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在当代社会,热爱与敬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已经成为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之一。 一、敬业的内涵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敬业精神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热爱、勤勉和克制。 敬业即热爱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所投身的事业是敬业的前提。只有当每个人把工作当作自己珍视的领域,视为自己价值得以表达的所在时,他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精力与体力的投入,才有可能克制自己放松懒惰的想法,才有可能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热爱自己的工作,是敬业首要的内涵。 敬业即勤勉努力。热爱工作只是敬业的前提和基础,还没有从愿望转化为行动,从想法发展成实践。敬业除了是对工作的感情之外,还是对工作的劳动与付出。只有热爱工作的口号,而无勤勉工作的行动,那是比不唱高调而懒散的方式更恶劣的做法。只有在本职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在磨练自己品格、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做出一番成就来。 敬业即克制。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和其他必要的生活时间,实际上所剩无几。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恣意享乐、纵情狂欢的欲望,甚至如果不能克制自己休息的想法,时间就会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克制与敬业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般,如影随形,相得益彰;而且一旦做不到克制,敬业也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了。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更要强调敬业精神中的克制品德。 二、当代敬业精神的现状 大多数人都认为,当前人们很缺乏敬业精神。贪官污吏的出现、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上市以及从业人员的失业、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作风散漫、工作效率低下等事例都说明这无不与敬业精神的缺乏有关。而大量的事例说明西方人和日本人都很具有敬业精神。西方的服务业和邮递业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恐怕在西方国家呆过的中国人都深有体会。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也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为了工作他们整个民族几乎每天都在跑步。相比之下,同样身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人却相去甚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敬业精神缺乏的原因分析 1、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二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帝制的国家,等级宗法观念和小农经济模式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很深。 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模式导致当时的生产力低下,有限的生产力将人们的思想局限于特定的区域内,不与外界接触,人们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竞争,根本谈不上什么竞争意识,更别说敬业意识。当前虽然是市场经济时代,但当代人受自古而有的这种经济模式的影响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消除的。 2、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受马列主义影响很深。马克思站在全人类解放的高度,在他的著作中对西方资产阶级如何剥削工人阶级剖析的淋漓尽致,从而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进步的一种社会形态,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于充分的肯定,但这种剥削思想也很容易使人们对马列思想产生误解,容易使他们认为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也存在着这种剥削,他们不清楚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是有本质区别的,更不清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人利益主体地位。而敬业精神却恰恰需要的是人们对自己利益主体的认可和肯定。 3、转型期形成的影响。“市场经济直接确立起社会成员的现实利益主体地位,市场经济中的劳动是直接为了劳动者自身利益的“为我”的自主劳动”。可见,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最重要的是人们现实利益主体地位的奠定。计划经济提倡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人们自己的利益混为一谈。而市场经济却将人们的利益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但思想的转变和变革比起来总是滞后的,好多人都明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但却不明白自己的利益主体地位,还是在意识上滞留在过去,还是将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相混淆,更接受不了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率的这一事实。不明白自己的利益主体地位的这种思想状态无疑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敬业精神要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是不太可能的。 4、思想道德品质的滑坡。部分富裕子弟炫耀性的奢侈消费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青年不在以创造为荣,而是以消费为乐。实际上,如果只是消费的话,人与动物并没有本质的水平,取消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真正的人不是用自己的消费来体现自己,并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来表达自己,通过独特的工作成果来展示自己出色的本性。当这种情况被逆转时,自然会造成人表现自己的方式发生变化,思想发生扭曲,结果就是快乐的时候不工作,工作的时候不快乐。 三、提高全民敬业精神的措施 (一)敬业精神可以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人们的敬业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敬业精神可以大幅度提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敬业精神,没有这种敬业精神,将会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幻,会被社会所淘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力加强,会在客观上促使人们去敬业和奋斗,这会有利于敬业精神的提高。 (二)提高社会分配的公平性。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性问题是经济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坚持社会分配的公平性,防止两极分化,使人们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才能使人们从内心维护这种社会制度,乐于为社会、为自己创造价值和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 (三)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我国国民缺乏敬业精神,这确实是一个国家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