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一中2015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高考试题分类训练(五)一、选择题(主要原因类)1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2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3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4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 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冶的促进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5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A B C D6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衰落 B.分封制的加强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7. 19世界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A.皇权与贵州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8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9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A B C D10.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衰落 B.分封制的加强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11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 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12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人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殖民掠夺 努力贸易A B C D二、主观题(原因、背景类)11(10分)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淛五杂俎(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12阅读材料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13阅读材料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的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8分) 14阅读材料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123456789101112ABDCBAAABA1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12材料一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了人家的“仁政思想”。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候争霸,促成了思想是百家争鸣的局面。13南通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14(3)多元性(兼收并蓄)。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启示:唐山一中2015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高考试题分类训练(六)一、选择题(根本原因类)1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2.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3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5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6.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7.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图1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8. 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适合中国国情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10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根本因素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B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2.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二、主观题(影响类)8阅读材料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才莫,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 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4分 9阅读材料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 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一一拿破仑法典(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3分)该法典有何影响? (3分) 10(35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1)据图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11阅读材料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123456789101112DDCDADBBACDC8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 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行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10(1)措施:设郡县;修驰道。 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11(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启示:唐山一中2015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高考试题分类训练(七)一、选择题(目的类)1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3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4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6.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7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8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9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思格斯所若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 B.确定马克思注意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 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12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13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14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二、主观题(分析影响类)15、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16、阅读材料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17.(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清末)回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1234567891011121314BCCBBDCAADABDB15、(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6、(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17、(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启示:唐山一中2015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高考试题分类训练(八)一、选择题(表明、说明类)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宁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3.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 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4.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5.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 无力趁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6. 现 代 考 古 在 秦 、魏 等国 故地 出 土 了许 多 生 铁 铸 造 的 农 具 。 1950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65 件,其中农具占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7.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了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8.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9.据新华社对1972 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 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 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 个,和1969 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10.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11.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酒培菌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白酒蒸馏串香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产技术员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清洁剂配方师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气体充装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通信设备组调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仿生学在机器人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绿色物流2025碳减排量认证与核算技术引领报告
- 市场细分下的勘察竞争策略-洞察及研究
- 旅游社区协同发展机制构建-洞察及研究
- 第26届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 中成药合理应用专家讲座
- 清梳联设备及工艺流程
- 手性新药的注册要求
- 图形创意设计的课件完整版
- SH/T 0660-1998气相防锈油试验方法
- GB/T 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第三、四章-证据的分级、来源与检索课件
-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二版)》配套教学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退费申请表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戏曲人物》 浙美版(2014秋) (2)(共13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