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2 目录 1 概述2 人员与仪器3 检测技术4 回弹值计算5 测强曲线6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7 其他问题 3 1概述 1 1回弹法的原理 4 1概述 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 回弹仪的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 其回弹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 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硬度 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 5 1概述 1 2特点回弹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优点1 对结构没有损伤 优点2 仪器轻巧 使用方便 优点3 测试速度快 优点4 测试费用相对较低优点5 可以基本反映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 6 1概述 1 2特点缺点1 精度相对较低 缺点2 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规程1 0 2条 表面遭受火灾 冻伤 受化学物质侵蚀或内部有缺陷等 现在有单位和学者进行研究 缺点3 影响因素多 水泥品种 骨料粗细 骨料粒径 配合比 混凝土碳化等 龄期 模板 泵送 高强等 7 1概述 1 3各国使用情况目前已知应用该项技术的国家 美国 ASTMC805 A英国 BS1881 C德国 DIN1408 C罗马尼亚 C前苏联 GOCT10180 C欧洲 RILEM C日本 无损手册 B中国 JGJ T23 2011 CA 均质性 B 辅助手段 C 推定抗压强度 8 1概述 1 4规范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 T23 2011 将于2011年12月1日实施 JGJ T23 2001届时作废 仪器要求 回弹仪 GB T9138 回弹仪 JJG817 正在修订 9 1概述 我国回弹规程的历史发展 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23 8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 T23 9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 T23 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 T23 2011 返回目录 10 2 人员与仪器 2 1人员的要求使用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 应通过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培训 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仪器 方法均从国外引进 国内外不同 会出现因人而异 11 2 人员与仪器 2 2仪器一 构造 12 2 人员与仪器 二 技术要求 一 回弹仪可为数字式的 也可为指针直读式的 3 1 1条 二 回弹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计量检定证书 并应在明显的位置上标注 名称 型号 制造厂名 或商标 出厂编号 3 1 2条 三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 4 40 3 1 4条 13 2 人员与仪器 二 技术要求 四 回弹仪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回弹仪 GB T9138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弹击时 弹击锤脱钩的瞬间 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 207J 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 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 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 0 处 3在洛氏硬度HRC为60 2的钢砧上 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 2 4数字式回弹仪应带有指针直读示值系统 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1 3 1 3条 14 2 人员与仪器 三 仪器的检定 一 回弹仪检定周期为半年 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行业标准 回弹仪 JJG817进行检定 1新回弹仪启用前 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 3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 4经保养后 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3 2 1条 15 2 人员与仪器 三 仪器的检定 二 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率定试验宜在干燥 室温为5 35 的条件下进行 2钢砧表面应干燥 清洁 并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3回弹值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 4率定试验应分四个方向进行 且每个方向弹击前 弹击杆旋转90 每个方向的回弹平均值应为80 2 3 2 2条 16 2 人员与仪器 三 仪器的检定 三 回弹仪率定试验所用的钢砧应每2年送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 3 2 3条 新增 17 2 人员与仪器 四 保养 一 当回弹仪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保养 1弹击超过2000次 2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3对检测值有怀疑时 3 3 1条 18 2 人员与仪器 四 保养 二 回弹仪的保养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将弹击锤脱钩 取出机芯 然后卸下弹击杆 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 并取出弹击锤 弹击拉簧和拉簧座 2清洁机芯各零部件 并应重点清洗中心导杆 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 清洗后 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 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 3清理机壳内壁 卸下刻度尺 检查指针 其摩擦力应为 0 5 0 8 N 4对于数字回弹仪 还应按产品要求的维护程序进行维护 5保养时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 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 6保养后应按本规程第3 2 2条的规定进行率定试验 3 3 2条 19 2 人员与仪器 四 保养回弹仪使用完毕后 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 并应清除弹击杆 杆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 尘土 回弹仪不用时 应将弹击杆压入机壳内 经弹击后按下按钮锁住机芯 然后装入仪器箱 仪器箱平放在干燥阴凉处 当数字式回弹仪长期不用时 应取出电池 3 3 3条 20 类型主要有三种直读式HT225型 普通混凝土 HT1000型 高强混凝土 HT3000型 大体积混凝土 数字式 21 瑞士数显 直读 数显回弹仪3 天津建筑仪器厂 欧美大地 22 高强回弹仪 天津建筑仪器厂标称动能 9 8J 率定83 2 C50 C80 23 重型回弹仪 标准动能29 43J率定 63 2 天津建筑公司 返回目录 24 3 检测技术 一 一般规定 一 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 宜具有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2构件名称 数量及混凝土类型 是否泵送 强度等级 3水泥安定性 外加剂 掺合料品种 混凝土配合比等 4施工模板 混凝土浇筑 养护情况及浇筑日期等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6检测原因 4 1 1条 25 3 检测技术 一 一般规定 二 检测前后回弹仪的率定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 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 并应符合本规程第3 1 3条的规定 原3 2 3条 现4 1 2条 三 检测类别单个构件检测 批量检测 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 强度等级相同 原材料 配合比 养护条件一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用批量检测 26 3 检测技术 四 抽检构件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 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 且构件数量不宜少于10件 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 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 但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4 1 3条 27 28 3 检测技术 五 测区布置要求1对于一般构件 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 可适当减少测区数 但不得少于5个的情况 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 受剪构件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 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 3m的构件 测区 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9 3 检测技术 五 测区布置要求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 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 5m 且不宜小于0 2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 也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 30 3 检测技术 五 测区布置要求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 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 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 且应均匀分布 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 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 04m2 31 3 检测技术 五 测区布置要求6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 并应清洁 平整 不应有疏松层 浮浆 油垢 涂层以及蜂窝 麻面 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 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4 1 4条 8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 并宜在记录纸上绘制测区布置示意图和描述外观质量情况 4 1 5条 32 3 检测技术 六 关于修正1 需修正的情况与下述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 1普通混凝土采用的水泥 砂石 外加剂 掺和料 拌和用水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 2采用普通成型工艺 3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模板 4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 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 5自然养护龄期为14 1000d 6抗压强度为 10 60 MPa 6 2 1条 取消原第2款 不掺外加剂或仅掺非引气型外加剂 33 3 检测技术 2 修正方法在构件上钻取混凝土芯样 6个 100mm 高径比1 芯样应在测区内钻取 每个芯样应只加工一个芯样 同条件试块 6个 150mm 采用修正量法进行修正 34 3 检测技术 修正量的计算 测区混凝土强度修正量 MPa 精确至0 1MPa 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 MPa 精确至0 1MPa 150mm同条件立方体试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 MPa 精确至0 1MPa 对应于钻芯部位或同条件立方体试块回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MPa 精确至0 1MPa 35 3 检测技术 第i个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 第i个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 对应于第i个芯样部位或同条件立方体试块测区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按测强曲线或表取用 芯样或试块数量 36 3 检测技术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计算 第i个测区修正前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Pa 精确至0 1MPa 第i个测区修正后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Pa 精确至0 1MPa 4 1 6条 37 3 检测技术 二 回弹值测量 一 测量回弹值时 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 并缓慢施压 准确读数 快速复位 4 2 1条 二 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 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确至1 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 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 测点距外露钢筋 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 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4 2 2条 测点 测区内的一个回弹检测点 38 3 检测技术 三 碳化深度值测量 一 测点数量回弹值测量完毕后 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点表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 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 0mm时 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39 3 检测技术 三 碳化深度值测量 二 测量方法及要求碳化深度值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 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应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 且不得用水擦洗 应采用浓度为1 2 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 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 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并应测量3次 每次读数精确至0 25mm 应将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并应精确至0 5mm 40 3 检测技术 四 泵送混凝土原规程 4 1 6泵送混凝土的修正 对检测未提特殊要求 1当碳化深度值不大于2 0mm时 每一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按本规程附录B修正 2当碳化深度值大于2 0mm时 可按本规程第4 1 5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新规程 检测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的侧面 直接查表 附录B 或按公式计算 返回目录 41 4 回弹值计算 一 5 0 1条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 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 余下的10个回弹值应按下式计算 测区平均回弹值 精确至0 1 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42 4 回弹值计算 二 角度修正 5 0 2条 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 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 精确至0 1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回弹修正值 附录C 43 4 回弹值计算 三 检测面修正 5 0 3条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 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 底面时 测区的平均回弹值 精确至0 1 混凝土浇筑表面 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 测区的平均回弹值 精确至0 1 44 4 回弹值计算 四 修正顺序当检测时回弹仪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 应先按本规程附录C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 然后再按本规程附录D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 返回目录 45 5 测强曲线 一 一般规定 一 6 1 1条 测强曲线的分类 1统一测强曲线 由全国有代表性的材料 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 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 2地区测强曲线 由本地区常用的材料 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 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 3专用测强曲线 由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相同的材料 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 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 46 5 测强曲线 二 6 1 2条 选用原则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 应制定本地区的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 经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审定和批准后实施 各检测单位应按专用测强曲线 地区测强曲线 统一测强曲线的次序选用测强曲线 所以建议采用山东省地区测强曲线 载于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DBJ14 026 2004第5 0 1条 或附录G 47 5 测强曲线 二 统一测强曲线 附录A B 一 适用范围1普通混凝土采用的水泥 砂石 外加剂 掺和料 拌和用水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 2采用普通成型工艺 3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模板 4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 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 5自然养护龄期为14 1000d 6抗压强度为 10 60 MPa 6 2 1条 48 5 测强曲线 二 误差 6 2 3条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所依据的统一测强曲线 其强度误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均相对误差 不应大于 15 0 2相对标准差 er 不应大于18 0 49 5 测强曲线 三 不能使用统一测强曲线的情况 6 2 4条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测区混凝土强度值不得按本规程附录A或附录B进行强度换算 1非泵送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60mm 泵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31 5mm 2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 3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250mm 4潮湿或浸水混凝土 50 5 测强曲线 二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 一 6 3 1条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的强度误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区测强曲线 平均相对误差 不应大于 14 0 相对标准差 er 不应大于17 0 2专用测强曲线 平均相对误差 不应大于 12 0 相对标准差 er 不应大于14 0 3平均相对误差 和相对标准差 er 的计算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 51 5 测强曲线 附录E变动说明1 加压值 有 30 80 kN 调整为 60 100 kN 低强度试件取低值 2 试件碳化深度 原规范未要求 新规范提出 在破坏后的试块边缘测量该试块的平均碳化深度 3 回归函数公式给出了更合理的形式 52 5 测强曲线 二 测强曲线的制定和适用限制 6 3 2条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应按规程附录E的方法制定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时 被检测的混凝土应与制定该类测强曲线条件相同 不得超出该类测强曲线的适用范围 并应每半年 经常 抽取一定数量的同条件试件进行校核 当存在显著差异时 应查找原因 不得继续使用 53 5 测强曲线 三 山东地区测强曲线的使用范围1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材料 拌和用水的质量标准且粗骨料为碎石 2不掺引气型外加剂 JGJ T23 2011 取消该规定 3采用普通成型工艺 4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规定的钢模 木模及其它材料制作的模板 5自然养护或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 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 6龄期为14 1100 1000 天 7抗压强度为10 60MPa 返回目录 54 6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一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7 0 1条 构件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可按本规程第5章所求得的平均回弹值 Rm 及按本规程第4 3条所求得的平均碳化深度值 dm 由本规程附录A 附录B查表得出 当有地区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时 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按地区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换算得出 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曲线或测区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 55 6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二 测区混凝土强度平均值 强度标准差的计算 7 0 2 构件的测区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可根据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 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 应计算强度标准差 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6 6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三 强度推定 7 0 3条 构件的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fcu e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 2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 0MPa时 3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4当批量检测时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k 宜取1 645 当需要进行推定强度区间时 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取值 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 的构件中混凝土抗压强度 57 6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观照明提升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 托育中心环境设计标准与实施
- 四川省仪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题 含解析
-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实验班12月大联考化学含解析
- 网吧圣诞节活动企划方案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催化剂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汉彝翻译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汽轮机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健康职业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意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哲学)笔试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 MOOC 广告创意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养老护理员》-课件:老年人卫生、环境、食品安全防护知识
- 土狗养殖知识指南培训课件
- 预防错混料方案
- 物业风险评估报告
- 《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
- 2024社会工作者(初)《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