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对景观的影响.doc_第1页
人地关系对景观的影响.doc_第2页
人地关系对景观的影响.doc_第3页
人地关系对景观的影响.doc_第4页
人地关系对景观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对景观的影响摘要: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客观存在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要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关键词:人地关系 景观设计 目录1、人类依靠自然的时期 1、1、原始社会时期 1、1、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1、2、黄石国家公园1、1、3、张家界国家公园1、2、18世纪60年代前1、2、1、西方园林1、2、2、中国园林2、人类想要战胜自然的时期2、1、埃菲尔铁塔2、2、上海国际饭店3、人类顺应自然的时期3、1、黄岩永宁公园3、2、生态住宅4、总结 正文:人地关系已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其特殊的社会本质,人类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与理解,人地理念也发生着一轮又一轮地变革。当人类从动物中脱离出来,它便在社会的涤荡中实现着自我的转化与飞跃,扬弃了单纯的生物属性,形成了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属性,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造着社会,整个人类世界发生着从自然史向人类史的历史性转折。1、人类依靠自然的时期 1、1、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依靠自然生存,人们以采集果实和渔猎为生。他们不会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栖身,过着群居的生活。而后又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人们选择了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建造房屋,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开始了定居生活。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大家各尽所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人类忙于生存并没有更多精力用于提高生活质量,于是这个时期留下的大多是遗址或自然景观。1、1、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921 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遂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食物主要来源于狩猎和采集。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用火主要取于自然,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了人的特征。1、1、2、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发现于1807年秋天。根据1872年3月1日的美国国会法案,黄石公园“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 在辽阔的怀俄明州自然森林区内,黄石国家公园占地约9000公顷。在那里可以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地热现象,同时还有3000多眼间歇泉,喷气孔和温泉。黄石国家公园还以拥有灰熊,狼,野牛和麋鹿(不同于中国麋鹿。)等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1、1、3、张家界国家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是1982年由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公园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其间有奇峰3000多座,这些石峰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峰间峡谷,溪流潺潺,浓荫蔽日。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称。公园不仅自然风光壮美绝伦,而且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8%,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宝库和天然氧吧,被称为“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草木禽兽与奇山异水,同生共荣,形成完美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自然景观中的森林植被丰富、山石地貌、人文景观、野生动物、水体景观资源丰富。有的林木葱郁,花木繁茂,名花荟萃,各种奇花异卉竞展风姿,四季不断;有的以自然山水景观、自然野趣密林为主,是城市的“绿肺”;有的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已形成了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休闲度假景区;有的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成为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1、2、18世纪60年代前 青铜器时代奴隶制国家得以建立并得到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一系列古代文明成果的集中爆发期(对欧洲来说尤其如此,罗马帝国灭亡后至文艺复兴前的几百年中世纪“黑暗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几乎吃的全是希腊罗马的老本)。再来是铁器时代,铁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产生,铁器时代的主要经济形式在中国为小农经济,在欧洲主要为封建领主庄园农奴制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是这一时代的主要特点,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再到封建社会。人们已经在注重生活环境的质量,出现了许多著名优美的景观。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陵寝园林、公园都相继出现。1、2、1、西方园林 西方宗教神学盛行因而反映在寺观园林中,从规划设计、布局、造园要素等方面无一不渗透出虔诚的信仰色彩。既通过修建奇异形态的建筑、培育森林草坪、栽植奇花异草等诱使人们对天国的憧憬,又通过选取远离人烟的山水环境或大面积的植树绿化,以创造寂寞山林,清净修持的宗教环境。如,意大利圣保罗教堂。私家园林以庄园和花园为主要形式。花园仅供皇室和贵族的少数人享用。1、2、2、中国园林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与皇室私有,古籍中称之苑、宫苑、苑囿、御苑等。如元、明、清的大内御苑。郊野的寺观多修建在风景优美的地带,周围向来不伐木采薪,因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再以小桥流水或少许亭榭作点缀,形成外围的园林化景观。如湖北黄梅县五祖寺。2、人类想要战胜自然的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开始日益加重了。为了建房伐木扩地,为了发展工业排污越来越严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就有八件: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 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 美国洛杉矶市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等等虽然此时人类注重发展,但是本质上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各便捷,所以仍然有著名的景观出世。2、1、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建于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当时举办的万国博览会而建,塔高320米(加天线),塔重7000多吨,可乘电梯直达塔顶,俯瞰巴黎全景,天气晴朗时,目及70公里远,法国工程师埃菲尔在建筑史上首创使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建成如此庞然大物,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极为壮观。是法国建造史上的奇迹,但铁塔落成后受到保守人士攻击,被认为破坏巴黎传统景观,险被拆掉,今天现已成为巴黎城标建筑。2、2、上海国际饭店 上海国际饭店于19334建造,共24层,高82米,钢架结构,外观类似美国20世纪30年代摩天大楼,是当时东亚最高的建筑。底层外壁饰黑色花岗石。上部全饰褐色面砖。有客房二百间,床位380张,中西餐厅和宴会厅五个,会客室在第三层,十四层为舞厅,二十二层设有睬望台。布设紧凑,装修精致。是民国时期我国在上海滩自主修建经营的国际性饭店,十分具有民国风格和历史价值,至今仍在经营之中。3、人类顺应自然的时期在不断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后,人们终于慢慢了解到自然对我们的报复会有多惨重。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以支配自然界。”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开始在发展的同时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即:可持续发展。出现了生态公园这个词,它在生态与环境方面,强调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参与意识,主张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城市的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待自然生态过程,以及为市民提供身心再造场所的工作;在社会生态方面,生态公园强调服务-需求关系的重要性,致力于公园简介满足社会时尚性的和持久性的需求,从而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素质提供保持或提高的帮助;在经济生态方面,生态公园承认有条件获取公园经济收益的合理性,并努力使这种收益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最大。3、1、黄岩永宁公园 永宁公园是一个关于浙江黄岩永宁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设计者本着“与洪水为友”的态度和设计理念,把昔日一个以防洪为单一功能的水泥硬化河道,通过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建设,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使之成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休憩地永宁公园;该项目将城市雨洪管理、乡土生物保护、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用最经济的途径,创造出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黄岩永宁公园作为永宁江生态廊道的一个示范工程,因为在生态改造、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荣获建设部颁发的2005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2、生态住宅 明野村住宅(日本)建于1996年,它所考虑的课题是对地域和传统的关注,并对太阳能“烟囱”以及集热管系统进行了改进,屋顶表面积蓄的热能导入建筑内中空的管道,并设置了双层玻璃窗。屋顶设置16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2千瓦。 大岛住宅(日本)屋顶和墙壁采用沥青木面板。由于北侧斜面只有屋顶受日,此处屋顶铺设聚氯乙烯薄膜,屋脊是中空的通风道,热能储蓄在屋脊内,屋脊内的热能又被聚集到中央塔中。冬季通过塔内垂直通风道的通风口使热能向一层地板下面移动,成为暖房。夏季把塔窗打开,放走热量。 巴伐利亚双户住宅(德国)德国著名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采用了一种由半透明隔热材料、蓄热墙、百叶相结合的隔热墙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斯科特帕肯住宅小区(丹麦)集中采用大面积的太阳能集热水器(平均每套住宅5.7平方米),能够满足秋冬季住宅采暖和全年热水供应的60%以上。 伦敦连排住宅(英国)每户都有一个3层高的多功能阳光室,可供起居、贮能之用。阳光室的通风、遮阳及植物浇灌等都可根据情况随时加以控制。 4、总结 人起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