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导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导入”要注意的问题一、不要偏离核心目标思考:小学数学课导入的终结点是“揭示课题”还是“引出问题”?案例1:【案例1.1】“圆的认识”导入片段师: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播放课件:四个小动物在举行骑自行车比赛,小兔子骑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狗骑长方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猫骑椭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猴子骑圆形车轮的自行车,正在起跑线上。师:你们猜一猜,谁会获胜呢?好,我们一起给他们加油。(继续播放画面:小猴轻轻松松地一个个到达了终点,小猫被车子颠得上下晃动非常狼狈地骑了一小段,可爱的小兔子和小狗虽然卖力地骑,但自行车根本就没有移动。)生:(同学们看得捧腹大笑,都在笑小兔、小狗和小猫。)师:你们猜对了,为什么小猴子骑车的样子最轻松,并且获胜呢?生:因为它骑的车子的车轮是圆形的。师:那么小猫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没有的第一呢?生1:因为小猫的车轮是椭圆的,所以不能得第一。生2:因为小猫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师: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评析】当老师提出问题:“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之后,学生可能都在积极思考,探寻问题的答案。可是,此时老师话题一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就像正在行进中的车子遇到红灯一样,学生的思维被打断。当教师板书结束,绿灯亮了,学生的思维继续行进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惯性,需要重新启动。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教学观念问题。此时的课题是学生想要的么?是学生想要解决“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 这个问题而必须知道的么?显然不是!倒是老师非要亮出来的自认为是“至关重要” 的东西。试想,如果教师这节课始终不出示“圆的认识” 这个课题,学生对圆的认识会受影响吗?【案例1.2】“多与少”导入片段师:你们今年七岁了,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啊(想),老师的年龄比你们的年龄多的多,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生:20岁。(不对)师:比20岁还要多的多。生:80岁(全班同学“啊”一声)师:我有那么老吗?(全班同哄堂大笑)师:比80岁少的多。生:50岁。师:比50岁少一些。生:40岁。师:比40岁多一点。生:42岁。师:猜对了,恭喜你。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要和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做跳小绳比赛,谁愿意来挑战老师。(老师和自告奋勇的两名学生跳小绳,计时1分钟,三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好表格,画上老师的头像、梳小辫的女生头像、留着三缕头发的男生头像,并在三个头像对应的表格下面写上数据,分别是:43个、60个、28个。)师:谁能根据我们三个刚才跳小绳的个数,选两个数据,用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的多说一句话。【评析】这个案例中,老师没有说:“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实际上学生已经自然地进入到应用“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的多”的谈话中,也就是是说,只要有了问题,学生就会有思考,不是有了课题之后学生才能思考!【案例1.3】有一位中年女教师,她上一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认识时间”一课,做练习时,老师口述了一个问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是几时开始,几时结束?”这时,只见下面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孩子还站起来了,一边说:“老师,我,我。”很是激动。老师见这么多小手举起来,个个想回答,为难了。就说:“我的问题只有一个,可你们这么多同学都想回答,那我要看谁坐最端正。”这时,只见孩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小手举得直直的,面带微笑,充满自信,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心想老师我坐得最端正),老师这时实际上是分辨不出谁坐得最端正的,但老师有权请她认为坐得最好的学生回答,于是终于有一个学生被请站起来回答,这个学生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站起来后,脑子里一片空白,忘了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评析】站起来的学生之所以脑子里一片空白,“忘了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就是因为老师的问题与站起来之间插入了“正襟危坐”的活动。这个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考。 其实,很多课堂教师板书课题的过程,不但对学生思考问题没有太多的帮助,反而冲淡了学生的思考。因此,高效的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导入的终结点应该是“引出问题”。二、不要偏离数学主题思考 :“情境”只是为了“激趣”吗?【案例2.1】“倍数与因数”教学片段幻灯出示:小明是儿子。师:这句话对吗?生:不对。没说清楚小明是谁的儿子。谁是小明的爸爸。师:应该怎么说好?生:小明是爸爸的儿子。幻灯出示:我是朋友。师:这句话对吗?生:不对。没说清楚谁是我的朋友,我和谁是朋友。师:那应该怎么改?生:我和佳佳是朋友。幻灯出示:小刚是兄妹关系。师:这句话呢?生:没说清楚谁和小刚是兄妹。应该改成小刚和小红是兄妹关系。师:我们看着三句话,他们都是描述什么的?生:关系。师:他们在描述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什么问题?生:表述的不清楚。没说清楚谁和谁之间存在这种关系。师:两个人之间,两个物之间有关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谁和谁,谁是谁,对吗?师:对。好,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种关系。【评析】本案例中,教者试图把人物之间的关系迁移到“倍数与因数”上,实际上,这段导言并没有使学生意识到两个数之间会存在某种联系,只是在真正了解了“倍数与因数”的概念之后或许有的学生会把这两种关系联系起来理解。案例2.2(倒数)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倒过来说”的游戏。师:老师说,“海上”,你可以说生:上海。师:对,很好,真聪明!游戏开始师:上楼。生:楼上。师:老师喜欢我们。生:我们喜欢老师。师:我吃饭。生:饭吃我。(哄堂大笑)师:生活中,有些话可以倒过来说,数学里也有这样一种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板书课题。【评析】案例中的这种“倒过来说”表述的不是“倒数”的数学意义,这种脱离数学概念非本质属性的引入,对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可能存在误导。案例2.3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好!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大家注意听!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师:说什么了,你们知道吗?生: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师:这个故事有意思吗?生:有意思!师:那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吗?生:有些话总重复。师:哪些话重复了?生: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师:对!我们管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叫“循环”。其实,在生活中这种现象还有很多,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变化等。在数学王国里也有这种现象循环小数(板书课题)【评析】以上片段,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创设这个情境只是揭示出了“课题”,虽然也呈现了“文字”的重复现象,但与“小数”的重复现象并没有本质的联系,也没有揭示出要研究的问题。三、不要偏离学生生活【案例3.1】百分数应用题利息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听故事吗?生:愿意!师:那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著名的“玫瑰花债务案”的故事:1797年,法国总统拿破仑参观卢森堡一所小学时,向校长赠送了一束价值3个金路易的玫瑰花,并承诺:“只要法国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将派人送上一束玫瑰花。”可是拿破仑并没有兑现这个诺言。然而卢森堡人没忘,时隔187年后的1984年,卢森堡政府通知法国政府,要求赔款。并提出从1797年起,按每年3个金路易,加上0.5%的利息,并以复利计算。法国政府官员开始很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区区小数,可是当结果计算出来后,官员们全都傻眼了,这项赔款竟高达138万法郎。于是一件国际债务案由此产生了。师;同学们想知道这项巨额债务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与利息有关的知识。【评析】这个故事虽然很典型,但却离学生的生活甚远,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况且“3个金路易”与“ 138万法郎”的差距,学生是没有感觉的,不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这样以“生疏”引入“生疏”是不恰当的。四、不要过于花俏案例4.1认识角)(课始,教师拿出一串五颜六色的千纸鹤)师:这是什么啊?生:这是千纸鹤。师:你们觉得这些千纸鹤美不美?生:美。师:想不想看看是怎样折出来的?生:想。师:让我们去看看四年级的哥哥姐姐是怎么折出来的?(录像播放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折千纸鹤的情景)师:从刚才的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一个哥哥和姐姐在折千纸鹤。师:很好,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2:我看到那个姐姐比那个哥哥折得快;生3:我看到哥哥在剪纸;生4:我看到墙上有一个房子一样的钟;生5:我还看到那个哥哥在笑;(5分钟过去)师(无奈地):同学们,其实,刚才的录像中藏着一个图形中的新成员,瞧,它躲在这儿呢?(课件显示单独的一个纸鹤,并闪烁纸鹤上的角)师:这是什么?生:这是角。师:今天我们就和角来做朋友。(板书课题) 【评析】本案例5分钟前学生的兴奋点在于“折纸鹤”上,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出来的纸鹤上“角”的存在,这个花俏的前奏不仅是时间的浪费,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注意的分散。【案例4.2】统计(人教二年级上册)上课伊始,教师用电脑课件出示一些“乌龟、兔子、小狗、小猫”跳动图片。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学生踊跃举手)生1:我喜欢小乌龟。师:为什么呢?生1:摇头表示不知道。生2:老师我能替他说。师:那你说吧。生2:可能是小乌龟会游泳,兔子、小狗、小猫都不会。生3:不对,小狗也会游泳。生2:那也不如小乌龟游的好。师:你们知道的真多!那还有喜欢别的小动物的吗?生4:我喜欢小兔!师:为什么呢?生4:你看(指着大屏幕),小兔子跳的样子多可爱呀!师:还有喜欢其他小动物的吗?8分钟过去了,教师才提出问题:“要想知道我班同学喜欢每种小动物的有多少人,需要怎么办呢?”引出课题统计(整节课,大屏幕上四种小动物始终不停地跳)【评析】喜欢小动物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不要说看到小动物,仅是谈到小动物,学生就会津津乐道。再加上漂亮的动画,这种强烈的刺激如果不包含数学问题,就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数学本质问题上。案例4.3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课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河里有四组金鱼,每组3条。小河上有一座小桥,桥的一侧有几棵小树,一棵树下有三组小兔子,每组两只,另一棵树下有2组小鸡,每组4只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纷纷举手发言。)生1:我看到画面真漂亮!有小桥、小河,还有大树、白云、小鸡、小兔子、金鱼。生2:我看到河水在哗哗地流着。生3:我看到小河里的金鱼游来游去,有的还在吐着泡泡呢。生4:我看到小兔子在树下跑来跑去。生5:我看到小鸡在草丛中找虫吃。教师为了体现知识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得来的,面对学生的“七嘴八舌”就是不开口,依旧放任学生继续自由探究下去,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 【评析】自主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应当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越“放”越好,导致学生的探究盲目无序,耗时低效,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五、不要过于复杂【案例5.1】“乘法的认识”教学片段教师在上课之初,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在啄米呢,还是在吃虫子?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过桥去?生7:那里的两座房子,哪是小鸡家的,哪是小兔家的?生8: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评析】乘法的本质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简便是乘法优于加法的显著特点。所以,关键是要呈现一些相同加数的代表物和求和的运算。其它的信息就是多余的,或许也是在画蛇添足。案例5.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教师希望在课始先复习一下以前学习过的“分数的比较”,于是便设计了一个游戏: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分别举着两块上面分别写有一个分数的牌子,再请一个同学拿着一块“不等号”的牌子上前来判断不等号的箭头应该朝向哪个同学,然后让全班判断他是否举对。这样玩了几次,复习结束,准备开始新课时,上课的时间已经花去了8分钟,而且学生玩的兴趣还很高,都想再上讲台前来玩一玩,完全没有想学习新内容的欲望。【评析】数学教学要有趣,并不意味着每节课都要设计游戏。特别是一节课的前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是教学的黄金时间,如果让学生陶醉在嬉戏之中,且花费不少操作的时间,就事倍功半了。有些教师把游戏设计得很复杂,要花不少时间来讲解游戏规则,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把握游戏的规则,以及如何赢得游戏的胜利上,结果数学问题反而成为不重要的了。六、不要违背事实案例6.1一位教师在进行退位减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到商店去给他买生日礼物,一双旱冰鞋98元,妈妈给了售货员136元,应找回多少元钱?学生纷纷举后回答:13698=38(元),答:应找回38元。师:大家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了用减法计算,而且计算非常正确,真是太棒了。【评析】这一情境看似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细细品味,这样的情境却严重违背了生活常理。98元的东西,正常人会付出136元吗!这样瞎编的情境还意义吗?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蕴藏学生将要学习探究的数学信息和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电热专业试题题库及答案
- 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
- 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煤矿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安装专业试题及答案
- 广西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 铝单板凉亭施工方案
- 品牌线下活动策划方案公司
- 泥灰被雨季施工方案
-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急性白血病课件
- GB/T 46142-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快速响应矩阵码应用指南
- 场景速写课件讲解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体十二经络系统解析
- 2025年巷道掘砌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交通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美的ai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深圳中级电工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