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题四.doc_第1页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题四.doc_第2页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题四.doc_第3页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题四.doc_第4页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题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题(四)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A试卷卷宗开卷有益B间接间谍亲密无间C强大强调强词夺理D处分处理设身处地2词语积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D遵义县很多乡镇遭受大旱灾之际,李星一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3文化积累下列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B风筝是叙事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C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C“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D红色歌曲唱响遵义活动,表达了遵义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列句子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人生就是这样,要去面对一次次的“告别”。我曾与伴着笑声的纸飞机惜别在柔和的晨曦里, ;我曾与空中飞舞惜别在温暖的春风里, ;我曾与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惜别在香飘四季的花园里, 。再见了,我的初中生活,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一片灿烂阳光。为了实现我那高高悬挂的梦; 为了我五彩缤纷的未来;为了能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展翅高飞A B C D6语言运用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天空中挂着圆月。B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苏州园林着眼在画意。C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习惯、态度在我心中。D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靠南的房间里。她住在楼上。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终南别业: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 ,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泊秦淮: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忆秦娥: ,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春: ,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8篇段积累默写范仲淹岳阳楼记选段。(4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 , 。 二、阅 读(50分)(一)修 车(16分)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修检站,一个女工接待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整个巴黎全知道他,奇怪的是,这位姑娘丝毫不表示惊异和兴奋。“您喜欢看电影吗?他禁不住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她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您可以开走了,先生。”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这同样也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最好亲自检查一下。”“那么,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来的嘛。”车子行驶得很好。“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怎么,您不想再陪一陪我了?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您不认识我?”“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看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利克斯洛依德。”“既然如此,您如何这样冷淡?”“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而是没有像一些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一样地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女工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浅薄与虚妄。“小姐,谢谢!您使我想到应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价值。好,现在让我送您回去。”9本文主要运用了几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3分) 10本文运用的表达方法是 和 。(2分)11修车女工说“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这句话是设问,还是反问,或者是有疑而问?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4分) 12电影明星洛依德在这个普通女工的面前“感到自己的浅薄与虚妄”。这里的“浅薄与虚妄”指什么?(4分) 13对这篇短文结尾的写法,你有什么看法?(4分) (二)长河落日扁(16分)我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使至塞上这首诗,其中“,”这两句,读来自然、贴切,全无笔墨雕琢痕迹。但是,从来也没有人从科学的角度加以推敲过。前几年,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咦?刚升起的太阳竟是略带一点扁的。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的长比长轴短1/5。后来,眼见又得到了证实。落日为什么会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密度大的物质里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里跑得快。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的折射。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原来空气的密度也是不均匀的。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这种密度的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在沙漠或海面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的景色,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空气密度大。因此,处于地平线以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射到我们的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中,像仙山琼阁。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沙漠里的情况则相反。沙石吸热,温度比大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这样,沙石附近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的眼睛,并且形成倒影。这使在荒漠上备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洲了,然而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光的折射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制造出的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见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呢!当然,我们不想以此来奚落王维,改他的佳作也大可不必,诗终究是诗。我们只想用此说明:司空见惯、似乎理所当然的事,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14联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第自然段中空缺的诗句。(2分,错、漏、多一个字扣1分) , 。15这篇文章按说明对象看属于( ),按说明顺序是属于( )(2分)16落日为什么会是扁的?综合相关内容概括回答。(3分) 17海面上和沙漠里形成海市蜃楼的原理一样吗?为什么?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由此可见,第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5分) 18请从生活中举出一个“司空见惯、似乎理所当然的事,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的事例,并加以说明。(4分) (三)记承天寺夜游(宋 苏轼)(12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9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5分)欣然起行 欣然: 怀民未寝 寝: 念无与为乐者 念: 遂至承天寺 遂: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 21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四)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6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22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的特点。第五、六句表现作者 的心境。(两空分别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3分)23“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文学社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举办一次读书园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留言栏】24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名言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故事会】25小方组织了“讲孔子、孟子、韩非子、老子、墨子、孙武”等“初识诸子百家”的活动;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名人写一则有关他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2分) 【辩论台】26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语病。(2分)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目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的。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1分)反方辩词中的第 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1分)【展览厅】27学校文学社编辑部在九年级组织了“读水浒,话英雄”的活动。请你帮助小文完成下面展板内容。(从小说描写的众多人物中任选两个,初中课文中已出现的人物除外)(4分)英雄姓名: 相关故事 英雄姓名: 相关故事 四、作 文(60分,其中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