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测试题110题.doc_第1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测试题110题.doc_第2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测试题110题.doc_第3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测试题110题.doc_第4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测试题110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测试题110题1、健康体检包括( D )等。A.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 B.健康评价、健康状况C.疾病用药情况 D.以上都对2、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C)。A.宣传资料 B. 健康档案C.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D. 相关辅助检查3、居民健康档案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 C)。A.操作并归档 B. 归档存放 C. 汇总及时归档 D.补充记录内容4、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 D )。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A.无误,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B.齐全、真实、规范、内容无缺失C. 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内容无缺失D.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5、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B )。A.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数/辖区内常住总人数100B.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C.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口/辖区内常住总人数100D.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口/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6、健康体检表中带有( B )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不作为免费检查项目,不同重点人群的免费检查项目按照各专项服务规范的要求执行。A. 号 B. *号 C.号 D.号7、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D )。不包括因工作或其他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活动,如为上班骑自行车、做强体力工作等。锻炼方式填写最常采用的具体锻炼方式。A.即有意识地为强身健体而进行的活动B. 即有意识地为生活方式而进行的活动C.即有意识地为锻炼而进行的活动D.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8、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指(A),并影响目前身体健康状况的疾病。A. 曾经出现或一直存在B. 曾经出现 C.体检时出现的 D. 一直存在9、主要用药情况(老年人健康管理年度体检时不需填写“服药依从性”一栏):对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了解其(D )的主要用药情况,西药填写化学名(通用名)而非商品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用法、用量按医生医嘱填写。A. 最近2个月内B. 最近4个月内C. 最近半年内 D.最近1年内10、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 C )。A.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B.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C. 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D. 补充健康档案11、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 A )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A.文字、图片、影音 B.文字、图片、总结C.记录资料、总结 D. 记录资料、影音12、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 D )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A. 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B. 疫苗流通管理条例 C.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D.预防接种工作规范13、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中的建证率=(C)A.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B. 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总人数100C. 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D. 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总人数10014、脊灰疫苗接种月龄是:( )月。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 )天。( B )A.1、2、3月,间隔28天 B.2、3、4月,间隔28天C.4、5、6月,间隔30天 D.2、3、4月,间隔30天15、儿童健康管理率(B )A.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B.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C.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D.辖区内接受2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16、新生儿喂养方式中的人工喂养指( C )。A.有母乳但不够,完全喂代乳品B.由人来完全喂养乳类C.无母乳,完全喂其他乳类和代乳品D.以上全对17、孕妇健康管理率=(A )A.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B.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4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C.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3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D.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2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18、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服务对象:指辖区内( D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A.70岁 B.60岁 C.55岁以上 D.以上都不对19、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B)A.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所有居民数100B. 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C. 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D.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0岁及以上所有居民数10020、高血压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B )等方式。A. 上门就诊、电话追踪B. 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 C. 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 D.门诊就诊、电话追踪21、流脑A群疫苗第一剂次接种( )月龄,第二剂次接种( )月龄,第1、2剂次间隔( )个月。( A )A.6、9、3 B.3、6、9C.6、9、1 D.3、6、122、乙脑灭活疫苗的接种月龄是( A ),接种第一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A.8月,2岁,6岁 B.8月,2岁C.2岁,6岁 D.以上全错2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D)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A.3天 B. 5天 C. 1周 D. 2周24、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C)并协助调查。A. 疾病控制中心B. 卫食药监局C. 卫生监督机构 D.工商局25、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某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范填写( A )。A.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B.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及住院记录C. 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 D.以上都对26、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方法:告诉被检查者“我将要说三件物品的名称(如铅笔、卡车、书),请您立刻重复”。过1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A)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名称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4分钟27、健康档案的采集一般采用( B )等工作项结合的方式来完成。A. 入户调查和保健 B. 入户调查与日常医疗、预防和保健C.日常医疗、预防和保健 D. 入户调查28、足背动脉搏动:( C)必须进行此项检查。A. 65岁老年人 B. 高血压患者C. 糖尿病患者 D. 精神病患者29、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 B)。A.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栏 B. 个体化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的教育 C. 宣传资料和知识讲座 D.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30、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疑似患者及其他爆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与( B )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A. 1 B.2 C. 3 D.4D.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反应,且伴有结核病症状者31、某种疫苗接种率=(B)A.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总人数100B.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C.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总人数100D.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3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 B )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A.孕产史、个人史、妇科手术史 B.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C.孕次、既往史、家族史 D.家族史、个人史、妇科手术史33、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50且舒张压10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是( A )。A. 15天内B. 30天内C. 2个月内 D. 3个月后34、在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 A )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A.1 B.2 C.3 D.43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危险性评估分为( B)级。A. 5 B. 6 C. 7 D.836、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 B)个月时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A.1 B. 3 C. 5 D.63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B)A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B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C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D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38.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 B )内随访。A.1周 B.2周 C.3周 D.4周 39.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 A )个月时随访。A.3 B. 4 C. 5 D.64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内容哪项是不正确的(B )A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B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6次C分类干预D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41. 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C)A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B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C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D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42. 以下关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确的是(A)A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患病率)100%B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患病率)100%C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100%D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100%4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D)A.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B.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C.流行病学调查和宣传教育D.以上都是44. 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B)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45.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D)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46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B)A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B健康体检表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47. 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C),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A. 姓名、性别、及接种记录 B. 姓名、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C.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 D.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48. 新生儿访视率(C)A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B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生产数100。C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D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生产数100。49. 老年人辅助检查:包括( B )。A.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B.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C.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X线D.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X线、B超50. 2型糖尿病服务对象指辖区内( D )。A.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B. 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C. 6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D. 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51、居民健康档案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驻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 C )居民。A.户籍 B.非户籍 C.户籍及非户籍 D.以上都对52、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 C )。A.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B.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C. 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D. 补充健康档案53、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C),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A.个人基本资料 B. 个人疾病情况 C. 个人隐私 D.个人信息54、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B )。A.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数/辖区内常住总人数100B.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C.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口/辖区内常住总人数100D.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口/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55、健康档案使用率=(C )。A.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份数100B. 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总份数/抽查档案份数100C. 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D.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总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56、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方法:告诉被检查者“我将要说三件物品的名称(如铅笔、卡车、书),请您立刻重复”。过1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A)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名称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4分钟57、足背动脉搏动:( C)必须进行此项检查。A. 65岁老年人 B. 高血压患者C. 糖尿病患者 D. 精神病患者58、住院治疗情况:指( D)的住院治疗情况。应逐项填写。日期填写年月,年份必须写4位。A. 最近2个月内 B. 最近4个月内C. 最近半年内 D.最近1年内59、脊灰疫苗接种月龄是:( )月。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 )天。( B )A.1、2、3月,间隔28天 B.2、3、4月,间隔28天C.4、5、6月,间隔30天 D.2、3、4月,间隔30天60、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 B)。A.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栏 B. 个体化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的教育 C. 宣传资料和知识讲座 D.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61、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C),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A. 姓名、性别、及接种记录 B. 姓名、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C.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 D.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62、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 C)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A.疫苗流通管理条例 B.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C.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D.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63、某种疫苗接种率=(B)A.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总人数100B.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C.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总人数100D.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64、新生儿访视率(C)A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B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生产数100。C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D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生产数100。65、儿童系统管理率(C )A.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总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总数100B.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C.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D.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总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总数10066、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 B )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A.孕产史、个人史、妇科手术史 B.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C.孕次、既往史、家族史 D.家族史、个人史、妇科手术史67、产后访视率=( B )A. 辖区内产后29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B. 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C.辖区内产后30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D.辖区内产后31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68、老年人辅助检查:包括( B )。A.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B.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C.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X线D.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X线、B超6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 D )面对面的随访。A.1次 B.2次 C.3次 D.4次70、2型糖尿病服务对象指辖区内( D )。A.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B. 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C. 6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D. 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71、流脑A+C群疫苗第一剂次接种( )岁,第二剂次接种( )岁,第1、2剂次间隔( )年。( B )A.3、6、1 B.3、6、3C.3、6、6 D.3、6、972、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B )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A.1周 B.2周 C.3周 D.4周73、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B)。A.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未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B.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C.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D.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总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74、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 B )报告。A.卫生监督机构 B. 职业病诊断机构 C.卫食药监局 D.劳动仲裁部门75、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 )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 )小时内报告。 ( B )A.2小时、12小时 B.2小时、24小时 C.3小时、12小时 D.4小时、24小时76、健康教育对象是(D)。A.健康人群 B.亚健康人群 C.高危人群 D. 以上都是 7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B)A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B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C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D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78、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 )次随访服务。( )A.一 B.二 C.三 D.四79、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 B )内随访。A.1周 B.2周 C.3周 D.4周 80、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B)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A.1 B.2 C.3 D.481、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 A )个月时随访。A.3 B. 4 C. 5 D.682、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 B )周内随访。A.1 B.2 C.3 D.483. 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B)A辖区内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C辖区内5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D户籍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84. 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B)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85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B)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86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D)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87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时间是(A)A出生、1、6个月 B1、2、6个月C1、2、5个月 D2、3、6个月88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D)A.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B.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C.流行病学调查和宣传教育D.以上都是89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A)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90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 (C)A户籍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B户籍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C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D辖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1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B)A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B健康体检表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92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D)A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B定期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C定期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D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93以下关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确的是(A)A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患病率)100%B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患病率)100%C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100%D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100%94以下不属于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的有(A)A高危妊娠管理率B早孕建册率C孕妇健康管理率D产后访视率95. 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C)A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B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C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D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96. 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B)负责A全科团队B医生C护士D预防保健人员97.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内容哪项是不正确的(B )A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B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6次C分类干预D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98.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B )。A.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数/辖区内常住总人数100B.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C.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口/辖区内常住总人数100D.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总人口/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99.主要用药情况(老年人健康管理年度体检时不需填写“服药依从性”一栏):对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了解其(D )的主要用药情况,西药填写化学名(通用名)而非商品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用法、用量按医生医嘱填写。A. 最近2个月内B. 最近4个月内C. 最近半年内 D.最近1年内100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中的建证率=(C)A.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B. 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总人数100C. 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D. 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总人数100101.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 )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C)A .1,3,6,9B. 3,6,9,12C. 6、12、24、36D.6,9,12,18102.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正确的是(C)A.孕10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B.孕1618周、2426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C.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D.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10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103. 居民健康档案中,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 C ):A.03岁儿童B.中小学生C.孕产妇D.外来务工人员104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 )个, 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 )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 )次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 )次健康知识讲座。(D)A.1,1,2,1B.1,2,1,2C.2,1,2,1D .2,1,1,1105. 不是预防接种服务规范的是:(D)A.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B.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C.可采取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D.每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106.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中,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后( C )分者为中度依赖。A .4-10 B.5-12 C.918 D.7-20107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估算:(A)A.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B.辖区18岁以上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C.辖区35岁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D.辖区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08. 2型糖尿病患者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A.5.6 B.5.8 C.6.5 D.7.0109.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中,不正确的是(D)A.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B.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C.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D.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社区卫生中心提供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110.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内容 (A)A.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行政机构报告。D.村、居委会环境卫生基本公共卫生规范模拟题82题1、我国儿童保健的重点对象是()A、0-1 B、0-2 C、0-5 D、0-4 E、0-62、个人健康档案按其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颊囊档案B、个体健康档案、医院健康档案、家族健康档案C、个体健康档案、集体健康档案、医院健康档案D、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行政健康档案3、个体健康档案资料中不包括( )A、个体基本资料 B、个体健康问题资料 C、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D、小儿预防接种转诊会诊记录 E、病例4、健康档案在建立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 )A、逐步完善原则 B、收集资料前瞻性和动态原则 C、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D、保密行原则 E、以上全是5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 )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病症C严重的暴乱造成群众的伤亡事件D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E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不包括( )A突发生B公共性C个体性D危害性E复杂性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B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8医疗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间要求为( )A1小时内B2小时内C4小时内D6小时内E8小时内9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时间是( )A2002年11月16日B2003年4月25日C2003年5月7日D2003年10月7日E2004年5月10日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遵的方针是(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E抓住重点、培训教育11医疗机构发现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 )A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D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E在8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 )A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B早报告、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13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A个体健康B群体健康C个体与群体的结合D重点解决危险因素E重点是解决环境问题14健康教育是否反映了重点对象的需求属于()A过程评价B近期效果评价C远期效果评价D占局评价E效应评价15健康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A确定计划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B进一步确定优先项目C进一步确定目标D有助于制定策略E有助于确定研究方法16在我国,关于老年人年龄划分的标准是()A60岁R65岁C60岁D55岁E65岁17以下哪类不是社区重点保健人群()A妇女B儿童C精神病患者D老年人E慢性病患者18下列关于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要求,正确的是()A第1针出生后1周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2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B第1针出生后1周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23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C第1针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23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D第1针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2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个月完成。E第1针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56个月完成,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68个月完成。19下列哪种疾病不是计划免疫接种预防的相应传染病()A脊髓灰质炎B麻疹C腮腺炎D百日咳E乙脑20我国计划免疫程序规定的麻疹基础免疫起始月龄为()A6个月B7个月C8个月D9个月E2个月21城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卡建卡时间为出生后()A1个月内B2个月内C3个月内D1周内E以上都可以22需存放在20的疫苗是()A乙脑疫苗B卡介苗C麻疹疫苗D百白破疫苗E乙肝疫苗23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时间为()A1月龄B2月龄C34月龄D45月龄E6月龄24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为()A出生后24小时内B6月龄C812月龄D10月龄E1岁半25预防接种单位每隔多长时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A半年B3个月C1年D1个月E9个月26接种后,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A20分钟B30分钟C15分钟D25分钟E10分钟27新生儿出院后多长时间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产后访视()A1周B半个月C1个月D半年E3个月28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疾病()A精神分裂症B分裂型感情障碍C偏执型精神病D癫痫所致精神障碍E精神发育迟滞29每次随访应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评估分为6级,以下哪项是3级分类()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C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和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杀、自伤D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E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0下面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服务内容()A食品安全信息报告B职业心理咨询指导C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D学校卫生服务E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31下面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的服务内容()A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B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C及时公开信息D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E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32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几次()A1B2C3D4E53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程序与方式,下列说法哪项不对()A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B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C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D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E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3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中对于未住院的病情不稳定患者多长时间内随访()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35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应在怀孕多长时间内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A6周B8周C10周D12周E16周36预防接种单位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 )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