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国饮+科学饮茶(余姚).ppt_第1页
茶为国饮+科学饮茶(余姚).ppt_第2页
茶为国饮+科学饮茶(余姚).ppt_第3页
茶为国饮+科学饮茶(余姚).ppt_第4页
茶为国饮+科学饮茶(余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母校领导 老师和学友问好 姚国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茶文化及其内容 茶 从原始的自然植物为人类所认知开始 在以后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形成了特定的文化 这就是茶文化 如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科技的巨大进步 使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广泛的交融与汇合 各个学科间渗透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新兴学科 科学在两门学科的交界处是最有前途的 茶文化是其中之一 茶文化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学科 何谓茶文化 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 生产 利用茶的过程中 以茶为载体 表达人与自然 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理念 信仰 思想感情 意识形态的总和 表明茶文化 它是以物质为载体 但也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涵 所以 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文化的内涵 1 物质形态 又称为茶的物态文化 如栽培 制造 育种 检验 审评等 2 制度形态 又称茶的制度文化 如茶政茶法 茶经济 茶贸易等 3 精神形态 又称茶的心态文化 如茶道茶艺 茶俗 茶文学艺术等 4 行为形态 又称茶的行为文化 如茶俗 茶营销等 茶为国饮科学饮茶 茶原产中国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具有经济 文化 社会 生态和养生等多种功能 茶 这种古老的饮料 历经数千年长盛不衰 已传播至世界各地 已逐渐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健康饮料和营养保健食品 茶的深加工产品 服装 食品 医药 轻工 饲料 化妆等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弘扬茶文化 发展茶经济 毛泽东在杭州采茶 周恩来多次陪外国政要到梅家坞 山 邓小平接见日本里千家茶道团 江泽民视察茶区 胡锦涛和茶农在一起 江泽民 习近平视察龙井茶区 习近平视察茶区 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我省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 夏宝龙书记深入茶企业考察茶叶加工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已成立近二十年了 其宗旨是 弘扬茶文化 发展茶经济 造福种茶人与饮茶人 中国饮茶有悠久的历史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是文化生活要素之一 客来敬茶 以茶会友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茶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 茶是强身健体的大众饮料 是社会和谐的载体 是心灵和谐的调节剂 是促进国际和谐的媒介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 今天的茶文化讲座 重点介绍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 历史文化 底蕴深厚二 科学饮茶 有利健康三 提倡茶德 和谐心灵 一 历史文化 底蕴深厚 唐代陆羽 茶经 称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 说明茶的发现与利用 发源于史前的神农时代 西汉 公元前59年 王褒 僮约 中有 烹茶净具 武阳买茶 两句 武阳在今四川彭山县 说明西汉时已有茶叶市场和饮茶习俗了 王褒 唐代宗大历五年 770年 开始在顾渚山 现浙江长兴县 建立贡茶院 生产专供皇室饮用的 顾渚紫笋 贡茶 而且要求首批贡茶必须在清明节前制造好并快马加鞭送达长安 以便皇室举办清明宴时尝新茶 贡茶院遗址 唐代陆羽 733 804年 在湖州著就 茶经 闻名于世 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 茶经 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陆羽 中国茶的对外传播始于唐代 公元805年由最澄禅师把中国天台山茶种传去日本 828年由使节金大廉把中国天台山茶种传去韩国 因此浙江天台山是日韩茶种之源 同时浙江天台山和径山又是日本茶道之源 明州 宁波 是茶叶运销国外的海上茶路起航地 茶叶运销国外 一是通过海路运往欧洲 二是通过丝茶之路运往西亚和其他国家 如今世界上有65个国家种茶 150多个国家饮茶 南宋时建都临安 今杭州 饮茶之风盛行 茶馆林立 明代创造出扁形龙井茶 文人墨客倍加赞赏 陈继儒有诗曰 龙井源头问子瞻 我亦生来半近禅 泉从石出清宜洌 茶自峰生味更圆 苏东坡有诗曰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代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 4次到过龙井茶产地 观看采茶制茶 品尝龙井茶 每次都作诗一首 并封龙井茶为御茶 至今在杭州龙井村狮峰山下尚保存有乾隆皇帝所封的 十八颗御茶 清代中国对外贸易中 茶叶是最主要的商品 鼎盛时茶叶外贸创汇要占全国外汇总额的90 以上 自古以来 茶叶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 自唐至清 经茶马古道源源不断运往边区 因此 茶是民族团结的载体 历代文人墨客以茶作诗 作画数量很多 茶文化积淀非常丰厚 明 王问 煮茶图 局部 唐 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局部 吴昌硕画茶 齐白石画茶 潘天寿画茶 丰子恺画茶 金庸题辞 二 科学饮茶 有利健康 鲁迅先生说得好 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 是一种清福 所谓喝好茶 就是要科学饮茶 一 认识中国茶 现代全国有名称的茶叶约有1500多种 根据茶叶加工方法和茶叶品质特性 可将这些茶叶归纳为六大基本茶类 六大基本茶类 茶鲜叶 用不同方法加工 绿茶 白茶 黄茶 青茶 乌龙茶 红茶 黑茶 绿茶为不发酵茶 色绿 清汤绿叶是其品质特征 如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 安吉白茶等 西湖龙井茶是世界闻名的中国第一名茶 除了西湖龙井茶之外 浙江省其他十大名茶 如嵊州的 越乡龙井 安吉的 安吉白茶 开化的 开化龙顶 新昌的 大佛龙井 武义的 武阳春雨 松阳的 松阳银猴 余杭的 径山茶 景宁的 金奖惠明 淳安的 千岛玉叶 诸暨的 绿剑茶 都是品质很优秀的绿茶 白茶为微发酵茶 外观白毫披满呈白色 汤色微黄是其品质特征 如福鼎白茶 白牡丹等 黄茶为轻发酵茶 黄汤黄叶是其品质特征 如君山银针 温州黄汤等 青茶又称乌龙茶为半发酵茶 色泽青褐 汤色金黄 有多种花香是其品质特征 如铁观音 大红袍 冻顶乌龙等 红茶为全发酵茶 红汤红叶是其品质特征 如祁门红茶 云南红茶 信阳红 九曲红梅等 黑茶为后发酵茶 色黑汤深红有陈香是其品质特征 如普洱茶 湖南黑茶 广西六堡茶等 用上述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 主要有下列六大类 1 花茶2 紧压茶3 萃取茶4 果味茶5 药用保健茶6 含茶饮料 二 饮茶有利健康 一 茶叶富含多种功能成分 茶叶中磷 钾 锌 硒 铁 钠等无机物和茶多酚 氨基酸 维生素 生物碱 脂质 芳香物质等有机物都有益于健康 二 茶的主要保健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饮茶对人体有多种保健功效 主要是醒脑提神 增进思维 减少辐射伤害 防龋齿 降低血脂和胆固醇 利尿解毒 延缓衰老 增强免疫力 预防心血管疾病 除口臭 助消化 防癌 抗癌等 茶者 寿也 三 科学饮茶 1 不同的茶有不同泡法 1 绿茶冲泡方法 冲泡名优绿茶应选用厚底 宽口的杯子 杯具的容量以220毫升左右大小为宜 投茶量2 3克 用热水 水温根据不同绿茶可高可低 冲泡至七 八分满 冲泡后1 2分钟即可品饮 2 红茶冲泡方法 最好选用220毫升大小白瓷杯冲泡 投茶量约3克 用90 95 的开水至七分满 冲泡后1分钟左右品饮 另外 也可选用瓷壶泡 按每克红茶冲水50 60毫升用量冲泡 红茶冲泡 3 乌龙茶冲泡方法 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 一般选用110毫升的小瓷盖碗或紫砂壶冲泡 通常110升的小瓷盖碗 放6 8克的乌龙茶 第一泡时间30 40秒 第二泡约40 50秒 以后依次增加10秒钟左右 一般可冲泡4 6次 乌龙茶冲泡 4 普洱茶冲泡方法 陈年普洱茶因经过长时间存放 需用快速洗茶法去除一些杂味 冲泡普洱茶需用沸水 茶水比例大约为1克茶用30毫升沸水冲泡 细嫩普洱茶第一 二泡约10秒 第三泡约15秒 以后依次类推 粗老普洱茶第一泡约40秒 第二泡约50秒 以后依次类推 普洱茶一般可冲泡5 6次 普洱茶冲泡 2 合理饮茶因人而异 1 不同性别结合茶性的不同 女人喝花茶更好 花茶理气不伤阴 能养颜安神 活血调经 可选用玫瑰花茶 茉莉花茶等 但孕妇一般不宜饮茶 防止咖啡碱对胎儿的刺激 职场男性 应酬多 易肥胖 常疲惫 可选择多饮乌龙茶 普洱茶 以及浓香型绿茶等 2 不同年龄老年人饮茶是一种乐趣 但老年人体弱 代谢缓慢 若大量饮浓茶 会刺激胃粘膜 加重心脏负担 出现尿频等 所以老年人更适宜饮细嫩名优茶 且不宜太浓 婴幼儿不宜喂饮茶水 以免咖啡碱的刺激引起吵夜 儿童 只要合理饮茶 对健康有利 儿童饮茶能补充营养 促进消化 利尿解毒 坚固牙齿 增强记忆力 但儿童宜饮淡茶 不宜饮浓茶 3 不同体质平时怕冷的人 以饮红茶 普洱茶为好 怕热者 以饮绿茶为好 若是肥胖的人 可饮些去腻消脂强的乌龙茶 普洱茶更好 另外 茶属于低热量饮料 对糖尿病人来说不仅无害 而且有治疗作用 常饮普洱茶 乌龙茶有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 4 不同生活习惯一般说来 以解渴为目的的饮茶 渴了马上就饮 宴请饮茶 可促进脂肪消化 解除酒精毒害 有利于消除胀饱和清除有害物质 有爱吃大蒜或辛辣食品的人 饮茶可以消除口臭 抽烟的人 饮茶 可以减轻烟焦油的毒害作用 看电视 用电脑时 饮茶可以邦助恢复视力 又能减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喝酒后 饮茶有利于肝脏消解酒精 茶的利尿作用 可使酒精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所以 有醒酒的作用 但不宜过量饮浓茶 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5 不同工作性质 茶能益思 脑力劳动者边思考 边饮茶 可以保持头脑清醒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体力劳动者饮茶 可以消除疲劳 增强机体活力 提高工效 清晨起来 喝上一杯茶 可帮助洗涤肠胃 醒脑提神 更好地投入一天的工作 6 不同病患者血脂高 胆固醇高 肥胖患者研究表明适量饮茶可以降低血脂 前不久又发现普洱茶中含有他汀类物质 因此饮用普洱茶可能更有利于降血脂 降胆固醇 防止肥胖 另外 泡茶时加点决明子和荷叶 更有助于降血脂 减肥 高血压患者茶中的茶多酚对引起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抑制作用 因而有助于降血压 心脏病患者 冠心病有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之分 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都有兴奋作用 因此 对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来说 宜少饮茶 饮淡茶 甚至不饮茶 以免因多喝茶或喝浓茶促使心跳过快 但对心动过缓 或窦房传导阻滞的冠心病人来说 多喝些茶 可以起到提高心率的作用 神经衰弱患者 一要做到不饮浓茶 二要做到不在临睡前饮茶 这是因为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 会引起神经衰弱患者晚上睡不着觉 但早晨和上午适当喝点茶 会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 另外 如要避免过量咖啡碱的刺激作用 可以将第一泡茶水倒去不喝 因咖啡碱大部分在第一泡时就被溶出 脾胃虚寒者 绿茶 性偏寒 对脾胃虚寒者不利 所以 脾胃虚寒者 或患有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 特别不宜饮绿茶 也不宜饮浓茶 对这类人 在茶类选择上 以改饮温性的红茶 普洱茶为好 因这类茶对胃刺激性小 贫血患者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 最好饮些红茶或普洱茶 特别不宜饮绿茶 因为绿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 会与食物中的铁发生化合反应 不利人体对铁的吸收 其次 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的药物 多数为含铁补剂 更不宜用茶水服药 否则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老年痴呆症初期患者 老年痴呆症多因神经传输障碍而引起 平时多饮些茶氨酸含量高的茶叶 诸如安吉白茶之类的白叶茶产品 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与治疗有帮助 糖尿病患者 茶叶中的茶多糖有降血糖功效 通常较粗老的茶 如乌龙茶 普洱茶 茯砖 黑砖等黑茶中 茶多糖含量较多 可以饮用一些这类茶有助降血糖 身体虚弱的人不宜空腹饮茶 有些身体虚弱的人 空腹饮茶易引起 茶醉 这是因为身体虚弱的人 空腹大量饮茶或饮浓茶 易刺激胃粘膜 易引起低血糖 因而产生 茶醉 样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吃点糖果 饼干之类可以缓解 3 享受饮茶讲究科学 1 茶叶有六大类 究竟喝什么茶好 喝什么茶好 要因人而异 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的最适合身体健康的六种饮料是 绿茶 红葡萄酒 酸奶 豆浆 骨头汤 蘑菇汤 绿茶排在首位 如果用同一份鲜叶制成上述六种茶 进行化学分析的结果就会发现 绿茶中的营养物质和药效成分更丰富 更适应各类健康人群饮用 西湖龙井 安吉白茶 红茶中茶多酚含量较少 性温 很适合胃寒者饮用 乌龙茶 普洱茶降脂减肥效果较好 普洱茶富含多糖有助降血糖 普洱熟茶茶多酚含量极低 更适合肠胃消化功能较差者饮用 含有洛伐他汀类物质 有降血脂减肥功效 花茶的花香物质具有消解脂肪和调节神经的作用 很适合女性饮用 2 饮茶要适量 一个人一天究竟喝多少茶比较好 因人而异 一般情况下 一个人一天喝6 9克茶 分2 3次冲泡为宜 不太有饮茶习惯的可少些 老茶客也可适当多些 3 宜随泡随饮 茶叶冲泡好后 不要立即喝过烫的茶汤 太烫的茶水会刺激口腔粘膜及咽喉 要稍冷至温度40 左右饮用较适宜 另外 不要泡上一杯茶从早喝到晚 通常续水泡3 4次以后 茶汤淡如水就不必喝了 茶汤泡久了 会有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浸出 4 可因季节而异 有人建议春季 饮花茶 新茶 可理郁 夏季 天气炎热 饮绿茶 可清凉消暑 秋季 天高气爽 饮乌龙茶 不凉不热 冬季 天气寒冷 饮红茶 有暖胃之效 5 根据爱好可以添加一些花果一起冲泡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一 二种花果 如玫瑰花 菊花 桂花 枸杞子 决明子 红枣 桔皮及等一起冲泡 增加花香味 还能增强保健效果 最后 需要给饮茶爱好者提醒的是 好茶要保管好 家庭贮藏茶叶最好的方式是冷藏 一时不喝的茶叶 可以密封包好放入冰箱冷冻室内 这样贮存一年以上仍很新鲜 但从冰箱 柜 内取出茶叶包时 不要马上打开包装 要等到升至室温后再开包 否则易吸潮变质 三 提倡茶德 和谐心灵 中国古人把品茶之道称为 茶道 最早提到 茶道 的人是唐代中期的诗僧皎然 他在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诗中曰 一饮涤昏寐 再饮清我神 三饮便得道 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丹丘是汉代的道教仙人 因此可以认为 中国茶道起源于道教 但中国茶道的发展与佛教 儒家都有密切的关系 丹丘式人物汉代道教天师葛玄 中国儒家主张 和谐中庸 中国佛教禅宗倡导 茶禅一味 中国道教主张 天人合一 和谐中庸 主要是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 茶禅一味 认为品茶如同参禅 都是为了心灵和谐 天人合一 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 中国茶道精神是儒释道核心思想 和 的体现 与皎然同时代的有陆羽 刘贞亮 赵州和尚从谂禅师等 陆羽 茶经 称 为饮 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精行俭德是俭朴清正的意思 陆羽 刘贞亮称茶有 十德 即 以茶散郁气 以茶驱睡气 以茶养生气 以茶除病气 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 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行道 以茶可雅志 他不仅把饮茶作为养生之术 而且作为修身之道了 唐代高僧赵州和尚从谂禅师提出的禅林法语 吃茶去 有一次 你无论对他说什么 他总是说 吃茶去 这是因为他认为饮茶可以悟茶理 悟佛理 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达到心态平衡 这就是茶能悟性的道理 题词 喫茶去 赵州和尚从谂禅师 中国茶道传至日本 发展形成了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