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教案1-2单元.doc_第1页
三上教案1-2单元.doc_第2页
三上教案1-2单元.doc_第3页
三上教案1-2单元.doc_第4页
三上教案1-2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第五册教案教师 班级 本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说明(一)整体介绍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二) 本册教材的变化本册“语文天地”的设计较前四册有较大形式的变化,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等五个栏目,“金钥匙”和“自检”仍沿袭。1 “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此外还设计了有关辨析词义、结合句子理解词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等方面的练习。所有的练习和课文紧密结合,在学习课文时相机处理。2“开卷有益”选编的自读课文大都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情节有趣,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自读课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扩展、补充,是阅读教学的延伸,适合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3 “畅所欲言”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可和单元主题、主体课文或自读课文结合,自然引入。4 “笔下生花”作为习作栏目,不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现,而是和其他栏目紧密结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然引出,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这种设计既能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5 “初显身手”设计了多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二、教材内容分析(一)关于识字教学(1)识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册将继续学习生字360个左右。在三年级,识字虽然仍是重要任务,但不再作为教学重点,因此要求学生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独立识字。要继续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继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2)学生升入三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对汉字构字规律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听读认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认字、分析字形认字等,并且学会了使用工具书,能够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来独立识字。(3)由于教材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实际上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着差别。在识字教学中要照顾差异,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采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4)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关于词语学习1中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和句的能力的重要阶段。升入三年级后,由于阅读量增大,阅读面拓宽,大量书面语汇进入学生视野,原有的口头词语不能满足阅读和表达的需要。因此,词语教学成为重点。要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在理解词和句的基础上,还应重视词和句的积累与运用,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2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词语可以利用词典来了解词义。但词语的学习不要过于依赖注解,尤其不要让学生背注解。因为词语赖以存在的语境是千变万化的,一种解释不足以涵盖特定语境中的全部特定意义。许多词语无论怎样注释,都无法准确表达它们的意思。三年级应继续强调在语境中学习词语,理解词语。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来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习词语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联想和想像。学习词语还可以根据汉字表意的特点推知词义,也可以根据字义合成词义。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比较,最直接的应是看上下文理解,其次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义或者合成字义等其他方法,最后再考虑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三)关于阅读1学生升入三年级时,已经能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在阅读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向往美好的情境,懂得文章蕴涵的浅显的道理。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做些什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四年级开始学习批注笔记。本册教材开始学习略读,对于一些内容浅显易懂的课文,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程序,粗知文章大意。在这里所讲的略读,不是过去我们许多教材中安排的,针对精讲的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现在说的略读是指略读的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三年级后课文明显加长,一节课40分钟读不过来,所以需要学习略读。应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精彩的段落,重点的部分分析、朗读,不必面面俱到,条分缕析;不必每课都朗读全文。默读、略读的部分可允许有不认识的字,不检查识字,只考查对文章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要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略读的方法。 第一单元 颜色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颜色”,安排了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其中爱什么颜色是一首诗歌,描绘了三幅色彩绚丽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外国作品,通过写对蒲公英的观察、发现,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要求:1、 按照课文要求,认识、会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会用出现的生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和意义。会背诵爱什么颜色。3、 多观察生活中色彩的变化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勤观察、多发现的好习惯。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反复朗读,联系已有的生活知识,想象,自读自悟。爱什么颜色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2、理解体会诗歌意境。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2、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揭示并板书课题:爱什么颜色。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2、诗歌讲到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你喜欢吗?三、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b wi lio jing zhn chng wi w碧绿 蔚蓝 辽阔 将来 战士 乘风破浪 威武2、生自由认读以上词语。3、通过自学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用的是什么办法?4、还有哪些生字词你没有学会?5、集体讨论如何学习剩下的字。四、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节诗歌。1、抽一学生范读第一节。2、思考:作者为什么爱碧绿的颜色?3、“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是什么意思?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4、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5、反复朗读。6、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对读、自读、互读、引读)7、练习有感情地背诵本段。二、总结学习方法:读-思-悟-想象-背三、按照学习思路自学二、三节1、交流学习收获(第二节,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作者身为少先队员的自豪骄傲的情感。 第三节,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报复。)2、回读诗歌1)、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2)、自由读、背自己喜欢的部分。3)、小组赛读,4、教师相机指5、导。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歌。四、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我爱( )颜色,因为-( )。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板书设计: 爱什么颜色 碧绿-热爱大自然 火红-自豪、骄傲 蔚蓝-远大理想和报复 金色草地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2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二、自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o)沙 绒毛 假装 钓(dio)鱼观察 花瓣 合拢(lng) 手掌 有趣三、读书感悟1第1自然段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2第2自然段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第二课时一、复习一、二段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a.学生读课文。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早晨,花朵 , ,草地就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a.齐读第4自然段。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三、总结课文1、朗读课文。2、小结引申。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四、完成作业:1、 熟记田字格中的字。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钓”,右边是“勺”,不是“勾”。“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揪 发现 不揪 喜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语文天地一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词句。2、加强对语文知识和学习的巩固。3、背诵与颜色相关的两首古诗。4、用与颜色相关话题进行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重点、难点:加强对语文知识和学习的巩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日积月累1、学生自己读题。2、了解“日积月累”中的题意。3、分小组做“日积月累”中的五个练习。4、集体交流反馈练习情况。5、找出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6、教师指导订正,帮助学生巩固认识。二、重点提示1、要鼓励学生边抄词语边想词语的意思,并练习使用它们。2、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不要仅限于书本,也可以找课本以外的。例:红 火红 鲜红 红彤彤 玫瑰红绿 翠绿 嫩绿 绿油油 橄榄绿黄 金黄 浅黄 枯黄 黄澄澄黑 漆黑 乌黑 黑油油 黝黑白 雪白 乳白 白花花 象牙白3、填写词语可在学习课文时进行。4、读背古诗。5、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在图中描一描颜色。结合“古诗词园地”要求背诵。三、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辅导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第二课时一、读短文,弄清楚颜色是怎眼变戏法的。1、自由读课文,讨论西瓜、橘子、香蕉分别是怎样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出来的。2、集体交流探讨,颜色是怎样变戏法的。二、亲自实践,看看颜色边的戏法。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颜料,弄清红黄蓝三种颜色互相调配发生的变化,并试试其它颜色,看看能不能也变戏法。三、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感受。四、分角色朗读训练。第三课时一、看图读题,明确题意。1、读题明白题意2、说说第一幅图上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二、小组交流还有一些什么颜色,让你产生丰富的联想?三、集体反馈 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评价。(注意鼓励学生谈得更深刻些,不能停留在表面。如:“白色让我想起墙壁。”就没有了。要提示学生把美的事物联系起来,既说出想象到的画面,又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第二单元 声音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声音”,安排了三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其中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启发、引导我们用心去聆听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感受这世界声音的美妙和丰富多彩。喜爱音乐的白鲸一文则讲了人们利用白鲸喜欢音乐的习性,靠着幽雅的蓝色的多瑙河乐曲,解救了一群困于冰层的白鲸的传奇故事,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寓言二则是两个与声音有关的小寓言故事,读来不仅有趣,还能从中领悟一定的做人的道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进一步领略自然的神奇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要求:1、按照课文要求,认识、会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会用出现的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和意义。3、多留心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声响,感觉声音的丰富和美妙,感悟生活的美好和真谛。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品味、表演,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2、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教学准备:下载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1、自渎课文,借助字典,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初步了解内容。标记自己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二、导入新课1、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段各种声音的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默读课文1、小组交流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大意。2、检查小组学习情况3、认读词语梳头 掠过 吹拂 麻雀 呼啸 拨水 啃骨头 机警 闲暇 美妙 逐渐 狂风 卷起 上楼梯重点理解词语:呼啸 寂静 闲暇 美妙 逐渐4、选择重点词语造句5、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四、深入理解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3、全班交流: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为什么呢?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了。但却从没听到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5、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第二课时一、进一步学习课文1、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互听互评)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1)、当清风掠过明月,2)、当微风拂过树梢,3)、当寒风穿过田野,4)、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5)、当田间的清泉奔向溪流,6)、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7)、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二、练习巩固1、听写词语比赛2、朗读自己喜欢的而3、且自己觉得读得好的句子。板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 用心去听 声音多么丰富、多么美妙教学后记: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2、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1、查看地图,找到北极,了解北极的特点,搜集白鲸及蓝色多瑙河的有关资料。2、用自己的办法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提出自己的问题。二、导入课文1、板书并齐读课题。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分小组带问题自学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2、请学生分节读课文,师生共议、正音。四、学习生字新词1、认读词语:zho wn hn jinyng yuy q q召唤 顽皮 寒冷 坚硬 优雅 奇迹 冰区jng j li zo zhngf yun白鲸 脊背 猎人 凿开 政府 援助2、共同讨论该如何记住生字3、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得好看?(练习书写)4、重点理解词语:召唤 顽皮 坚硬 优雅 脊背5、选词造句五、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2、比一比,组词:招( )玩( )坚( )雅( )区( )召( )顽( )竖( )准( )医( ) 第二课时一、听音乐,导入新课。播放蓝色多瑙河师述:居住在海洋中的白鲸也喜欢这首曲子,它们还和这首乐曲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二、小组讨论学习1、读课文,说说小白鲸和蓝色多瑙河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2、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3、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对白鲸的关爱?找出来读一读。4、交流反馈自学情况。三、自由读课文,质疑。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跟课文讲到的内容有关的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四、学生间交流相关资料,解决部分问题。五、老师提供“知识大餐”,供学生“点单”。六、小组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七、指导朗读(听音乐读课文)八、发散:听声音编故事。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喜爱白鲸 - 蓝色多瑙河得救了教学后记: 寓言二则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许多寓言已演变成为成语。3、在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词语,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更准确。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教学准备:从网上下载课文图片和竽的图片,准备生字卡。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导入,整体阅读提问:1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掩耳盗铃”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 2将四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3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 4. 读课文时,看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第l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二、学习重点,深入体会1默读第2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有几句话?自读感悟2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议读交流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4出示幻灯a 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b他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讨论:1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明明知道”什么意思? 3他明明知道什么? 4铃铛为什么会丁零丁零响起来?用手碰铃 铛会发生什么现象?5“碰”和“响之间什么关系? 6为什么会被发觉?体会“响”与“碰”之间的关系。过渡:这个人明明知道用手一碰响发觉可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指名读第2句出投影片:a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b 如果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声。7他是怎样做的?默读第3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8从刚才有想法到现在他真的这样去做了,结果怎样呢?点评归纳9.大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前后的感情变化。10出示投影“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他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被人发觉呢?他偷铃铛之前,知道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从哪儿看出?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