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Respiration),一、动物的呼吸:水生、昆虫、爬行动物一、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一、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概述呼吸(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停止,生命也将死亡。 CO2 生物体 外界环境 O2,呼吸的全过程,吸气 肺通气 外呼吸(肺呼吸) 呼气 肺换气:肺泡肺毛细血管 呼吸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换气:血液组织细胞 内呼吸(组织呼吸) 氧的利用(细胞呼吸),2、呼吸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呼吸系统,呼吸道,肺,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主支气 管、肺内支气管,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 以骨和软骨做为支架,当气体流入时不致于塌陷,从而保证气流的畅通。 管腔粘膜 腺体多分泌粘液 粘膜上皮细胞上纤毛多可帮助尘埃与异物的排出.,气管,气管 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肺泡是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气管和支气管由“C”形软骨环和连于其间的环状韧带构成,气管有16-20个软骨环,c形软骨缺口处由横向的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软骨具有支架作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情开放状态,以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肺,肺位于胸腔内,左肺分为两叶,右肺为三叶。,传导部:气管支气管中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肺泡囊。每个肺约有肺泡34亿个,总面积达50100m2。,肺泡的结构特点:数量多、总面积大,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很薄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肺通气,肺换气靠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 吸气肌-膈肌和外肋间肌呼气肌-内肋间肌和腹壁肌 腹式呼吸:膈肌缩张为主 胸式呼吸:外肋间肌缩张为主,肺通气的动力,吸气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大吸气肌舒张 吸气 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间接动力:呼吸运动,肺活量,补吸气量:1.52.0L 潮气量: 400600(500)mL 肺活量 肺总容量 补呼气量:0.91.2L 余气量: 1.01.5L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男:3500ml女:2500ml,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处,(1)交换部位,(2)交换条件,浓度差,肺泡O2浓度肺毛细血管内O2浓度肺泡CO2浓度组织细胞内O2浓度体毛细血管CO2浓度组织细胞内CO2浓度,体毛细血管,二氧化碳CO2,氧气O2,组织细胞,(4)交换结果,动脉血,静脉血,(3)交换过程,气体交换,5、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载体,氧气:由红细胞血红蛋白,二氧化碳:部分由红细胞携带,大部分溶于血浆,O2的运输,物理溶解: 1.5% 1.运输形式 化学结合: 98.5% PO2高 O2+Hb HbO2 PO2低 暗蓝 鲜红,氧的运输Hb分子结构简介:MW64500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血红蛋白与与一氧化碳的结合力比与 氧的结合力大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 一氧化碳结合后分离的速度极慢。因此, 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后,氧便 失去了与一氧化碳结合的机会,使身体各 部分组织缺乏氧的供应而发生呼吸障碍, 这就是煤气中毒(也叫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的运输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的占95%。 化学结合形式:碳酸氢盐(88%)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组织细胞,红细胞,CA:碳酸酐酶,空,气,呼,吸,道,( ),肺,循,环,毛,细,血,管,( ),肺,循,环,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体,动,脉,体,循,环,毛,细,血,管,体,循,环,毛,细,血,管,体,静,脉,右,心,肺,动,脉,( ),( ),( ),( ),呼吸的全过程,肺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O2,CO2,( ),O2,( ),CO2,肺泡,( )运动,( )作用,呼吸,扩散,6、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气体交换,此外鼻腔、喉与发音有关,肺还有内分泌功能、防御功能。,7、呼吸运动的调节,神经机制:随意控制系统:大脑皮层、 皮层脊髓束、呼吸运动神经元,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自动控制系统:延髓是呼吸的基本中枢。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人体对高山的适应。,二、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肺气肿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硅肺,矽肺,矽肺(silicosis)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病因,约有95的矿石含不同比例的石英,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原料亦有含不同量的石英砂,如玻璃、耐火材料、搪瓷、陶瓷等。石英含有97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所以矽肺可以在从事接触二氧化硅粉尘的矿工、工人、工种兵和农民(参加铁路建设、乡镇工业接触粉尘的工种)中发生。,本章小结,1,名词:肺活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2,气管的结构是怎样的?3,呼吸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呼吸的全过程。4,简述氧气、二氧化碳在体内交换的过程。,第十章内环境的控制,一、体温调节二、渗透调节和排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一、体温调节,1 按调节体温能力把动物分为: 变温动物、异温动物、恒温动物2.体温恒定的机制:人体体温:体核(深部)温度、体壳(体表)温度腋 温 36.0-37.4 口腔温 36.7-37.7 直肠温 36.9-37.9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体温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温改变总产热量(散热产生+热量吸收)-总散热量产热量:肌肉活动、提高代谢速率、摄取热的食物、疾病发烧散热量:排汗、增加血液循环、排尿排粪、摄取较冷的食物,二、渗透调节和排泄,1 .渗透调节的必要性2 .排除体内的含氮废物3.排泄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二、渗透调节和排泄,1 .渗透调节的必要性: 维持内环境稳定2 .排除体内的含氮废物:蛋白质、核酸的代谢产物。,水生动物:氨,陆生动物:尿素,鸟类、爬行类:尿酸,二、渗透调节和排泄,排泄(excretion)是机体将物质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和它不需要的或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无脊椎动物排泄废物 草履虫 伸缩泡调节水和废物 水螅 扩散作用 涡虫 肾管排泄 昆虫 马氏小管排泄,二、渗透调节和排泄,3.排泄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人 排泄的途径:呼吸器官:CO2和水;大肠:胆色素、无机盐等;皮肤:水、盐、尿素等;肾脏:含氮废物、水、盐;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二、渗透调节和排泄,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器官之一。生理功能: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保持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钠、钾、碳酸氢盐及氯离子等),维持酸碱平衡 肾脏还可生成某些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所以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排泄系统的组成,肾 脏:,形成尿的场所,膀胱,尿道,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输尿管,排尿的通道,3.1排泄系统,肾 脏,结构,皮 质,髓 质,肾 盂,(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 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肾单位,一个肾约有100万个功能单位-肾单位组成。,3.2尿的形成,超滤、重吸收、分泌。超滤:当血液经过肾小体时,血浆中除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外,其余成分均可经过滤过屏障被滤至肾小囊腔形成原尿;重吸收: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中,一部分(约99)有用的物质和部分水分又被重新吸收入血液循环(肾小管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主要的场所) ;分泌:原尿又收纳肾小管分泌的K+ 、H+ 、NH3 等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3.2尿的形成,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9093 99 9597,79 微量 -,0.1 0.1 -,0.03 0.03 2,0.002 0.002 0.05,0.37 0.37 0.6,0.32 0.32 0.35,0.02 0.02 0.15,0.0001 0.0001 0.14,3.4 水重吸收的控制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自学),下丘脑 垂体分泌作用:主要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利尿)。 血量少、血浆渗透压高 ADH分泌增加,吸收水多,排尿少。血量多、血浆渗透压低 抑制 ADH分泌 排尿多。,3.5尿的排出,(1)排尿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2)泌尿系统的卫生,A、每天要喝适量的开水B、有了尿意要及时排尿C、保持尿道外口的清洁,3.6 泌尿系统疾病及救治,本章小结,1、简述肾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2,肾的五大功能,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11章,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11.1 动物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一道防线,屏障作用,杀菌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伤口血液凝固,呼吸道纤毛摆动,黏液粘住病原体,(体液),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在皮肤表面形成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胃液的杀菌作用,泪腺分泌泪液中有溶菌酶,唾液中的溶菌酶,第二道防御线,1吞噬:由吞噬细胞和NK细胞承担。,体内的非特异反应,第二道防御线,2 抗菌蛋白:能配合免疫细胞、抗体或其它防御因子,使它们发挥较强的免疫功能。如补体、干扰素、溶菌素、吞噬细胞杀毒素、白细胞素、血小板素等。,抗菌蛋白-补体,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约20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它是一类酶原,能被任何抗原和抗体的复合物所激活.由于它在抗原和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的作用,故称补体。,激活补体的方式:1 有的补体与已经结合在病原体上的抗体结合2 有的补体与病原体表面的糖分子结合,活化补体,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 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脊椎动物的细胞内存在有合成干扰素的基因,病毒感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第二道防御线,3 炎症反应: 炎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局部非特异性反应。, 局灶性炎症反应,破损细胞释放组织胺,炎症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白细胞吞噬细菌,死亡白细胞与破坏裂解的靶细胞共同酿成脓液(化脓),疼 痛:,发 热:,肿 胀:,发 红:,脓 液:,皮肤破损后的炎症反应,多肽类物质引发神经冲动,毛细血管扩张,增强白细胞的免疫功能,组织液增多,黄色粘稠液体,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来源:人在出生后产生的,特点:,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来源:一种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免疫的类型,一、淋巴系统的组成,1淋巴器官2淋巴管,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淋巴管:伴随着组织液的生成、回流产生而产生。,淋巴管,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左淋巴导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右锁骨下静脉,左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淋巴结胸腺脾骨髓,淋巴器官 Lymphatic organ,骨髓是由血管、血窦、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网状结缔组织组成的。,淋巴结 是淋巴管向心行走过程中的必经器官,圆形,椭圆形,灰红色小体 凸侧:输入淋巴管 凹侧:淋巴结门,输出淋巴管,形 态,脾,脾脏: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血循环的通路上,是血液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官, 也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成人的脾脏重量约150200g。,胸腺,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地方。胸腺大小依年龄大小而改变,淋巴系统与循环系统配合,有三方面的功能,1、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反应)的概念,2、抗原的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11.2 特异性免疫,抗原举例,病原体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异种动物的血清等异物精子,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1、所有细胞的分子标志,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类什么物质?有什么特性?,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所有的体细胞上都存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MHC的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3、淋巴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只与适合的受体结合,激活、增大,分裂,分化,分化,效应细胞群,记忆细胞群,人体内数以百万计的抗原受体是怎样产生的?,有两种可能的回答: 或者:身体内储有千千万万种各带不同受体的免疫细胞,每种抗原刺激从中选择活化一种克隆选择说。 或者:身体内只有一种或数种免疫细胞,不同抗原诱导产生出千变万化的受体来诱导说/定做说。,各方面证据支持克隆选择说,克隆选择学说,返回,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细胞免疫不产生游离的抗体,而是由T细胞直接完成免疫反应。病原体直接进入到体细胞,增殖后再感染其他体细胞时,T细胞免疫起关键作用。,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应答是也称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指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增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病原体侵入血液、淋巴液或组织液时,体液免疫起关键作用,细胞毒T细胞,活化,细胞免疫的过程,活化分裂分化,记忆细胞毒T细胞,肽与MHC结合,2、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1、入侵的病原体;2、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3、癌细胞;4、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1、抗体,2、抗体的特点,抗体分子的结构呈Y形,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分子。,体液免疫,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由B淋巴细胞合成后,能分泌到组织液中,也能移到细胞膜上成为受体分子。,抗体的结构,抗体的功能,抗体本身并不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物,它是通过活化互补的蛋白质系统和作为分子标记而使病原体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目标,最终使病原体分解。,3、体液免疫的过程,成熟的B淋巴细胞,致敏的B淋巴细胞,活化,白细胞介素-2,分裂分化,记忆B细胞,浆细胞,A、体液免疫,抗原,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处理,(成熟的)辅助T细胞,活化的辅助T细胞,(成熟的)B淋巴细胞,致敏性B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相同抗原,抗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分裂、分化,对抗细胞外的抗原,+ 抗原,4、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抗原(细菌或病毒等),进入血液,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呈递抗原,T,细胞,呈递抗原,B,细胞,感应阶段,直接呈递抗原,增殖分化,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反应,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抗原(宿主细胞内的病菌或已,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寄生菌),吞噬细胞,呈递抗原,T,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密切接触,释放淋巴因子,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反应,直接呈递抗原,激活溶酶体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应答在身体的哪些部位进行,扁桃体淋巴结:多在呼吸、消化、生殖系统的黏膜下。,1、免疫接种的概念,2、免疫接种的历史,我国从宋朝开始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 18世纪,英国的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 19世纪,巴斯德发明了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又叫预防接种。,五、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3、现有疫苗的三种类型,灭活的微生物; 减毒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4、免疫接种的两种方式,(1)主动免疫促使人体产生特异免疫能力 注射抗原,使人体“主动地”产生特异抗体。(2)被动免疫向人体提供特异的或非特异的免疫能力。 注射含抗体成份的抗血清,使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的或非特异的抵抗能力。,卡介苗经过处理,变成毒或无毒的活 的结核杆菌。白百破疫苗,伤寒疫苗经过处理的死 菌体。,返回,抗狂犬病毒血清抗乙肝病毒血清抗破伤风毒素血清胎盘球蛋白血浆球蛋白,返回,单克隆抗体 随着在研究上应用日益广泛,对抗体的数量和质量(专一性)要求越来越高。 数量多传统的实验动物马、兔等免疫不方便。 质量高大动物免疫难以做到单克隆。,返回,单克隆抗体制作过程,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综合了两方面优势: 淋巴细胞肿瘤能不断增值,但没有产生专一抗体能力。 从脾脏得到淋巴细胞能产生专一抗体,但不能不断增值。,11.3 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1)过敏 过敏反应表现:打喷嚏,哮喘,风疹等。过敏源:花粉,地毯灰尘,食物中某些蛋白质,蜜蜂刺蛰。 许多脱敏药物都有抗组胺效应。,组胺的释放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2)自身免疫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 由于某些尚未清楚的原因,免疫活性细胞攻击自身组织,出现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综合症硬化病肌无力症,举例:,1)风湿性心脏病2)类风湿关节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3)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症(AIDS)现在认为由 HIV 病毒引起。,津巴布韦一名6岁的艾滋病患儿,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改善睡眠 保持乐观情绪限制饮酒参加运动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全面均衡适量营养 改善体内生态环境食用微生态制剂,本章小结,1.名词解释: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2.细胞免疫的过程3.体液免疫的过程,第12章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第一节 体液调节的性质,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化学信使经组织液/血液传递并调节各种靶细胞功能活动。,内分泌,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体液中的,有别于另外一些腺体通过管道直接分泌到体外。所以叫做内分泌。,激素的作用1. 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2. 促进细胞的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3. 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调节行为。4.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调节生殖功能。5. 调节能量转换,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分,.含氮激素:蛋白质、肽类和胺类 (1)蛋白质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激素、生长激素等。 (2)肽类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 (3)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类固醇激素 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激素的作用机制,1.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第二信使学说是Sutherland学派在60年代提出的。,激素作用机制,含氮类激素第二信使学说,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内容, 激素H(第一信使)把调节信息带到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专一性受体结合; H-R激活膜上腺苷酸环化酶(AC)系统; AC ATPcAMP(第二信使) Mg2+ cAMP PKA激活PKA系磷酸化酶系引起靶细胞生理反应.,含氮激素除以cAMP为第二信使传递系统外,其它第二信使的化学物质还有: cGMP 三磷酸肌醇(IP3) 二酰甘油(DG) Ca2+,第一步 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第二步 与核内受体结合-激素核受体复合物,2.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2.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激素的特异性如何实现的?,不同种类的细胞有不同的受体。,总结:,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1 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如胃、肠中、肾中的内分泌细胞,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下丘脑的神经细胞,1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2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为什么说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重要中枢,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的内分泌腺,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位置:颅中窝的垂体窝内,色灰红,横椭圆形,体积小,重不足1g,分部,垂体,腺垂体,神经垂体,一、腺垂体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由6种腺细胞组成,分泌至少7种激素,均属含氮类激素。又称内分泌之首。,腺垂体分泌7种激素,1)生长素(GH)-生长素细胞分泌2)促甲状腺激素(TSH)-TSH细胞分泌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细胞分泌4)促黑素细胞激素(MSH)-ACTH细胞分泌5)卵泡刺激素(FSH),6)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7)催乳素(PRL)-催乳素细胞分泌,(一)生长素(GH,躯体刺激素),191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生长作用: 幼年缺乏GH-侏儒症,GH过多-巨人症成年GH过多-肢端肥大症: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二)催乳素 催乳作用 促进乳汁主要成分酪蛋白、乳糖和脂肪的合成。,(三)促激素 1)促甲状腺激素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促卵泡激素 4)黄体生成素,二、神经垂体 神经垂体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素(ADH)与催产素(OXT)。,(一)抗利尿激素(升压素): 1.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抗利尿作用。 2.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二)催产素 催产素具有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第三节 激素与稳态,1 甲状腺调节发育与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部位:甲状腺功能: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种类: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分泌不足时发生在幼年表现为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分泌过盛时 新陈代谢率增高,消瘦、血压高、心搏快、情绪激动、有颤抖等症状,表现为甲亢, 称凸眼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食物中缺碘,易患大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检修考试题及答案
- 电力英文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考试题及答案初级
- 低血压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54.3-2023 《餐饮服务单位管理规范 第3部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 (正式版)DB15∕T 3233-2023 《苜蓿混作饲用燕麦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产品设计阶段验收及缺陷检测标准
- 大学语法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一物理光学实验教程
- 企业信息化基础平台搭建规划及实施方案
- 五矿稀土江华兴华新材料有限公司5000ta稀土分离加工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
- 承诺书: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承诺书学生及家长(监护人)签署
- YY/T 0997-2015肘、膝关节被动运动设备
- YB/T 5189-2000炭素材料挥发分的测定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研讨发言稿
- GB/T 9115-2010对焊钢制管法兰
- GB/T 6208-1995钎料型号表示方法
- 45G互操作及信令流程
- 酿酒系统安全培训课件
- 2018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答案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