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一般均衡 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 第一节经济效率与一般均衡 一 效率及其判定标准 1 效率对经济效率的讨论是对资源配置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况 福利经济学中所称的效率是指对资源配置的优与劣 2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1 单一的个人的判断标准现有单个人甲对两种资源配置状态A B判别其优劣 只有三种情况 A B A B A B 符号 分别表示甲的三种看法 同样地 单个人乙对两种资源配置状态A B判别其优劣也只有三种情况 A B A B A B 符号 分别表示乙的三种看法 一 效率及其判定标准 2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 社会的判断标准从整个社会 至少两人以上 来看 这两种资源配置状态A和B谁优谁劣 由于甲有三种可能的选择 乙也有三种可能的选择 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就存在有九种可能的选择情况 一 效率及其判定标准 2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 社会的判断标准去掉不可比较的第一类型的两种情况 剩下的其余两种类型共七种情况均可看成是可以比较的 这七种可以比较的情况 按它们形成的社会观点可以重新分类如下 A优于B 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 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 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优于B A与B无差异 若甲和乙都认为A与B无差异 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与B无差异 A劣于B 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劣于B 而没有人认为A优于B 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劣于B 一 效率及其判定标准 2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3 基于多数一致原则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帕累托 V Pareto 认为 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 或劣于 B 而没有人认为A劣 或优 于B 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优 或劣 于B 如果两人都认为A与B无差异 则从社会的观点看 亦有A与B无差异 推论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 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 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资源配置状态优于B 这一最优状态标准 简称帕累托标准 一 效率及其判定标准 2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3 基于多数一致原则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利用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 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 好 与 坏 的判断 若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 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则认为为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 好 的 否则就认为是坏的 这种按照帕累托标准来衡量 好 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若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 使另些人的状况变坏 但获益的价值超过损失的价值 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就是潜在有效率的 一 效率及其判定标准 2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3 基于多数一致原则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 如果一个经济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不可能找到一个有效率的再配置或变动 或者说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 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有效率的或者最优的状态 总之 判断资源配置的优与劣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是一种主观标准 它是以判断者的价值取向为前提的 问题是判断者的价值取向 多数一致的原则不一定是客观真理 二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1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在社会生产状况既定 收入分配状况既定的情况下 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使得交易者各自达到效用的最大化的状况 2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1 前提假设假定社会里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 以及两种用于交换的商品X和Y 这两个消费者在交换开始的时候各持有一定数量的X和Y商品 现在要研究A B两个消费者 将怎样通过相互交换自己持有的商品 以实现既定收入分配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二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2 引入无差异曲线 画出消费者A和B的无差异曲线图 二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3 埃奇渥斯盒状图的导入将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图旋转180 与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图形对接起来即为埃奇渥斯盒状图 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假定一个社会里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 以及两种用于交换的商品X和Y 这两个消费者在交换开始的时候各持有一定数量的X和Y商品 现在要研究的是A B两个消费者 将怎样通过相互交换自己持有的商品 以实现既定收入分配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二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3 埃奇渥斯盒状图的导入 OA XA YA XB OB YB Y B B B A A A b c e a d f g V V 二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4 最优状态分析 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 任意一点 如果它处在消费者A和B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 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总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例如a改进至b a改进至c a改进至d 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 任意一点 如果它处在消费者A和B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则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并称之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例如c改进至a c改进至f c改进至g 就会有一方效用的下降或者两方效用的下降 二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4 最优状态分析 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都代表帕累托最优状态 其轨迹构成曲线VV 叫做交换的契约曲线 它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 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的集合 对于任何一方来说 我们不能说VV 曲线上的任何点都比曲线上的其它点代表更好的分配 个人价值判断不同 但可以说的是给定任何不在曲线VV 上的点 总存在比它更好的点 主流价值判断 这些点在曲线VV 上 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1 含义在技术既定 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 两种既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最优分配 如能使各自达到产量的最大化就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要素的分配过程就是再生产的过程 假定生产者C D 用生产要素L K进行生产 分别生产X Y两种产品 假定C生产产品X D生产产品Y 现在要讨论的是 在生产要素L K一定的情况下 如何对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才能使C D双方都达到最大产量 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率 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1 假定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 它们使用两种生产要素 资本 K 和劳动 L 分别生产商品X和商品Y 对经济体系来说可获得的每种生产要素的总量在某一具体时期是固定的 下面我们仍然借助于埃奇沃斯盒状图进行分析 看在什么条件下生产要素能实现最优配置 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2 引入等产量曲线 画出生产者C和D的等产量曲线图 3 埃奇渥斯盒状图的导入 OC LC KC LD OD KD K D D D C C C b c e a d f g q q 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4 选择任意点进行最优状态分析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 任意一点 如果它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交点上 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总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例如a 改进至b a 改进至c a 改进至d 就会有一方产量的提高或者两方产量的提高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 任意一点 如果它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切点上 则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并称之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例如c 改进至a c 改进至f c 改进至g 就会有一方产量的下降或者两方产量的下降 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 4 选择任意点进行最优状态分析 所有等产量线的切点 都代表帕累托最优状态 其轨迹构成曲线qq 叫做生产的契约曲线 或效率曲线 它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所有最优分配 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的集合 对于任何一方来说 我们不能说qq 曲线上的任何点都比曲线上的其它点代表更好的分配 个人价值判断不同 但可以说的是给定任何不在曲线qq 上的点 总有比它更好的点 主流价值判断 这些点在曲线qq 上 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3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得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点是等产量线的切点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在该切点上两条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 而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 如用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术语来表示就是 要使两种要素L K在两个生产者C D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来说 这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分别必须相等 即MRTSCLK MRTSDLK 四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1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契约曲线qq 代表了所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投入最优 同时 还表示一定量投入要素在最优配置时所能生产的一对最优产出 曲线上的每一点均为等产量曲线的切点 它同时处在两条等产量曲线上 从而代表了两种产品的产量 这两种产出是帕累托最优产出 即增加某一产出的数量 就不得不减少另一种产出和数量 遍取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 可得到相应的所有最优产出量 四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1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契约线上c 的最优产出量 X1 Y1 e 最优产出量 X2 Y2 这两点转换为c 和e 便得到曲线PP 曲线PP 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线 MRT 四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生产契约曲线qq 代表了所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投入最优 同时 还表示一定量投入要素在最优配置时所能生产的一对最优产出 曲线上的每一点均为等产量曲线的切点 它同时处在两条等产量曲线上 从而代表了两种产品的产量 这两种产出是帕累托最优产出 即增加某一产出的数量 就不得不减少另一种产出和数量 遍取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 可得到相应的所有最优产出量 四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 2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1 它向右下方倾斜 2 向右上方凸出 3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五 效率与公平 1 公平的理解 1 起点公平即公平指的是平等的规则和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 有人也因此把这样意义上的公平称为起点的公平或条件的公平 2 过程公平分配过程或分配形式公平是指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 每个人获得与自己投入相称的收益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等量劳动得到等量工资 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 3 结果公平是指人们在最终的分配上的平等 平均 经济学中的公平被理解为收入的更加平等的分配 五 效率与公平 2 效率的理解其一是生产效率 是指多投入多产出 有投入才能有产出 其二是指资源配置效率 它是指投入不变 配置得好效率就会增长 经济学中效率被理解为资源更加优化的配置 五 效率与公平 3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一定意味着公平的增进 公平的增进也不一定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1 A B 分配的公平程度随效率的提高而改善 2 A C 分配的公平程度随效率的提高而不变 3 A D 分配的公平程度随效率的提高而恶化 4 A F或G 分配的公平程度随效率的提高而先改善后恶化 五 效率与公平 4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承认一切合法和合理的差别 并把这些差别与它们的收入联系起来 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促进机会均等 限制某些行业和个人的垄断性收入 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5 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1 税收政策 它主要通过税种 税率 税目 减免税来表现 2 政府支出 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 3 其他措施 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税收调节 实行工资和物价管制 六 一般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1 一般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含义将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在一般均衡分析中 每一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不仅取决于商品价格的本身 也取决于其它商品的价格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的供求相等时 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六 一般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2 对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解 第二节市场失灵 一 垄断 1 垄断会导致低效率 1 在代表性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qm上 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利润最大化产量qm上 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MC 因此 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如果让垄断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 让消费者以低于垄断价格但大于边际成本的某种价格购买该单位产量 则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好处 垄断厂商的利润与消费者的福利均进一步提高 一 垄断 1 垄断会导致低效率 2 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在q 的产量水平上达到 在q 的产出水平上 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即消费者为额外一单位产量的愿意支付等于生产该额外产量的成本 此时 不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3 在q 的产量水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前提条件是消费者之间协商 共同给予垄断厂商至少等于降价损失的一览子支付 一 垄断 1 垄断会导致低效率 4 在q 的产量水平达到帕累托最优很难实现 因为垄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常常协商不下去 难以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 因而均衡产量不是发生在帕累托最优状态q 上 2 寻租理论 1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 垄断尽管会造成低效率 但这种低效率的经济损失从数量上来说却相对很小 2 事实上垄断地位的获取是要付出代价的 传统经济理论低估了垄断的经济损失 3 这种为获得 维持垄断地位而付出的代价活动称之为 寻租 活动 4 单个寻租者的寻租活动的全部寻租代价要小于或者等于垄断利润或者垄断租金 一 垄断 3 对于垄断的管制 一 垄断 3 对于垄断的管制 1 价格管制 制定最高限价或最低保护价 2 出台反垄断法 从1890年到1950年 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 反对垄断 在其他西方国家中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法律规定 对犯法者由法院提出警告 罚款 改组公司直至判刑 或者强行进行行业重组 一 垄断 1 外部影响及其类型 1 生产的外部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 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 如蜜蜂的生产者 传播了花粉 上游居民种树 保护水土 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 2 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 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 养花而观赏的人 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处 二 外部影响 1 外部影响及其类型 3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 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造纸厂的三废 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 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 对下游的种植 灌溉 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4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 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吸烟 唱卡拉OK 二 外部影响 2 外部经济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外部经济下 必有物品消费或生产所产生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能够得到的收益 比如 某人辛苦种花 他得到的好处低于观赏者得到的好处 某人辛苦培训员工 他所得到的收益小于其它厂商引诱他的员工跳横槽得到的好处 如果个人或厂商物品消费或生产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能够得到的利益而小于社会能够得到的收益 他显然不会干 如果社会能够从得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私人外部经济行动付出的成本 使其至少等于私人能够得到的利益 私人厂商或者消费者就会愿意干 因而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二 外部影响 3 外部经济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外部不经济下 必有物品消费或生产所产生的私人单位收益大于私人为此付出的单位成本 必有私人成本小于社会为之付出的成本 比如 某人开会吸烟 他得到的好处低于为之付出的成本 他私人付出的成本小于社会付出的成本 某人随意排污 他所得到的收益大于治理废水付出的成本 他私人付出的成本小于社会治理污染付出的成本 如果个人或厂商放弃物品消费或生产所损失的私人收益尽管小于社会因此能够节省的治污费用但没人给我补助我因此放弃的收益 他显然不会干 如果社会能够从节省的损失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私人节制外部不经济行动付出的成本 使其至少等于私人能够得到的利益 私人厂商或者消费者就会愿意干 因而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二 外部影响 完全竞争条件厂的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个人牺牲 大家收益 分一些弥补给个人的牺牲 帕累托最优个人获益 大家损失 分一些挽回损失的给个人 帕累托最优问题在于 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替大家作出牺牲 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放弃能够得到的好处 所以 外部影响的存在导致资源配置的失当 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有政府出面进行干预与调控 二 外部影响 1 税收和津贴 1 措施 针对正外部性行为 采取补贴 减免税等措施补偿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的部分 针对负外部性行为 采取罚款 征收特别税等惩罚措施使私人成本上升到与社会成本一致 2 问题 政府干预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干预成本大于期望收益 政策出台也就没有意义了 政府干预具有时滞性 被干预方可能会利用时滞差出应招 这样 政府干预的效果大大降低 三 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1 税收和津贴 2 问题 政府干预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 有可能出现政府外部干预带来的好处不如带来的寻租损害大 这就使得政府对外部性干预变得不值得 三 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2 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例如 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 如果影响是正的 外部经济 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反之 如果影响是负的 外部不经济 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 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井为一个企业 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 消失 了 即被 内部化 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 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 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 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 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3 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 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 不论最初财产权赋予谁 市场均衡最终是有效的 例如 某条河流的上游污染者使下游用水者受到损害 如果给予下游用水者以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财产权 则上游的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质量之下而受罚 在这种情况下 上游污染者便会同下游用水者协商 将这种权利从他们那里买过来 然后再让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同时 遭到损害的下游用水者也会使用他出售污染权而得到的收入来治理河水 总之 由于污染者为其不好的外部影响支付了代价 故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不存在差别 三 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1 例子引入一个农夫忽然有了一个新的牧牛人邻居 从此他的庄稼就总是被牛啃吃 两人发生争吵 如何解决 习惯思维认为 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出面阻止牧牛人的 不作为 科斯提出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或很低 市场会自动解决这个问题 或者农夫付钱给牧牛人让他停止放牧 或者牧牛人付钱给农夫让他停止耕作 两种方式都可获得皆大欢喜 到底用哪种方式取决于粮食和牛肉的相对收益比 四 科斯定理 CoaseTheorem 1 例子引入现代产权理论认为 对某种资源的产权意味着这样几种权利 所有权 占有权 收益权 处置权 科斯认为 外部性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恰当造成的 所以 只要能够界定并保护产权 随后产生的产权市场交易就能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 并不一定要通过税收 补贴或管制等方法来消除社会成本或收益与私人成本或收益之间的差异 四 科斯定理 CoaseTheorem 1 例子引入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上看是无关紧要的 只要这些权利能自由交换 由法律所规定的法定权利分配不当 会在市场上通过自由交换得到校正 四 科斯定理 CoaseTheorem 2 科斯定理第一定理 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 而且交易成本为零 则无论初始由哪一方拥有产权 都能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 即如果人们之间不存在着沟通障碍 如果产权明确 市场机制就能自动实现产权交易的供求均衡 就能在牧牛人与农夫间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寺院用人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暑期安全协议书
- 面部表情评估法
- 肝癌患者化疗术后消化护理指南
- 咖啡创意课件模板
- 营养健康早餐分享
- 设施选址常用方法
- 酒店结束营业员工聚餐
-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氦气知识培训课件
- 全球临界点报告2025【摘要英译中】
- 学校书记笔试题型及答案
- 2025 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前冲刺模拟卷(带答案解析)
- 涵洞内布放光缆施工方案
- 2025年前程无忧笔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婚庆车队合同(标准版)
- 茶叶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 卖油翁优质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