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判断题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X)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X)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7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1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11.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1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X)1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1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X)1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1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2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2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23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24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的著述。()2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2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2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2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1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2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 ()3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 ()4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 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7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 () 8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9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 ()1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判断题1、儒家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 1)2、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X )3、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东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 X)4、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 1 )5、孔子主张学习内容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 1)6、范蠡是越王勾践时的大将军。(1 )7、吕端是南宋时的贤臣。(X )8、伯夷与叔齐是殷朝末年人。( 1)9、伯夷与叔齐是亲密朋友关系。(X )10、蒋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臣。(1 )11、“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是对老师学问的赞美与推崇。( 1)12、论语乡党中言“唯酒无量”是指孔子酒量惊人。(X )13、论语中认为,学诗可以培养集体观念。( 1)14、“过犹不及”出自道德经。(X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孟子。(X )16、“吾日三省吾身”出自颜回之口。( X)17、“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语出孟子。(1 )18、“逝者如斯夫”中逝者是指死去的先烈。( X )19、“过犹不及”是指事情做过了头就不好了。(1 )20、“脍不厌细”是指鱼肉不嫌切得细。(1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乡党。(X )2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 1)23、孔子是在楚国闻韶乐。( X)24、孔子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父母在”,都应“不远游”。( X)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后半句是指小人总是忧愁不安。(1 )26、论语子罕中提到,孔子有固执己见的毛病。(X )27、佾是指古代的舞蹈,每行八人为一佾。(1 )28、“君子周而不比”是指君子不喜欢与人比较。(X )29、“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语出子路。( X)30、“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1 )31、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X )3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 )33、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X)34国学是指过去的学问。(X )35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1 )36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其中以经部、史部为主。( X)37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1 )38国学一词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的学术名词。(X )39训诂学是中国人做学问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X)40国学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 1)41诸子百家思想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X )42国学主要是文献之学。(X )43国学中的每一种学问都有不完美之处。( 1 )44道家与道教本质上是一回事。( X)45不了解儒家就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与精神源泉。( 1)46现如今,我们可以将国学精神搬来作为时代精神。(1 )47近代陈独秀曾提出“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X )58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知识共同体。( 1)49文学性较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1 )50孟子仍是语录体著作。( 1)51孟子认为“人皆可以尧舜”。(1 )52“仁者无敌”一词出自论语。(X )53孟子认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1)54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1 )55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56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1)57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 X)58庄子为春秋时宋国蒙城人。(X )59庄子所持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1 )60庄子具有通达的生死观。(1 )61庄子主张在精神上逍遥自在,但在形体上需要有所约束。( X)62庄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1 )63司马相如是今天湖北人。(X )64一个人的成就是可以由他的生活态度来决定的。(1 )65庄子认为不应该勉强别人去成功。(1 )66道家主张削弱人的个性,以求得人的共性上的和谐。( X)67儒家强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X )68庄子从不借鉴儒家的观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1 )69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 X )70韩非子是春秋时期韩国人。(X )7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1)7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X)7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X)7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1)7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1)7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1)77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1)7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1)7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1)8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X)81.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8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8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1)8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雀七宿(X)8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1)8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X)8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8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1)8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9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9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9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93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1)94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的著述。(1)9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9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1)9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1)9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1)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1、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 正确2、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 错误3、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 错误4、孔子认为学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 ) 正确5、黄宗羲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学校、取士上和取士下三篇中。(正确6、王夫之认为所谓后天之性就是指人的自然之质。( 错误7、黄宗羲和王夫之开创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 )正确 8、对贤良策提出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其教育作用是: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待教而后善。( )错误9、梁启超把教育看作是振兴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途径。( ) 正确10、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 ) 正确11、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 ) 正确12、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 ) 正确13、教育对于人民来说就像寒暑,不及时对人民教育就会有伤世风。( ) 正确14、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对“公”和“私”的正确说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 正确15、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 ) 错误16、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 )正确17、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 ) 正确1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 错误19、颜之推主张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树立一定的威信,不主张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 错误20、中庸就是以“中立”的哲学理念为指导,以自然和社会的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 错误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1、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 正确2、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 正确3、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对“公”和“私”的正确说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错误 4、“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 错误 5、颜之推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正确6、“行可兼知,而知亦可兼行”是王夫之的知行理论。( ) 错误 7、“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语出黄宗羲的习性诸论。( ) 错误 8、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 错误 9、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正确10、君子是因为从乐中得到了道而感到欢乐。() 正确11、“道无定体,学贵实用”意思是修道不讲固定的形式,学习贵在适用。 正确12、乐可以使人心向善。() 正确13、颜之推是宋朝文学家、教育家。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等错误 14、“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勤学好问,使自己的知识达到广大而深入精微的境地,以提高自身修养。() 错误 15、王夫之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与思结合。() 正确16、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错误 17、孔子认为学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 正确18、颜之推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 正确19、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 错误 2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正确五、判断题1.“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2.论语是“四书”之一。( )3.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 X )4.至圣是孔子,亚圣是孟子,他们合称孔孟。 (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6.论语是一部对话体散文。( X )7.孟子以“人性恶”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来阐述了教育的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 X )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广告分包协议书
- 经典名句诵读指导
- 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模板
- 外包软件设计与开发合作协议指南
- 咨询服务企业项目咨询协议
- 果树苗木科学养护措施
- Unit 5 What time is it?Hit it big & Wrap up教学设计文档
- 2025年公务员面试笔试全真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工程管理的心得体会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回撤工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初中高中英语所有单词集合带音标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放射科质控汇报
- GB/T 31091-2014煤场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4218.1-200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万东GFS型高频高压发生装置维修手册
- 公寓de全人物攻略本为个人爱好而制成如需转载注明信息
-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指导书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 《现代物流管理》第一章-导论(课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