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1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2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3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4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法”学案 高一历史课题: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王晓芳 审核:高一历史组 备课时间:2012-2- 5 授课时间:2010-2-l 课程目标 教学补充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怎样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论断以及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有何影响?)难点:1、了解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原因 2、区分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胜利后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对待一战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3、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自主探究)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1、垄断资本软弱(1)原因:虽然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完成。(2)特点: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_(3)表现:垄断资本依靠沙皇对内压榨、对外扩张和瓜分世界,以便为其开辟_,并对_有极大依赖性。2、社会矛盾尖锐(1)国内阶级矛盾:_民族矛盾:_(2)国外_人民的斗争此起彼伏。3、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1)原因:群众性_的高涨,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2)准备:1900年列宁创办了_。(3)成立:1903年俄国_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4)特点:是一个新型的_政党,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5)影响:标志着_的诞生,俄国革命迎来的新的曙光。二、帝国大厦的坍塌1、二月革命(1)背景1914年,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接连失利。国内形势雪上加霜,经济濒于崩溃。人民掀起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2)爆发: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及士兵并肩推翻了罗曼洛夫王朝尼古拉二世退位。(3)性质:是反对_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4)影响: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_。2、十月革命的酝酿(1)四月提纲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前途,指出政权应从资产阶级手中转移到_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了“_”的口号。还指出新建立的国家应是_,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为此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七月事件原因:俄军在前线的冒险进军失败。简况:_血腥镇压示威群众,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影响:革命_已不可能。(3)制定方针: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_的方针。(4)时机成熟:1917年秋,俄国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工人的_运动和农民的夺地斗争不断发生,一场革命风暴酝酿成熟。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十月革命的爆发(1)暴力夺权十月决议: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通过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领导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1917年1月6日,_武装起义开始。1917年11月7日,发表了列宁起草的_,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伴随着“_”巡洋舰的炮声,攻下了资产阶级的最后堡垒冬宫。(1) 建设政权:全饿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通过了列宁起草的_,宣布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列宁起草的_、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_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历史意义(1)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_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二【合作探究】(一)、二月革命后在俄国为什么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学生讨论五分钟,教师讲解)(二)、怎样理解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学生讨论五分钟,教师讲解)(三)、【教材链接】课本p150“自我测评”点拨:结合本科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这一论断的?它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有何影响?(学生讨论八分钟,教师讲解)(四)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目的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影响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结果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三、课内训练巩固(同步训练、达标练习)1.下列发生在19171918年的俄国的事件的先后顺序是()四月提纲的发表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和平法令通过A.B.C.D.2.19171918年在俄国存在过的政权有()人民委员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罗曼诺夫王朝A.B.C.D.3.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发动B.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C.推翻了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D.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4.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不包括()A.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使俄国摆脱了剥削阶级的统治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D.给各国无产阶级展示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5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临时政府的实际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五、课外延伸阅读1:课本147页学习思考阅读2: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进行和谈。1917年12月3日,谈判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进行。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的苛刻条件(包括整个乌克兰及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部分地区)。列宁根据当时苏维埃国家刚刚建立、红军正在组建之中、国内反革命力量还很猖獗等情况,主张接受条件,退出战争,缔结和约。但是,当时出席布列斯特会谈的苏维埃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等人反对这样做,党中央也没有通过列宁的主张。1918年2月18日,德军在前线大举进攻,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从北面威胁彼得格勒。党中央号召人民起来保卫祖国,年轻的红军为粉碎德国的军事进攻,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德国的谈判再次进行,德国提出较前更加苛刻的条件,增加了对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和高加索等地的领土要求,并要求苏俄赔款60亿卢布。列宁说服其他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整顿了国家经济和扩大了红军,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大战中战败投降。13日,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六、课堂笔记七、课后反思 课后作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这些革命者将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他们的推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正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列宁提出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材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材料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