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身教更要重心教.doc_第1页
重身教更要重心教.doc_第2页
重身教更要重心教.doc_第3页
重身教更要重心教.doc_第4页
重身教更要重心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身教更要重心教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者的要求俗语有“言传身教”之说,这就是说,教育者在被教育者面前,无论言语和行动,都要起示范作用,口头上要传授,行动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落脚点在于“身教”。在学校教育中,作为老师,做到言传身教,实为重要,也不容易。然而,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仅仅能以“言传身教”是不够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在老师身教的同时,如果能辅以“心教”,那么师生在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情感高度融合,那么,教育者的意志就更容易转化成被教育者的自觉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环境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心理状态大有变化。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对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心理复杂,对老师的要求有了新的内容,新的高度。比如,做老师的在集体劳动中以身作则,带头苦干,可是,因为他平时和学生“不够哥们”,因而费力不讨好,学生不仅不买帐,不跟着干,反而戏弄他“自讨苦吃”。针对这个例子,对于“身教”,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理解:第一,强调“动作到位”。即,教育者以实际行动表明,“我应该这样做,而且这样做了。”但由于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并没有感情基础,因而容易出现“带而不动”的局面,甚至让学生产生误解。第二,教育者“做样子给人看”,暗示被教育者,“你们也要这样做”,但没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学生能够勉强地“跟我做”,也是“|貌合神离”的。因此 ,教育者的“动作”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表现出教育目的的模糊性,变成走过场完成任务式的教育。第三,“身教”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当学生思想状况处于“风调雨顺”的时候,“身教”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当学生的思想出现“天气变化”,甚或出现了毛病时,身教”则表现得无能为力。由此可见,“身教”在当代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体会:在教育过程中,“身教”不如“心教”。所谓“心教”,就是以情动人。即,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去教育学生,净化学所谓“心教”,就是以情动人。即,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去生的心灵,矫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得到教育的目的。“心教”相对于“身教”来说,它的特点在于:强调“感情到位”,要求教师做到心到意到感情到,努力与学生沟通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让学生不仅懂得“我应该怎样做”,而且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同时,在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使教育者的意志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心教”能体现其特有的主动性和感召力。一旦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感情得到高度融洽时,教育者的一个眼神,一个暗示,能代替千言万语的教导,轻易而举地就获得了教育的成功。当然,“心教”不是抽象的,“心教”得以“身教”为前提,才能够得以实现。根据我个人多年来的工作过程的尝试与探讨,我认为在心教的过程中,因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 有情所谓有情,就是要讲感情。即用真诚的爱去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做到以情动人。例如,我班上有位学生,因为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严酷的现实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于是,他认为,世界上没有爱、没有好人、人都是自私的、虚伪的、不可以信的。因此,他变得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对别人冷若冰霜,漠不关心。性格孤僻。我主动找他谈话:“和同学相处,如果是善意的同情,不应该拒绝”。他“哼”一声,便示意不愿意再听下去。又一次,他和几个同学没有吃上早餐,我把家里的糕点送给他们吃。其他同学很感激,唯独他看也不看一眼。针对这种情况,我仔细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自己的生活中没有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他所需的是真正的爱抚、关心和帮助。如果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能一如既往,真心实意地去关心他,终究有一天会改变他的。于是,我下定决心要用“心教”转化这位同学的思想。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这位同学发高烧,我和同学们背着他上医院,治病期间,我又无时无刻,像妈妈一样照顾他,关心他。这位同学病好后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活跃了,开朗了,他在作文中曾写道:“这个世界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冷酷无情。”我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二、有义有义就是讲义气。但不是讲个人感情,不是讲“江湖义气。”这里的“义”,指的是公理正义、精神文明、师生感情,属于高尚的道德范畴。所谓讲正义,就是教师在治病救人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谅解学生,以义服人。其目的在于健全学生的美好人格和高尚情操,让学生与自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融洽。从而,体现当代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和健康人的情味。因此,我们在心教的过程中,要通过讲义气,把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体现为对学生前途命运的关注和负责,在爱的温床中孵化出学生的良知,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三、有节 所谓有节,就是指在心教的全过程中,无论讲感情,还是讲义气,都要把握好尺度,且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性,灵活运用教育规律,做到因人而异,而不是搞虚情假意,欺骗他人;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溺爱和迁就,以免扭曲学生的性格和人格。在讲义气的时候,一方面要与人为善,宽容为怀,最忌苛刻求全,打击报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