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doc_第1页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doc_第2页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doc_第3页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doc_第4页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导学案 昭通市昭阳区第二中学邓召叶第一部分课前预习一、鲁尔区的位置 鲁尔区位于德国 部, 河及支流 和 河畔二、鲁尔区辉煌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 资源;2、离 矿区较近; 3、充沛的 ; 4、便捷的 :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5、广阔的 ; 三、鲁尔区形成时间和主要的工业部门德国鲁尔区形成于 ,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 ”。 主要工业部门: 、 、 、 、 等。 工业和 工业是鲁尔区经济的基础.四、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1、生产结构单一 (衰退的自身原因)以 工业为基础,以 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的突出问题是:某一工业部门的衰退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退。2、 的能源地位下降 (煤炭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 、 的广泛使用,煤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3、世界性过剩 (钢铁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4、 的冲击 (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5、其他原因 严重等(1)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为主,产业结构以为主。(2)表现:以污染和污染最为严重。五、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1、改造 产业,大力扶持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针对生产结构单一提出(衰退的内在原因)(1) 对 工业进行改造。采取对企业实行化、化的改造和整顿。企业合并,形成规模效益。传统企业的数量 ,就业人员数量 。(读地图册P82图)(2) 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进 工业,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化。改造后的鲁尔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以工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3) 重视发展 、 、 、 等第 产业。2治理 ,加强环境管理,营造 :(1)整治,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解决水污染的问题。(2)控制污染,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3)加强 ,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4)美化 ,提高 。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产业转型提供支撑。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 和 构成的交通网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第二部分.课堂活动合作探究一1.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材料1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埋藏较浅。材料2思考:鲁尔区没有铁矿,却发展了钢铁工业,读右图它的铁矿石来自哪里?材料3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 材料4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的杜伊斯堡是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多特蒙德位于鲁尔区东部,是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的迄点。 材料5 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公里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2. 鲁尔区都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企业家,根据鲁尔区的资源状况和区位优势,你会去鲁尔区投资哪些工业部门?合作探究二:探究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材料1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材料2 “煤炭危机”。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开采成本增加、炼钢耗煤量的降低等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每炼1吨钢铁所消耗的煤炭变化煤和铁(单位:t)年份180019001985煤炭420.75铁矿石21.81.3材料3 20世纪50年代,日本、意大利等国依靠临海区位优势发展钢铁工业,成本低,竞争力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积极发展各自的民族钢铁工业,世界上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供应增加,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技术的发展造成各种新材料的使用,如铝合金、塑料等钢铁替代品出现,这是造成钢铁需求减少的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发生经济危机,钢铁生产陷入困境,大工业的衰落趋势十分明显,钢铁需求减少。材料4 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了以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70年代初开始,又出现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在环境优越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而形成新的工业地域,削弱老工业区的经济实力。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材料5 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经济发展迅速,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热力发电产生大量废热;矿山开发以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流;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合作探究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材料1:1968年,出台鲁尔区第一个发展计划鲁尔发展纲要,调整产业结构是核心目标。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煤矿基地从140个减少到7个,现在煤炭生产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此外,鲁尔工业区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通过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拯救老企业。材料2:1979年,出台鲁尔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发展信息、环保、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新兴产业,凡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在当地落户,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新经济”工业在鲁尔区迅速落地生根。北威州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材料3:本身没有太多天然旅游资源的鲁尔区别出心裁地把眼光投向了上世纪遗留下来的大批工业化物产,政府投资将当地大批工矿改造成历史文物,形成风格独特的工业化历史博物馆,以此带动旅游服务业。材料4:到二十世纪中叶,对于大学生来说,鲁尔区还是德国地图上的一块空白。现在的鲁尔区成为德国大学最密集的地区。下面为某地理研究小组搜集的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年代的两幅地图,2010年的地图与1950年的地图相比,鲁尔区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从变化中你看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5: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污水的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还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制定了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昔日满目荒凉的废矿山披上了绿装,塌陷的矿井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鲁尔1992年关闭的工厂,园艺展在工厂遗址上举行。柔美的花草和坚硬的钢铁在强烈对比中寻求着和谐之道。世上再难相容的事物,也能找到共存共荣的方式。材料6: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鲁尔区的一些钢铁公司为了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运输成本和减轻鲁尔区的环境污染,将炼铁炉建在荷兰沿海港口【迁移运用】探究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