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doc_第1页
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doc_第2页
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doc_第3页
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doc_第4页
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富国强民之路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教材分析:鸦片战争以后,广大中国人民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曙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1949年,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一个繁荣、昌盛、民主的国家开始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简要描述,让学生感受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激发出对祖国、对共产党强烈的热爱之情。本课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窗”,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以及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作为课堂上学习的补充。通过大量的材料,能让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真正懂得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意义,懂得共产党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体验园”和“展示台”,重在让学生了解为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从而深深地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课文对毛泽东主席的生平做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可以回忆以前书上学过的有关毛主席的故事,也可以在课外收集资料。第三部分是“成就园”,用一张张振奋人心的图片讲述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图片的内容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等各个领域。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行为与习惯: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国家的发展,尊敬国旗、国徽,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3知识和技能: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记住1949年10月1日这一历史时刻;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明白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就站起来了。三、教学重点:1感受庄严时刻。2明白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就站起来了。四、教学难点:明白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就站起来了。五、教学准备:1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的音像资料。2有关多媒体课件。3一位了解历史、见证开国历史的老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再现深重的灾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我小时候经常唱的歌。2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片段。3从歌曲中,你了解到妈妈经历了怎样的苦难?4妈妈的那时候,究竟是什么时候?5这就是妈妈在旧中国所受的苦难,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老百姓遭受的苦难。旧中国的人民只是受着这样的苦难吗?观看屈辱史图片。6 着这些再现历史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音乐调低)7 小结:是啊,当时的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受着侵略、受着剥削、受着压迫。二、重温盛况,体会建国的喜悦。1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新中国!(媒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2知道是什么时候吗?(媒体出示:1949年10月1日)3对,1949年10月1日,一个特别的日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但现在,我们建国多少年了?(57年)4 57年呐,你的爸爸妈妈还没有出生吧。想不想看看当时开国大典的盛况?5 播放开国大典的录象。6 同学们,彩旗飞扬,万民欢腾,这一刻北京沸腾了,全国人民沸腾了!你知道当时的人们为何如此激动?如此欢乐呢?7 是啊,中国人民结束了受压迫、受侵略的历史。新中国的成立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三、感受变化,理解“站”字的真谛。1有了自己的土地(1)有了自己的国家,你知道当时大多数人民最想拥有的是什么吗?(2)对了,土地!当时,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没有土地,他们就会如古诗悯农所描绘的: “四海无闲田 ”。(出示古诗)(3)四海无闲田,粮食大丰收,可是农民(4)看,多么令人辛酸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5)终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农民迎来了土地改革。播放录象。(6)这时候的农民,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7)粮食又大丰收了(出示图片),如果你就是刚才歌曲中的妈妈,望着一望无垠的田野,摸着这颗粒饱满的麦穗(摸摸),你想说些什么?(来摸摸,来说说)(8)怪不得,刚才我们在录像中看到农民们敲起了锣,打起了鼓!全国上下一片欢腾!(9) “民以食为天”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上也刻在了沉甸甸的麦穗。(出示)(10)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板书:有了自己的土地)广大人民的温饱得到了保障。能自给自足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有了自己的权利(1)同学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历史的见证人,他就是70多岁的华爷爷。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2)采访华爷爷(3)小结:听了华爷爷一番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新中国成立前,人民饱受压迫,不但生活艰辛,在政治上也没有多少权利。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板书:有了自己的权利),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能当家作主了,中国人民向世人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 有了自己的“第一”(1)中国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政府,有了自己的国歌、国旗、国徽,也创造出了自己很多个“第一”。(出示课件)看一看,是哪些?(2)你知道了哪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3)出示相应的一些图片,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这是 这是 这是 :(4)每一个“第一”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请小组长把资料分发给组员。用心快速地读一读:你能了解什么?体会到什么?(开始) 请你把了解到的,体会到的,先跟组员说一说。(5)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每一个“第一”的出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比如新中国的第一车。(媒体出示故事)(6)交流:第一车的出现有什么意义?(7)正是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凭着大无畏的精神,中国人民造出了一系列的“第一”,(板书:有了自己的“第一”)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课后我们可以继续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能自力更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四、歌曲升华,展望祖国的未来。同学们,回顾历史,跪着的中国人民随着毛主席的庄严宣告走出了深重的灾难,有了自己的土地,能自给自足了;有了自己的权利,能当家作主了;有了自己的“第一”,能自力更生了;还有了更多自己的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并且逐渐走向了繁荣富强!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最后,让历史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让老一辈中国人民的奋斗故事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2.春天的故事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使中国摆脱了贫困的面貌,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实施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欣欣向荣的局面。知道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祖国才会繁荣富强。本课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向学生介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所实施的一些基本措施。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经济特区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三部分家庭相册中四幅真实的图片展示了几十年来普通劳动人民住房的变迁。第四部分着重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见识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课文最后还设计了“留言板”这一环节,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人们对伟人的认识和评价,知道是邓小平带领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从而从心底里萌生出对伟人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教学目标:1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同志,敬仰并怀念他。2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拥护改革开放好政策的情感。 教学重点: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自豪。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知道改革开放使我国从此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教学准备:教师:歌曲春天的故事、邓小平生平事迹介绍、邓小平纪念馆学生:1了解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搜集相关图片。2回顾家庭历史,搜集能反映家庭住房变化的图片。3采访家人和亲朋好友,了解他们对邓小平的认识和评价,并做记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自己身边的例子,通过交流、讨论,以小见大,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发感情1出示“风景线”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哪些城市的照片吗?学生交流、讨论。看到这样美丽的照片,你们想说什么呢?引导孩子感受城市的美丽。可是,你们知道吗?以前的这些城市有些只是一个小小的农村,有些只是落后的小岛呢。2从身边感受变化。同学们,你们通过查资料,以及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交谈,你又了解你们家、你们家乡的什么变化呢?分别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去谈。3同学们,就在我们身边,就这些点点滴滴细微的地方,我们都发现了巨大的变化。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王阿姨家的变化吧。二、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1看“小相册”,你有什么感受?大家交流感受,畅谈体会。2同学们,这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啊。3了解“改革开放”,学习歌曲春天的故事4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同学们,歌中所唱的老人就是“邓小平”。三、作业搜集有关邓小平以及改革开放、特区城市等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政策的由来。2介绍特区城市的变化和全国城乡地区由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介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敬仰并怀念他。 3通过收集到的相关图片,出一期纪念“世纪伟人” 板报或反映“家庭生活变化”“家乡变化”的板报,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拥护改革开放好政策的情感。教学过程:一、了解改革开放政策的由来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学生跟唱。21978念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从此,中国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3了解经济改革的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经济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外开放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等,引进外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扩大对外贸易。二、了解经济特区1了解深圳展示深圳的图片,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深圳的历史。2你知道的经济特区还有哪些?讨论、交流。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3了解沿海开放城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有哪些吗?到地图上找一找。三、走进伟人“邓小平”同学们,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伟人就是歌中所唱的老人邓小平。你们了解他吗?讨论、交流。上纪念邓小平同志的网页,瞻仰、悼念邓小平同志。/3、走进新时代 一、 教材分析:本课针对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现阶段的目标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新一届领导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将现代化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二、 教学目标:1、 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感到骄傲和自豪。2、 知道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 树立信心,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三、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四、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小康”的含义。2、 知道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过程:一、理解“小康”出示邓小平的图片同学们就是这位全国人民深深敬爱的长者,这位充满智慧的老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往日平穷落后的祖国在短短的一、二十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认识小康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时首次提出了一个词,这个词可以说是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描绘出了一个新的蓝图。同学们想知道嘛?请自学知识窗。出示这段话: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沉思了大约1分钟的时间,然后才向客人解释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2、畅谈小康A、 认真地读读这段话,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小康指什么样?B、 结合吃穿住行交流对小康的理解3、理解小康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吃穿不愁、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二、了解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才能把事情做好,治理国家也是这样。1、 学习提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 学习新视野。 3、 拓宽:从提出小康目标算起,我们用了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总体小康的水平。这期间我们走了两大步。第一步,是到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进入了温饱社会。第二步,是到2000年,初步达到小康,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同学们在结合吃穿住行交流小康中都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变化。关于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前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世纪头20年我们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我国进入宽裕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2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进入殷实小康社会或全面小康社会。三、作业1、 活动角。2、 分组布置:了解神州六号WTO组织、奥运会的申办条件的相关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感到骄傲和自豪。2、 树立信心,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教学过程:有了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的国家不仅仅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科学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