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1.1战云密布的欧洲.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1.1战云密布的欧洲.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1.1战云密布的欧洲.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1.1战云密布的欧洲._第4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1.1战云密布的欧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学案 1 战云密布的欧洲 课标要求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 20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学案 1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1 背景: 随着 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 原因 ( 1) 经济的大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促使列强加紧寻求 和原料产地。 ( 2)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但在殖民地争夺中所得份额有限。 工业革命 海外市场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3 结果 ( 1) 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 瓜分完毕,同时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 ( 2) 列强之间对 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其中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最为尖锐。 列强 殖民地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2 提示 19 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德国、日本经济实力大为膨胀,但在殖民地占有份额方面明显有限;英国、俄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国家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低于前述各国,但是殖民地面积均远远大于前述各国。 教材栏目内容指导 课中思考 1 提示 早期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的不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的目的是掠夺财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是占领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并进行资本输出,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变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完全附庸。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 . 焦点 :欧洲。 2 . 条件 ( 1) 三国同盟 德、法积怨甚深,成为宿敌。 德国利用奥匈帝国与 的矛盾。 德国利用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 2) 三国协约 法、俄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是两国结盟的基础。 英国放弃 “ ” 政策,寻求与法国和解。 法国推动英、俄调整双方利益,共同对德。 俄国 光荣孤立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3 . 过程 (1) 三国同盟 1879 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1882 年,德、意、奥缔结了 。 (2) 三国协约 1892 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 1904 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双方化敌为友。 1907 年, 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4 . 影响: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三国同盟条约 英俄协约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课中思考 3. 提示 近代史上法德 ( 普鲁士 ) 之间的战争主要有: 17 世纪前期的 “ 三十年战争 ” 、路易十四时期对外战争中的法德纠纷、拿破仑帝国时期德国参加的多次反法同盟与法国之间的战争、 18 70 18 71 年的普法战争。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 . 背景 ( 1) 19 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 2) 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 领域。 ( 3)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 。 2 . 表现 ( 1) 传统武器的杀伤力大大增强。 ( 2) 潜艇、飞机、 等新式武器的问世,使战争从陆地向海底和空中扩展。 ( 3) 新的交通手段使战争范围扩大。 ( 4) 新的通讯工具如 、电话和无线电等,使指挥战争的有效范围扩大。 3 . 影响 ( 1) 战争更加残酷。 ( 2) 战争更加危险。 军事 扩军备战 坦克 电报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 . 原因: 近代以来,长期的战争使欧洲人认为进行 是国家的正当权利,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2 . 表现 ( 1) 军国主义: 掀起军国主义浪潮。 ( 2) 极端民族主义:德国兴起 “ 泛日耳曼主义 ” ;俄国掀起“ ” ;列强宣传 “ 民族优越论 ” 。 3 . 影响: 加剧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战争日益逼近。 德国 泛斯拉夫主义 战争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阅读与思考 提示 军国主义、崇尚战争。战争虽满足了殖民主义者争夺世界市场的要求,却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解析与探究 提示 (1) 原因:抢夺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 ( 2) 会。列强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日益激烈,最终只能用世界大战的方式来解决。 学案 1 自主 学习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探究点一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知识主线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情境材料 英德殖民地情况变化表 时间 国家 殖民地面积 ( 万平方英里 ) 殖民地人口 ( 百万人 ) 英国 770 267.9 1880 年 德国 英国 930 309 1899 年 德国 100 14.7 探究思考 ( 1) 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 ( 2) 针对上述情况,德国会怎么做?产生了什么影响? ( 3) 各国之间为何对殖民地情有独钟?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答案 ( 1) 19 世纪末德国的殖民地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远远落后于英国。 ( 2) 德国加紧殖民扩张。德国与老牌殖民国家英、法等矛盾尖锐,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 ( 3) 19 世纪末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关键点拨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探究点二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知识主线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主题 1 三国同盟的形成 情境材料 第一条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第二条 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进攻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非本条约签订国的大国发生战争,对所有缔约国而言,应立即同时产生履行盟约的理由。 1 882 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探究思考 ( 1) 德奥同盟条约主要是针对哪一国?它们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 2) 意大利为什么加入同盟国?三国同盟主要是对付哪个国家? ( 3) 三国同盟的核心是谁?为什么? 答案 ( 1) 俄国。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 2) 意大利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而加入同盟国。对付法国。 ( 3) 德国。因为德国实力最强,德国 与法、俄、英矛盾最大,三国同盟的形成主要是德国组织的。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重点精讲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 1)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 2) 在欧洲帝国主义国家间形成的英德矛盾、俄奥矛盾、法德矛盾的发展导致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出现是主要原因。 归纳总结 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以英国为核心,其对立的实质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主题 2 三国协约的形成 情境材料 材料一 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 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 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 20 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材料二 1907 年英俄协约的签订,也同英俄调整在亚洲的矛盾有关。按照这项协定,伊朗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带,双方均可自由出入。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关于中国的西藏,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 探究思考 ( 1) 据材料一可知,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英国为什么要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 ( 2) 依据材料一、二,你认为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实质是什么?签订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 3) 依据阅读以上材料获得的信息,你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有何认识? 答案 ( 1) 对付德国。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以便联合俄国在欧洲共同对付德国。 ( 2) 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分赃协定。正式形成了三国协约,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并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3)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勾结,完全以维护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勾结的过程中,总是以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为代价。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重点精讲 法、俄结盟的原因和后果。 法、俄结盟的原因是:共同的政治利益:法俄都担心德国的过分强大,三国同盟的建立加剧了这一担心;共同的经济利益:俄国需要贷款,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其后果是:法俄同盟的成立,形成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对峙集团的基础,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对峙集团的初步形成。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探究点三 科技应用于军事及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推动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情境材料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总结说: “ 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 ” 探究思考 试从一战前科技的发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等方面理解威尔逊所说的阴暗土壤。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答案 ( 1) 科技方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力图在军事上压倒对方,不断改进传统武器、研制新式武器、提高军队战略机动能力、促进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庞大的战争机器。 ( 2)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方面: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崇尚军事力量,掀起军国主义浪潮;同时, “ 泛日耳曼主义 ”“ 泛斯拉夫主义 ” 等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一股潮流,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的狂热之中,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教材互补 多年以来,俄国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并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奥匈帝国也致力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它同俄国的矛盾由此产生。德国是瓜分世界筵席上的迟到者,但它要求在殖民地问题上获得更大的权益。德国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发起挑战,英德矛盾激化。 ( 人民版 ) 归纳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 “ 双刃剑 ” :一方面,充分发挥了 “ 第一生产力 ” 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另一方面,它又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增强了战争的破坏性。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易混易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极端民族主义以 “ 爱国主义 ”为 幌子,以 “ 民族优越论 ” 为思想基础,以满足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外发动侵略扩张战争的需要为目的。所以 “ 极端民族主义 ” 与 “ 民族主义 ” 不同,后者是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核心的。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课堂小结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根源,但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源头在帝国主义本身,只有铲除帝国主义,才能真正赢得世界和平。 学案 1 互动 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1. 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 9 年在议会发表演说: “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 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 该讲话表明 ( ) A. 德国要争夺世界霸权 B. 德国要继续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 C. 德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D. 德国要资本输出 解析 “ 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 ” 就是要加入分割世界的行列。 A 学案 1 自我 检测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2.1903 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主动修复同法国的关系,其原因不包括 ( ) A. 英德矛盾的日趋激化 B. 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 C. 确保欧洲大陆的均势 D. 联合法国以对抗德国 解析 英国主动寻求与法国和解,说明它放弃了以操纵欧洲 “ 均势 ” 为目的的 “ 光荣孤立 ” 政策,故 C 项符合题意;A 、 B 、 D 三项均属于英国寻求与法国和解的原因。 C 学案 1 自我 检测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3. 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 “ 孩子们 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 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巴黎公社 B. 德意志统一 C. 普法战争 D. 德奥结盟 解析 题目中 “ 柏林来了命令 ” ,阿尔萨斯和洛林 “ 只准教德语 ” ,表明这两处地方当时已处在德国的统治之下。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 C 学案 1 自我 检测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4.1908 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这一举动招致了俄国的强烈反对。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 俄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 B. 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 C. 奥匈帝国的行为对德意志有利 D. 俄国反对奥匈帝国插足巴尔干半岛 解析 1908 年,奥匈帝国和俄国召开会议,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但必须建立在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的基础上。但是奥匈帝国在吞并这两地时,并没有满足俄国的要求。因此,从根本上来看,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俄国的反对。 B 学案 1 自我 检测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5. “ 当 ( 会议桌上 ) 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 ” 。这反映了德国的哪种特点 ( ) A.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 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C. 崇尚以暴制暴 D. 新式武器层出不穷 解析 在 “ ( 会议桌上 ) 发生争论 ” 说明没有暴力 ( 战争 ) 威胁, “ 开口前 ” 把枪摆在桌面上,则说明了德国崇尚军事,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 、 D 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 A项。 A 学案 1 自我 检测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 学习区 互动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材料二 英国政府和俄国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