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秋林成果附件---书中第三章节内容.doc_第1页
贾秋林成果附件---书中第三章节内容.doc_第2页
贾秋林成果附件---书中第三章节内容.doc_第3页
贾秋林成果附件---书中第三章节内容.doc_第4页
贾秋林成果附件---书中第三章节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语言技能训练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2011)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英语学科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农村郊区小学重视和加强英语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培养的研究成果却为数较少,且主要产生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成果的适用性在我区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提高我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水平,我组织教师进行了“培养小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有效途径”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3.1课堂教学中语言技能培养方式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要想培养出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实践。所以,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加强语言实践活动,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方法、途径进行有效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保障。3.1.1 “听”的技能培养 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是听懂的基础,良好的辨音能力是听准的保证,预测能力是进行顺畅交流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听的能力。1.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大声朗读、口语表达、听力练习、读写练习等多种形式把基础的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加以综合、巩固,使之成为“声码”,以语流的形式反复“撞击耳膜,刺激大脑,给大脑留下深刻印象,进而成为耳熟能详的符号”。2辨音能力的训练听力的内容大多是口语,口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连读、弱读、重读、省略、语调变化等等,语流中的这些变化常常是干扰学生听力理解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口语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让他们多听地道的英语口语材料,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辨音能力。3预测能力的训练国外研究发现,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听陌生的材料,效果往往不佳。预测是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预测能力是听力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听力理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听音时利用语法知识和普通常识积极地对话语进行预测,不要消极地等待下文,否则,一旦语流袭来,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就会影响信息处理的听力理解。听音前,教师可根据材料内容,给学生提几个问题,或指导学生通过浏览语篇标题和选择题题干,预测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有的放矢地去听,这样有助于学生抓住语篇的主要信息,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听力教学并不局限于以上三点,进一步完善听力教学方法,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采取视听结合、听说结合、课内外结合等方法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听力技能的培养。3.1.2“说”的技能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较多地受到课时和考试形式的导向和制约,往往只重视了书面语言的训练,而忽视了口头语言的训练。教导学生正确说英语成为了教育界的焦点。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提供机会,让孩子敢说;立足课堂,让孩子乐说。”的途径去正确指导学生提高有效用英语说话的能力。1提供机会,让孩子敢说 小学生胆子小,为了让学生敢说愿说,在每天上课前,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利用课前的五分钟进行Free Talk。会话的内容要与学生以往学过的内容相关,让学生从容地融入用英语交流的氛围中。从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或家庭情况)如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到天气等等,面相当广,这个活动也很好地复现了以往学习内容,避免了对以往知识的遗忘。 除了Free Talk的形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内容可以是已学过的故事表演,可以是自编对话等。展示以组的形式进行,可以避免个别同学胆怯的心理。2立足课堂,让孩子会说 课堂是学生知识“核爆”的试验地,是他们语言能量得以释放的最佳场所。长期以来,学生的语言训练往往仅局限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形成说的能力和习惯,才能够真正走进社会,把语言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1)创新活动,积极参与 教学活动的推陈出新可以使学生在进行语言实践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 例如:在操练Whos ? How old is?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人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再如:在练习I can.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can dance. I can sing. I can play football.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更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让孩子“说”了起来。 (2)创设情境,角色扮演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4B Unit 8 Mocky is late. 这一单元中呈现了有关时间的功能语言项目 What time is it?及其完整的回答方式Its .oclock.在句型练习的最后,教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来复习巩固数字以及句型,教师先示范进行,然后请个别学生问、全体回答的方式来进行时间句型练习。 再如:在练习Is this pen yours?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支钢笔,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pen is it? Is this pen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钢笔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笔去问别人:Is this pen yours? 实践证明创设小学生们最熟悉和最感兴趣的情景,在听英语、说英语、玩英语的各项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说英语的语言技能是可行的。 (3)复述故事,指导采访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故事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故事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如学完Charlies chores以后,我首先让学生在熟读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家务劳动的图片,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使他们较好地掌握词汇,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接着,我指导他们进行采访活动,引导学生大胆去调查周围的人,他们在家里做什么家务。学生很积极投入采访活动中,故事内容也得以适当延伸。在交流采访情况之后,我又让学生想一想:你如何成为家中的小主人,承担起家庭责任?结果,这一课教学不但学习了新的语言知识,培养了语言技能,还渗透了德育教育。(4)看图说话,自主表达看图说话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看图说话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使他们自主表达,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关注图片信息并进行谈论,帮助学生逐步从引导式的回答问题发展成自主性的口语表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图为例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师生就图片内容进行问答,注意句式的丰富性。如对学生能够直接回答的明显的可视信息进行问答:T: What can you see? Ss: I can see a rabbitsome plants;对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推断出来的隐含信息进行问答:T:What season? Where are they? Ss:Its spring.They are in the park.;对上述信息的追问性问答: How do you know it is spring? 第二步:让学生把所有的答语都连起来进行35句的描述。如:Its spring. Mingming and Lisa are in the park. They are playing with dandelion. There is a rabbit. 3.1.3 “读”的技能培养 小学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阅读的实效。阅读分为在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场所。课堂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就寸步难行;课外阅读教学是课堂英语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拓展,有了它,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才会学无止境。就课上阅读,我们从营造宽松的氛围、精心设计阅读模式、方法和策略的指导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读的技能。 1营造宽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势必好学。因此课堂阅读教学正式开始前的“准备操”非常重要,即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交谈(free talks)或学生之间的对话(free dialogues),它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以一种放松的状态进入课文的积极学习中。2精心设计阅读模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英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比较乏味枯燥的,教师应改革过去的阅读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设计阅读教学。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一般都是故事型的,而且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结合多篇故事阅读实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结出了六步基本教学模式,为 “导入环节引入故事”、“呈现环节预测故事”、“新授环节讲解故事”、“操练环节朗读故事”、“巩固环节表演故事”、“发展环节续编故事”。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3多种方式指导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提高的。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初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 (1)在识词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阅读,使阅读成为学习的过程。 (2)学会抓关键词,如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who),时间(when), (3)教学生运用图片和标题等来预测。 (4)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 当然,仅仅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还是不够的。课外阅读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小文章。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3.1.4“写”的技能培养 老师在写作训练上,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写作。深入浅出的写作指导方法是培养学生写作自信心的有效途径。说的技能培养应领先于写,会说的多了,自然会写得出。在说的过程中,尽量培养学生说话精确。而学生写句应结合一个生活的情景,避免注重语言形式,忽视内容,脱离一定的情景与主题。具体来讲,就是沿着词、句、文的途径来逐步推进。 1造句 对于小学生,英语写作可从鼓励学生从替换名词、形容词做起来,从简单的短句写起,从单数到复数写起,老师也可多听写有用短语使学生熟悉,并进行用词造句。造句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练习形式之一。例如:A boy is playing in front of the house. 在这个句子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替换不同的简单的动物或者人的单词,如bird, dog, cat, Peter, My mother 及方位词on, in, beside, behind, in front of来指导学生扩展写下去。Two dogs are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door. A cat is sitting under the tree.2看图写作 看图写作是根据给出的图片信息,用直观的、具体的文字、简单的思维来与描述图片内容。这种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的有效途径。它是有效的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读图能力的方式。 例如:老师出示一幅自己学校教学楼的图片,把一些单词省略,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很快就会动起手来写出来。 There are _ teaching buildings _our school. One is _ , the other is _ . There are many in the new building. There are many _ pictures in the new buildings. The classrooms in the new building are than those in the old ones.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and around the buildings. 3写日记 让学生坚持每天用英语写日记、周记,这些都是自由发挥学生写作水平和培养他们的笔头表达能力的最佳练习方式,他们用三、四句话记录下每天、每周发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再回头阅读,会有快乐感、成就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用性强,学生愿意写,也为写作文积累了充分的写作素材。4写小作文 让学生写小作文介绍自己熟识的人和物,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很好方法,也是形成语言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已有的简单的写作水平的基础上,可对学生进行一些熟识的人和物的写作训练,这样可以为以后的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例如:描写身边的人,可以从短语写起:a small mouth, a round face, two big eyes, two big ears, four long legs, black hair 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各项技能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和自信心是动力,有效的教学指导是关键。3.2课堂教学中语言技能训练活动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区现行使用的教材安排了各种专题板块的学习。不仅如此,在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方面也有针对性的练习,便于教师通过专项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下面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不同板块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专题进行探讨。3.2.1“听”的技能训练1听力板块的活动设计示例教材中安排的听力活动基本服务于词汇学习、功能句型的学习和语音的学习。虽然呈现的时机不同、完成的任务不同、听力材料的难易度不同,但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希望通过听的活动达到以下目的:创设情境,提供语言输入,使学生感知新语言;培养或提高学生听的技能和技巧;感知和学习语音;检测学习结果;为学生后续活动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会对听力板块的内容进行分析,包括设计意图、目的要求等,力求在操作的时候有的放矢,使板块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下面以四年级Unit 1 Mocky the juggler 为例加以说明。本单元分别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各安排了两个听力版块,内容如下: 图1:第二课时 图2:第三课时第二课时(Listen to this):此板块内容是在学习本单元重点词汇之后呈现的,是从听的角度对词汇进行再输入,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听懂理解了所学的词汇,本单元重点在于职业类核心词汇的正确判断。听力材料以单句为主,其特点是同一句式不同关键词。如,本单元的听力材料为: He is a vet. She is a doctor. She is a student. She is a nurse等。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句子的关键词来完成任务,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步骤:听前“说一说”的活动: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图片,对每一幅图进行简短的描述,重点是能够说出关键词。听中“听两遍录音”的活动:学生通过第一遍听按要求完成听力任务,通过第二遍听检查确认自己的答案。听后“核对答案和重复录音内容”的活动:教师通过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重复录音内容,并公布正确答案,确认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课时(Listen and check): 此板块内容是在学习本单元对话之后呈现的,是从听的角度对功能句型进行再输入,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听懂理解了所学的对话。,本单元重点在于询问和回答某人的职业。听力材料以对话为主,其特点是同一功能句式结构不同的人称和关键词。如,What does he do? He is a policeman. What does she do? She is a teacher. 在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看图听句子辨别关键词的能力。具体实施时可以参照听前预测听中核查听后评价这样的环节展开。在最后的师生核对答案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运用功能句型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这样不仅是对学生听的再输入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于功能句型的进一步内化。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处理这两个板块内容时不能单纯播放录音,放任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课堂上能否有序的组织课堂活动;能否预测学生在完成此内容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能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引导;能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习题,而不是突兀答题。这些都成了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2.故事教学板块中的听力活动设计示例 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Charlies chores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听力活动:听故事,根据Charlie的描述,把他所做的事情进行排序。 ( ) ( ) ( ) ( ) ( ) 活动说明: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带着任务听故事,使信息的指向性更强;而且做家务活的相关短语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教师通过听力活动将声音与图画进行匹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反馈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程度。3词汇教学板块中的听力活动设计示例 如:在教学身体部位的词汇时,教师开展了Listen and act的活动,要求学生听指令做事情。如指令语:Touch your nose, please.Touch your ear, please.Touch your mouth, please.Touch your eye, please.Touch your hair, please.类似的活动还有Listen and color. 听指令涂颜色,Listen and draw. 听指令画画等。 活动说明:我们称这样的活动为TPR活动,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TPR活动有助于他们集中听的注意力,根据所听内容做动作有助于他们将声音和动作之间建立连接,更有助于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4对话教学板块中的听力活动设计示例对话教学中的听力活动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对话的理解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次听对话,每次关注不同的信息,逐渐深入,最终理解对话的主要内容。如,第一遍听可以设计有关对话的情景或背景的问题: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ossibly take place? When? 第二遍听可以设计故事概况信息的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chores do they mention? 第三遍听可以设计理解故事细节的信息:What chores does Ann do?How often does she do the chores? .活动说明:带着任务去听使听的目的性更强,学生也知道从哪个角度去听对话,从而增加听力活动的实效性。而且每次关注对话的不同信息,分散了对话的难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3.2.2“说”的技能训练1对话教学板块的活动设计示例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实施如下:Step 1: 通过复习故事复现购物语言。教师首先播放故事动画,学生跟读,进入故事情境。然后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T: Who are in the stor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do they want?接着通过让学生朗读有关购物环节的图片,为Talk together进行话题和语言上的准备。Step 2: 教学Talk together考虑故事情节的延续性,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Today Ken is in the store again. Guess, what does he want? 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预测对话内容。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验证猜测:Ken wants some socks. 接下来教师播放动画,提出: What size does Ken want? How much are they?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细节。学生在理解对话之后,进行跟读模仿。首先,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跟读,其次,学生小组内练习朗读,通过听、读,进行关注语音语调的机械性操练。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找2-3个小组本内模仿朗读,及时掌握不同程度学生对Talk together内容的掌握情况。Step3: 替换、创编对话教师在了解了学生对对话文本的掌握情况后,进行替换、仿编 Talk Together。通过创编对话,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增加语言实践量,巩固内化对话内容2Touch and Say板块活动设计示例Touch and Say是教材中针对“说”的技能训练的三个板块之一,由于没有过多的语言支持,又要求学生看图连续表达,所以难度是最大的。但如果教师引导到位,则是对学生“说”的技能的很好想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实施如下:Step 1: 复习导入,复述Anns dream.活动1:谈论Ann的梦。教师导问,谈论Ann的梦,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教师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T: Who had a dream last night? Ss: Ann had a dream last night. Who was with Ann? Ken was with her.Where were they in the dream? They were in the spaceship.Where were they finally? They were on Mars finally.What were there on Mars? There were Martians on Mars.Did they had some fun? Yes, they had some fun.设计意图:出示含有故事主要情节的图片,师生谈论。在谈论中复现Ann的梦境,并为学生独自看图复述做语言上的准备。 活动2:复述Ann的梦。教师找34名水平不同的学生上前,边指着图片边描述: Ann had a dream last night. She was an astronaut. Ken was with her. They were in space. Then they were on Mars. There were Martians on Mars. The Martians were friendly. They had some fun on Mars.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看图复述Ann的梦,了解全班对主题故事的学习情况,同时便于教师及时调整策略,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Touch and Say版块。 Step2:新知学习,描述Mockys dream。 活动1:找异同。教师在Anns dream图片的下方,对应呈现六幅插图,引导学生发现异同点。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差异:图片人物换成了Mocky, Lulu;地点变成了on the moon;遇到的不在是火星人而是a robot。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找寻异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插图内容的理解。活动2:师生谈论插图。教师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T:Who had a dream last night? Ss: Mocky had a dream last night.Who was with Mocky? Lulu was with Mocky/him.Where were they in the dream? They were in the space.Where were they finally? They were on the moon finally.What were there on Mars? There was a robot on the moon.Did they had some fun? Yes, they had some fun.在学生描述图片时,因为有原来复数的Martions变为单数的a robot, 教师要主要学生在was/were选择运用的情况。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师生谈论描述插图,为后续整体输出做准备。 活动3:描述Mockys dream.教师PPT呈现问题,给予学生语言的支撑,引导学生小组内完成对Mockys dream的描述,并找个别同学展示:Mocky had a dream last night. He was an astronaut. Lulu was with him. They were in space. Then they were on the moon. There was a robot on the moon. The robot was friendly. They had some fun on the moon.设计意图:同伴间互帮互助,在基本达成自己独立完成描述的同时,又培养了用英语交流表达的意识。3Ask and find out板块活动设计示例Ask and find out板块是一个综合语言运用活动,需要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本课功能句型进行采访,又要能在交流中听懂同学的表达并正确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实施如下: Step1: Free talk T: Do you like sports?Ss: Yes, I do.T: 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sports are they?教师出示一组体育运动图片,拓展一些常用词汇如: basketball, badmintonStep2: Read and find outT: What sports did Peter do last week?学生阅读对话,回答老师的问题:Peter didnt play football. He went swimming last week T: Goo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教师做示范采访本班一名学生,并做记录。Step3: Make a survey:What sports did your friend dolast week?操作方法:四人一小组。每名同学用功能句型至少采访其他2-3名同学并做记录,然后在全班汇报。汇报时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关注口头和书面表达是否正确。4故事板块中“说”的活动设计示例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故事,用问答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表述,从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以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为例,实施如下:故事图片教师的问题学生的观察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反应累积故事(教师带,学生跟着说)整体感知Look at the whole picture, guess, what is Mocky doing? S: 卖东西T: sell, sell thingsMocky is selling things.图11. What can you see?2. What is Mocky writing? 看未完成的字1.table2.stor引导看图9storeT: store, 猜猜什么意思?S: 摊位,商店T: 认定 “商店”Mocky wants to sell things.(Mocky is selling things. Mocky wants to sell things.)图23.Who comes?4.What does Tiger do? 3.S: tiger4.S:买东西T: buy thingsLittle Tiger comes to buy things.(Mocky is selling things. Mocky wants to sell things. Little Tiger comes to buy things.)图35. What does Tiger buy? 5. Little Tiger wants to buy a camera.5.Little Tiger wants a camera.(Mocky is selling things. Mocky wants to sell things. Little Tiger comes to buy things. Little Tiger wants a camera.)图46. What does Tiger want? 6. Tiger wants a hat.6. Little Tiger wants a hat.(Little Tiger comes to buy things. Little Tiger wants a camera and a hat.)图57. Who comes?8. What does Danny want? 引导看图67. Danny8. Danny wants a clock7. Danny comes8.Danny wants a clock.(Mocky is selling things. Danny comes.Danny wants a clock.)图6忽略图79. What are on the table? 10. What does Little Tiger want? 引导看图,猜词9. S:书magazine T: magazine(呈现书、报、刊,学生辨认)10.Little Tiger wants a magazine.(设问:Tiger买了几件东西?归纳)10. Mocky wants to sell things. Little Tiger comes. Little Tiger wants a camera and a magazine. Danny comes. Danny wants a clock. 图8(忽略)图911. Who comes? 12. Does he want to buy things?11. Uncle Booky.12. No.11. Uncle Booky comes.12. Uncle Booky doesnt want to buy things.图10,1113. What does Uncle Booky say? 13.学生发挥Those are Uncle Booky things. Mocky cant sell them.5阅读教学中“说”的活动示例 阅读教学中说的活动通常都在阅读理解之后,也就是通常说的post-reading 环节中进行。以四年级第三单元为例,实施如下:读后活动:谈论书中人物的穿着。教师先指着一名人物图片进行示范:Look! This is Jack. He is wearing a red shirt and yellow shorts. 接着学生6人一小组,每人选择一名人物,表述其穿着。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看图描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再读短文,读出有关语句。然后进行小组展示。通过描述短文中人物的衣着,内化短文内容,并为谈论自己的实际穿着进行语言铺垫。在学生对短文中人物穿着进行充分谈论之后,教师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穿着。教师先进行示范:Look at me. Im wearing a white coat and black trousers.同时教师在PPT上呈现颜色和服装类词汇,为学生的口头表达提供语言支持。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作事情的能力,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3.2.3“读”的技能训练1阅读板块教学活动设计示例北师大版英语教材中的板块内容自四年级有了部分调整,新增了专项阅读板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我能阅读”的意识和兴趣,逐步渗透阅读策略。阅读教学更多的是学生内部思维活动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挖掘学生的隐形思维,并将其显性化,便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六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为例,实施如下:Step1: Before reading T: We know a lot of cities in China. Do you want to go to any other countries or cities? Where do you want to go?学生说一些国家或城市名称。Liu yinyin will introduce four pen friends to you. 处理:pen friends. They ar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意图:通过呈现四名外国笔友的信息,激发学生了解他人的欲望,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Step 2: While readingT: Who are they? Read it and circle their names as quickly as you can.学生快速圈出人名。并回答They are.T: Can you find out the person whoa. comes from Germany.b. likes volleyball.c. is learning Chinese.d. is twelve years old.T: Read and underline the answers.学生阅读短文,寻找人物信息。之后,教师核对答案:Who can tell us? How do you know that? 设计意图:第一遍阅读,教师通过问题提示引导学生独立快速阅读,即粗略地阅读,提取有用信息。在反馈检测学生理解情况时,关注学生是如何获取答案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教师出示表格:Look at this form. Where are they from? What language do they speak? What sports do they play? 学生和教师一起浏览表格内容。NameWhere from?LanguagessportsAlexTinaSu YunMarkT: Id like you to work in groups to finish the form. Each student should choose one to read at least. If you have time you can read more. 教师出示任务要求:小组合作阅读,完成表格。四人一组,每人至少读一篇,至多不限。认真阅读,标划答案并记录。小组交流,核对答案。T: If you have finished, you can exchange your ideas and check your answers together. 师生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同时简要处理如下词汇:Toronto, Canada, Germany, Singapore, New York.(通过单词发音体会音译外来词的意义并辅以图片。)French, Kongfu (通过展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的图片示意,弘扬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第二遍阅读,学生小组合作,每人至少阅读一篇文章,然后通过交流和分享个人信息,完成表格。教师设计了表格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关注学生对语篇细节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表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以及如何与人合作有效完成任务的能力。 Step 3: After readingT: Lets say something about Alex. 师生复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关键词的支持简要介绍。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自由复述。T: If you want to go to in summer vacation. You can write E-mails to them and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ountry, such as the weather, the famous places.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复述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重组和表达能力。2词汇教学中“读”的活动设计示例在单词教学中,认读单词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听懂理解会说单词之后,教师会设计认读单词的活动,培养学生对词句的阅读理解能力。如Whats missing? 教师在Ppt一次呈现四个单词,学生认读,两秒钟后,四个单词中消失了一个,学生说出失掉的单词是什么。或“将单词和图片相匹配”的活动,教师把单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把教学图片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单词旁等。单词中的认读活动形式较为丰富,就不在一一赘述。3.2.4“写”的技能训练小学阶段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对学生写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课标中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提到: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二级目标中提到:能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我们采取了说写结合,读写结合,以读助写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1、以五年级教材中的读写活动为例,实施如下:Step 1: 师生谈论图片教师呈现Writing the missing words部分的图片,带领学生观察图片信息,并进行师生问答交流。T:Look, whats this? Ss: Its a plane.T: What does she do? Ss: She is a pilot.T: How many people can you see? Ss: There are two.T: Look, where are they? Ss: In her dream.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用英文与教师进行谈论。帮助学生理解短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并明确阅读的主题。Step2:谈论信件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信件格式T: What is it? Ss: 一封信。 教师教授letter,学生理解词义并跟读。 教师提问,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答案并用笔圈出,然后回答。T: Who wrote the letter? Ss: Jane wrote the letter. T: Who did Jane write to? Ss: Jane wrote to her mom.T: Where is Jane now? Ss: Jane is at Amys house. T: When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