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doc_第1页
《大一统的汉朝.doc_第2页
《大一统的汉朝.doc_第3页
《大一统的汉朝.doc_第4页
《大一统的汉朝.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一统的汉朝工作案例王林口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全面提高学生历史成绩,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分析题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文景之治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东汉的兴衰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1、2、3班的学生,他们大多学习条件并不良好、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学习以感性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本学科的学习活动效果。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对简单的历史问题的分析,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中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础技能也有待提高的现象。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既要顾及高层次的部分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及初步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技能的情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并能正确评价汉武帝。(二)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初一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通过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像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备初步的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 正确评价汉武帝的功过教学流程:情景导入:教师在课前学生进入课室时先播放课件版头:歌曲守业更比创业难及关于前两节课文及本课相关的文字图片。既可引起学生尽快集中精神,又可承上启下。师:上节课讲到秦朝迅速灭亡,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激烈的争霸战争,结果如何?生: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师:正如歌词中说道“守业更比创业难”。汉朝统治者究竟怎样才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一) 文景之治1历史背景课件展示史记与汉书的两段关于汉初经济的记载,并将关键的古文用不同颜色来标记。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准书材料二:“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师: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和史料,简单描绘汉初社会状况,及造成的原因。生:主要回答出古文关键句的解释或课本上给出“经济萧条”等即可。(师注意及时表扬运用材料回答问题的学生,并指出很多古文并不深奥,鼓励学生学习好古文要籍。)2休息政策和措施师:假如你是刘邦,如何面对和解决汉初经济萧条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休养生息这一政策及措施。可播放录像无为辅助学生理解。) 生:讨论回答,略。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在讲措施中提倡节俭这点时,可将秦始皇陵和汉文帝的灞陵作比较,得出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3文景之治课件用古籍原文来印证文景之治的经济状况。材料三:“汉兴七十余年之间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师:请同学看古代史官描写的汉文帝统治后期的一段材料,跟前面汉初的情景是否相同?有何不同?生:通过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史料感受汉初经过休养生息政策后的变化。师:除文字材料外,我们还可看考古图片的细节得出汉景帝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课件展示动脑筋1的题目:通过汉景帝阳陵的彩俑的面部表情的细节(军人脸上嘴角上的微笑)让学生感受文景时期的安足。教师注意适当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归纳什么叫“文景之治”。 生:指出两者的明显变化。并归纳总结。知识点小结: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选做练习1)(二)汉武帝的大一统师:什么是大一统?它指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措施,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我们今天主要学习政治和思想上的内容。其他的在13、14、15课会有补充。(在黑板的副板书上标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课件展示狮子山兵马俑的考古资料。师:看考古资料,同姓王的种种表现对皇帝或中央集权意味着什么?生:严重威胁。师:在这时,一位能与秦始皇齐名的人物出现,他就是汉武帝。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所学的知识和课本内容,讲出汉武帝继位后要实现大一统(即加强对国家的控制)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条件。为实现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生:分组讨论各自负责的问题。讨论过程中可向老师提出疑问。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适时引导,回答学生的疑问。结合具体的问题,可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生: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回答汉武帝大一统的背景,和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关于推恩令的内容在学生讲述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补充强调:诸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爵号外,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定封号。这样,可以使一个大王国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使王国封地越来越小,权力越来越分散,大大削弱王国同中央对抗的实力。后来,汉武帝又用其他方法如酌金夺侯等,逐步夺去王侯的爵位,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为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把推恩令与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作比较,进一步分析它的巧妙之处(注: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兴趣)。课件展示诸侯王的势力如何被分解消除。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讲完后,请学生思考,董仲舒倡导的儒家学说与春秋战国时的儒家思想相比,有何不同?教师最后归纳指出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基础,实际上是综合了先秦时期其他各家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和阐发,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起来,渗透一些迷信思想,创立了神学化的儒学思想体系。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何评价这一措施。使学生知道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后,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武帝为确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多次下诏求贤,并在中央设立太学,用儒家思想来培训官员,教化百姓。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倒退。本知识点小结: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综述汉武帝大一统的背景和措施,并逐条列出来,既作为板书,又可作为本目小结。(选做练习2)(一) 东汉的建立和结束(二) 本目内容虽为小字,但建议教师配合媒体资料的图片简单讲解。(以讲授为主)例如:介绍王莽,他如何篡位,改制背景及失败,绿林、赤眉起义推翻王莽政权。1光武中兴西汉后期至王莽时期残破的社会局面,经过光武帝刘秀十多年精心治理,转变为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如人口由东汉初年的1000多万,增加到2100万。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使衰败的汉朝重新振兴,所以谥号“光武”。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光武中兴”。2外戚与宦官专权东汉末年灾荒连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统治腐败。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大起义。经过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小结与联系 (先做练习题再小结。)选择题略。做评价汉武帝的问答题时可先给出一些课本外的汉武帝,如迷信,金屋藏家等等,使学生能从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最后总结:教师让学生简单回顾课文的脉络,提出今后要继续学习汉代历史要注意的要点:注意史料的运用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选做练习3)板书设计一、文景之治1汉初社会状况:经济凋敝,社会混乱,百姓贫穷2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措施:(1)轻徭薄赋(2)重视农业(3)提倡节俭(4)“以德化民”文景之治影响:为大一统的出现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汉武帝的大一统背景:(1)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客观)(2)汉初诸子百家思想活跃(3)诸侯王国实力强大,对中央形成威胁(客观)(4)汉武帝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主观)措施:(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2)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推行儒学教育(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