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忻州的山水关文化 忻州地域文化是我国文化大观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忻州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这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影响支配着忻州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最易被忻州人所接受,也最能感召和鼓舞忻州人。建设先进文化,要求我们从分析文化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以及发展演变入手,科学认识忻 州文化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忻州文化的精神实质。【文化久远底蕴深厚】忻州地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约在第四纪地质年代,这里已经形成了忻定湖泊、黄河、汾河、滹沱河和恢河、桑干河。迄今为止,忻州共发现人类旧石器聚居点20处、新石器文化遗存332处,表明早在20万年前,人类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全市范围内先后发现仰韶文化遗存80多处、龙山文化遗存240多处、夏代遗存83处和商代遗存125处。偏关县博物馆收藏的石磨盘、石磨棒,作为中国上古时代自然采集和向农业耕作过度最早的见证实物之一,证明了在忻州这块土地上生息的人们是华夏古国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人群之一。而忻府区游邀遗存也被证明是山西北中部最早进入夏代纪年的文化遗存。保德林遮峪商代墓葬中出土的109枚铜贝,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金属货币。这至少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忻州已经产生了商业文化的萌芽。文物考古还发现,忻定盆地出土的盖豆、壶、盘,定襄中霍和原平峙峪出土的鼎,带有明显的中原晋文化特征;刘庄出土的青铜剑和峙峪出土的“吴王光剑”,都是南方吴越所造;而一些豆形器、环首削、铜部等制品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戎狄青铜文化。以上足以说明,作为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带,忻州早在青铜时代,已经呈现出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域文明特征。从文化的源头上看,忻州是最早进入农耕文明、最早出现商业雏形、最早开始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地区之一,忻州先民在人类文明启蒙时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忻州地处黄土高原,西踞黄河,北望长城,东临太行,南屏中原,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关隘险峻,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民族冲突的战场、文化融合的舞台、商贸交流的通道、精英辈出的沃土。这里既有遗存完好的史前文化,又有创新发展的现代文化;既有源远流长的中原农耕文化,又有粗犷豪放的草原游牧文化;既有天工秀色的生态文化,又有魅力独具的民俗文化。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本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原则,经过科学梳理,理性归结,我们认为:忻州的地理形态在山水关,忻州的历史渊源在山水关,忻州的旅游资源在山水关,忻州的人文精神也在山水关。山水关作为忻州文化的主要载体,不仅是忻州文化的特色,也是忻州文化的品牌。因此,忻州文化也就是山水关文化。【以雁门关边塞文化为代表,忠勇坚贞、团结爱国的“关”文化】忻州境内多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号称京畿外三关,忻口被誉为晋北锁钥,此外,还有石岭关、赤塘关、平型关等险关要隘。关的险峻、关的雄壮、关的执著积淀了忻州文化凝聚坚毅的特征。“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依山傍险,气势雄浑。早在西周时期,周穆王巡边时曾到达雁门古关。3500年来,这里先后发生过战事1700余次。一座雁门关号称半部华夏国防军事史,享有“中国长城军事文化之都”的美誉。.著名长城专家、国家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将其认定为“中华第一关”。李牧、李广、卫青、霍去病、薛仁贵、李克用在千百年血与火的抗争中,雁门关汇聚了一代代忠臣良将、英雄豪杰,上演了一幕幕浩气激扬、动人心魄的千古传奇。汉高祖刘邦北上平定匈奴,被困白登大同东7天7夜,突围至忻口一带,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六军忻然”,遂赐名忻州。北宋名将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经历大小战阵不胜枚举,最终为国捐躯。其子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辽军。宋元以来,杨家将的故事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为传颂,妇孺皆知。这足以看出雁门关所凝聚的大忠大勇、浴血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国人中的深刻影响。这种忠贞报国的精神不仅对忻州普通民众有广泛影响,就连五台山的僧人,也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以惩恶即是扬善的理念,上马杀敌,下马学佛。北宋年间,五台山最高僧官真宝和尚在国家危难时期组织僧众习武练功,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围困代州城,真宝亲率五台山僧兵驰援代州。金兵入侵五台山时,真宝又率僧众浴血奋战,力尽被擒,慷慨赴死。在抗战期间,五台山青黄两庙组织起僧人自卫队,成为一支特殊的抗日武装,开创了中国宗教界抗日的先例。忻州人忠贞报国的精神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忻口战役正面阻击日军,血战23日,毙伤日军两万余人,谱写了国共携手合作、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丽篇章。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作为经典战例永载史册。在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等关隘均取得过重创日军的胜利。在每一场保家卫国的激烈战斗中,在每一次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忻州人总是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踊跃支前,积极参战,前赴后继。在中山陵前愤然剖腹明志以醒国民的爱国名将续范亭、面对敌人屠刀慷慨赴义的中共保德县委组织部长焦克显、在日寇暴行面前为保护干部群众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妇救会女干部齐白女、在刑场上宁死不屈年仅15岁的儿童团长岳云贵等等,无不表现了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体现了舍身取义的民族精神。忻州摔跤文化与关文化大智大勇的精神一脉相承。受习武健身、保家卫国的传统影响,忻州人世代酷爱摔跤,跤场上不畏强手,敢拼敢赢,永不服输,靠智慧,靠毅力,靠勇气,赢得荣耀,忻州也因此获得“摔跤之乡”的美誉。【以五台山文化为代表,宽怀包容和谐友爱的“山”文化】忻州境内多山,五台山、芦芽山、系舟山等山峦叠嶂,群峰竞秀。山的雄浑、山的壮美、山的气概,赋予了忻州文化博大厚重的特征。五台山文化以红色革命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民俗古建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多元并存的特征。五台山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晋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区,是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这里为救治八路军伤病员辛勤工作,并创建了以白求恩命名的第一个模范病室。五台山领域广阔,地貌伟岸,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名寺宝刹多不胜数,佛光寺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和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看,五台山佛教文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在佛教内部地位最尊、规模最大、教派最全、影响最广。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首选五台山作为佛教活动的场所。在长期的佛教文化传播与交流中,五台山汉藏并居,诸宗兼弘,并与儒教、道教吸纳融合,在兼容并蓄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东晋高僧慧远博综六艺,尤善庄老。他首创佛教最大宗派净土宗,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千百年来,处于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过渡地带的忻州,经历了民族大家庭的分分合合,而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在这一番番分合曲折中,为中华大家庭的多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五台山还受到了印度、日本、朝鲜、斯里兰卡等国信众的景仰,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摒弃文化糟粕的同时,客观地讲,佛教中的“慈悲”、儒教中的“仁爱”、道教中的“平等”相融合产生的文化体系,对世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这在文人雅士、清官良吏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金元之际文坛巨匠元遗山继承杜甫现实主义风格,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元好问著有台山杂咏16首,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品,也为五台山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诗篇。他所编的中州集壬辰杂编等诗文集,歌颂大好山河,鞭挞丑恶现实,反映战争灾难,关注民生疾苦,折射出其身居高位、心系苍生的高尚品格。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傅山,诗、书、画、医独领风骚,尤其是他人品重于书品的操守更为世人称道。史书记载他治病救人不论贵贱,如遇家境贫困、无力支付药资者,皆悉心诊疗,慷慨以赠。其不慕权贵的铮铮风骨和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在民间口耳相传,备受推崇。明朝时,户部侍郎姜涛剪除暴虐,赈济贫困,对生老病死无钱诊治安葬的百姓,每每用自己的俸禄救济抚恤,而他死后,家里竟连买一口棺木的钱都难以凑齐,连当朝皇帝听了都感动落泪,诏命赐棺下葬。姜涛之灵起运祖籍忻州解村时,百姓沿街伫立,含泪送别。历代高僧的文化贡献,文学大师的爱国忧民情感,清官良吏的高风亮节,不仅受到了五台山文化的影响,而且丰富了忻州文化,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世风。忻州百姓普遍保持了乐善好施、待人以诚、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五台山方圆百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和谐友善”思想的熏染,使这里民风淳朴,社会安宁。【以黄河西口商旅文化为代表,开放开拓、务实诚信的“水”文化】忻州境内多水,黄河、汾河、恢河桑干河、滹沱河蜿蜒纵横,奔流不息。此外,还有奇村、顿村、大营、汤头四大温泉。水的灵动、水的亲和、水的奔涌,孕育了忻州文化交融奋进的特征。忻州商业萌芽于商代晚期,经汉唐宋元历代发展,在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到十七世纪中期,忻州人以黄河西口古渡等地为商旅集散码头,开始了口外经商创业之路。据山西通志记载,由河曲娘娘滩而下的30多公里河岸线上,从明代开始就布列着数十个古渡,其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境可想而知。旧志称,当时的河曲县城“一年似水流莺转,百货如云瘦马驼”。上世纪三十年代,河曲县城每年的白银流量高达600万两之巨。水西门外渡口一带,每天都有三四十只大船穿梭往来。那时,忻州的商铺门店遍及九府十六州,票号钱庄辐射全国十五省区,富商巨贾横跨亚欧大陆。时至今日,还有像海拉尔的“宁武街”、丰镇的“忻州巷”这样以忻州地名命名的诸多地方。忻州人走西口,饱尝了开拓与创业的艰辛。他们有的是白手起家,杭盖掏根子,石河拉大船,高塔梁放羊,大青山背炭,靠艰苦得近乎于牛马的体力劳作换来一枚枚铜板,为将来的经商创业积累资本;有的倾其所有购置了驼马货物,行程万里跋涉于大漠荒原。白天炒米凉水,夜间沙地露宿。遇大风迷路,人畜干渴而死者有之;遇土匪洗劫,遭杀身之祸者亦有之。无论客死它乡还是荒原埋骨,都阻止不了他们前行的脚步。他们不仅是经商创业的开拓者,而且是中原文明的传播者。忻州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令后人敬仰,而他们在经商中一向持守的“以德为本”、“以信传家”的品德也为世人称道。明清时期,作为商业古城的忻州,绸布纸钱粮、铁木估药当业业兴隆,成为晋省的繁荣之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在立业中“贵德立本”、“尊贤使能”、“举贤罢亲”;在经营中“宁折本,不输名”、“宁亏损,不失信”。在频繁的商业交往中,不论是借款还是赊货,只要有忻州人担保,生意就能顺利成交。在当时,忻州人的人格,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商业活动中最响亮的诚信品牌。忻商创业的辛酸、创业的豪情、创业的辉煌,深深沉积在忻州的民俗文化中,加之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孕育了“二人台”等民间艺术,一曲荡气回肠的走西口,使黄河西口古渡的所在地河曲名播天下,也使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其文化散文力作抱愧山西中写到:“当我看到山西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走西口以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来演奏这首民歌时,不禁热泪盈眶。”漫长的经商之旅,形成了忻州人开放开拓的理念、务实诚信的品格、艰苦创业的精神,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商界奇才、社会精英。清代启蒙思想家徐继畲以一部瀛寰志略首次全面介绍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社会制度,“成为我国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关于华盛顿和美国立国宗旨的经典论述,被镌刻在美国华盛顿纪念塔内。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在北大演讲开篇提到的就是徐继畲。清末商人程化鹏,在当时朝庭视对俄贸易为非法的情况下,冒死上疏,力陈华茶出口之利,终获朝廷恩准,从此架设了中俄贸易的桥梁。忻州商人王廷相于清咸丰三年16岁从商,后主持旅蒙商号“大盛魁”数十年,其分支遍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商务涉及大半个中国并远涉莫斯科。“大盛魁”鼎盛时有员工8000余人,骆驼2万峰,年营业额达1000万两白银,营造出当时中国商界的一个庞大经济王朝。内蒙古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邓九刚慕名多次亲临忻州实地考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体育学期工作总结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材料课件
- 辽宁省2025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英语(高起点)练习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医学类复习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体育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公司汛期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正规的不定期承包合同样本7篇
- 护理查房演绎经验总结
- 配液系统工作总结
- 民法典婚姻篇培训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教育的人口功能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管理制度
- 2025年芳香保健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真题解析试卷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注塑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课件
- 带储热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多维度剖析与优化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