”“原谅”“香甜”等词语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三)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课件交流预设:课文讲述了“我”偷偷跑出了家的经历。学生还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我”去追赶蝴蝶,在湖边看叔叔钓鱼,看爷爷网小虾,在雨中采野花(四)指导书写。本课大部分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所以要注意书写时笔画间的紧凑。1.偷、请、谅、诱、虾、顿在书写时注意都是左窄右宽。2.躲、叔在书写时注意左右宽窄差不多。3.疼字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一)听写本课生字。(二)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品读文本,情感体验。(一)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小声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说明理由。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二)交流预设:课件出示每一小节,及导读提示。1.学习第一小节。(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偷偷地”、“尽情”、“忘记”等词语进行理解。(2)联系实际,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偷跑出去尽情地玩耍过?当时的心情如何?(3)总结:文中的孩子是一个贪玩的、不听话的、淘气的、无忧无虑的孩子2.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小节。(1)教师重点抓住“香甜”、“鲜嫩”、“蹦蹦跳跳”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我”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热爱小动物的孩子。3.学习第五、第六小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太贪玩,以至于下雨了才想起家。下雨了“我”还想着给妈妈采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妈妈的孩子。4.学习第七、第八小节(1)“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如何?(2)由此体会出“我”在做错事后的心虚和害怕。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时,要注意适时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可以指导背诵。三、情感朗读,加深理解。(一)学生练习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自己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二)扮演文中不听话的孩子,伴着音乐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件出示(三)试着背诵诗歌。四、补充金波其他作品。(一)阅读雨、红蜻蜓两篇文章。课件出示两篇文章(二)体会其中与课文的异曲同工之妙。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出示课件(一)小练笔:回到家里,“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写几句话吧。(二)阅读金波其他作品。20 珍贵的教科书教材分析: 珍贵的教科书记述了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学习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重点记述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全文突出了“珍贵”,从写缺书、取书、护书到最后的嘱咐,真实形象地写出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所发生的真挚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明白了这教科书的珍贵,懂得了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新词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和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2.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勾画批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在品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这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3.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忆过去,说现在,谈未来,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升华文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和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重难点分析:1.理解教科书的珍贵是课文的重点,主要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本文重点。2.理解教科书的珍贵也是课文的难点,通过拓展活动,忆过去,说现在,谈未来,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背景,走进文本。(一)教师板书课题:珍贵的教科书。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二)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背景资料进行补充说明,并课件展示。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3月中旬放弃延安,之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三)教师在学生对背景充分了解后,引导学生理解“珍贵”的意思。(四)质疑课题,走进文本。交流预设:教科书为什么这么珍贵?教科书珍贵在什么地方?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一)课件出示初读课文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达到读正确、读流利。2.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二)教师检查学生初读情况。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文中“持、刷、抄、睁”是翘舌音。“嗓”是平舌音。2.课件出示词语:珍贵、炮火连天、渴望、振奋人心、争先恐后、俯冲、叨念。3、学生在文中将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三)指导本课生字的书写。书写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找出字的偏旁;学习书写,知道每个生字的笔顺笔画。三、再读课文,概括大意。(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相关课件1.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2.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二)全班交流。交流预设: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学习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重点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三)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如何。交流预设:缺书取书护书最后的嘱咐。第二课时一、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一)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解释“珍贵”这个词的含义。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蕴涵的情感。(一)精读学习要求:出示课件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围绕“教科书为什么这么珍贵?”这一问题深入理解课文。2.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交流预设:1.学习第1自然段。(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哪些自然段讲的是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的?”自己找出要学习的段落。(2)根据课文填空,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课件防复制价格
- 2025年低水碳比甲烷转化催化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医疗健康大数据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观光型酒店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职业教育项目申请报告
- 展鹏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大数据安全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疫情防控餐饮应急预案方案(3篇)
- 2025年宠物长途运输及全套疫苗接种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跨区域矿业项目合作开发与生态修复合同
- 2025年纪检监察新入职人员岗前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0-3岁儿童发展指南
- (2025年标准)政府基金协议书
- 安全生产施工管理方案(3篇)
- 个人与公司合作合同协议
- 2025数字量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 2025年台球裁判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保障农民工工资课件
- 2025小红书情绪营销白皮书
- 中职校长外出培训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