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历史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1页
2013高历史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2页
2013高历史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3页
2013高历史中期考试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历史中期考试试题估计平均分:60分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英俄签订协约 英法签订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A B C D2巴黎和会上,美国铩羽而归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国际外交经验不足 B美国综合国力不如英法C美国不愿意插手欧洲事务 D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面临日本的挑战3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4歌曲雅拉玛中唱道:“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 )A中国的抗日斗争 B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C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D波兰的抗德斗5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提供法律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洛迦诺公约C.非战公约 D.九国公约61947年美国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经济、军事援助,这是实施( ) A北大西洋公约 B马歇尔计划 C冷战政策 D租借法案7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8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9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 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 D. 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0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美国侵略越南两伊战争爆发A B C D 11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12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二、非选择题(52分)38(共26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地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张伯伦回到伦敦,站在唐宁街10号的阳台上对群众说,他“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了”“这就是我们和平时代的和平”。 国际关系史(1)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推行什么政策的产物?(2分)英法签订慕尼黑协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分)张伯伦真的给英国和欧洲带来了和平吗?(1分)为什么?(2分)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三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5分)材料四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4)依据材料四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5)依据材料一、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39阅读下列材料:(共26分)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1962年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材料二 1947年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 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材料三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材料四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里根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2分)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2分)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说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在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