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定稿).doc_第1页
范进中举(定稿).doc_第2页
范进中举(定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 科目:语文 范进中举导学案 编制: 审阅: 审批: 时间:2013年9月11日 范进中举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重点难点 1重点:(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2难点:(1)理解本文的主题。(2)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课时安排:一课时一、预习导学(一)知识积累:1、你觉得本课中哪些字词需要记住,请整理在下面:2、有关作者和儒林外史(熟记划线内容)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又因自故居安徽全椒移居南京,故又自称秦淮寓客。吴敬梓的家庭可说是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父亲吴霖起死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吴敬梓是嗣子,便给了他们以可乘之隙,于是发生了亲族冲入家中攫夺财产的事件。这件事不仅刺激了吴敬梓,使他看清了封建社会家族伦理道德的丑恶本质,认识了那些衣冠楚楚的缙绅人物的虚伪面目,使他和那些倚仗祖业和门第做寄生虫的庸俗人物分道扬镳。作为缙绅阶级的叛逆,他首先挥霍遗产。 29岁应试举人落第,从此再也不应乡试。30岁以前,就将田产房产都消耗光了。33岁时移家南京,开始了他的卖文生涯。36岁那年,曾被荐应博学鸿词之试,但只参加了省里的预试,就托病辞去了征辟,甘愿过素约贫困的生活,54岁客死在扬州。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全书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社会制度奴役下士人的丑恶灵魂和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二)自主学习:(1)、小说的中心事件是什么?(2)、围绕这个中心事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那两个时段的情况?(3)、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内容。(4)、每小组推荐一人,组成一个小剧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面,编演精彩的课本剧。(课下完成分工和排练)剧目:时间:地点:人物表:剧情梗概: (三)合作探究:(根据同学精彩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探究下列问题。)1、析人物(1)众多的人物中谁是主人公? (2)跳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子。谈谈他在中举前后发生了那些变化?(提示: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对胡屠户的称呼等几个方面思考) (3)从以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范进是怎样一个人? (4)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 说出根据,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5)张乡绅为什么对范进又送银子又送房? 2、探主题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在范进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们态度的变化反应了什么社会现象? 范进得知中举的消息后为什么会发疯?作者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揭露科举制度的哪些弊端? 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品特色 (1)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读下列语句,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A、“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低着头,千恩万谢,笑眯眯的去了”。 B、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受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C、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D、“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作用: (2)品析对比的讽刺手法:思考范进中举是怎样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 (四)能力提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五)巩固检测1、儒林外史是一部_体长篇_小说。作者 _,字 _,安徽省全椒县人,代小说家。 2、范进中举一文的中心事件是 _ _ _。小说极力描绘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揭露了 _ 。3、从封建科举考试的级别来看,范进“进学”意味着他通过了院试考试,后来又“中举”了,意味着又通过了乡试考试。科举时代所说的“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是解元、会元、状元。4、给划线的字注音 相公( ) 腆着( ) 长亲( ) 绾结( ) 星宿( ) 轩敞( ) 斋公( )兀( )自 细丝锭( )子 行( )事 5、下列句子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指出。 (1)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 (2)邻居内一个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3)(范进)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 (4)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来。( ) 二、课后反思:你怎么看待封建社会的科举?又怎么看待现在的高考?两者有区别吗? 三、回望“科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再欣赏一长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