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20130402).doc_第1页
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20130402).doc_第2页
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20130402).doc_第3页
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2013040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杨部初中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 A (2013-4-2) 一,积累运用。(20分)1阅读下面诗句,完成习题。(2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给加点的字注音,觉: 。 给划线的字释义:躬: 。按照传统习惯,对联张贴时,上联应贴在进门的 边。(1分)请写出读联之悟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联: (1分)2下面加点字的字词音形义全对的一组是()(2分)A、凝固(yng)停滞(zh)采撷(ji)顶礼馍拜(极度崇拜)B、倔强(jing)累赘(zhu)折本(sh)孤陋寡闻(少)C、嗤笑(ch)罔然(mng)阴霾(mi)不一而足(脚)D、惬意(qe)讪笑(shn)斑澜(ln)煞有介事(像没有这回事似的)3、按要求默写。(4分)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行到水穷处, 。(终南别业王维) 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诗人运用细节描写,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该诗句是:是: , , 。 望月有感中,诗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比,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 。4以“回眸初中生活”为话题,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和一组关联词。(不少于30字。2分) 备选词:真谛 洗礼 多姿多彩 斗转星移 油然而生 虽然但是 5下列表述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由于“柳”和“留”“丝”和“思”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示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或烘托环境气氛,如“渭城朝雨渭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B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被选入教材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风筝阿长与等。C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D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做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那个人我认识”句中“我认识”就是谓语。6下列语句括号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难道我们不去?还不能让他们去吗?(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教育整治活动,我们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们”)C、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D.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处心积虑、无微不至。(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是错误的)7语文实践活动(共6分)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雷锋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50年来,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用雷锋式的行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学雷锋】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1分)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开,迅速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材料一:_材料二:_【颂先进】请你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位你熟知的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例:人物事迹: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把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颁奖词:快乐的阿里木,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却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人物事迹:_ _ _ 颁奖词:_ _ _【斥谬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过时了。”(1分)请针对上面文中个别人的错误言论,写出两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误言论的论据。_【话幸福】请在文中横线上续写两句话。(2分)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奋不顾身,解救了他人的生命;也许,幸福是你的义举,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也许,幸福是你的爱心,帮助失学儿童圆了大学梦;_;_。关键是,你要有一副热心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二,阅读。(50分)(一)记叙文阅读(15分)快乐,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 陈祖芬我从伦敦带回一只大皮鞋。不是一双,是一只。高大的鞋帮,一侧有六格窗户,另一侧一扭开关,整侧鞋帮便成一扇打开的大门。鞋帮上端是可爱的红瓦屋顶和伸出的二层楼的小窗户。笨头笨脑的鞋头上,还有一扇可以拉下的小门。门一拉下,就是一个个台阶,小兔、小猪、小鸟、小松鼠,还有好多小动物,顺着台阶几步就可以径直走进大皮鞋里。我儿时有一本大约半尺见方的画着彩图的书:大皮鞋,封面上就画着完全一样的一只大皮鞋。我常常看着小兔、小猪们快乐地在大皮鞋里出出进进。后来,后来我的大皮鞋哪儿去了?随着我在上海的童年时代一起消逝了。然而这只大皮鞋突然出现在伦敦诺丁山的街头,就这么一只,只有一只。是从我童年的那本书里跳出来,跑到这里来等我的?世上万物,都属于最钟情于它的人。我对着从我的童年飞奔而来的大皮鞋,蹦跳着哇哇叫着,像原始人那样,只会用最本能的方式表达我的惊喜。这世界上的人,都住在一只大皮鞋里多好,就像可爱的小动物们,就像很多童话的结尾:后来,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家里已经有很多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各地来的小动物小娃娃住满了我的书柜,开始还能平放着,后来只能堆放着。堆得我家真正的成了“玩具总动员”,或者叫动漫嘉年华,或者说我也成了玩具们中的一员,而且是最忙前忙后的一员。我有工夫就给他们找家具找玩伴配布景配灯光,照相。小时候我爸爸叫我背唐诗,我不记诗名不记作者,只背出来完事。这些年凡投奔我家的玩具,我也是不问出处不论国籍不讲贵贱,与我投缘便是我家人。我笑:我一人的工资要养这么多人,我是贫困线以下的。写作之余,小狗、小猴、小熊、小牛就跟我挤眉弄眼地逗我和他们玩,或者就骗我上钩让我在书柜上搭起小摄影棚,给他们臭美,给他们像大明星似的这么照那么照。我嘛,是他们的美工师、化妆师、场地工、清洁工,但是我愿意。于我,这是最开心最过瘾最乐在其中最其乐无穷的了。因为,本来,别人看来或许那么不起眼的小玩意,一旦给他们一个舞台,一旦给他们打上光环,他们就像闪亮登场的明星或童星。他们给我的,是一经打开就上天入海的想象力,来表达他们的梦幻和他们对纯真对美好的痴迷。是出奇是惊喜是不可思议!我的书柜,本来是我的私家展示柜,我为书柜的住户们拍的照片,也只是纯个人的对这个世界的表达。十多年过去了,我想,为什么不让我的数不过来的家庭成员们走上这本童话展示柜和大家分享,分享奇思、分享妙想,唤醒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和快乐的能力、幸福的能力、独特的表达自己和、与世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送去单纯,送去天真,祝愿美好,祝愿年轻。祝每一个女孩美丽阳光,像灰姑娘那样步入理想的殿堂。祈愿世上的人都能像童话结尾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快乐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 8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2分)_ 儿时读大皮鞋 得到玩具大皮鞋时的惊喜 _ 童话展示柜的创作动机9联系上下文,理解第段加点词语“钟情”的意思。(2分)钟情:_10品味第5、13二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我家里已经有很多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家都有哪些“成员”?请写出四个。 _(2)“快乐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小。”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 11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第段画“_”线的句子,作具体赏析。(2分) _ _12选文是为童话展示柜所写的后记,这本书展示了作者收藏的各种卡通玩具和洋娃娃。请回答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2分) 13和作者一样,每一件玩具,都承载着我们的幸福和甜蜜。请选择一件你最喜爱的玩具,对它说几句知心话吧!要求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3分)_ (二)说明文阅读(11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14、第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2分)15、第5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在完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成哪种书面形式表示?(2分)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16、第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 ,其作用是_ (3分)17、第自然段划线句子,结合第自然段“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的意思,似乎需要增加一个词,其表意更准确些,这个词应该是_(2分)1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的自然段,具体地说明了未来粮仓的粮食海藻、浮游生物及鱼虾等。 B、这是一篇浅显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主要原因及结果。 C、文章的语言浅显明白,通俗易懂,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理解,这也是文章的语言特色之一。 D、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三)阅读议论文(12分)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沈奇岚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_20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分)_ _ _21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_ _ _22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3分)_ _23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2分)_ _(四)文言文阅读。(12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