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森林公园概况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部南营乡境内,西临平山县,北依山西省五台县,西北以草房村至肉纹沟一线右山梁为界,东南以要关石村至头道岭村一线左山梁为界,东和南至漫山林场区界,总面积1820hm2。鉴于五岳寨固有的地理区位,古老雄奇的地质地貌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秀雅、神奇、壮观的泉、溪、潭、瀑等巧夺天工的自然组合,使该区成了各阶层人士旅游休闲、消暑渡假、猎奇涉险、文体娱乐、沐浴自然的向往之地。1995年灵寿县人民政府曾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卢云亭教授等对五岳寨风景旅游区做过初步规划。为满足社会对森林旅游日益增强的需求,2000年6月,河北省林业局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了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1月正式批准五岳寨为国家森林公园。第一节 自然概况一、地质地貌本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古陆太行山中段东麓。区内广泛出露中、下元古界变质岩系。与下元古界五台群相当的岩系,在本区称为龙华河群(大约距今2024亿年);与滹沱河群相当的岩系,在本区称为甘陶河群(大约距今1719亿年)。其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角闪片岩、斑状花岗岩、闪长岩等。滹沱河群的变质程度较五台群稍低一些。本区中、新生代以来进入构造运动强烈活动阶段,中生代太行山开始隆起,并沿太行山东侧发生北东向大断裂,形成太行山东缘断裂带。新生代这些断裂活动继续东延,致使断裂带东缘下沉。断裂带呈梯形多级断裂,最东为下沉的平原地带;其次为山前丘陵地带西部;低山和中山地带延至太行山的顶部,表现为高耸的平缓山顶,如本规划区最北端的南坨(海拔2281.8m)。由于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抬升和差异断块活动,造成了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只有几十米)与高耸的太行山的强烈对比,形成了一系列相对高差较大的陡峭山峰。本规划区就处在由古老变质岩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断块中山地区,海拔在10002150m。由于断块构造形成了景区内山地沟深坡陡,山势雄伟峻峭,形如刀劈斧砍,秀峰林立、怪石嶙峋、姿态万千的地貌景观。五岳寨、通岳峡、银河峡、七女峰等就是这种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二、气候就地带而言,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山地阻隔影响,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约7.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约10,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约19,极端最高气温30,极端最低气温26。年降水量700mm左右,多集中在7、8月份。年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上,空气湿润,多云雾缭绕。10积温1846.6,年日照时数为24002900小时,无霜期90130天。三、土壤本区的土壤是在花岗岩、片麻岩等成土母质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主要有亚高山草甸土和棕色森林土。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上较平缓的山顶部,为厚层轻壤质。由于海拔高,降水量大,草被茂密,因此土壤常年较湿润。棕色森林土是本区的主要土类,所占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的坡地上,土层厚度约50cm,植被盖度较高,桦木、山杨、栎树、椴树、槭树、落叶松等乔木树种和众多的灌木、草本植物是组成这里的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四、水文 慈河(又称滋河)是灵寿县第一大河,在本县流长83km,流域面积753km2。慈河的上源流经本规划区,其干流两侧均有支谷溪流、泉水、地表水汇集,雨季水流较大,枯水季也不断流。由于坡陡谷深落差较大,全区激流,瀑布,水潭众多,最大的瀑布落差百余米,堪称燕赵第一瀑。本区之所以植被茂密、盖度大、土壤较湿润,均与水资源丰富有直接关系。良好的水资源,为野生动植物生存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五、生物资源本区地处深山区,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复杂,区内及其周边村落较小,人口不多,人为活动较少,社会环境较闭塞,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因此,野生生物资源较丰富。(一)植物资源 1植被概况 五岳寨森林公园地带性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天灾和人为破坏,原始林相大部分已不复存在,所剩部分均为近400年的天然次生林。1949年,本区曾列为冀西造林区,1956年正式命名国营漫山林场,辖区总面积3179hm2。其中有林地609.1hm2,灌木林地448.1hm2,荒山1176.7hm2,不便用地916.8hm2,特用地28.2hm2。自1957年开始,林场加强了对现有林的封育、管护,大力开展人工造林活动,使五岳寨的植被盖度和森林面积逐渐扩大,如今植被覆盖率已达到98,森林覆盖率达60%。本区植被多为夏绿阔叶林。由于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复杂,气候、土壤呈梯度变化,生境条件多样,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分布类型。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原因,原始植被景观已不复存在,如今我们看到的均为次生植被。 据河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初步调查,本区约有高等植物120科、357属、532种(包括变种等种下单位),分别占河北省现有纪录的58.8、38和19。在以上这些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20科、31属、41种;蕨类植物13科、17属、27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84科、305属、459种。从以上统计看出,这12个优势科只占全区总科数的10,而它们所含的属数和种数却分别占到全区植物总属数的42.9和总种数的48.6。这些优势科中的物种,大多是温带分布成分。因此,该区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植被特征。 2区系成分 该区地处暖湿带,植物区系位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华北山地亚地区。其植物区系以温带分布类型占绝对优势,尤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其中最为典型的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百合科(Liliaceae)和十字花科(Cruciferae)在本分布类型中占有显著地位。木本植物中,杨属(Populus),柳属(Salix ),胡桃属(Juglans),鹅耳枥属(Tilia)、白腊属(Fraxinus)、槭属(Acer)等,也显示出北温带分布类型特点。尤其是广布于本区中的杨、桦、栎、槭、椴、榆、栾树、臭椿、蚂蚱腿子、木香薷等,更代表了北温带华北植物区系特征。以上这些乔、灌木树种不但是组成该区森林群落的主要群种,也是第三纪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在本区残留至今的,较为典型的物种。 本区植物区系种,也有一定比例的热带分布属和少数地中海中亚成份,如卫矛属(Euongmus),臭椿属(Aillanthus),牛儿草属( Boea),牵牛花属( Pharhitis),牛皮消属( Cynanchum),一叶楸属( Securinega),角蒿属( Incarvillea)等。其代表物种有臭椿、木香薷、猕猴桃等。 本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根据野外考察名录,这里分布的河北省特有植物有:东陵绣球、木香薷、糖叶黄芪、花楸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紫椴 主要造林树种及经济植物有60余种,重要药用植物约70种;花卉观赏植物有蔷薇、杜鹃、丁香、锦带花、山丹、紫莞、杓兰、溲疏、野罂粟等30余种。 3植物群落 本区植物随着海拔和气候的梯度变化呈垂直分布,其主要群落有: (1)亚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南坨海拔2000m以上,呈山地草甸景观,面积不大,主要由双子叶植物构成,分布均匀,无优势种之别,开花季节,群花争艳,植物种类有金莲花、委陵菜、藜芦、杓兰、野罂粟等。 (2)针阔混交林:分布在海拔20001500m,沟陡坡和沟谷的上半部。主要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桦树、六道木。 (3)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主要建群树种有:桦木、山杨、栎树、椴树,各树种混交不均,多呈状况混交,有的地段还混有槭树、核桃楸、鹅耳枥、山榆、山柳及工人种植的片状油松。林下灌木种类较多,主要有:绣线菊、六道木、接骨木、杜鹃花、溲疏及猕猴桃等。(二)动物资源 五岳寨森林公园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溪流众多,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生境。据初步调查,全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159种,隶属17目56科,102属,其中两栖类3种,爬行类14种,鸟类120种,兽类22种。在区系成分上,主要或完全分布于古北界的有100余种,约占全区总种数63,主要或完全分布于东洋界的有20余种,约占总种数11,其余为广布种。在160种动物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斑羚、金雕、雕鸮、红隼、雀鹰、大鵟、鸢、勺鸡、黑鹳等14种;被列为河北省地方重点保护的有10种,占全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的21.7;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有108种。 在120种鸟类中,夏候鸟40种,冬候鸟10种,留鸟42种,旅鸟28种,分别占33.3、8.3、35、23.4。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一、经济概况灵寿县总面积1066.2km2,其中平原136.2km2,占12.77;丘陵401.1km2,占37.62;山区528.9km2,占49.61。全县耕地面积261.0km2,占24.48;林地面积406.67km2,占38.14;其余荒山、水库、河流、村庄道路等共占37.38。据统计,2000年全县共有人口313819人,年国民生产总值115595万元,较1999年增长7.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683.5元。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2412元。 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南营乡总面积166.5km2,总人口9959人,是全县15个乡镇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乡。全乡共有耕地574.4hm2,人均只有0.058公顷。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4778万元,人均1.48万元,人均纯收入1735元,扣除税金及提留,人均所得1672元。 位于森林公园范围之内的大地村,有7个自然村,91户人家,274口人;耕地24.1公顷,羊130余只,约有20户安装了电视卫星接收天线。无任何工副业实体。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700元,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收入所得主要来自农业、牧业、林业,外出从业和本地劳务收入约占30。随着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地农民也在逐年受益,有的自建了旅游接待设施,有的出勤劳务。依靠旅游业的发展,农民们不但在传统观念上逐步更新,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二、历史沿革灵寿县历史悠久,据古籍尔雅、汉孔先、山海经、水经注、巴志、本草等记载,这里盛产灵寿木,故名灵寿县。上古时为冀州,春秋时属鲜虞国,公元前489年晋灭鲜虞国,归晋。公元前475408年(战国时期)属中山国。公元前406年,魏文侯灭中山,灵寿属魏。公元前378年,中山武公之子复中山国。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属赵。公元前206年,汉高帝元年置灵寿县(县址在今故城村),隶属恒山郡。东汉时(公元25220年)属常山国。西晋时(公元265317年)城址移现治。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属蒲吾郡。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属燕州。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4年)复隶恒山(今正定),宋熙宁六年(公元1074年)并入行唐县。1084年恢复灵寿县,属真定府。金朝袭用此名,元朝初属恒州,后隶真定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真定府。清雍正六年(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辖灵寿县。民国二年(1913年),灵寿县隶属范阳道;民国三年(1914年),撤范阳道置保定道,辖灵寿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属河北省,1958年10月,与正定县合并,名正定。1961年又与正定分离,恢复灵寿县至今。第三节 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五岳寨省级森林公园建于1994年。建园以来,经县林业局和公园管理处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以下基础设施: (一)由国家投资并修建陈庄至漫山林场管理处柏油公路90km,平山县城木场漫山林场场部的省级公路2002年铺油通车后,可直达佛教胜地五台山,使晋、冀旅游线路连为一体。 由公园管理处至七女峰的机动车道也已修通,即可铺油。 (二)为便于游人游览,景区内修筑了“三环两线”石阶步道12000m。 (三)架设通讯光缆40km,高压线路35km,建4万5千伏专用变电站一座,电视差转台和手机机载台各一座,基本保证了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和手机通讯的畅通。 (四)生活区内建起了高、中、低档宾馆、饭店、招待所、酒楼、山庄等38处,建筑占地总面积20000余m2。接待床位达到1500个,其中高档宾馆2处,内设舞厅、会议室、娱乐室、电视、电话及洗浴设施,可同时容纳300人食宿;中档饭店、山庄、酒楼16处,可同时容纳800人食宿;低档接待设施20处,可容纳400人食宿。 (五)生活区建有停车场多处,总面积近10000m2。 (六)由于生活区上源溪流、泉水众多,且水流常年不断,各用水单位均建有蓄水池,保证各项供水。 (七)各旅游接待场所周边环境均进行了绿化美化。二、旅游现状五岳寨森林公园自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其中1998年底,年客流量已达11万人次;1999年客流量达到13万人次,旅游收入约240万元;2000年客流量升至15万人次,收入达到280万元;2001年不完全统计客流量已达12.5万人次,收入230万元。19992001年客流主要来自石家庄,约占65%,天津、邯郸、北京、保定及周边市县及太原市约占35%。日最高客流0.4万人次,月最高客流2.5万人。 第二章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一节森林旅游资源一、自然景观资源 五岳寨森林公园是一处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由奇峰、峡谷、潭瀑、怪石等组成的综合性自然风景区。(一)古、雄、奇、险的地质地貌景观 五岳寨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中段的东坡,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古老基底的一部分,区内广泛出露距今约1724亿年的变质岩系,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角闪片岩及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等。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岩石的多种变质构造典型,混合岩化作用广泛发育,形成了象肉纹沟中如同肉纹的岩层,以及肠状褶曲、千鹤石等奇特岩石景观。 由于断块差异运动,形成西部山地与东部平原在地形上的强烈对照,构成了五岳寨的雄伟和挺拔。五岳寨五座山峰独立群山,海拔介于18781942m之间,山势陡峻,东、南两侧陡崖矗立,形成了近90的绝壁。此外,陡崖相对高差较大,悬垂谷底深达数百米。西、北两侧坡度稍缓,也有30左右,沿此坡可顺羊肠小道攀登至顶。主峰顶部是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岩石平台,三面临万丈绝壁,身临其境,奇险无比,是探险旅游的最佳去处。 由于内力作用,造成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加之长期外力风化剥蚀及重力崩塌作用,造就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多种象形地貌景观,它们奇形怪异,拟人似兽。如天下第一缝、将军岩、神龟追鲨、金龟望日、南天柱、玉杵石、七女峰等,令人百观不厌。特别是由于变质过程中造成不同物质的分异,在差异风化作用下形成的云龙石壁等浮雕状景观,更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由于崩塌和泥石流的作用,形成了有些地区的巨型岩块,它们或独立坡坎、或横卧谷底,其石巨大,形态各异,给人以雄奇之感。如睡佛石、龙扒石等。与高峰、山岭相对的是幽深的峡谷。本区因长期抬升,河流下切,以及构造断裂,形成各种纵深的峡谷,其势险要。如通岳峡,草房沟等嶂谷;谷壁几乎直立,谷宽几米、几十米,但谷深却达百米以上,站在谷底,颇有“一线天”意境;谷底溪流如注,巨石耸立,风声、水声,给人以奇险、奥妙之感。本区最高的一处景区为坨梁,其最高峰是海拔2281.lm的南坨,这里地势起伏平缓、视野开阔,平均高度都在海拔2000m以上,面积达2.71km2,为高山旷野景观。从地貌上看,这里是太行山的一级夷平面,是太行山在地质历史时期抬升、侵蚀、夷平的结果。(二)秀美的泉、溪、潭、瀑景观 由于地处太行山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而松散深厚的片麻岩粒状风化物既能渗水又能保水,是很好的蓄水层,加之森林密布起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使景区 内沟沟有泉涌,处处见水流,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据统计五岳寨地区约有山泉50余眼,多为下降泉,泉水流量在0.05l.78升/秒,水质矿化度小于1克/升。这些悄然潜行的地下水,一旦露出了脸面,就呈现出了秀雅、聪慧的流动美,它们在山谷间跳跃,汇集成清澈的溪流,面对深堑,奔腾而下,纵身一跃,造就了瀑布和石潭。 景区内的主要峡谷中都有规模不同的瀑布。瀑布的季节性很强,春秋两季水量较小,冬季凝成冰墙,夏季水量丰富,瀑布水面宽,流速急,形成了四季不同的观赏景观。五岳寨最大的瀑布当数“燕赵第一瀑”,垂直落差达108m,平时如丝如挂,常落不断,69月瀑布尤为壮观,瀑流如注,水从半山跌落谷底,轰鸣如雷,水花四溅,气势磅礴。“连天飞瀑”是五岳寨最长的瀑布,全瀑长达数百米,自上至下分为几级,曲折回荡,飞流连跌,缠绵多姿。在每个瀑布之下都有由迭水侵蚀而成的深潭,形成潭、瀑相间,溪水潺潺的景观。这些美丽的泉、溪、潭、瀑,将五岳寨装点得充满诗情画意。(三)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植被景观森林是本区的主体景观。本区植被类型主要为夏绿阔叶林,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到处覆盖着苍翠欲滴、林涛如海的树木。据统计五岳寨植被覆盖度高达98%,森林覆盖率达60,其中40以上是天然次生林。林相生长整齐,密度较大,种类繁多、空间层次明显,特别是水分条件较好的沟谷,林间阴暗、潮湿,倒木纵横,在高大的树木下发育了大量喜阴草被、灌丛,也有不少寄生植物。本区海拔介于10002280m,由于高度变化大,地形复杂,气候、土壤、植被均呈明显的垂直变化,构成多种生境条件,形成了垂直带谱清晰的植被景观,是太行山区的典型代表。由于人为的原因,原始景观已不存在,目前看到的均为次生植被,垂直带谱呈交错状态。居于垂直带谱上部的是海拔2000m以上的亚高山草甸带,主要分布在坨梁。由于海拔高,超过了森林生长的上线,因此没有树木生长,只有零星的灌木和主要由双子叶植物构成的草甸。在那里,平坦的山顶被绿草覆盖,初夏开花季节,游人仿佛置身于繁花似锦的天然大花园之中。厚厚的草地,平展展,软绵绵,好像美丽的地毯,走在上面心中有说不尽的快活和惬意之感。远眺脚下的群山,白云朵朵在脚下漂浮,大地如此之宽阔,那群山、白云尽在虚无飘渺之中。这种感受只有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才能体会到,这就是本区山地草甸景观的内在魅力。在海拔15002000m的范围内,属针阔混交叶林带,在本区主要是由华北落叶松林和桦木林(白桦、坚桦、硕桦等)等构成的森林景观;海拔1500m以下属落叶阔林带(杂木林带):是由桦木林(白桦、硕桦、糙皮桦)、山杨林;栎林和椴木林等构成的森林景观。林下胡枝子、三裂绣线菊、六道木、接骨木、太平花、照山白、大花溲疏、小花溲疏、杭子梢等灌木丛生;此外,在峡谷腹地,还生长有多种猕猴桃、山葡萄之类的层间藤本植物。郁闭的次生森林使得五岳寨显得更加神秘,而林相的季节变化也构成了五岳寨不同的色彩。春季大地复苏,盛开的迎红杜鹃、丁香、绣线菊、大花溲疏、太平花、小檗、胭脂花、白头翁、侧金盏、鹿药等使五岳寨成为花的海洋,迎接游人的到来;而此时,山杨林、色木槭林等幼嫩的红叶却能营造出春天里的“秋色”,真是别有一番景色。夏季茫茫林海遮天蔽日,远眺群山,一片绿色的海洋,绿色的世界。虽然这是“绿肥红瘦”的季节,但是在五岳寨的林窗、林缘、林下及亚高山草甸却有盛开的各色山花,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柳兰、东陵八仙花、毛丁香、锦带花、金花忍冬、鸡数条荚迷、荆条、树锦鸡儿、胡枝子、金雀儿、木本香薷、石竹、祁州漏芦、高乌头、耧斗菜、翠南报春、金莲花、银莲花、飞燕草、黄花菜、兰花棘豆、河北大黄、瞿麦、橐吾、荆芥、长瓣铁线莲等竞相开放。“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季的五岳寨真是色彩缤纷。植物的叶有变成红色的,如迎红杜鹃、卫矛、灰栒子、六道木、河北栎、青榨槭、色木槭、元宝槭、漆树、盐肤木、山葡萄等;有变成黄色的,如落叶松、胡枝子、辽东栎、蒙古栎等。秋季也是收获的季节,就连那挂满枝头的果实也是形色各异,有红色的,如金银木、金花忍冬、花楸树、水榆花楸、山楂、鸡数条荚迷、美蔷薇、大叶蔷薇、山楂等;有白色的,如北京花楸;有黄色的:如沙棘、南蛇藤等。此外满山的野菊、蓝盆花等将五岳寨的秋季打扮得层林尽染,风光无限。冬季虽是万木萧条,但是落叶后天然林枝条与宿存的果实,形成油画般的各色冬态同样令人赏心悦目。你看青绿色的青榨槭;银白色的青杨、白桦、硕桦老茎;红色的红瑞木、红桦、白桦的小枝、红柳等,虽然没有花叶的陪伴使得它们显得有些孤单,但恰是这种孤单,更衬托出树木的筋骨,给人抽象的美感。四季景色的变化构成了五岳寨的时序之美,使你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能给你惊喜,感受到它的魅力。在五岳寨众多的林木中,有两株特别引人注目。一株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老油松,它扎根于寨倾路旁的陡壁之上,犹如横空出世的玉龙,树冠向路侧倾斜,姿态优美,仿佛在欢迎游客的到来,故称:“迎客松”;另一株是位于流水崖沟树龄在250年左右的古杨树,其胸围7.17m,胸径2.3m的,国内少见,具有较高的观赏、林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四)形形色色的野生动物景观五岳寨森林公园自然条件优越,栖息着众多的野生动物。本区有多种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如野猪、豹子、狐狸、斑羚,以及环颈雉等众多鸟类,此外本区还有300多种昆虫。在这里抬头望去,苍鹰在山巅盘旋,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松鼠在林中跳跃,野兔在草丛中飞奔有时拖着长尾的雉鸡会突然飞起,不时引起游人的惊叹;如果在林中仔细寻找,或许还能看到大型动物的粪便或足迹,虽然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在这里,听不到闹市的嘈杂,伴随游人的是昆虫和鸟儿的歌声。(五)凉爽宜人的气候条件及扑朔迷离的气象景观 本区虽然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因地处山区,且海拔高度较大,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由表2-1可知,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为7.8,年降水量为761.lmm。夏季( 68月)的平均气温20.5,比北京和石家庄分别低4.5和5.3。五岳寨夏无酷热,7月平均最高气温仅有28,且昼夜温差大,因此当地又有“伏天还把被子盖”的说法。其实,从严格的气候学意义上讲,五岳寨根本就没有夏季(候平均气温大于22)。冬季漫长,春秋相连的气候特点使本区成为夏季避暑纳凉的最佳去处。五岳寨冬季(l2l月)的平均气温为-6.2,比北京和石家庄分别低3.4和5.0。冬季的五岳寨是一个冰雪的世界,那漫山的积雪,那挂满枝头好似玉树琼花、玲珑剔透的雾凇,使五岳寨银装素裹、冰清玉洁。表2-1 五岳寨与附近地区气温比较*地点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五岳寨-8.1-5.42.08.715.520.820.520.314.79.30.6-5.27.8石家庄-2.7-0.36.914.821.025.626.625.120.213.85.9-0.613.0北 京-4.3-1.95.113.620.024.225.924.619.612.74.3-2.211.8(*五岳寨气温资料取自漫山站) 山区的气候变化多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这种气候的真实写照。当山下己是繁华似锦,春意盎然时,山上却才刚刚脱去冬装,在这里即使是在五、六月份也会出现降雪。另外,本区地形雨也极为普遍,变化无常的天气使得“晴天得把雨伞带”成为五岳寨的一大怪,而“雨天观瀑”,也成为来五岳寨旅游的一大乐事。 “山无云则不秀”,山区云雾积聚,急剧流动,会形成瞬息万变的云雾景观,是吸引游人的一种盛景。五岳寨森林公园水汽充足,相对湿度大,云雾多。这千姿百态、变化莫测的云雾,更能使本区的山水产生一种隔雾看花的美感。二、人文景观资源灵寿县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众多的革命遗迹等构成了本区的人文景观资源。(一)历史传说在五岳寨的群山之中,古时长有一种灌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历代皇帝多以此木赐赠大臣勋戚,称做“灵寿杖”。灵寿就是以此木命名。据史料记载,灵寿自西汉正式建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名称一直没有变化,县域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堪称古老。据考证,五岳寨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早在元朝初年,后金被元朝所灭,后金将领赵贵为反抗元朝的统治,曾聚众在此建立山寨。五岳寨最早的得名即源于此。此外,在当地还流传着高鼎拒清兵的传说。相传满清入关后,明将高鼎率领数万官兵驻扎在五岳寨一带,拒不降清,并多次打退清军的围剿。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在井陉兵备道陈安国的劝说下,为了周边的百姓,高鼎决定归降,但在受降会上,人们却没有发现他。原来身为明将的高鼎不愿降清,隐居在五岳寨的山野之中,从此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者,出没于群峰之间,在山中习武、打猎。(二)革命遗迹五岳寨景区内有多处解放战争期间的炭窑遗址,这是当年太行山老区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的光荣历史写照,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三)现代建筑 为了便于观赏五岳寨的自然风光,在流水崖沟西侧的崖壁上修建了观瀑亭和观景亭,亭内彩绘与灵寿有关的古老传说。(四)民俗风情灵寿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风俗。如烤“柏陵火”,在正月十六日晚,家家门口将柏树枝点燃,传说烤此火能驱邪消灾。(五)土特产品灵寿人心灵手巧,用粗粮做出了许多花样食品,如锅贴饼子(用玉米面或高梁面、谷子面、山药面、谷糠面等制成)、稷米面馒头、银裹金花卷等,成为带有本地浓郁特色的地方小吃。本区有灵芝、党参、黄芪、柴胡、大黄、金莲花、沙参等69种药用野生植物;有珍贵的山野菜(含树头菜)多种,如辽东楤木(刺龙牙)、花椒芽、牛蒡、荠菜、栾树芽等;此外还有不少大型真菌和地衣。表2-2 五岳寨森林公园主要景点名录编号景 点 名所处位置描 述1神龟追鲨草房村山顶巨岩风化后的象形石。2 睡佛石草房村谷底的一块巨石,表面平坦,相传去五台山的菩萨曾在此休息。3 黑蛟石肉纹沟口谷底的一块巨型石,由于混合岩化作用,表面形成条纹。4洗子潭银河峡口由于变质分异作用,在潭内的石壁上形成一妇人给在潭中孩子洗澡的景象。5龙扒石银河峡泥石流的遗迹。6 千鹤岩燕赵第一瀑下由于变质分异作用,在巨型岩石上形成的翩翩起舞的仙鹤形象。7燕赵第一瀑银河峡落差达108米的瀑布。8观瀑亭银河峡西侧半山腰观看燕赵第一瀑的最佳景点。9蛟顶嚆燕赵第一瀑东侧垭口群山环绕,形成天然的回音壁,是喊山的最佳去处。10古杨树流水崖沟一棵胸径在2.3m,树龄在250年左右的古杨树。11七女峰肉纹沟在肉纹沟东侧亭亭玉立的七座山峰。12五台古道肉纹沟由石块砌成的通往坨梁和五台的宽约2m的古道。13 五曲溪肉纹沟两侧山岭挟持山谷形成五次转折溪水在谷中流动14坨梁顶峰本区最高峰,在夷平面上分布着亚高山草甸。15 肉纹石肉纹沟肉纹沟两侧的岩石,因区域变质作用在外观上似肉纹。16连天飞瀑通岳峡长达数百米,自上至下分为几级,飞流连迭。17南天柱通岳峡四壁直立的孤立山峰,到谷底垂直高差在几百米18金龟望日通岳峡位于山峰的巨大象形石。19神猴探海通岳峡位于山峰的巨大象形石。20将军挂甲通岳峡位于山峰的巨大象形石。21石巷通岳峡通岳峡口崩塌的巨石架在两山之间,石下形成通往通岳峡的石径。22嶂天岩通岳峡通岳峡一侧陡立的岩壁。23一线天通岳峡因断裂形成,两侧谷壁直立,形成嶂谷。24玉杵石通岳峡位于山峰巨大象形石。25鸳鸯石通岳峡位于山峰的两块巨大象形石。26迎客松寨顷寨顷附近生长在石壁夹缝中的一棵古油松,枝叶舒展,好似欢迎游客的到来。27五岳寨峰顶五岳寨顶峰五岳寨中的最高峰,峰顶处有一十几平方米的平台,三面临万丈绝壁,是观察周围山景和观日出的绝好去处。28天下第一缝五岳寨顶峰旁峰顶处在两组不同方向节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岩石裂缝,宽约0.50.8m,深约56m,长约20m。29乌龙壁草房子沟由于差异风化作用形成的浮雕状象形石。30将军岩草房子沟山峰沿节理崩塌后形成的石壁。31弥勒迎客草房子沟山石风化后形成的象形石。32观音洞银河峡口岩石崩塌后形成的石洞,近年在此建观音庙。33观景亭通岳峡通岳峡周围景色观赏点。34观瀑亭燕赵第一瀑西侧燕赵第一瀑的观赏点。35炭窑草房子沟,银河峡供西柏坡中央烧炭用窑遗迹。36松海听涛通岳峡鸳鸯石附近落叶松林37天女散花肉纹沟七女峰附近杜鹃花38桦木林通岳峡鸳鸯石附近桦木林第二节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国家标准(GB/T180051999)对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一、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一)地文资源评价表2-3 五岳寨森林公园地文资源评价表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典型度55完整度54差异度44多样度33科普度33评价分值19(二)水文资源评价表2-4 五岳寨森林公园水文资源评价表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典型度54多样度54差异度44利用度33观赏度33评价分值18(三)生物资源评价表2-5 五岳寨森林公园生物资源评价表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地带度108珍稀度107利用度86科普度65观赏度65评价分值31(四)人文资源评价表2-6五岳寨森林公园人文资源评价表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文保度42典型度43多样度31利用度21观赏度21评价分值8(五)天象资源评价表2-7五岳寨森林公园天象资源评价表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多样度10.8珍稀度10.8典型度10.7观赏度10.7差异度10.7评价分值3.7(六)资源组合及特色附加分表2-8 五岳寨森林公园资源组合及其特色附加分评价表评价因子评分值极强强较强弱资源组合11特别附加分2.51.5评价分值2.5根据风景资源基本质量计算公式: BXiFiF(式中B为资源基本质量分值,X为资源要素的评价得分值,F为资源要素的权值。)得到五岳寨风景资源基本质量B=21.2。风景资源组合评价值M=1;特别附加分值T=1.5。五岳寨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值为:M=B+M+T=23.7二、区域环境质量评价(H)表2-9 五岳寨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评价分值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2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质量一级标准2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质量一级标准1.5负离子含量主要接待区及主要景点其含量为5万个/立方厘米2.5空气细菌含量空气细菌量为1千个/立方厘米2总分值10三、风景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L)表2-10 五岳寨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条件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分值公园面积大于500公顷1旅游适游期在150天/年至190天/年之间1区位条件距省会城市100200千米1外部交通铁路50千米内通铁路公路国道或省道,有交通车随时可以到达1水路水路较方便,有客运航空100千米内有空港1内部交通区内交通方式较单一0.5基础条件各类基础设施一般1总分值6.5四、评价结果根据森林公园等级评定计算公式:N=MHL(式中N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值,M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值,H为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值,L风景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值。)计算结果为:N =23.7+6.5+10=40.2按照国家标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按评定划分为三级:即一级为4050分;二级为3039分;三级为2029分。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从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来说,本区主要以秀美、奇险的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体,并拥有一定人文景观资源,已达到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标准,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第三节总体评价 开发建设条件评价包括地理位置与地域组合、外部交通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区域经济状况、已开发建设景点、已有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能源状况等。一、优势分析(一)便捷的区位条件 五岳寨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中段,南靠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与省会相距110千米;北与山西省接壤,和佛教圣地五台山相隔只有50千米;西与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平山县为邻;东为阜平县。本公园与北京市、天津市、邯郸市、太原市,阳泉市的距离都不超过300千米,有数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在公园边缘交汇通过,最近又修通了直达山西省和五台山的漫平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地区都可成为五岳寨森林公园依托的客源市场,这对公园的发展十分有利。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五岳寨森林公园可与本县的横山湖旅游区、鹿泉的抱犊寨旅游区、赞皇的嶂石岩旅游区、正定的荣宁街、隆兴寺等古迹人文景观、井陉的苍岩山、平山县的西柏坡、阜平的龙泉关长城、天桥瀑布群组成一条太行山系列旅游路线,在景观上互为补充,构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二)丰富的景观资源五岳寨森林公园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区,与周边地区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境内古、雄、奇、险的地质地貌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观、秀美的泉、溪、潭、瀑景观、扑朔迷离的云、雾、雨、雪、凇景观等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是游人观光、避暑、健身、探险、科考的理想场所。具有与周边景区的互补性。(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1供电:变压器4个(管理处50千伏安;草房村30千伏安;电力局2 个50千伏安),属于南营电管所。2通讯:在草房村的天赐度假村后已建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机载站。3有较充足的水源供应。4已修好一条景区公路和一条游览步道以及部分安全护拦。5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目前有高档宾馆2家(设舞厅、会议室、淋浴、娱乐室、有线电视、电话等)可接纳300人食宿; 中档宾馆16家,可接待800人食宿。另有低档宾馆20家,可接纳400人食宿。(四)良好的旅游产业意识1政策保障: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方面享受国家和地方政策上的支持。灵寿县已将旅游业作为本县的支柱产业,并把五岳寨的开发作为灵寿县旅游开发的龙头。政府重视规划,支持有序发展的政策为五岳寨的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2群众积极性强五岳寨地区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很高,已建成的38家高、中、低档宾馆,其中个体占35家,足以说明群众旅游产业意识极强。二、不利因素分析(一)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景区内岩石破碎,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山洪和泥石流,这在工程建设和旅游项目、设施的安全性方面要充分考虑。(二)基础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1游步道 现有的游步道还没有全部硬化,还要开辟新的道路。如:到五岳寨各峰的步道。缺少途中休息的地方。2护林放火设施不健全,客房多无供暖设备。防火季节封山的措施,以及客房多无供暖设备使五岳寨森林公园在漫长的冬季成为半年闲。3厕所景区厕所远未达到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要求。4水资源利用 景区内水资源总量没有可靠的统计资料,无节水措施。5瀑布景观效果受雨量影响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6缺乏正规的景观提示牌。(三)旅游收入单一目前公园收入主要依靠旅游门票,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旅游购物市场不健全,商业网点稀少;特色产品、地方小吃开发不足,由于旅游购物中的地方、特色产品欠缺,饮食行业缺乏当地特色;缺少游客参与性游乐项目,影响公园综合收入。第三章森林公园性质、建立依据及建设原则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根据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特色、自然地理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综合考虑石家庄市、灵寿县旅游发展体系及未来旅游市场的需求、发展趋势,确定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性质为: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为基础,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山水风光为主线,观光、度假为主要功能,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科考探险、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森林公园。第二节森林公园建立依据一、政策依据五岳寨位于太行山中段。太行山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立五岳寨森林公园,加大对公园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符合“三北”防护林建设方针和国家保护次生林的政策。近年来,河北省已将太行山地区的开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五岳寨作为全省森林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巨大支持。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的国民经济新兴产业序列第一位。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其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部分,省、市、县级规划都把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列为旅游扶贫重点建设优先发展项目。三、法律、法规依据1994年原林业部公布实施了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同年,林业部组织成立了中国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规范了国家森林公园的审批程序。1996年,林业部发布实施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林业行业标准(LY/T5132-95),为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和总体设计提供了法律、法规和技术上的依据四、游客需求发展趋势依据根据国家旅游局抽样抽查表明,游客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如下明显特点:(一)追求新奇刺激,热衷探险猎奇,向往荒凉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环境。(二)愿意从事参与旅游活动,要求对传统的旅游进行深层次开发。(三)对异地文化有着长盛不衰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民族特色的旅游尤为感兴趣。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能够满足各阶层游客的需要。第三节森林公园建设原则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贯彻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办园方针,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特点,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本着突出重点、分期开发、滚动发展,把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建成集度假、观光、避暑、科普、科考相结合的旅游胜地,发展成为石家庄旅游圈的重要景区。在规划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较大,可以分为多个景区,但必须在总体上综合衡量,在计划上通盘考虑,在布局上统筹兼顾。二、相似性和完整性原则森林公园内森林旅游资源具有成因的共同性、形态的类似性和发展的一致性,各分区都是相对的地域综合体,能独立承担一定的森林旅游职能。三、突出主导因素原则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众多,必须选择在各景区森林旅游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加以突出,使公园整体上协调一致,在各个景区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做到存同求异,加强单个景区对游人的吸引力。四、生态保护原则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是保证森林公园持续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第四章总体布局第一节功能分区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的范围是漫山林场国有林的一部分,规划面积1820公顷,规划范围内景区众多,各有特色,有的以雄险的山岳风光为主,有的则以秀丽的森林景观著称,可以满足不同的旅游功能需要,因此将整个森林公园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一、山水风光游览区本功能区主要包括通岳峡景区、银河峡景区和鸳鸯石景区。该区内既有雄险的山岳景观,又有秀丽多变的水体景观和季相万千的森林植被景观,是在本森林公园内开展观光旅游的最佳区域。规划本区主要满足游人的观光游览需要为主,在景观的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景点和防护措施,同时根据规划的要求新设立一些景点,形成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主要观光游览区。二、康体健身娱乐区本区主要包括寨倾景区,区内地势较为开阔,周边有大量的落叶松林,形成城市内难得一见的疏林草地景观;同时因这里海拔较高,在夏季最炎热的时节,这里仍能感到丝丝凉意,是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四大怪中“伏天还把被子盖”的真实体现,因此规划将本区建成一个以满足游人避暑、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按规划有计划地建设一些旅游接待项目和康体健身项目,逐步完善其功能,最终使本区成为未来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新中心。三、度假休闲区本区主要包括现有的草房村和头道岭村,本功能区规划为寨倾旅游接待中心的配套区,用以弥补寨倾中心接待能力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供不同档次及形式的旅游接待服务,让各种类型的游客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照顾,同时也为公园的分期开发提供了可能。四、远足寻古健身游览区本功能区内的主要景区是七女峰景区,区内森林植被状况良好,山岳景观突出,又是通往第一高峰坨梁的重要通道,这里曾是通往五台的古道,是喜爱远足、健身、寻古游人的必游之路。规划将本区开辟为以寻访古驿站,攀登坨梁为主要旅游活动的区域,加强登山道路两侧的林相改造,并在坨梁至七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全部返校通知书
- 广东南方职业技术学院通知书
- 广坪乡停电通知书
- 广德一中开课通知书
- 庄寨自来水停水通知书
- 建水门面整改通知书
- 建设区禁烧秸秆通知书
- 开江道小学入学通知书
- 张北县暖气涨价通知书
- 张康村发放物资通知书
- 中心导管-种类-介绍课件
- 电子商务说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笔试题库
- 光伏组件技术参数资料
- 《邮轮运营管理》2邮轮公司
- LY/T 2787-2017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 油罐防腐施工方案
- 宏基因组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mNGS
- 绿地概念方案汇报final
- 大气污染工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双筒CLTA型旋风除尘器
- nsc330系列通信控制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v8.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