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二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题卷.doc_第1页
桃源二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题卷.doc_第2页
桃源二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题卷.doc_第3页
桃源二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题卷.doc_第4页
桃源二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题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源二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 B、 C、 D、3、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4、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5、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6、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7、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这说明A、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B、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政治分歧不可调和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决定作用8、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9、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 身体健康 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A、 B、 C、 D、10、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1、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12、俗语“乡音难改”表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13、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A、学历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4经过全球征名活动,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玉兔号”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中华儿女对中化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A B C D15.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黄山和与黄山融为一体的徽文化,同样感染着每一个亲近它的人。这说明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深远持久的特点 相对独立的特点 积 极主动的特点 A. B. C. D.16据报道,早年去台的南京人聚居一地,生活习性和乡音至今未改,南京话讲得相当地道。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历史继承性 D鲜活时代性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继承传统文化应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海纳百川,熔铸百家18.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启示我们:( )A.要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B.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9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 身体健康 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A、 B、 C、 D、20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21当前,我们有的媒体,时不时地搞一些擦边球的东西,内容低俗、格调不高。宣传报道上,为了“炒作”而不顾事实,为了“卖点”而不顾品位,为了“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这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作为文化产业,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A B C D22.面对明星的虚假广告,国家广电总局多次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这样做 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有利于传播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净化广告市场风气 有利于文化的多样化发展A. B. C. D.23.某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辩论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把荣辱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该校之所以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生动表现可以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A. B. C. D.24.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25.南京市不断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把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工作A. B. C. D.26.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 B. C. D. 27.因家里穷、没钱给重病的母亲看病,一对很孝顺的兄弟铤而走险劫持人质,作案时被警察当场抓住。法院判定二人一个有期徒刑5年6个月,另一个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该事件被报道后,打动了很多人,许多人捐款帮助他们的母亲。这启示我们 必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缺乏科学文化素质,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是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A. B. C. D.28.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读书就能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29.北京市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天津市开展以“孝心献给父母、爱心奉献社会”为主题的慈孝文化教育活动。两市的做法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加强文化传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B.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C.坚持文化创新,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D.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文化素养30近年来,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奋斗等一批国产影视剧,一改过去的“高大全”、空洞说教的单一形式,以丰富的人文情怀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这说明( )。A.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B推动文化形式的创新就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D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话题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是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他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材料二:中国作协的贺辞指出:“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莫言的成功给我国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启示?(12分)33回顾近几年来感人的爱心救人事件,人们无不被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最美”善举感动着。从伸手接住妞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到对溺水老人跪地实施人工呼吸的“最美女孩”余书华,普通人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根据上述材料,有同学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危险的时刻。”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34.材料一、2012年,全国城乡共建精神文明座谈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会议要求把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