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2版,昌吉州中医医院 席秋红,内容提要,2,国家基药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部分): 一、内容简介 二、特色优势 三、合理使用 四、不良反应,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基本药物理念,确保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所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2012年版基药目录的实施工作,指导和规范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诊疗行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适时启动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的制定工作。,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3,1.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编写目的,按照科学、严谨、简明、实用的原则,2012年版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突出保基本、强基层的理念,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和特色,力求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便于使用。,4,2.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编写原则,主要供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使用。,3.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使用范围,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2012年版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在编写中注重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的衔接,203个品种覆盖了173个中医病(证),对应西医疾病177个。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等临床各科常用药,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基本上满足了临床用药的需求。由于采用了中西医病名对应介绍的编写方法,也极大地方便了西医及广大基层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5,4.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覆盖中医病(证)、西医疾病数量,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5.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的正文,分两部分:总论和各论,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7,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总论,帮助广大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中成药的基本概念、科学内涵及相关内容,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科学地选用中成药。,5.1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总论主要内容,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各部分收载品种参照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功效分类进行介绍。,5.2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各论主要内容,各论部分按,内科用药外科用药妇科用药眼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骨伤科用药,六个部分介绍,8,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九)止血剂:槐角丸(十)祛瘀剂:血塞通胶囊(十一)理气剂:逍遥丸、 胃苏冲剂、元胡止痛片(十二)消导剂:六味安消胶囊(十三)治风剂:养血清脑颗粒(十四)祛湿剂:风湿骨痛片(十五)调脂剂:血脂康胶囊(十六)固涩剂:缩泉丸,(一)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 防风通圣丸(二)泻下剂:麻仁润肠丸(三)清热剂:黄连上清丸、 板蓝根颗粒 (四)温里剂:附子理中丸、稳心颗粒 (五)化痰、止咳、平喘剂:急支糖浆 (六)开窍剂:清开灵胶囊及颗粒(七)扶正剂:补中益气丸、 六味地黄丸(八)安神剂:柏子养心丸,内科用药,临床各科用药按功效分类情况,9,外科用药(一)清热剂:消炎利胆片(二)温经理气活血剂:小金丸(三)活血化瘀剂:京万红软膏妇科用药(一)理血剂:益母草颗粒(二)清热剂:妇科千金片(三)扶正剂:乌鸡白凤丸(四)散结剂:桂枝茯苓胶囊眼科用药(一)清热剂:珍珠明目液(二)扶正剂:明目地黄丸,耳鼻喉科用药(一)耳病:耳聋左慈丸(二)鼻病:鼻炎康平、香菊片(三)咽喉、口腔病:黄氏响声丸骨伤科用药(一)接骨续筋:接骨七厘散(二)活血化瘀:云南白药胶囊(三)活血通络:颈复康颗粒(四)祛风活络:狗皮膏(五)补肾壮骨:仙灵骨葆胶囊,10,【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6.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各论具体品种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各论每个品种按,11项介绍,11,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品种介绍,12,【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中成药名称,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13,【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处方中药物名称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名称。处方中药物排列顺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表述。,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14,【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首选中国药典及增补本收载的功能主治进行表述,对中国药典没有收载的品种,则选择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辨证用药规律、功能主治相对规范品种的国家标准进行表述。,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15,【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根据君、臣、佐、使制方之法,精炼地分析方剂配伍。,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16,【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根据收载品种所确定的功能主治,按病证不同分项叙述,突出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保持功能与主治的完整和统一。在介绍中医主治病症时,对有西医临床应用基础的品种,补充了相应的西医病名,以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如金匮肾气丸用于治疗水肿,慢性肾炎等。对收载品种临床报道延伸应用有较好临床基础,且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用药原则者予以载录,以供临床应用时参考。如杞菊地黄丸除可治疗眩晕、耳聋等,还有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报道,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17,【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摘要介绍该品种期临床前药效学研究结论,及核心期刊报道的药效学研究结论,以准确反映该品种当代中药药效学研究成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如通心络胶囊有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指标。,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18,【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主要根据(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参照核心期刊中报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3)结合药品说明书进行综合归纳,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该品种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如消炎利胆片有服用可引起红斑性药疹、月经不调的个案报道 。,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19,【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主要介绍妊娠及过敏体质等应禁用的情况。由于篇幅所限,对于含十八反、十九畏药物的中成药品种的配伍禁忌在本书的编写说明中统一介绍,具体品种中不再逐一赘述。,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20,【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主要说明中医病证、服药期间饮食、特殊人群如哺乳期、老年人、儿童、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或慎用的情况。,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21,【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按照国家标准介绍该品种的用量用法,坚持用量用法与剂型规格相一致的原则。具体品种的用法用量应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使用。,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品种介绍,22,【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 解】【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 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严格按照2012年版基药目录介绍该品种的剂型规格。,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1.创新性:我国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的编写是史无前例的, 2009年版首创第一版,2012年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它凝聚了我国中医药学专家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特色,具有很强的创新性。2.连续性:2009年版指南经过3年的实践考验,基本能满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2012年版指南全面地继承了2009年版的编写原则、编写要求、编写体例的优势和特色,充分保证了基药指南编写的连续性。,23,二、 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特色优势,3、严肃性:对203个中成药品种的相关国家药品标准进行了逐一的核查,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既不随意地增加标准内容、又不主观地删减标准,做到准确无误,一丝不苟,严格依法诠释,体现了新版指南的严肃性。4、权威性:参加新版指南编写的有院士、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临床一线各科的医学专家、药学专家、药理学、毒理学专家等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学专家,凝聚了当代中医药人才的精华,充分代表了当代中医药的学术水平,为新版指南成功的编写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确保了新版指南编写工作的权威性。,24,5、实用性:以贴近临床、突出实用为特色对目录收载的203个中成药品种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成果,对有明确西医主治病名的品种如实的介绍西医病名的同时,标明其中医证候属性,由于采用了中西医病名对应介绍的编写方法,极大地方便了西医及广大基层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充分体现了新版指南的实用性。6、安全性:保证用药安全是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一环。新版指南在编写中既重视中医证候、妊娠、配伍、饮食等传统用药禁忌,同时更加重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中成药不良反应通告和警示,对权威杂志不良反应的报道,采取科学、求实、审慎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加以介绍,既不掩盖事实,又不夸大宣传,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25,26,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辨证合理用药,配伍合理用药,安全合理用药,三、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合理使用,(1)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中成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邪正相争造成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证”的形式表现,通过“辨证”去认识疾病的本质。,1.如何辨证合理使用中成药,27,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中医认为“病”是代表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是疾病的根本性矛盾;“症”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单个症状;“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的概括,是由若干症状组成的证候群。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也叫证候。中医的辩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可用于不同性质疾病的辨证诊断。,28,辨证使用中成药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向,确立疾病的证候属性,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而立法、处方、用药,即法随证立,方从法出,充分体现理法方药,辩证统一的精神。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要看到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又要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而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可以采用“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辨证使用中成药。,29,感冒是感受风邪导致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相当于西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范畴。感冒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四时受邪不同,冬季多感风寒,春夏多感风热,夏秋多感暑湿,一般外感风寒、风热较为多见。虚人体质不同,其外感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同。时行疫毒伤人,则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广泛流行,不受季节限制。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必须辨证选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举例说明什么是同病异治,感冒,30,风寒感冒: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防风通圣丸(颗粒)等。风热感冒: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用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牛黄清感胶囊、芎菊上清丸(颗粒、片)、祖卡木颗粒及柴胡注射液等。暑湿感冒:解表化湿祛暑,可选用保济丸(口服液)、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软胶囊)等。气虚感冒:治宜益气解表,可选用玉屏风颗粒等。时行感冒:治宜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热解毒颗粒等。,31,现代临床 六味地黄丸功能是滋阴补肾,治疗肾阴虚证的代表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现代临床 六味地黄丸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复发性口疮等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证时,则均可选用本品治疗。药理研究 六味地黄丸具有降血糖、调节血脂、降血压、保肾、保肝、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为六味地黄丸的“异病同治”提供了科学的支撑。,举例说明什么是异病同治,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32,简而言之,同病异治即指同为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证候属性不同,则治疗方法不同;异病同治系指虽为不同的疾病,却有相同的病因病机、证候属性,因此治疗方法相同。归根结底,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同证同治。,33,1.如何辨证合理使用中成药,(2)辩证辨病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灵活结合,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目前上市的许多中成药在主治病症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了中医症候属性,对此类药物可采用辩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如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常分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寒凝心脉、心气不足、气阴两虚等证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症候表现不同对症用药。如寒凝心脉证可选用冠心苏合丸,气阴两虚证选用生脉饮,气滞血瘀证选用速效救心丸、血府逐瘀丸等,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2.如何配伍合理使用中成药?,35,由于疾病可以表现为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互见、或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因此中成药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常用的配伍形式有:中成药之间的配伍、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中成药与药引子的配伍及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配伍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复杂病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如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又兼见肾阳不足,腰膝冷痛者,可用补中益气丸配合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者,可用八珍汤配伍金刚藤糖浆。,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为了满足某些疾病在治法上的特殊需要,如妇科、外科、五官科、骨伤科等许多疾病,常采用内服与外用两种不同使用方法的中成药配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火毒上攻,咽喉肿痛,可内服一清颗粒,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筋骨折伤者,可内服舒筋活血丸,外敷七厘散,共奏活血伸筋,疗伤止痛之效。,36,3.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37,2,恰当选用含毒性药材中成药,1,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3,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38,药品说明书包含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信息,是指导医师和药师用药的法律依据。同时药品说明书也是广大患者自我药疗,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品的主要依据。药品说明书作为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对于安全、有效用药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医疗实践中,临床医师、药师以及患者都应高度重视药品说明书作为用药依据的重要地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给出的各项信息,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以保证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如何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3.1,恰当合理使用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品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剂量疗程:有毒药、剧毒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是某些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如果治病求愈心切而一味地提高药物的剂量和延长用药的时间,就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诸多中药的不良反应都与超剂量、长期使用有关。(2)注意用药方法:服用含乌头类的中成药时,常因感受风寒、饮食生冷或大量饮酒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因此注意服用方法,合理使用药物也是避免不良反应所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3)注意个体差异:某些毒性药材对特定人群或机体的特定器官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相关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如何恰当合理选用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39,3.2,(1)中药注射剂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使用。(2)临床要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范围用药。(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4)根据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静脉注射或滴注的应加强监测工作。(5)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40,3.3,如何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初次使用的患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对需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前要认真检查药物,如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破损等情况,不得使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41,如何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3.3,42,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含义,不良反应的表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四、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预防,(1)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 :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 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ADR药物滥用(吸毒) ADR超量误用(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event缩写ADE):指药品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包括临床新出现的偶然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如在使用某药物期间出现的病情恶化、并发症、实验室结果异常、各种原因死亡等,43,1、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含义,(1)免疫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症状,如皮肤瘙痒、过敏性休克、死亡。(2)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害等(3)心血管系统:出现胸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4)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失眠、甚至抽搐等。(5)血液系统: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出血等。(6)泌尿系统: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等。 (7) 呼吸系统:出现胸闷、咳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见呼吸衰竭等。(8)骨骼系统:骨质疏松、骨折等(9)其他:药物热、静脉炎、药物依赖性、汞、铅中毒等。,44,2、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1)药品质量欠佳:饮片原料品种混乱,滥用伪品,如龙胆泻肝丸原配方中用关木通(马兜铃科)导致严重的肾毒性,现改用川木通;炮制粗制滥造,如马钱子、川乌、草乌等毒性药材炮制不当,毒性未降低;生产工艺未按GMP标准规范管理也是有些上市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2)方药证候不符:未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成药,造成药不对症,药物乱用现象,可能产生不良反应。(3)用法用量违法:超剂量使用、超疗程使用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4)个体差异:由于性别、年龄、体质、生理状况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反应性、耐受性也有差异,如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更易发生,45,3、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1)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科学的管理好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 如药品来源、炮制、加工、调配、制剂等。(2)药证相符,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措施,医 师必须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遵循辩证用药原则使用中成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3)严控剂量,规范用药。应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疗程、溶媒、 滴速等要求使用,禁止超说明书。(4)特殊人群,尤须重视。如对儿童、老年患者、孕妇、哺乳期及经期妇女选用药品时需慎重。(5)加强监控、安全用药。建立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按规定上报,同时做好不良反应资料的搜集及分析,以减少和杜绝不良反的再次发生。,46,4、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 1、报告总体情况 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1.7万份,较2012年增长了9.0%。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9.1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2.1 (1)年龄分布(见图1) 按报告涉及患者年龄统计,14岁以下儿童的报告占10.6%,与2012年基本一致,65岁以上老年人的报告占17.8%,较2012年升高了1.4个百分点。 (2)涉及药品类别分布(见图2) 按药品类别统计,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怀疑药品,化学药占81.3%、中药占17.3%、生物制品占1.4%。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首位,占化学药的47.6%,较2012年降低1.2个百分点,报告比例已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心血管系统用药占化学药的10%,较2013年上升0.4个百分点,且连续4年呈上升趋势。,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3)涉及药品剂型分布(见图3) 按药品剂型统计,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58.7%、口服制剂占37.3%、其他制剂占4.0%。注射剂的比例再次出现上升,与2012年相比升高了2个百分点,口服制剂比例降低0.8个百分点。(4)不同来源比例 (见图4) 2013年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等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主要来源医疗机构和经营企业,48,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图1 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年龄分布,图2 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类别分布,图3 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剂型分布,图4 2004-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不同来源比例,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 2、中药注射剂监测情况 201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院宣教课件讲解稿
- 健康知识培训材料及考卷课件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麻醉药生产管理办法
- 企业电力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月度安全计划培训课件
- 社会游散僧尼管理办法
- 老年流动餐车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与知识产权的协同
- 办公自动化考试《办公自动化设备》易错题型试卷及答案(2025年版)
- 1.1《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 防火板安装协议书
- 2025年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股权代持协议英文版10篇
- 2024年会计法规综合考查试题及答案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鉴定机构运营管理制度
- 《帕金森病的护理》课件
- 《劳动项目四 扫地》(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劳动二年级上册
- 2025年江苏东台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课件 第5章-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