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_第1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_第2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入】:播放幻灯片,整体感知本课的要素。明清时期,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最高峰,这与我们刚才看到的几位皇帝密切相关。在他们统治时期,调整国家政治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至于具体是如何加强的, 正是我们本课的学习重点。探究一:从宰相制到内阁制:皇权空前加强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小视频。 结合课本剧和教材思考回答下面问题:【提问】1、 明太祖做了一件什么大事?废除丞相2、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家在教材中可以找到,公布答案,督促做好笔记。【解释】请大家翻到教材14页,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自然段,这段话说明,元朝的宰相权力很大,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威胁皇权。明初承袭元代的制度,也有宰相权势过重的危险。特别是明代后来将行省制度废除,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管理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这三司都隶属于中央,统领中央的正是宰相,所以,明代宰相的职权进一步扩大。明朝一共只有两位宰相,一位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另一位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据说胡惟庸在宰相职位上,恣意妄为,一次自己的儿子意外坠马身亡,他就杀了马车夫,飞扬跋扈。正是介于上面的这些因素,朱元璋下命令废除宰相。请大家看【资料回放】废除丞相制度十五年后,朱元璋认为自己的这个决策怎么样?很好,没有宰相,官员之间互相制衡,使得自己得以独揽大权,政权稳固。 但是凡事总是有两面性的,废除宰相之后,朱元璋遇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请大家继续看视频。 没有宰相帮助自己处理国家大事,皇帝每天需要批阅大量的奏章,书上讲明太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这就相当于同学们每天晚上要写50篇作文,每篇作文要在5000字以上,而且还要保证质量。精力旺盛的明太祖也叫吃不消,感叹说:“百官未起朕已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家翁,日高三竿犹拥被。”视频中告诉我们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自己处理政务。请大家阅读教材17页,找出殿阁大学士在明成祖、明宣宗以及明神宗时期分别掌握了哪些权力?【提问】明成祖: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明宣宗:有了票拟权;明神宗:大权尽归内阁这反映出内阁权力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提问】内阁权力越来越大,内阁首辅是不是变相成为新的宰相,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呢?不是,原因有三,17页最后一段。 请大家看幻灯片出示的材料,图上的这个人是明神宗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旁边这段话是当时反对他的人对他的攻击。意思是说,张居正仗着皇帝的重视和信任,手中权力很大,但是不是通过合法程序得到的,而是侵用盗窃了其他职能部门的权力,这是国家的不幸,大家对此意见很大。大家再看这样一则材料:钱穆国史大纲 国家没有正式把大权授予内阁大臣,阁臣中很有权势的往往是以不光明正大的手段得来的,虽然张居正为人正直,运用手中的权力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事,依然逃脱不了他人的议论和攻击,原因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通过上面的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内阁不是宰相的翻版,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稳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而这种人情关系下的权力是不稳定,不会长久维持,且受制约的。【活动】带领同学们回忆元朝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根据元朝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图和刚才所学知识,画一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之后的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图。探究二 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皇权登峰造极 清王朝由生活在中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清军入关以后,学习中原王朝治国方略,主张皇权至上。但是入主中原初期,国家大事沿袭满洲旧制度,由清王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即“议政王大臣会议”。如谈迁所说,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贵族们定下来的主张,连皇帝也没有权力更改。请大家看图片。这是沈阳故宫十王亭,十王亭是八旗官员处理本旗行政、民事、诉讼等事务的办公场所,通俗地说,如果大政殿是国家的“大衙门”,那么十王亭就是八旗的“旗衙门”,是一种君臣合署办公的模式。大政殿也是个亭子,只是规模比十王亭大一些,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所构成的建筑组合,正是八旗组织在当时国家中重要地位的体现。可见,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影响了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皇权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到了康熙帝时,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这样,在决策这块,南书房、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时期,设置军机处,请大家看视频。【提问】思考军机处的职能、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军机处官员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承旨出政;他们具有简、速度、密等三个特点。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最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使得君主专制加强。【提问】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军机处有什么区别? 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大,有决策权,而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地位低下,权力很小,没有决策权。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明朝太祖废丞相设内阁,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都加强了君主专制,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请大家看幻灯片,这是中国历代重臣面君图。 汉唐时期大臣与君主见面,可以坐着谈论国家大事;到了宋代,变为皇帝坐着,大臣站着奏事;到明清时期,皇帝还是坐着,而大臣则匍匐在地,跪着汇报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