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课.doc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课.doc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课.doc_第3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课.doc_第4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课.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课关键词 语文教学;导课设计;原则;方法摘要 导课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文章阐述了导课设计须遵循的五条基本原则,介绍了巧设疑难导课法、分析课题导课法、叙述故事导课法、创设情境导课法、设置悬念导课法、运用比较导课法、介绍说明导课法等七种导课方法,以期把握导课艺术的实质,优化课堂导入环节,有助于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导课,或称导入,也叫开讲,是一堂课的开始,是教师上课的“开场白”,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实践也证明:一堂课,导入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师生学习新课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教师导入形式呆板,导语枯燥无味,学生听而生厌,学习兴趣就会骤减,陷入被动接受状态,影响整堂课的学习。由此可见,设计好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来设计好的导入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仅要反复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运用教育机智,而且要清楚导课的目的,把握导课设计的基本原则,然后根据它们精心设计导语。一、导课设计的基本原则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导课环节应由“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五方面构成。1这也便是导课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1导课设计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有针对性导课设计要符合教学的目的是指课的导入必须围绕这一课的目的要求进行,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等等。如一位小学教师教数星星的孩子一课,迈进课堂,板书课题后,老师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讲:“天上的星星同学们都见过,谁能说说星星的情况?(引导学生从星星的多少、大小、形状、亮度等方面描述)”然后教师又说:“2000多年前,有一个象你们这么大的小朋友也观察过星星,他是怎样观察的呢?他发现了一些什么呢?学了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2教师的导课既规定了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又引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最后通过两个具有悬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迫不急待地到课文中找答案,较好地达到了这篇课文导课的目的。所谓导课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导课方式。导课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的差别制约着导课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不同于课文学习,课文学习有别于说话训练。在课文学习中,一般说明文与故事性很强的说明文不一样,寓言与抒情色彩浓厚的散文不一样。有些内容可以演示,有些内容得凭想象。在设计导课方式时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上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课方式。至于联系学生的实际,就是要依据学生心理和知识储备的情况来选择导课方式,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导课的效能要通过学生才能体现,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导课,都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及他们能否接受和领会。同时,选择导课方式的依据,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特点。因为,每位教师在性格气质上,在职业素质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这些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使教师对某几种导课方式格外喜爱,而且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又可能限制教师的选择范围。因此,选择导课方式时,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特点,给合实际情况,既要扬长避短,又要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2导课要具有趣味性,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导课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它既是学生主动追求知识、认真学习的条件之一,又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基础。因为有趣的学习能提高教学效率。导课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炽烈的感情。因为课文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科学道理,大都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教师在教学导语中必须以情动人,竭力引导学生在起始阶段把描绘的形象和生活图景,在脑海中再现出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这样,才能将学生成功地带入课文,使他们一接触课文就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全篇课文的愿望与热情。如江苏肖远骑老师在教授果树园时,是这样导入的:“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越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农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那么有诗意。那金色的彩霞、浅黄色的薄光、偶尔闪光的露球,像甘露沁人心脾,像醇酒叫人心醉,多美的清晨啊!晨光中的大地是美的,那么,清晨的果园,果园的清晨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让我们随着作者丁玲的行踪去观赏一下果树园清晨的美景吧!”3这段导语,既传神描述了客观景物又抒发了主观情感,语言形象生动,一幅多姿多彩、极其绚丽的晨光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从而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又如有位老师在讲授竞选州长时,先讲了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马克吐温发表了竞选州长的小说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小说家极端仇视,便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啊,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4听完这则小故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马克吐温的语言是多么幽默辛辣,那么读了竞选州长这篇课文,更能了解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更想学习竞选州长这一课来体会马克吐温小说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3导课要具有关联性教师的导课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或通过复习、提问、回忆前面已学过的知识或借助实验、演示让学生直接感知,获得表象,或联系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实例进行引入等。方式不一,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传授新知识打下基础,使学生受益感知。而那些与新知识没有直接和必然联系的复习、提问,那些不能为新授起某种指导和启发作用的旧知,作为导课,只能是耽搁教学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所以导课一定要善于以旧引新、温故知新。导课的内容,要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如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的?(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的?”5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这样导入,学生必会迫不及待的去赏春。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运用“温故知新”法的导语时,可以从知识点入手,也可以从题材、内容、风格处着眼。如教韩愈的师说可以回味其马说,让学生回忆“说”为何意?这就是从知识点入手的。知识点可以从一个修辞手法、一个词的活用、一种体裁、一种描述手法、一个字义来找链接点。从体裁内容方面来考虑就比较单一化,于漪老师春的导语设计就是依此产生的。举一反三,我们在教沁园春雪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写“雪”的诗句,在教范进中举时可用同是批判封建礼教科举制度的孔乙己导入,在讲荀子的劝学时可从同样论学习的论语导入。从艺术风格着眼,可回顾风格相似的作品,也可回顾风格迥异的作品。4导语要短小精悍导语的设计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至多五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就明确规定了一堂课“启”(即启发诱导、引入新课)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五分钟,这是很有道理的。5导课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师采用怎样的导课方式,也无论教师的导课设计如何精彩,如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课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教师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课设计必须做到新颖,形式多样,倘是教师每堂课都用同一种模式的导语,既使这种模式再先进,教师的语言再精彩,久而久之学生亦会生厌,那么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二、导课设计技巧的运用清楚了导课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实际运用中,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时刻对照之,精心设计导语,优化语文教学的导课环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课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找不到固定不变的模式,再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导课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下面谨将笔者所知的,当前语文界常采用的比较实用的导课方法陈述如下。虽然教无定法,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与实例的学习,并结合教学实际仔细揣摩,灵活运用,我想是可以逐步把握导课的设计艺术的实质的。1巧设疑难导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叹开始。”教师导课时若能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难点,巧妙设疑,就会在上课伊始即将学生带进问题的漩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如于漪老师教鲁迅的孔乙已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已的:凡是读过孔乙已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已。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已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里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6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又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学岳阳楼记时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宋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7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2分析课题导课法分析课题导课法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题意和文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标题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待了几个地点?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地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从到”揭示的是:作者记叙两个地点的生活。待学生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顺势引入:“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的画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将与鲁迅一起重温童年的生活。现在同学们翻开课本速读课文,思考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态度是什么呢?”试着用一个字概括。又如一位小学老师教将相和,板书课题后这样讲解:“这是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记载在西汉时候司马迁写的史记里。将,将领,率领军队的人,这里指赵国的大将军廉颇;相古时辅助国王掌握政权的最高官吏,后来也叫宰相,这里指蔺相如;和是和好。将相和好,说明他们原来有矛盾。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有矛盾?后来又怎样和好了?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8这样开讲,简要地补充一点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题的意思,然后从“和”这个词引出两个统领全文的问题,初步提示了课文脉络,有助于学生抓住作者的思路,指向性强。3叙述故事导课法故事本身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可以先讲述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与作者、作品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本课。如谋攻一文,可以讲述“孙子练女兵”的故事来引入新课: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子,避乱来到吴国。吴王为了考验他的才能,派三千宫女叫她训练。孙子命吴王左右二妃为队长,击鼓号令,二妃不听。孙子命令按军法斩首。三千女兵无不惊惧,都听从号令,经过训练,一可当十。他写的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著作,谋攻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论述谋划进攻的。9又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作文说话断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其严肃性和准确性,便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在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簿。当时,教书先生一口就允,并写了一张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一看欣然签了字,哪知,吃一顿饭时,教书先生说:“你太不守信了,我们不是约定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富翁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深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这样的导入令学生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4创设情境导课法情境导课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方法。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就用了这样一段抑扬顿挫、情溢于辞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教科文卫、工农兵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过具体而及时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一周致哀。”10短短的几句话作为导语,却震撼了全班学生的心灵,大家都对周总理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满怀崇敬之情,以一种虔诚而又迫切的心情学习课文。这堂课效果之好就在情理之中了。无独有偶,笔者曾有幸听到一位小学老师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是这样设计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室前悬挂周总理遗像,播放哀乐。老师采用低缓、深沉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敬爱的周总理与我们永别了!群山肃立,寒风悲鸣,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周总理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接着,老师出示挂图,继续动情地说:“这就是当时首都人民挥泪送总理的感人场面。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怀念的感情学习这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在这里,教师用周总理的遗像、哀乐、挂图以及低缓、深沉的语调、感情充沛的语言,共同营造了一种肃穆、悲伤的气氛。这种气氛与课文的情感协调一致。这样,就为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作了感情上的准备。整个导课先声夺人,具有一定的震撼力。5设置悬念导课法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从而造成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心态。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恰当适度的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太悬或不悬都将降低学生学习主动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有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童话大师安徒生有一次被邀参加宫廷舞会。一位小姐久闻他的大名,于是大献殷勤,不住地问:“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颜色好吗?样式好吗?质料好吗?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都一样,谈不上喜欢。”小姐说:“你觉得我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什么质料的好?”安徒生回答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引得周围人大笑不止。这位教师接着说:“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样儿的呢?为什么安徒生的回答使人大笑不止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他的童话皇帝的新装。”11这个导入利用课文联系现有的故事精心设置了一个悬念,使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情境,从而为课文的成功教学创造了条件。运用此法需注意的是,“设置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新、精、奇。要能一下子击中学生的兴奋点。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可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余地,能引人如胜。”126运用比较导课法所谓比较,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如教授柳永的雨霖铃时,可用小学曾学过的课文李白的赠王伦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别是文人墨客笔下常写的一个话题。在小学时,我们就学过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赠王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是书写离别情怀的,同学们认真比较,稍加品读就会发现一个明朗豁达,一个哀伤凄切。一篇字里行间激荡着少男少女般的欢笑,一篇却蕴藏着失意落魄人的喟叹。为什么反差如此强烈呢?我们现在先看作者柳永生平及时代背景。”之后介绍柳永生平及时代背景,还可以与李白作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就对柳永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其风格也有了大体了解,这样就会认真品味其诗。这段导课是从旧课过渡到新课的。李白的赠王伦直抒胸臆,文风易于把握,与柳永的雨霖铃形成强烈的反差。学生从反差处入手,通过比较就容易把握柳永的雨霖铃的风格了。语文教材有的课文就是将两篇反映同一主题、感情基调不同的文章合为一篇,这样更适合用比较导入法。如乡愁诗两首就可以这样导入:“乡愁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怀乡是许多离乡文人蕴藏在心底最深最真的情结。情郁于中,发泄于外的风格却不尽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