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docx_第1页
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docx_第2页
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docx_第3页
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docx_第4页
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 编写人:张金宝 审核人:王万春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第17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学习目标】1.记住重庆谈判的时间,全面内战的爆发的时间和标志;2.理解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3.分析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作战的意图和意义。【预习自学】1、根据课本辅栏要求,阅读教材正文、勾划要点,完成知识建构。 课时笔记 重庆谈判时间: 地点/人物: 结果:意义: 全面内战爆发标志: 转战陕北原因:经过及结果:西北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指挥下,采用 战术同敌人周旋。解放军只用了5个月时间就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时间: 经过: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从而揭开了 的序幕,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结果: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建立了民主政权。意义:人民解放军转入 。2、组长交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并反馈。3、小组同学交流检查完成情况、订正答案,各组展示。【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和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选自1945年8月16日重庆中央日报)材料二: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回电:蒋介石先生勋鉴: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选自1945年8月26日重庆大公报) (1)国公两党为“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而举行的重要会谈是_。(2)毛泽东为何要赴渝同国民党谈判?(3)会谈结果如何?蒋介石后来是怎样对待这一结果的?他这样做说明了什么?【当堂检测】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政策是 ( ) A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建立民主政权 B推翻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C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D敦促美国放弃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2、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毛泽东指的是 ( ) A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粉碎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重庆谈判 A B C D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学习目标】1、 记住四大战役的名称、战役结果及领导人物。2、 列举三大战役3、 分析解放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预习自学】1、阅读土地政策的相关课文,找出土地政策的内容,归纳出土地政策的意义。2、阅读三大战役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辽沈战役的时间是( ),歼敌( )人,解放( )全境。(2)淮海战役的时间是( ),歼敌( )人,领导人有( )、( )、邓小平等。(3)平津战役的时间是( ),战术是( ),结果是1949年1月,( )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2、阅读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内容,完成填空:(1)1949年4月21日,( )、( )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 。(2)1949年4月23日,( )全部渡过长江。当晚,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城,占领( )。(组长交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并反馈。小组同学交流检查完成情况、订正答案,各组展示。)【合作探究】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军民风气嚣张,国家纪纲扫地,党不成其为党,军不成其为军,国民不成其为国民。”“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般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五十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 蒋介石(1)根据材料一内容判断这首诗写于何时?诗中的“百万雄师”指什么军队?“大江”指哪条江河?(2)这次战役取得了怎样的结果?(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当堂检测】1、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采取的方针是 ( ) A关门打狗B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图一C先打两头、后取中间D先打中间,后打两头2、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这句话说明了( )A在战斗中人民解放军动用了许多大型武器,需要大量的运输工具B人民群众用小车给人民解放军做掩护,极大地提高了战斗效率C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D人民解放军创造的“小车”战术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右图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时的欢庆场面。请回想,这一场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A. 淮海战役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第五学习主题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目标】(1)知道重庆谈判和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做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知识梳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攻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全面内战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1949) 战略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9.4.22-23 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考点梳理巩固】(一)重庆谈判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 2、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二)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1、战略防御阶段(1946.6)转战陕北的时间:;原因:2、战略进攻阶段(1947.6)(1)1947.6 、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2)意义:a、中共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揭开了进攻的序幕。 b、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3、战略大决战阶段:(1948.9)(1)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时间地点领导人战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分析。【拓展探究】1.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看,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3)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4)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2.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材料二、解放战争初。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270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材料三、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1)材料一中说的“两个拳头” 指的是什么?“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插上一刀”有何历史意义?(2)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3)材料三描写的是哪一次战役的场景?这次战役解放的那座著名城市?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巩固测评】1、“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2、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3、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4、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图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人130万人武器装备接受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材料二: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向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发表谈话,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 七律诗(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如何?(2)结合材料二,请你列举最能证明毛泽东所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的三大决战?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一重大战役?(4)毛泽东七律诗中所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它是何时解放的?它的解放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知道对发展民族工业作出贡献的著名实业家。2、记住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主要的民族工业企业,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和概况。3、理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预习自学】一、阅读课本第一目,请思考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1、开始产生: ,在外商刺激和 诱导下,中国民族工业产生。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至一战前,列强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短暂春天: 期间,列强忙于一战,以及辛亥革命后推行的一系列保护和鼓励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4、走向萧条:1937年 爆发后,战争破坏、日本侵略、英国排挤、封建束缚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5、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由于 的影响和美货的泛滥,民族工业处于崩溃的边缘。【合作探究】探究一 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如何评价他?(2)1895年后,他在人生道路上有一次重要的转变,请你说一说这个转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他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都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曾提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和口号?(4)从他的人生道路的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当堂检测】1、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著名的企业有( ) 继昌隆缫丝厂 发昌机器厂同文书 京师同文馆 A. B. C. D.2、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 )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 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A. B. C. D. 3、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描述中,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A.基础良好,发展迅速 B.先天不足,后天畸形C.先天不足,后天良好 D.基础良好,发展缓慢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记住在交通运输,通讯,传媒等方面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2、讲述近代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情况;3、理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预习自学】1、阅读教材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完成知识建构。 鸦片战争后,以 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 、 从西方传入中国。 ( 工厂)首次制造出铁甲船和钢甲船。工具 1873年, 在上海创办上海轮招商局。近19世纪50年代在香港到 间中国自行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 通讯工具代 1877年在 首先使用电话。( )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报刊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 成国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社 大众传1872年创办的 是最为著名的报纸。播媒体会出版业: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最负名。生娱乐方式:19世纪末20年代初 技术和 艺术传入中国。发式:留辫剪辫活服饰:体现封建等级样式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社会习俗:礼节:叩头点头鞠躬握手礼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2、小组同学交流检查完成情况、订正答案,各组展示。【合作探究】探究一 军警走上街头为群众剪辫子,引起了一场剪辫风波,有人说:“身体、头发、肌肤都是父母给的,我们不能自己把它毁坏,自古以来男人就是留发的,我不剪。”(1)你认为这样的观点正确吗?请你写一段辩论词,来反驳这些人的观点。(2)你认为图中表现的场景应该发生在什么运动之后?【当堂检测】2、辛亥革命后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是人们至今还可以看见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小脚老太”这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B辛亥革命的成果值得怀疑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D传统旧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3、孙中山下令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是因为 ( )A西方人都是这样称呼的 B这样对别人更显尊重C革命了,所以称呼要变 D有利于革除封建色彩,体现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向4、1870年,一个上海的商业情报人员向香港的老板汇报商业信息。他可以 采用的媒体是 ( ) A报纸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有线电话A B CD5、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 女子可以不缠足使用洗衣机照相、看电影男子剪辫子 A B C D第2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詹天佑侯德榜的贡献)。2分析和认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和科学家的崇高精神。【预习自学】(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后改名为北京大学),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2)、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总工程师和设计者是 。(4)、侯德榜撰写制碱一书,打破欧美各国对碱业的垄断,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合作探究】结合课文p140页-p142页(1) 讲一讲: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和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故事(2)说说在探求科学技术的道路上,他们具有那些共同点?(3)你觉得应从哪方面去学习他们?【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师大学堂是由同文馆发展而来的B两所学校都是中国近代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C两所学校的创办者不同,但他们创办学校的目的是基本相同的D两所学校和科举制的关系不同,京师大学堂是对科举制起到完善作用2、下列人物在近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 ( ) 蔡元培詹天佑侯德榜魏源 ABCD3、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4、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约()A1 000年 B1 300年 C1 500年 D2 000年第22课 思想文化【学习目标】1、记住近代以来思想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2、列举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3、分析魏源、严复的思想特征,感悟文艺作品的魅力。【预习自学】1、阅读教材正文、勾划要点、填空,完成知识建构。 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思想 林则徐领域 代表 魏源编成了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翻译了 进化论 思想 文学: 是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他的小说集有 和文化 文学 故事新编,并撰写大量具有强烈战斗精神的杂文,被誉为 开拓者。 艺术 美术: 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擅长 ,代表作: 领域 和 油画 音乐 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和 冼星海 创作了 2、小组同学交流检查完成情况、订正答案;3、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是以生今日,乃转于西学讨论国闻,审敌自镜之道,又断乎不如是也,赤胥黎氏此书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身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 严复天演论自序 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1)严复是在什么情况下翻译天演论的,他译此书的目的何在?(2)严复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起了什么作用? (3)今天的你应该怎样面对这个充满了竞争与挑战的社会。【当堂检测】1、胡适在四十自述的回忆中说:“许多人爱用这个名词,作自己或儿女的名字,陈炯明不是号竞存吗?我自己字适之,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显然他是受下列哪一本书的影响( )A万国舆图B劝世良言C海国图志D天演论2、毛泽东曾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此人是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徐悲鸿 ( )3、下列历史人物没有参加过维新变法的是( )A严复 B梁启超C谭嗣同D魏源4、下列的文学艺术家的作品中,都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深深爱国之情的有( ) 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ABCD第六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复习目标】1、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2、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3、了解19世纪初,西方近代交通、通讯工具传入中国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阶段阶段特征原因洋务运动至清末内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内因:外因:一战后至解放前内因:外因:知识点二:民族工业发展的总特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征: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知识点三:近代西方社会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础巩固】1.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以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战胜利以后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芜湖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大昌火柴厂股份有限公司组建。这一时期,芜湖乃至全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外部原因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3.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势力在中国的扩张4.如果你是一位19世纪末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论述,正确的是 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甲午战争后其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A B C D6.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此路应是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汉铁路 D.津浦铁路【巩固测评】1.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看电影照相 B.坐火车、汽车出行 C.拍电影打电话 D.用电脑上网聊天2. 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D.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3. 2009年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竣工通车一百周年,该铁路设计者是A侯德榜 B李四光 C斯蒂芬森 D詹天佑4.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该文化娱乐方式是A.听京戏 B.看电影 C.赏评书 D.读报纸 5.下列事件在1905年不可能发生的是A在中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B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京张铁路C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D人们可以通过申报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6.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7.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A.平等观念 B.民主观念 C.自由观念 D.等级观念8.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出现在A.戊戌变法后 B.洋务运动后C.辛亥革命后D.护国运动后9.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0.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非常气愤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11.右图中的历史现象最早应出现于A甲午中日战争前B辛亥革命后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时期12.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C废止科举考试 创立中国同盟会京张铁路通车 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成功A B C D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目标】1、 掌握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2、 挖掘教材,概括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知识梳理】教育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侯德榜和“候氏制碱法”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进步思想家魏源与严复中国近代的文学与艺术成就近代化救亡图存【基础巩固】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的时间是在 ( ) A1840年B1861年C1862年D1898年2、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的事件是 ( ) A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B维新变法运动中京师大学堂的设立C科举制度的废除D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3、右图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大学。它曾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 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的前身是( )A时务学堂B京师大学堂C京师同文馆D新式大学堂4、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时,北京大学的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