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洋思、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启示“建构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改革不能闭门造车,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他人的经验,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不是任何事情都要从头开始,以求所谓的“原创”,也不是以“水土不服”为由一味地加以怀疑与排斥。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只有自我超越才能超越他人。我们有自己的起点和目标,正如“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我们既不可能,也不必去重复洋思、杜郎口的发展之路,又不要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一般去学习他们课堂教学的“一招一式”。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洋思和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历程中,是可以获取我们“建构高效课堂”的灵感与智慧的。启示之一:要有“革命”的精神和激情。“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洋思和杜郎口人便是凭着满腔的激情在“筚路蓝缕”的建设之路上一路高歌,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辉煌。它启示我们:建构高效的课堂,要有“革命”的精神和激情。建构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而“革命”首先必须真实地发生在人的心里。为此,必须做到:1要革自己的命。要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武装自己,把自己视为问题的中心,把镜子转向自己,冲决心理的桎梏,涤荡心灵的积秽,走向“主体间性”。合作增效,和谐生效,主动合作,创造和谐才会高效,要革不合作、不和谐的命;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理念,才能引领高效的行动,要革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命,革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的懒惰思想的命,我们要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以“实干”和“创造”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思想的解放、业务的精湛、人格的高尚;“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着眼长远,胸怀大局,才可能有高效,要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命,革命只顾个人和局部利益,不顾组织和全局利益的命;认准目标,勇往直前才能高效,要革患得患失,左顾右盼、明哲保身的命2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改革必然伴随着体力上的透支精神上的煎熬。建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解读教材、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再攀新高,没有功在课堂前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没有心智模式改变中的煎熬,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要树立建构高效课堂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情感,便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建构高效课堂,要点燃教师生命的激情。“当我们创造了高效课堂,让孩子们学得欢、睡眠足、考得好、发展优,并给教师的职业生涯带来幸福,给学校发展创造新的辉煌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激动,我们自豪地说:高效课堂,是师生心灵的天堂。”每一个崇小人都应该这样去阐释自己对“高效课堂”的激情。1激情缘于共同的愿景。建构高效课堂,是崇小第三次创业,是我们追求的共同愿景,我们要当愿景的仆人 “行愿”和“还愿”是我们对教育的“虔诚”之所在。 “高效课堂”包含着教与学的全部原理,它不仅是指导教师实践的“教学论”,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幸福论”。“教学论”和“幸福论”引领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不断地创生实践智慧,升华我们的职业和生命价值,让我们工作福泽绵长,惠及千家万户。2激情是一种永不满足、自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对于有志于高效课堂建设的崇小教师而言,干工作就应当有争创一流的志气、敢为人先的勇气、奋力开拓的锐气。这种志气、勇气和锐气,是内心激情的外化,凝聚着理想、责任和追求。只有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创造出溢彩流光的教育人生。3激情涌动与孕育着创造。在建构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解决。干部教师应力戒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左顾右盼、裹足不前,要充满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激情,大胆试,大胆闯,以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只有克服知足常乐的思想惰性,才能不断攀登更高的目标。当然,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建构高效课堂需要理性的激情高瞻远瞩,纵观全局、系统思考和整体架构。启示之二:要有“咬住课堂不放松”的专注与坚持。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当今经济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诱惑、干扰因素太多。建构高效课堂,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与干扰,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可能不亚于,甚至更甚于洋思、杜郎口中学在“筚路蓝缕”的办学之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因而,我们更需要有洋思、杜郎口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心无旁骛、目不斜视的专注以及“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以求炼得课堂教学改革的“真经”。排除课堂改革的干扰因素,首先要排除内部干扰,统筹各种会议和活动,精简各种记录和表格,整合多头管理的各项工作,“把教师还给课堂”,让他们有时间学习、有时间备课,有时间研究学生。其次,学校要尽量减少外部的活动与接待,对外要有“应对”措施,如专人应对等;对内要有“限制”措施,如限制活动的次数、人数、规格,等等。这样,上下一心,聚精会神于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才有可能真实地发生与发展。启示之三、要在“学”、“练”上见“真招”现行的课堂教学在其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仍然是以有利于老师“教”为价值取向的。 “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的教学结构,是以老师的教为主线,学生座位“秧田式”的排排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老师控制。这种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交往方式,决定了学生及其“学”的从属地位,“学生只是被教,而不是在学”1,这种内在地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被挤到一个十分“逼仄”的空间,“练”被压到课外,教学高耗低效。建构高效课堂,要在“学”、“练”上见真招。1在“学”上大动干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程和教师因学生的学习而存在,建构高效课堂,要聚焦于学生的“学”,在学上大动干戈。改变观念,服务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全部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重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这样,教学就不再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活动,而是知识的再创造、再理解和再加工转换。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心声,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由此可见,知识是意义建构而非教师传授,技能是学会而非教师教会,能力是“习得”(练)而非“懂得”,老师要从“传道授业”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树立服务于学的观念。改变结构,突出学: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变革中反复阐明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观点:“在一种其结构基本上难以变革的情况下期望采取一个又一个改革的措施,甚至是某些大举措就能成功是不现实的”2。不改变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线的教学结构,教学改革不可能触及问题的本质,课堂的功能也不可能实现根本的转变。建构“高效课堂”,首先要建立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预设教学过程,综合考虑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时间等要素,系统安排学、练、导的结构,包括、内容结构、活动结构、时间结构。改变评价,促进学:课堂上最精彩、最直观、最生动的现象是学生的学习。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看点”,由关注“教”变为既关注“教”,更关注“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备状态、注意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在行为层面体现为“有准备地学、专注地学、主动地学、创造地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三维目标的达成,以及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真正做到“以学论教”。2在“练”上下真功夫在古汉语中,“习”是小鸟练习飞翔的意思。说文中有“习,数飞也”。礼记月令中有“季夏之月,鹰乃学习”,论语中也有“学而时习之”。王献之练习书法,“笔成冢,墨成池”,武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戏曲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陆游写诗,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悟。可见古人学习,是十分注重“练”的。经过几千年的语义变迁,“习”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练习”。就现代教学而言,“学”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解决“知不知”问题,“习”是巩固熟练形成能力的过程,解决“会不会”的问题。现在的课堂,讲得多,练得少,甚至只讲不练的现象十分普遍,练习,尤其是书面练习往往被挤到了课外(包括课堂作业),造成课堂学习的巩固率降低和课外负担过重。建构高效的课堂,必须强化训练意识,师生双方都要在“练”上下真功夫。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掌握教学情况,及时反馈调节的重要手段。对教师而言,设计和组织教学都要有训练意识,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按照有效练习的条件,选择和安排有目的、有层次、适度的练习。就练习的时机而言,可以是集中训练,也可以是边学边训练,边教边训练,就练习形式而言,可以是口头训练、操作训练、思维训练,也可以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的单项训练。当然,最常用的训练还是当堂作业一要保证时间,二要严格要求,像考试一样快节奏独立完成,并逐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追踪自己练习的速度和准确性3,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速度的质量。启示之三:要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职能高效课堂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学生的“学习”,这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是一致的。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4。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要求组织学习活动。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同程度地会出现问题行为,如注意力不集中,纪律问题等,需要教师通过预防,或以最小的影响教学的代价进行干预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教师进行恰当地评价,以达到强化、巩固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所以,所谓“全部行为”,包括组织学习活动(亦称“组织教学”),进行课堂管理和课堂评价。我们调研听课的观察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教学组织行为,这几乎是教师教案中呈现的全部内容,而对课堂管理和课堂评价,即使在教案中偶尔涉及,也是大而化之的象征性提及。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课堂管理和课堂评价行为相对于教学组织行为而言,是一根“软肋”。已有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50%来自于课堂管理4。为此,建构高效课堂,要增强老师课堂管理和课堂评价的意识,全面发挥教师组织教学、课堂管理和课堂评价的职能,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启示四:教师是建构高效课堂的中坚力量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取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没有教师的协作与积极参与,任何教育的发展都不能成功”。建构高效的课堂要做到:1最大程度地引导老师支持和参与课堂改革。教师不是革命的对象,而是革命的主体,是改革的中坚力量,蕴藏着丰富的实践智慧。我们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引导教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不仅是改革方案的执行者,而且是各项方案的共同研制者。当然,教师并不是一开始都理解、适应和支持课堂教学改革的,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改革的反对者和绊脚石,教师的徘徊观望,或者停滞不前,一是因为理性认识局限和传统思维的惯性使然,二是害怕同行高期望的评议,三是怕承担改革不成功(尤其是失败)的风险,这就需要将外力的驱动(如刚性要求等)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同时要营造一个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舆论环境,形成“高效课堂”文化,逐步变外力驱动为教师内在的需求。同时,教师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培训体会课件
- 中美借款合同7篇
- 安全施工会议培训模板课件
- 理论实战培训课件
- 阜康强夯工程方案(3篇)
- 理智的鸭子写话课件教学
- 猫的课件教学
- 钦州市灵山县三隆镇金西村玻璃用砂岩环评报告
- 广西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滩散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安全教育防地震课件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2025年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 综合楼玻璃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6篇
- 2025年度集中供暖项目暖气设施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件 第7章 创业与创业历程
- 班主任育人故事经验分享陪伴每一名学生慢慢成长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漂白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