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病历分享.ppt_第1页
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病历分享.ppt_第2页
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病历分享.ppt_第3页
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病历分享.ppt_第4页
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病历分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膜透析导管移位一例 临夏州人民医院肾内科魏学全李晓钟 腹膜透析导管 腹膜透析是一种终末期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随着对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的进一步认识 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该方法进行透析治疗 而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导管功能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 腹膜透析导管 导管相关并发症可使约20 腹膜透析患者需要过渡性血液透析或最终转为血液透析治疗 目前临床使用的腹膜透析导管种类主要为鹅颈式导管和Tenckhoff导管 后者依其腹内段的塑形还可分为直管和卷曲管 目前尚无结论性的证据支持任何一种导管优于常用的也是最便宜的双cuffTenckhoff导管 单涤纶套腹透导管 初始腹透管 双涤纶套Tenckhoff导管 里程碑式标准导管 Swanneck鹅颈管 性能更优越 腹透管类型及发展历史 腹膜透析置管方法 解剖法 盲穿法 腹腔镜法 大多数情况下 外科置管术 解剖法 仍是最标准 常用的术式 腹膜透析置管方法 病历简介 娄 男 64岁 主因 乏力 纳差3年 加重伴恶心 呕吐2月 于2016 01 20以 慢性肾衰竭 CKD 5期 收住 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 无腹膜炎病史 无腹部手术史 24小时尿量约1500ml Height 170cmWeight 70kgBMI 24 2 病历简介 查体 Bp140 82mmHg 腹部平软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不大 移动性浊音 双肾区压痛及叩击痛阴性 双下肢浮肿 未发现腹部感染 疝气 包块等异常情况 病历简介 B超 双肾弥漫性疾患 左右肾体积为 92mm 44mm 45mm 90mm 43mm 49mm血生化 Urea28 1mmol LCrea711 1umol LUA702 8mmol LGLU5 03mmol LTP65 2g LAlb42 3g L 血常规 HGB99g L 尿常规 PRO 2 术前准备 2016 01 22在局麻下行腹膜透析植管术向患者解释 消除紧张情绪术前备皮 嘱患者排尿 排便标记皮肤切口及导管出口位置选用双cuffTenckhoff直管选择解剖法置管 手术过程 定位后 常规消毒 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 分离皮下组织 腹直肌前鞘和后鞘 腹透管腹腔段置于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之间 切开腹膜并在其周围作荷包缝合将透析管放置至右下腹部透析液流出顺畅后收紧荷包缝线并结扎缝合腹直肌鞘 固定涤纶套皮下造一弧形隧道 缝合皮肤切口 术后 导管末端位于左下腹 位置不良 导泻 导管位置不良 按照以往经验 给予常规导泻纠正 促进肠蠕动法 生大黄10g煎汤 分次服用 保持大便2 3次 d 术后第三天 导管向右上漂移 在骨盆之外 手法复位 触摸法 患者平卧屈膝位 放松腹肌 术者站在患者右侧 双手重叠右手在下 双手随患者深呼吸 逐渐用力触摸腹透管 并向左下腹拨动 手法复位 震波法 术者在病人右侧 右手四指并拢 与腹壁呈45o置于腹透管的右侧 间歇冲击腹壁 将漂移的腹透管向左下腹震动 左手垂直置于右手右上角协助下推 触摸法与震波法交替使用 每次持续10min 3次 d 术后第五天 导管位置无改善 重力复位 1 下楼梯法 让病人乘电梯上10楼 然后从楼梯以脚后跟落地下楼 如此循环往复 每次5个循环 每天3次 术后5日起 2 肠蠕动复位 a 促进肠蠕动法 生大黄10g煎汤 分次服用 保持大便2 3次 d b 利用集团蠕动波 利用每餐后60min内大肠出现集团蠕动的规律 在该时间内段内 给予手法复位或重力复位 术后第七天 导管位于真骨盆腔内 位置良好 引流通畅 术后一月 导管位于真骨盆腔内 位置良好 引流通畅 讨论 导管移位的原因及预防导管移位的处理 导管移位 导管移位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单纯移位 导管未被大网膜包裹缠绕 第二种是被大网膜包裹缠绕而移位 导管移位的原因 导管移位与腹透管浮力作用 体位因素 置管方式 脏器影响等有关 常见原因 导管置入位置不当 导管皮下隧道方向不当 反复牵拉导管 便秘或肠蠕动异常等肠道功能紊乱 导管移位的预防 术前B超检查 排空肠道 膀胱 使置管时 既避免脏器影响 又使尿意 便意更加清楚 置管更加到位导管的选择 Tenckhoff管or鹅颈管 直管or卷曲管 手术切口的选择 右侧 左侧 导管移位的预防 内kuff应斜行由尾侧向头侧方向躺置于腹直肌中 而非垂直放置术中通过检查引流情况确保导管置入合适位置介入下置管 X线 B超辅助导管定位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适量补充膳食纤维 避免便秘 腹泻等易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及张力增高的情况 漂管的处理 当导管移位已发生 初期可使用导泻 运动疗法如下蹲跳起 下楼梯及增加直立时间 手法复位 导丝复位 胃镜活检钳校正复位等予以复位 若由顽固的大网膜包裹引起或上述方法均无效 可采用腹腔镜下复位 抑或手术拔管重置 总结 总之 PD置管技术发展到今天 继续提高导管存活率 减少PD导管相关并发症和技术失败 使卫生经济学更优的努力方向既在技术之内也在技术之外 总结 更细微的关注一切PD导管相关危险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