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与肥料》PPT课件.ppt_第1页
《作物与肥料》PPT课件.ppt_第2页
《作物与肥料》PPT课件.ppt_第3页
《作物与肥料》PPT课件.ppt_第4页
《作物与肥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作物与肥料 一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二 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三 作物的需肥规律 一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 判定必需营养元素的条件1 不能完成生活史 生育周期 2 有独特的缺素症状 3 其生理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 一 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类 1 灰分元素 矿质元素和非矿质元素灰分元素 指燃烧后不能挥发而遗留在灰烬中的营养元素 矿质元素 植物从土壤矿物质中吸收的营养元素 非矿质元素 植物从水和空气中吸收的营养元素 2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灰分中包括必需营养元素和非必需营养元素 干物质含量 0 1 干物质含量的 0 1 铁 硼 锰 铜 锌 钼 氯 二 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一 氮 磷 钾的生理作用1 氮素 0 3 5 生理作用 1 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2 组成核酸 叶绿素 酶和多种维生素的重要成分 缺氮症状 叶片黄花 叶小而薄 生长延缓 植株瘦弱 早衰 产量 品质降低 2 磷素 生理作用 1 组成核酸 核蛋白 磷脂 高能化合物 ATP等 和酶等的成分 参与作物体内的各种代谢 2 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缺磷症状 生长迟缓甚至停止生长 植株矮小 发育迟 结实差 3 钾素 0 3 5 生理作用 1 在细胞内积累维持细胞膨压 保持吸水能力 2 促使细胞和作物的伸展和生长 3 调节气孔关闭 减少蒸腾作用 4 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延长叶片功能期 5 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中运输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6 提高作物抗逆性 3 钾素 0 3 5 缺钾症状 老叶叶尖和边缘变黄 进而变褐 渐次枯萎 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斑块 严重缺钾时幼叶上也会发生同样的症状 茎杆细软 易倒伏 二 钙 镁 硫元素的营养功能 1 钙 1 对细胞间层的形成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2 影响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 3 对膜透性 离子运转等具有重要作用 2 镁 叶绿素 酶活化 光合作用 3 硫 1 几乎所有蛋白质中都含硫氨基酸 2 组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成分 参与能量转化 脂肪 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 三 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 1 特点 1 由于对其需要量很少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数量足够作物的需要 但有时有效性受土壤酸碱度等的影响 处于作物不能吸收的状态 2 当土壤中有效态含量超过作物需要太多时 回出现毒害作用 3 多数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不移动 不能再利用 4 微肥的作用只有在大量元素充足时效果才良好 2 各种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 1 铁 集中在叶绿体内 但非组成元素 参与硝酸还原 豆科作物固氮和光合电子传递 2 锰 维持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某些酶的组成成分或活化因子 呼吸代谢 3 锌 与生长素的合成有关 缺锌还影响蛋白质 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 4 硼 促进糖的移动和运输 对繁殖器官发育有很重要影响 5 铜 光合 氮素代谢 生长素代谢 呼吸作用 6 钼 生物固氮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呼吸作用 磷代谢 7 氯 光合作用 细胞组织增殖 高粱 三 作物的需肥规律 一 作物的需肥量因作物而异 通常以单位产量 如从土壤中所吸收的养分量作为指标 为测土施肥 平衡施肥 配方施肥 的依据 二 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1 作物营养临界期 指作物一生中所表现出的一个对养分需要量虽然不多但很迫切的时期 临界期缺肥的不良影响难于弥补或纠正 因作物和营养元素种类而异 磷的临界期通常在幼苗期 三叶期 氮的临界期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小麦 玉米 幼穗分化期 棉花 现蕾期 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作物一生中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率最大 施肥增产效果最好的时期 通常在作物生长最旺盛的中期 土壤养分测定仪 第七节作物与土壤 土壤与土壤肥力土壤的主要性质及其对作物的影响我国主要低产田土壤的改良 一 土壤与土壤肥力 一 土壤 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 能够生长植物且呈疏松状态的一层物质 为基本农业生产资料 由成土母质在地形 气候 生物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二 土壤肥力 指土壤能够经常不断地 适量地提供并调节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水分 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包括物质要素 水 肥 气 能量要素 热 土壤肥力 指人们在垦殖和利用土壤以前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肥力 在自然肥力的基础上 通过人们对土壤的耕种 熟化 开发 改造所逐步产生的肥力 能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直接经济效果的那部分肥力 指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发挥效果的那部分肥力 二 土壤肥力 土壤三相物质 固 液 气固相 50 体积 其中90 以上的矿物质 不足10 的有机质 土壤内三物质的比例调节三相物质的比例 二 土壤肥力 二 土壤的主要性质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一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比例 砂粒 1 0 05mm 粗粉粒 0 05 0 001mm 胶粒 0 0011 砂土类 通透性 保水保肥性 养分含量易耕期 发苗情况 2 粘土类 胶泥土 3 壤土类 两合土 二 土壤结构 指由土粒形成的大小不等 形状不同的团聚体 1 团粒结构 指在腐殖质作用下形成的近似球形 较疏松 多孔的小土团 直径0 25 10mm 2 块状结构 土坷拉3 片状结构 水稻田和犁底层 三 土壤水分的性质 土壤重要的肥力因素之一1 土壤水分的性质 重力水 毛管水 毛管悬着水 毛管上升水 束缚水 0 001mm 田间持水量 某种土壤能保持最大数量毛管悬着水的含水量 土中的水 土中水是土的液体相组成部分 水对无粘性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影响较小 但粘性土中水是控制其工程地质性质的重要因素 如粘性土的可塑性 压缩性及其抗剪性等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含水量有关 粘性土中的水按其赋存状态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实验表明 极细的土粒表面一般带有负电荷 围绕土粒形成电场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即一端为正电荷 另一端显负电荷 在土粒电场范围内的水分子和阳离子一起吸附在土粒表面而定向排列形成一层薄的水膜 这层水就称为结合水 结合水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 它没有溶解盐类的能力 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弱结合水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形成一层结合水膜 它仍然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但水膜较厚的弱结合水能向邻近较薄的水膜缓慢移动 显然越靠近土粒的水 被吸引的静电引力就越强 水分子越不容易自由移动 远离土粒 水分子自由移动的能力越来越强 到只受重力影响 可自由流动的水称为自由水 自由水传递静水压力 2 土壤水分的利用 土壤绝对含水量 土壤相对含水量 三 土壤水分的性质 单位质量干土中的水质量或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的容积 土壤绝对含水量与土壤饱和含水量或田间持水量的比值 2 土壤水分的利用 田间持水量 土壤水分上限 凋萎系数 作物表现出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下限 土壤有效水 前二者差 土壤墒情 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可用性 三 土壤水分的性质 四 土壤有机质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营养全面均衡 肥效平稳 改良土壤结构 五 土壤的酸碱性 指土壤溶液的PH 关系到土壤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