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教学目标了解频数、频率、条形图、扇形图等概念.通过比较,了解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的各自特点.初步会用条形图与扇形图来描述数据.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并能初步会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难点: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图(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教学设计读一读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4至55页,并根据表12.1-1回答以下问题:空气质量为一级的有_个城市,占百分之_空气质量为三级至五级的城市有_个,占百分之_.这个数据说明什么?你还可以得到哪些正确的结论?结合表12.1-1说说对数据“8”的认识.注:正确用好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获取的信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频数与频率两概念。看一看学生观察电脑展示的图12.1-1,图12.1-2并思考以下问题:说说以上两种统计图它们分别是如何来描述数据的?注:引出“条形图”与“扇形图”概念,了解条形图与扇形图的特点试一试教科书第57页练习(1)(2)(3).注:尝试着运用新知识比一比比较图12.1-1(条形图)与图12.1-2(扇形图),看看它们所描述数据方面各有什么优缺点?通过比较,加深对条形图与扇形图的认识练一练(P122)下面是2000年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统计图(1)根据上图制作条形统计图,表示2000年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分布.(2)比较两幅统计图的不同.(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对每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吗?谈谈你的看法.注: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小结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本节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条形图、扇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通过小结归纳,联系实际进行举例,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作业布置1.必做题:教科书第64、65页练习1、2、3.2.选做题:(1)如图是某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10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这一周“百姓热线”共接到多少个电话?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注:适当补充练习供学生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2)某企业对16月份的生产利润做了一个调查,所得数据如下表:月份一二三四五、六利润(万元)22.22.42.83.03.4将上面的数据分别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比较.第一季度平均产值是多少万元?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平均产值超产百分之几?3.备选题中国有句古话:“孩子的生日,父母的苦日”,每一个父母都能记住孩子的生日,但是否每个子女都知道父母的生日呢?就这个问题在全班展开调查,分别用统计图、条形图表示数据,并写上你的建议与观点.注:渗透情感教育设计思想条形图、扇形图是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的两种用来描述数据的统计图.它们具有直观性、简洁性等特点,学习和了解它们的作用,是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接触生活的需要.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两种图形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本节设计时先让学生观察各自的特点,再通过两者的比较,了解它们在描述数据时的优缺点,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鉴于本节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可选择较多的素材,让学生在阅读或练习中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同时对社会生活有更多的了解.12.1.2折线图教学目标了解折线统计图.通过描述数据的另一种方式比较,了解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初步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并会借助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难点:(1)用复合折线图来描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2)根据折线统计图如何恰当地用语言来描述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学设计阅读材料:从一万亿到九万亿(电脑显示):完成下列问题: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上段文字中的数据信息.2.用已学过的统计图来描述上面涉及的数据.3.展示图12.1-3(折线统计图),说说这种统计图的特点.4.让学生比较、中所得到的相关统计图,并思考哪一种统计图能更直观的表明这种递增趋势.注:学习折线图,了解折线图描述数据的特点与优点.试一试(教科书第61页练习1)根据表12.1-3中的数据,分别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这几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的和的变化情况.)注:尝试运用折线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提出新问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下表是我国近几年的进口额与出口额数据.(教科书第60页表12.1-3)198519901995199820002002出口额(亿美元)2746211488183724923256进口额(亿美元)4235341321140222512952(1)你觉得用哪种统计图来描述这6年的出口额(一组数据)变化情况比较好?(2)你能用一个统计图来描述表中两组数据吗?(学生讨论,发表意见)(3)展示图12.1-4与图12.1-5,观察图形并说说这类统计图的特点.(4)根据12.1-3与图12.1-4与图12.1-5回答:1985年的出口额_进口额,从1990年开始以后的几年中,出口额_进口额.2002年的出口额为_,约是1995年出口额的_倍.用语言描述这几年的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变化情况.注: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学习复合条形图、折线图.练一练教科书第61页练习2,并补充(4):(4)试用复合折线图来表示两种鸟类的消亡变化趋势.注:读图(复合条形图).画图(复合折线图).小结讨论以下问题:1.本节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2.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折线图描述数据较好?3.绘制折线图时应注意什么?举一例:列举生活中用折线图来描述数据的例子.注:完善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布置作业1.必做题: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多少摄氏度?最低体温是多少摄氏度?(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4)图中的横线表示什么?注:分层布置作业,供教师学生选择,体现因材施教.2.选做题:(1)对某厂16月份的生产产值做了一个调查,所得数据如下表: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产值(万元)22.12.52.52.83.2试选用适当的统计图直观地描述16月份生产产值的变化情况.(2)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列举用折线图来描述数据的例子(至少一个)适当提高要求,满足部分学生需要,同时为下一单元学习作铺垫.3.备选题:下面是两个水果店1月到6月的销售情况(单位:千克):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甲商店140011001350185015001450乙商店80065010501050900750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两个商店销售情况的变化,根据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哪个商店6月份的销售量大?哪个商店的销售量的变化大?(2)从总体上看,两个商店的销售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设计思想本节所学知识是条形图、扇形图的继续与延伸,虽然折线图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但直接叫学生画折线图较困难,因此本设计在复习旧知(统计表、条形图等)的基础上引出折线图,通过观察说出折线图的特点,通过比较来了解学习折线图的优点,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思考,对折线图(包括复合折线图、条形图等)有了较完整的了解,通过对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培养初步运用折线图来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中通过学生举例,课内外练习的安排让学生意识并了解新知识在数学中的广泛应用,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12.1.3直方图教学目标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直方图的特点.能从直方图中获得有关的信息,并能正确地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接触社会环境中数的信息的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直方图的特点,学会从直方图中获取信息.难点:能够根据直方图中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创设情境用一则消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阅读消息.联合国近期公布的未来50年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报告预测,在今后50年内,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60亿增长至90亿,其中增长最显着的将是非洲,其次是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回顾整个人类人口发展历史,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整个人类在1804年仅有1O亿人,到1927年,过了125年达到了20亿;在1957年世界人口突破了30亿;1974年达到40亿,从30亿到40仅用了17年;1987年达到5O亿,从40亿到50亿用了13年;1999年10月突破60亿,增加l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已缩短到12年。预计到2025年达到80亿,从60亿到80亿只用26年;到2050年达到90亿,从80亿到90亿要用25年。这则消息的内容为205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预测情况以及从1957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谈谈自己的看法.利用现实生活情境复习学习过的扇形、条形、折线三种统计图.吸引学生尽快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新课教学1.提出问题:除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外,是否还有其他比较直观清楚的统计图呢?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悬念促进课堂教学2.投影体育老师统计全班同学一分钟时间脉搏次数的表格.(即教材62页表12.1-4)通过观察,教师解说介绍:上表把学生的脉搏次数按范围分成8组,每一组的两个端点的差都是5.我们把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而表12.1-4这样的表格为频数分布表.注:由此引入基本概念的简明介绍,让学生有初步了解.3.让学生观察图12.1-6(电脑显示),在与表12.1-4比较的基础上,谈谈图12.1-6在描述数据方面有什么特点.(教师可以点拨或启示与条形图作对比)注:引入直方图概念,通过比较、交流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特征(优点),了解它与条形图的区别.4.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学生列举一些用画直方图来描述数据,解决问题的实例.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5.总结归纳直方图的特点:(1)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没有空隙;(2)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3)易于显示各组之间的频数的差别注:明确并强调直方图的特征.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63页读图填空.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课堂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小结: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进行了哪些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注:让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自已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方法及参与程度,同时逐渐让学生明白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探索过程.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65页习题12.1,综合运用第6题.2.选做题:利用电子表格画出直方图12.14。3.备选题:表12.1-4中分成了8个范围,如果我们把它分成3个范围,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把它分成10个范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并回答.注:要求适当提高,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考虑.设计思想本节课的目的在于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直方图,能区别它与条形统计图不同之处,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着利用电子表格绘制直方图.首先通过表格与图形的比较,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图形的简洁性与直观性.然后比较条形图和直方图,让学生讨论并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特征,使之能更好的选择利用.最后引入直方图的概念,并归纳总结它的特点,使学生在初步认识直方图的基础上,为下章的学习做好铺垫.12.2用图表描述数据12.2.1用扇形图描述数据(1)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扇形图,掌握其特点.会画扇形图,会用扇形图描述数据.统计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画扇形统计图.难点:讨论得出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及注意点.教学准备教师:扇形统计图、多媒体课件.学生:圆规、量角器、计算器.教学设计复习1.问题:我们学过哪几种统计图?2.投影教科书第67页的图案,问:(1)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得到哪些数据?(2)你能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各种教育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吗?注: 复习旧知识,回忆几种统计图的特点,为下面画扇形图作铺垫. 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讨论合作学习,分小组讨论:1.选取哪一种统计图最合适?2.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画出统计图?注: 通过合作交流,提高适当运用统计图、有效地展示数据的能力.讨论画图的方法,为下面制作统计图埋下伏笔.制图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画出统计图.(由学生独立完成)注:初步学会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展示成果1.展示部分学生的统计图;2.请部分学生对所展示统计图进行评价;3.由小组代表发言: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注意点(教师作补充).注: 扇形面积与圆心角的关系,及圆心角度数的求法均由学生总结发言,以培养其分析与表达能力;教师及时点拨、评价.由学生自己总结画法印象更深刻.练习完成教科书第68页练习.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注:及时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初步学会从扇形图中获取信息.小结1.由学生自己说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启示.2.学生自主评价: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注:通过回顾、评价来培养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成长.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74页第2题.2.选做题:教科书第75页第5题.注:通过作业及时内化、矫正知识.3.备选题:如图所示:(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呢?(2)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我们学校的人数1500人,你能知道扇形B大约表示多少人吗?(3)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那么扇形C大约表示多少平方米的土地?注:备选题亦可作为课堂练习完成.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组织活动等教学方法,适当的处理了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制作扇形统计图,产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再组织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画法进行探究;在学生合作交流与探讨的基础上,得出了扇形面积与圆心角的关系及圆心角度数的求法.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及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12.2.1用扇形图描述数据(2)教学目标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学会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关决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分析与处理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能作出适当的推断与决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形统计图.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收集数据:(1)游客到本地景区的人数分布调查.(2)同伴对一些体育项目的喜爱情况调查.(3)本校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等等.教学设计复习旧知识请同学叙述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及注意点(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伴补充).注:以旧引新,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并不陌生.引入新课1.观察下图,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全世界共有几大洲?哪个洲面积最大?(2)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5)从图中你能知道地球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吗?注:体现扇形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注:进一步领会扇形图描述数据的特点.2.下面是对本校学生近视情况进行调查后所作的扇形统计图.问题:(1)这个扇形统计图画完整了吗?(2)请根据各小组调查情况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各组所画的扇形统计图可以不同).(3)由此图可推算学校真性近视大约有多少人?(4)此统计图还反映了哪些问题?你能提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吗?(分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此题)注:加深对统计图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能作出适当推断与决策的能力.巩固练习由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图中各个扇形和圆分别代表了什么?(2)该村哪类人口最多?哪类人口最少?(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4)对该村的人口概况,你现在了解了多少?(5)请各个小组派代表用语言描述一下该村的人口情况.注: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4)(5)两个问题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应用提高学生按课前布置的分组,把课前通过社会调查收集到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数据整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表示;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展示,并说明理由,作出合理的预测与分析,同伴可以补充.鼓励别组同学提出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注:本活动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简单统计活动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统计对生活决策与预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同时为下面选择统计图做准备.小结由学生交流共同完成:(1)本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 (3)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注:形式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要求.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第85页第1题2.选做题: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用统计图表示你的调查结果,并写一篇小短文叙述你这次调查活动的做法、收获或建议等.注:选做题要求的小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备选题:打开电脑,查看D盘的容量为多少?已用空间的圆心角为几度?可用空间的圆心角为几度?注:备选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设计思想1.注重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过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或预测,将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作为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部分.2.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情境来源于实际,问题的解答符合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3.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调查以及与同学、教师的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12.2.2用直方图描述数据(1)教学目标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处理.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得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各组学生获得全年级学生身高数据.教学设计情境引入下周我校举行班级广播操比赛,准备从55名同学中挑选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请你利用已准备好的全班身高数据,帮助挑选出40位同学.问题1:你测得一组数据中,最高的身高是多少?最矮的是多少?相差多少?问题2:全班身高变化在哪个范围?问题3:若将全班身高分组,组距选择多少较合适?问题4:根据你选择的组距,你将全班按身高分成几组?问题5:你将在哪个范围内选取人选?注:(1)此情景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人翁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2)通过问题串,减少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学习新知1.教师从6组中任选一组全班同学身高为例:(cm):160168159159151158159168158154158154169158158158159167170153160160159159160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162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155156165166156156154166164165156注:选出一组同学测量数据,更加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功效.2.分析条件:要挑选身高比较整齐的40位同学,就需要分析身高数据分布情况,要了解数据分布情况就要适当分组,求出各组频数(学生数),再根据分布情况作出决定.注:这里点出解题思路,使学生目标更明确.3.全班身高数据最小值149,最大值172,差值23,说明全班身高变化范围为23cm.若组距取3,要分成几组?各组范围怎样?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分析:身高(X)划记频数(字生人数)149X1522152X1556155X1588158X1618161X16417164X1678167X1704170X1732注: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让学生顺利得到结论,促使知识内化.从表中可以看出:155X158、158X161、161X164、164X167四个组的人数最多,一共8+8+17+8=41人,故可从155-167中选出人选.讨论交流:1.你能说说上面数据和我们整理后数据表上你可获得的信息有何不同?2.上面数据分组时,我们把组距取3,可分8组,那么组距取2或4时,可分几组?3.组距为2或4时,你能选出身高比较整齐的队员吗?注: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经验分组范围.总结组距与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标准,凭经验有: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成512组,超过100个数据通常分为1216组.注:通过经验给出组数范围,便于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下列是30名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767166638883777268647076817973716661556574867882748467727674(1)请列出频数分布表.(2)你能从频数分布表中得到何种信息?注:让学生在列频数分布表时,体会解题过程.让学生体会各种数据处理的优劣.比较数据与频数分布表的各自优点.小结提高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方式,主要围绕下列知识:(1)本节课对你有哪些帮助?(2)你还有何疑惑?注: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及归纳能力.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1.必做题:第73页练习第1题.2.选做题:这是40名学生在1分钟内跳绳次数测试成绩:87122125788493117108977785861009985869298101135949296878910010712112113010712511311087969910211192编制频数分布图,说明编制步骤.3.备做题:请调查你班同学100米测试成绩,再将这些数据编制成频数分布表.说明你的分组情况.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竭力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应用意识,教师从引课开始就着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然后运用数学方法,通过问题串展开思考、讨论、学习.2.体现学生主体意识:本设计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参与者与引导者角色,学生小组学习中,通过合作取得数据,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串,使本节课更具人本性.3.体现了层次性,在问题串设计中,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小组合作中,作业布置等各环节中都注意了学生思维的层次性.12.2.2用直方图描述数据(2)教学目标学会画直方图和折线图.能从直方图和折线图中获取信息.体会直方图和折线图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画直方图.难点:从图中获取有价值信息.教学准备调查已学过的统计图表.教学设计情境引入上一堂课学习了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请小组讨论一下:1.制作频数分布表的过程.2.频数分布表有何优点? (大小数据次数多少,分布情况,哪一组人数较集中等)3.频数分布表有何不足之处? (原始数据不见了,还不够直观)注:复习回忆,为制作直方图埋下伏笔.学习新知教师总结出频数分布表的很多优点,但它还不够直观;若将频数分布表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将会更直观,人人都看得懂.这种图表很多,我们今天先学习两种: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注:直接切入,紧接着采用设计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很快进入主动思维状态.问题:下面是一位心理学家测定反应时的数据:177.5167.4116.7130.9199.1198.3225.0212.0180.0171.0144.0138.0191.0171.5147.0172.0195.5190.0206.7153.2217.0179.2242.2212.8(1)这组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多少?(2)你认为分成几组比较适合?(3)用横轴表示反应时,等距离(组距)标出各组端点,用纵轴表示频数,等距离标出,以各组频数为高,画出与这一组相对应的矩形.这个设计由小组合作进行.(4)你能从这个图中直观地得到什么?242.2-116.7125.5组距取21,分6组.教师巡视学生通过制作频数分布表来制作频数直方图过程,并对各组适当指导.而后教师播放课件“频数直方图”让学生观看.注:由小组同学对照修改.问题请小组同学总结一下,画频数直方图的大致过程:1.求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d.2.决定组数与组距.(组数与组距关系,组数=)3.列出分组区间.4.登记次数.5.计算频数.6.画直方图.注:通过总结,加强频数直方图制作.在频数直方图基础上,直接给出频数折线图作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在上面直方图中,取直方图中每个矩形上边的中点,以及横轴上两个频数为0的点:在直方图左边取(116.65,0),右边取(242.25,0).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得到一个图形,称频数折线图.问题:从这个制作过程,你能直接由频数分布表得到频数折线图吗?小组讨论.注: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师生总结:横坐标取各组数的中点,纵坐标取这组数据的频数,连结起来.练习:下列是100名同学某次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成绩次数频数60X63163X66166X69369X72772X751075X781478X811981X8417B4X871187X90890X93393X962(1)请你画出频数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2)你能直观地得到哪些信息?注:通过练习巩固直方图的制作及应用.小结采用师生共同归纳、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1.你在本堂课中学会了哪些东西?2.有何疑惑?注: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归纳能力.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统计观点:统计观点是新课程重要观点,本课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统计观点,从一些繁杂数据中寻找方法,使数据变得鲜活、易懂.2.体现学生主体意识,本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在点拨中起着组织、指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并在交流、合作中学习数学.3.体现学生思维层次性,教师在问题解决中始终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在作业布置中力求照顾学生层次性.12.2.2用直方图描述数据(3)教学目标认识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条形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合理决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数据、描述数据的统计能力,以及合理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较各种统计图特点.难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统计图,并从中获得信息作出决策.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数据,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课件.教学设计情境引入:一班级36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如下:879164738296806684757283768279878894797761968790647582906777667884747688现把它分成A(A90)、B(80B90)、C(70C80)、D(D70)四个等级. (1)请你据此作出条形图.(2)你能用扇形图标明各等级学生占全班学生的百分比吗?(3)请你小结一下条形图与扇形图各自的特点与优劣.(4)请作出它们的频数分布表.(5)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6)作出频数折线图.注:通过问题串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区别统计图的各自特点.继续巩固频率直方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据统计的现实作用.(7)你认为该班成绩分布合理吗?(8)请你提出今后该班工作建议.(9)请比较各种统计图的优劣.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为下面选择统计图作准备.师生共同得出各种统计图特点.注:投影出各自特点及优劣.PowerPoint显示:学校为了解学生对课间奶的满意程度,特向八年级同学78人作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反馈意见偏向满意反馈意见偏向不满意非常满意8人非常不满意3人满意27人不满意12人有点满意10人有点不满意22人注:贴近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决策,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1)你选择何种统计图直观描述?(2)通过作统计图,经过小组讨论,你有何建议?PowerPoint显示:第76页第8题:(1)你可制作哪些统计图来直观描述1999年这些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分布?(2)从各种统计图中,你得到的信息有何不同?(3)假设你是政府官员,提几点城市园林工作建议.注:通过各种复合统计图来加深对各种统计图特点的理解.应用:第76页第6题.小结: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教师补充,最后课件展示的方式.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1)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何收获?有何疑问?(2)你认为统计图的选择应该注意什么?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与主动参与的精神.布置作业:1.必做题:第75页第3题.2.选做题:第75页第4题.3.备选题:请调查本年级学生视力情况,作出适当的统计图,向学校领导提出保护视力的有效建议.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体现如下特点:1.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互助互学的教学氛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播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指导者、个性发展辅导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2.教学内容采用小组展示、合作、交流、思考的教学过程来进行,通过课前搜集、整理、分析得出各种统计图并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得出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在小组交流、合作基础上,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月银行从业中级银行管理真题及答案
- 2026-2031中国泡沫镍市场动态监测及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 XX加油站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加油机起火)
- 2025年体育教育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疾病防控常识科普试题及答案解析
- 金融监管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与挑战分析
- 2026年建筑材料供应协调协议
- 安全风险控制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燃气管网运行工技能大赛竞赛题库及答案
- 医影2025放射技术主管专业知识试题含答案
- 小学生保险知识课件下载
- 2025版国家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课件 项目2 平面力系的平衡
- 天然气巡线员培训
- 小学校本课程-硬笔书法教材
- 实训二槐米中芸香苷及槲皮素的提取分离检识技术课件
- 遇见白玉兰(2024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
- 福建省南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骨质疏松症讲解
-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
- 科室委员会设立与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