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书香校园创诗意人生.doc_第1页
建书香校园创诗意人生.doc_第2页
建书香校园创诗意人生.doc_第3页
建书香校园创诗意人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书香校园 创诗意人生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第二小学 刘贵凤一所学校有了“灵魂”,才能脱颖而出彰显特色,在素质教育的路上创新奋进,开创一片新天地。2012年初,我校针对学生阅读现状,开始创建“书香校园”,旨在为实现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搭建阶梯,让师生捧起经典,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1、 营造书香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1、 “书香校园”处处飘香创建“书香校园”,我们力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道走廊,每一幅作品,每一块宣传栏,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在教学楼的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富有灵性设计的古诗词或伟人画像或名人名言,宣传栏布置师生作品等,在学校显眼处布置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使学生能移步换景,沉浸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受到艺术和文化的熏陶。2、 “班级书香”处处留香规范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书香班级,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散发出文化气息。我们积极创设班级图书角,开展“献一本书,拥有一个藏书阁”的活动,让教室洋溢着书香,浸润多彩的童年。在室内布置“书香苑”引领学生尽情交流阅读的收获,分享进步的喜悦;设置“涂鸦处”,让学生以画配诗、我为课文配插图等方式展示真我。3、 “打造平台”处处传香阅读需要交流。我们开放学校阅览室,鼓励学生经常借阅;建立“好书交换站”,让学生彼此交换图书,共同享受精神之旅;布置“书香橱窗”记录师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创清泉校刊搭建师生阅读、吟咏的写作平台通过各类阵地传播多读书为荣、读好书为荣的理念,让浓浓的书香从平台中悠悠传出。2、 师生携手共读,让书香滋润心灵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师生携手共读,让教师“与书为伴”,“勤读、勤做、勤思、勤写”,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通过反思促提高;让学生“伴书成长”,诵经典、读名著,与圣贤相约,与先哲谈心,从而去积累我们的心灵财富,去营造我们的精神家园,储备一生有用的东西。教师读写活动:1、 设立教师读书时间,要求教师每周不少于2小时读书时间。2、 每天在办公室翻一翻、看一看学校订阅的各类报刊杂志及下发的各类资料。3、 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期,静下心来,好好读点书,诵经典,品名著,充实自我。4、 开展每班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5、 每学期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1-2次,同时开展相关读书征文活动。将所有过程性材料整理归纳放入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中。学生读写活动:1、 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献一本书,拥有一个藏书阁”的活动,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编号、登记、借阅、归还等工作。2、 固定阅读时段,每周一至二节阅读指导课,旨在探寻课外阅读指导的规律和方法。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研究的重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有益读物,从读书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不断提高的阅读能力中获得持久稳定的阅读兴趣。 3、 各班黑板报开设“格言栏”、“成语园”、“诗歌苑”。每日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布置更新内容。或让学生摘抄、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或用于展示本班好的学生作品。一步步引领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4、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1) “采蜜集”摘抄本,摘录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抒写读书的心得体会。(2) 中、高年段每个学生人手一本“读书笔记”,班级统一笔记要求,每周至少写1篇,将读书过程中的读后感以及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感悟等记录下来。(3) 制定每学期的个人读书计划。(4) 真实地记录自己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5、 开展“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期间,展示读书成果、交流读书经验、展演古诗文、开展读书知识竞赛等。6、 举行年级读书汇报会。低年级进行读书故事会、中年级进行读书心语会、高年级进行读书演讲会。在班级读书报告会的基础上,认真挑选优秀选手参加年级读书汇报。7、 定期将学生优秀作品搜集整理,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或向报刊推荐发表。师生携手共读,让老师沉下心来埋头读书,远离浮躁,让自己更加智慧;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携手共读,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一起成长。3、 开展亲子阅读,让书香积淀亲情亲子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为了让亲子阅读落到实处,让书香积淀亲情。我们这样做:1、 通过印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网上谈论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2、 倡议开展以“书香家庭”为特色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活动,为家长推荐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目;教给家长、学生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3、 定期开展“亲子阅读交流活动”,让家长与孩子选择“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来共读。在阅读中交流学习的感受,共抒读书心得,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读书的乐趣,让亲情在书香中流淌。4、 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读书成果,共享读书过程。家长和孩子在阅读时,可以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也可设计精美书签、读书卡片,制作读书剪贴本、手抄报,还可写书评等,还可以日记、照片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共读的那一个镜头,那一份情趣。5、 利用多种形式跟踪评价和后续展评。建立班级交流平台,及时跟踪指导、展示交流,宣传榜样学生与榜样家庭。举行阅读交流会,开展师生优秀“读书成果”展评及“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举行优秀“书香家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4、 诗歌进校园,让书香与经典同行诗歌进校园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诗文化从诗经开始,直到清末,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无论人物、建筑,还是史实、故事,只要一与诗歌挂上了钩,就会迸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芒。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我们将“诗意校园,浸润人生”作为办学理念,在校内大力弘扬古诗文化。走近二小,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樟木雕刻的“诗遨游诗海,放飞七色梦想;漫步书山,谱写五彩人生”的对联,每天清晨孩子们轻叩诗歌的大门,开始一天幸福的、愉快的、诗意的校园生活,放飞梦想。学校一共有四个楼道,拾级而上,墙上张贴的诗句则把“亲、清、静、净”的校园物语寓于诗中,这些诗句默默地提醒着孩子们既读书,又做人。其上的留白处将挂上孩子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作品,让孩子们用他们的诗、他们的画打扮他们的校园,洋溢着他们的快乐,张显着他们的诗意生活。诗歌指导室,也是孩子们自己的诗社,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诗社里自由、自主地开展着各项活动,充分地展示着他们的才华、能力、爱好、个性。诗社墙上的文化墙期待着诗社的孩子们在他们的诗歌教育课堂上亲手制作的诗歌小作品和他们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书写沙池”的创意源于岳飞学字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利用文化墙作为背景,让孩子们在沙池里临摩诗词,用经典引领学生克难而上,学书法,树品行,传诗意。每天清晨,孩子们沐浴在晨光、诗韵味中,做着古诗韵律操,既熟记了诗词,又锻炼了身体;在引领学生诵读经典,在学习古典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陶冶心灵。每天午后,我们开设诗歌培训班,重在指导学生诵读和写作,在讲诗歌故事、吟诵诗词、学诗歌创作中,我们把诗歌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擦亮孩子的眼睛,唤醒孩子诗的心灵。5、 探寻地方文化,让书香处处飘逸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其绵延不绝的精神内在,是其永葆青春迷人魅力的本质所在。思南地处武夷山区、乌江流域中心地带,大自然鬼斧神工赋予了我们如诗般的喀斯特仙境长坝石林、四野屯自然保护区等,使众多游客诗兴在发,吟诗作对,留下了不少佳作传扬四方。极具地方特色的思南土家花灯在其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从“堂灯” 到“坝灯”,再发展到“台戏”,内容不仅丰富而且表达十分细腻。花灯灯词来源于生活,与传统民间歌谣一样,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又十分讲究押韵,句式以五字四句、七字四句居多,常见的是五五七五式的,七字六句或七字八句的,还有如散曲式长短句式的,十分灵活多样。是祖国民间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探寻家乡诗文化并传承光大,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因此,我们将“乌江流韵”作为学校创建诗意校园的重心,长达40米的文化墙聚焦土家文化以浮雕的形式定格土家花灯图解,并配以简介、灯词,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课余,我们将带着孩子进行综合学习,搜集思南儿歌,走访地方名人雅士,追溯山城诗文化,学写诗词,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发现,原来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为了拓展学生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