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 (2).doc_第1页
中考试题 (2).doc_第2页
中考试题 (2).doc_第3页
中考试题 (2).doc_第4页
中考试题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 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当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时候,远看只注意姿态是否 ,举止是否 ;近看又注意皮肤是否柔细,五官是否 ;相对面谈,则注意言词是否 ,才学是否充实。 当我们看一副画的时候,远看只问构图是否完美,气势是否浑厚;近看又问设色是否典雅,用笔是否苍劲;细细欣赏,则问意味是否深长,境界是否高远。 (1)给文中加点的词注音,并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依次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苍劲 (2)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在文中划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婀娜 端正 高雅 英挺 A. B. C. D. (3)请根据具体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短文结尾空白处。( )A.观人就像观画,谁说不是这样? B.观画如同观人,这是一定的?C.观画如同观人,谁说不是呢? D.观人如同观画,都说如此呀!2.仿写句子,要求理解句子特点,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3分)每当我遇到困难退缩时,书本告诉我:火无法征服的,水可以征服;现实难以实现的,梦可以实现; , ; , ; , ;3.下面一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并修改其中的二处。 (2分)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句的修改: 句的修改: 4.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填空。 (3分)(1)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边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这段文字选自名人传,文章中的“他”是 (2)有这样一部奇书,写的是一个人的奇遇,叙述的是我们地球上的人从未见过的奇事。 奇事一:话说两国发生了争执,战争一触即发原因是什么呢?战火是由于两国对“吃鸡蛋时是先打破鸡蛋的打端,还是先打破小端”这一分歧而酿成的。 奇事二:某国皇后寝宫失火水火无情,烟焰冲天的大火就是命令!怎么办?我的主人公急中生智,冲着熊熊烈火撒了一泡尿!顷刻间烟消火灭! 这两件奇事均出自于名著 ,其作者是: 5.阅读下面材料,请你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话。 (2分)这是全市最忙的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时,和公共汽车差不多,人挨着人。这时,一只胳膊从人缝中穿过来,出现在我的鼻子前头。我扭头望去,一个小伙子隔着好几个人,伸手企图按电钮。他伸得很辛苦,好几个人刚刚站踏实的身子不得不前挺后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骚动。同乘电梯的人力资源总监问道:“你要去哪一层?”“九层。”有人立刻帮他按好了。他没有谢谢。下午在楼道里又碰到那个人力资源总监。她告诉我,上午电梯里那小伙是来应聘的,可是公司没要他。“为什么?”我问。那位总监答道:“ 。”6.下列作家作品知识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秋水庄子战国 B.扁鹊见蔡桓公韩非春秋 C.水调歌头苏东坡北宋 D.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朝7.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每空1分 共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2) ,似曾相识燕归来。(3) ,长河落日圆。(4)商女不知亡国恨, 。(5)不应有恨, ?(6)但愿人长久, 。(7)诗词中有很多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如: , 揭示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 告诉我们只有不畏艰险去攀登,才能进入到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8.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中用“巴山楚水”概括被贬谪的地方,“二十三年弃置身”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B颔联运用典故,上句隐含作者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下句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 颈联用“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表明处境困难,抒发沉郁悲凉的心情。D尾联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二阅读理解与分析(60分)(一)阅读选文,完成(915)题。(16分)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2)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现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9、解释下列加线词语。(2分)谨食( )之 时而献焉 ( )久已病( )矣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10、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而吾以捕蛇独存 人不知而不愠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1、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苛政猛于虎”可知矣。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献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过完我的岁月。12、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1分)_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_ 14作者寄希望于观人风者,对此你怎样看?(2分) 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注释 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士:中央官员。同列:同事。 量:度量(肚量),气度。(1).解释下列句中子加点字。 (2分)(A)不喜计人过( ) (B)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2).翻译:时人皆服其量。 (1分)译文:_ _(3).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2分) 答: (二)阅读选文,完成(1621)题。(17分)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结满冰凌,夏天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16.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 2分) _17.本文的行文思路很清晰,请你说说至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行文的?( 2分) _ 18.显然,作者把落叶比喻成“疲倦了的蝴蝶”不仅仅是写落叶,你认为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3分) 19.请你写出段画线句的含义。( 3分) 20.请你从文中选取一个富有修辞特色的语句进行赏析。(不少于40字)( 4分) 21.段中画线句与我们传统观念里的“事业不成誓不回”有较大出入,请你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2227)题。(13分)开发空中水资源 科技创新的意义已人尽皆知。但科技创新要以想象力创新为先导,恐怕还要加以倡导。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解决水资源的问题上,也需要想象力创新,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另辟蹊径。 自大禹治水至今, 4000多年来,我们的水利工作一直在地表水的疏导、截流上做文章。近年来因深井技术的出现,又转而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许多地下漏斗,引发地面沉降。难道我们就不能换一种思路,对水利工作进行一次战略性转移,把视野从地面转向空中,着力研究开发空中水资源吗? 这将闯出一条切实解决我国缺水难题的新路。 古人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切地表水皆来自空中降水。海洋每年的蒸发,有 453万亿吨水汽形成降水, 90%以上又回到海洋,约有 41万亿吨降水在地上形成径流,可供人使用。我国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还有些来自大西洋与太平洋。这些水汽以降水与蒸发形成平衡,约每隔 8天循环一次。据估计,我国陆地上空的水汽年累积量约在 20万亿吨以上。其中约 6万亿吨形成降水,除去蒸发后。还有 2.7万亿吨形成江河湖泊等径流。通常说我国人均年占水量为 2200吨,就是这 2.7万亿吨水被 12.5亿人口除出来的结果。 20万亿吨空中水汽,只剩下 6万亿吨,可见尚有相当潜在的空中水资源可供开发。如果再增加 10的降水量(即每年 6000亿吨)是完全可能的。若其中 1/3进入西北与华北,将能显著缓解那里的缺水状况。我国从五十年代起,就开始搞人工降雨作业,一直绵延至今。如今已拥有 6000余门火炮及一支专门队伍。但因其科技含量不高,仅停留在向云层开炮,喷洒碘化银,操作粗放,盲目性大,命中率低,成本偏高,不成规模,所以效果难以评估。每遇干旱难熬时,地方政府就拨款打炮,能降多少算多少,以解燃眉之急。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云雾成雨理论、降水科学等应用基础研究不甚重视,使人工降雨技术缺少理论指导。对于我国来说,必须把开发空中水资源当作一项战略决策。发挥社会主义能办大事的优越性,组织全国气象、科技、水利、高校、国防、农林、电讯、航空等多方面的专家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这项原创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没有现成的可以引进或模仿,唯有自力更生,进行创新。 当今遥感、探测技术已有不少成果可以借用,它们为这项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建成全国统一的空中水资源探测及预报的网络系统,还有宏观调配指挥系统,运用雷达、微波、遥感等高新技术,摸清空中水汽的形成、演变、运动、消长过程,将这些瞬息万变的大量数据,传输到计算中心,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捕捉云层降水临界状态的准确位置与滞留时间,然后采用先进、准确、高效、廉价的催化剂和喷洒技术,对可降水而又不降水的云层形成规模降水。 面对水资源匮缺的严重威胁,我们已别无选择,只能在目前发展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及做好地面水利工作的同时,早日着手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工作。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选自 2001年 3月 10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22、 第段中与第段中加线词“新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_ ( 2分)23 、 文中与第段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是:( 2分) _ 24 、第段中加线词语“这”指的 _ ( 2分) 25 、第段主要运用了 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分) 26、从文中看,“开发空中水资源”的设想是有可能实现的,依据是: ( 2分) 27、 本文以说明为主,第 段议论性文字是否可以删掉,请说说理由。 ( 2分) (四)阅读选文,完成(2833)题。(14分)标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希腊,有一个凶狠的强盗,他抓走了一批又一批无辜的居民,强迫他们居住在自己的旅馆里。旅馆的床都是标准统一的,矮小的人躺上去,空荡荡的,他拼命把人拉长;高大的人躺上去,腿露在床外,他就残忍地把人的腿砍掉。这个希腊强盗,妄想把所有的人都纳入统一的标准里去。这个故事看似荒唐,实则颇有意味。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不是也有许许多多的“标准”吗?不是也有妄图把人纳入所谓统一的“标准”里去的“强盗”吗?这个“强盗”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但它确确实实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甚至我们自己有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这个角色,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人和事。不是吗中?在生活中,我们中的一些人,是那样热切地追求着有形的标准,标准身材、标准行为、标准答案、标准生活女人们为了所谓的美丽动人,追求那“S”形的标准身材,节食、吃药、过度运动,导致了身体的不适。学生们为了追求答题的标准答案,缺少了创造的意识,只知道书上的,现成的东西,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是唯书、唯答案、唯教条的人越来越多,富有创造意识的人越来越少。判定好生和差生的标准是什么?在当下,学校和老师给出的答案肯定是成绩。是的,成绩固然是重要的标准之一,然而,过分地依据成绩,而忽视其他的评价,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都不行;学习成绩好,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都行。我们的评价标准为什么不能全面、客观、公正些呢?记得有个叫王楠子的学生,八年前在上海某中学是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他赴了美国读书。八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的冠军,被人们称为“天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就是因为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同。调皮捣蛋的学生,在中国老师“标准”下是个问题学生,是个差生,会被冷眼相看。而在美国,在不同的衡量标准下,这些被误认为是差生的天才得到了重视,得到了发挥个性的空间。正是看待人才的标准的不同,使得天才成了差生,这是多么令人深思啊!一些标准可以毁灭你,一些标准可以成就你,关键是要看这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符合人性。一些标准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无奈,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标准带来的好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领域,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标。然而,标准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只有活的标准,与时俱进的标准,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标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分)答: _ 29.选文第段画横线的语句说这个荒唐的故事有意味,请你说说这个荒唐的故事的“意味”是什么。 (2分)答: 30.选文第段画横线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31.选文第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2分)答: 32.选文第段列举了人们追求标准的种种现象及危害,请你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谈一谈人们如此追求标准的原因。写成一段不少于30字的话。 (3分) 答: 33.你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缺少标准?在这方面应该有怎样的标准?为什么? (3分) 答: 三.写作 (60分)34.从以下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你感悟最深的来写(一)命题作文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炼意志;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请以“我们生活中的课堂”为文题作文,可以写出你自身的经历、体验或认识、思考等。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二)话题作文很久以前,人类就有探索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梦想,中国的孙悟空腾云驾雾和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便反映了人类的这一愿望。据记载,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的中国官员万户。“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与返回终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嫦娥一号”成功绕月又一次鼓舞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信念;今年的金秋十月“神七”又将发射,那会再一次振奋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壮志。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你我,都有不少梦想,其中有些已经实现,有些正在努力实现之中请以“梦圆时刻”为话题,自主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一.1.(1)jng 幅 (2)B (3)C3.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应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句应去掉“不被淘汰”中的“不”,或将末句改为:“将来走入社会才不会(致于)被淘汰。”句将“处心积虑”换成“沤心沥血”等带褒义或中性色彩的恰当的词。 4.因为他不会开口请求正当的帮助,得到帮助也不懂得感激,表示道谢。这种人让别人很难与他合作。(2分,要点有两个:缺乏合作精神,没有礼貌。) 5.(1)贝多芬 (2)格列弗游记 斯威夫特 12.(1)过失(2)经过 13.当(那)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气度)。 14.围绕对人对事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16.本文是以“落叶(或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17.由山崖写到屋檐,再写到母亲,它们由远及近从写物到写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