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09033授课课时:48课时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用对象:本科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题人 .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2、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3、圣经记载道,上帝用尘土(即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即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对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源B、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上帝造人”是宗教的观点,是正确的 4、“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5、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6、发展的实质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承认联系与承认孤立的对立 B、承认发展与承认静止的对立 C、承认全面与承认片面的对立 D、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8、2003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这个角度来看,承担此次任务的“神州五号”飞船属于 ( )A、实践的主体 B、实践的客体 C、实践的手段 D、实践的中介9、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10、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12、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13、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生热 D、电闪雷鸣1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15、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16、“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A、历史宿命论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 D、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17、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形式 1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A、平等互利的关系 B、互利互惠的关系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19、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20、“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二、辨析判断题(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简明扼要地加以分析。每小题5分,共20分)1. 运动着的物质离不开时间、空间,但时间、空间可以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独立存在。2解决了主要矛盾,就等于解决了次要矛盾。3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实践具有普遍性的优点。4.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定有价值;有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 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4. 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四、材料分析题(仔细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1题阅读材料:“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分析对待自然界的两种错误态度。第2题材料1: 燃素说是流行于18世纪的错误学说,它主张物质存在着燃素,燃素在燃烧时以光和热的形式逸出。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了一种新气体,点燃的蜡烛遇到它就会大放光芒,这种新气体就是氧气。本来,氧气的发现可以证明,一般的燃烧都是一种氧化作用,而不是由什么燃素引起的,可惜普利斯特列囿于燃素说的偏见,对这种新发现作出了错误的解释,说什么蜡烛的燃烧之所以旺盛,就在于这种新气体不含燃素,一旦遇上蜡烛,便贪婪地吸取燃素,燃素大量释放,使蜡烛大放光芒。这样,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氧气却未能正确地解释氧气,能推翻燃素说却没有推翻,反而给它找到了“论据”。结果,“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恩格斯语)材料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但直到1992年才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究其原因,是由于在人们的头脑中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观念。1992年春天,邓小平提出了计划、市场都是手段的观点,认为计划多一些还是市场多一些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年的下半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请回答:(1) 阅读材料1、材料2,说明人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2) 阅读材料1、材料2,说明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五、作文题(根据下列要求作文,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共20分)下面是12月1日成都晚报的一则报道:“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我可以考虑3个月内不要工资,只要你们愿意给我一个试用的机会,3个月以后,如果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2025年锅炉工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梧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淮安地生中考试卷及答案
- 工业材料购销合同协议
- 八下思品月考试卷及答案
- 融城医院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试卷及答案
- 成都中考试卷汇编题及答案
- 人力社保笔试题库及答案
- 工具式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
- GB/T 9113-2010整体钢制管法兰
- GB/T 3792.1-1983文献著录总则
- GB/T 32465-2015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
- GB/T 26567-2011水泥原料易磨性试验方法(邦德法)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形成性测试题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专利挖掘工作概述课件
- 【高等数学练习题】兰州交通大学专升本自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完整版】锁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在商会中秋团圆会上的讲话
- 大学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