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一、为未来种花(17分).doc_第1页
74-一、为未来种花(17分).doc_第2页
74-一、为未来种花(17分).doc_第3页
74-一、为未来种花(17分).doc_第4页
74-一、为未来种花(17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为未来种花(17分)爱花,也许是女孩的天性。有个女孩爱花爱得执著,爱得痴迷。你看,她的书本夹着花瓣做的书签,包着印上花的封皮;她的画册里涂抹着花的素描,剪贴着花的倩影。粉红的月季,金黄的菊花,雍容的牡丹,热烈的杜鹃,雅致的荷花,活波的菜花,只要是花她都喜欢,只要是花她都陶醉。闲暇之时,她常常驻足花圃,流连忘返。偶尔有调皮的手去折花,她就柔柔地说:“你瞧,花流泪了。”折花的手便悄悄地退回去了。她的脸上露出花一般的笑容。一次,她看到被折去花朵的残枝,竟黯然落泪。尔后,一个念头在她心头悄悄萌生:“我要种出一种折不断的花,让它开满大地。”她深情地说:“种出这种花,那么蝴蝶就能四季飞舞,蜜蜂就能常年酿蜜,人们就能天天在花的世界里工作、学习、生活、休息,那该多美啊!”我为这个女孩的美丽的想象感动不已,尽管事实上难以实现,但是她的那种向善博爱的心胸不正是我们每个花季少年所应该具备的吗?我对她说:“这种花你已经种出了。不过不是在泥土里,而是在心田里。”是的,在年少的心田播下向善博爱的花籽,何愁未来的世界不花团锦簇?在人生的春天里种下美的花籽,何愁不能拥有永不凋谢的花的岁月?27、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答: 28、选文第“爱得执著” 、“爱得痴迷”意思是否相同?能否删去其中之一?为什么?(2分)答: 29、文中月季,菊花,牡丹,杜鹃,荷花等花的次序能否随意颠倒?为什么?(2分)答: 30、第节中加点的“喜欢”和“陶醉”能否颠倒?为为什么?(2分)答: 31、第“一个念头”指什么?(2分)答: 32、小姑娘为什么要种出一种折不断的花?(2分)答: 33、第节“这种花”指什么?应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分)答: 34、下列歌词与每个人都“为未来种花”的意境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B、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C、相逢是一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心儿是我们的琴弦,决定而执著。D、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二、阅读背后那双眼,完成1822题。那一年,我读中二(中学二年级)。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一日,鼓起勇气,以“漪佩”为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两周以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爸爸喊道:“过来。”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这漪佩,是你吗?”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的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是”。接下来那一周,信件惊人得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倔强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地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情,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18文章第段写“我”刊登“征友启事”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19下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应怎样理解?(6分)第段中“发霉面包”:_ 第段中“撑破”:_ 第段中“疙瘩”:_ 20文中两次描写“我”丢掉成捆信件时的情景,为什么?(3分) 21“事隔30年”爸爸仍然记得“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明什么?(2分) 22文章最后一段明明是作者自己听了爸爸说的话以后,想起了30年前的情景,为什么用第三人称“她”呢?(3分) 23文章以“背后那双眼睛”为题,为什么?(3分) 三、 小学同学(11分) 现在我仍记得起那个得肺病的孩子,那个苍白瘦弱身体发软的小学同学。他坐在我的座位的后边,那个位置使他的脚经常穿过课桌的空当踩到我。上课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不是教师讲课的声音,而是他咳嗽的声音、吐痰的声音。因为他的肺病,班里的孩子都拒绝跟他玩,拒绝跟他讲话,所以我总记得他一个人坐在那个角落里,目光散漫而空洞。 但是他每天都要找我一起上学,他把我看成是朋友。我们居住的地方实际上相距很远,但他总要绕道去我家喊我上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一边尖着嗓子很用劲儿地说话,一边不停地往地上吐着痰。他背着一只蓝花布制的书包,里边装着几本书,分量并不重,但他总是塌着腰,不住地咳嗽,一副力不能支的样子。 人多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喜欢他了。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我顺势而行,也故意和他拉开了一点儿距离,他却不能觉察,依然热情地靠近我,执着地诉说着什么,但那时我已觉得是聒噪了。 有时我看见他吐出的痰里有血丝,有时吐出的又干脆是血,他总是把那些东西吐到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一页纸上。老师不允许随地扔果皮和纸屑,所以他的课桌里堆满了那种纸。 大家都觉得他脏,嫌恶地看待他,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他总是处于很孤独的境地。 一个群体对一个个的疏远孤立是可怕的,它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那时我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群体对个体拥有的那种权威优势和主宰力量,看到个体在这种力量的威压之下的胆怯和软弱、自卑和无助。在学校,他像一只幼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但他功课却是极好,各科均在前列,几何学这门被我们认为最头疼的课程他学起来如鱼得水。数学老师每次发问,他总是是率先举手,答案总令老师满意。他是试图以此建立自信,以此赢得他人的善意和友爱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使更多的同学敌视他,他发言完要坐下时,凳子就被人从后边抽出去,结果他跌到地上,引来满堂的哄笑,笑声中充满报复的快感和阴谋得逞时的狂欢。 人很容易就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实际上我并不怎么反感他,但在人群中我对他的态度就变得暖昧不清,我虽然知道一个人在艰难时刻对友谊的需要,一份友谊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支持和温暖呵,但我就是不能当众给予他这一份友谊,我甚至当众也参与对他的起哄、攻击和迫害,参与拍手和哄笑。我冷漠甚至残忍地看着他受伤害以后那绝望的目光。 他是班里缺课最多的同学,有时上午的课程还没完,他就背书包走了,下午就不来了,有时则是好几天不来,老师也很不满意,他来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他,那些语言的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这种时候他也不解释,垂着头发稀黄、面色苍白的脑袋,那细弱的脖子如同秋天枯萎的瓜秧。 那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助他。我们依附和顺从在一个群体的意志中,我们被训练得没有个人意志,没有个人情感,没有个人立场,甚至没有爱,没有真诚。老师指责他最凶的那一天,下午他没再找我上学。我一个人去学校,上课铃响过他也没来,然后一连好几天也没能见到他。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人关心他的缺席,甚至没有人过问。 第二天,他的姐姐送来了请假条,说他住院了。 几天以后就传来了他病逝的消息。他死了,彻底地远离了我们。大家这才懂得流泪,在去他家看望他母亲的时候,面对他的遗像,面对那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许多孩子都哭了。 再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对人的麻木和冷漠一向是通过死才得以震醒的,仿佛只有死才换得来良心的发现。18、你从这孩子的哪一举动中能看出他把我看做“朋友”?(2分)答: 19、第段中“热情”“执着”能否去掉?为什么?(1分)答: 20、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群体”在文中特指 ,“个体”在文中特指 ,“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是指 ,“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的胆怯、软弱、自卑和无助”是指 。(5分)21、第段中“那些语言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中“飞”一词强调了什么?(1分)答: 22、文中“他”有怎样的性质特点?请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2分)答: 四、文言文阅读(15分)(一)陈太丘与友期(8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不顾。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 过后乃至( )( ) 相委而去( )( ) 下车引之(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分)待君久不至,已去。 。25、最后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1分)答: 五、孟子戒母(7分)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注释:诵:背诵。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諠:遗忘。引:拿起。裂:割断。26、从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横线上。(2分)失此27、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28、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分)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自是之后29、孟母引刀裂其织使孟子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六、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 卧席。濡(r):沾湿。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3)反席于树下( ) (4)而患露之濡于身(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一、为未来种花 27、略28、不相同,不能删去其中任何一个。因为“爱得执著”强调爱的时间长;“爱得痴迷”强调爱的程度深,它们的写作角度不一样。29、不可以。因为月季、菊花是从颜色上描写,牡丹、杜鹃、荷花、菜花是从姿态上描写,。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如果随意颠倒,语义就乱了。30、不能颠倒。因为“喜欢”的程度轻,“陶醉”的程度重。它们前轻后重,是递进关系,不能随意颠倒。31、我要种出一种折不断的花,让它开满大地。32、因为种出一种折不断的花,蝴蝶就能四季飞舞,蜜蜂就能常年酿蜜,人们就能天天在花的世界里工作、学习、生活、休息。33、指她的那种向善博爱的心胸。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34、A二、18清楚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拔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示”;(1.5分)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在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1.5分)19. 爸爸生气以后脸色很不好看信很多比喻很重的心事20突出这件事对我的打击(2分),为后文揭示父亲作铺垫。(1分)21从侧面说明爸爸对女儿的关心爱护。22重现当时情景,突出了“我”当时的弱小,那么爸爸的关爱就更显得重要了。(2分)另外也便于抒发感情。(1分)23突出了爸爸对女儿的默默关爱,显得意味深长,含蓄。三、11分18、绕道喊我去上学。当我嫌弃他时他仍对我热情、执著地与我交流。19、不能。表明他的主动急切及对我的情感、内心渴望交流及诉说时的满足、快乐。20、议论 班级 那个得肺病的孩子 像我一样的人,当全班不理解他时,我也顺势而行,丝毫不加个人的判断。 像一只幼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21、是针对“老师”批评“他”的语言而言,表现出语言攻势之猛烈,态度刻薄。22、喊我上学:友善真诚 学习几何:好强自尊 抽凳子一事:软弱无助 四、文言文阅读(15分)(一)、陈太丘与友期8分23、(6分)期:约定 乃:才 至:到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24、(1分)等你很久却等不到你,他已经走了。25、(1分)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不算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该如此求全责备一种认为算失礼,因为从原文中可看出,元方虽年幼,却已很懂礼,对别人说得头头是道,应该知道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两种说法言之成理均可。)五、孟子戒母7分26、(2分) 諠 是 27、(1分)从这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