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二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1页
2014高二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2页
2014高二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3页
2014高二历史期中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学 校班 级考场号姓 名准考证号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座号 高二年级历史一、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礼崩乐坏社会的大动荡B.封建经济的大发展C.地主阶级的推动下社会的大变革D.众多思想家的努力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3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观念是 ( )A社会和谐 B依法治国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4.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 A唯物论思想 B民本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辩证法思想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 )A自然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的理论6.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 )A B C D7.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8最早系统阐述中医临床医学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9下列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 隶书 小篆 楷书 ( )A B C D10智者学派提出的著名命题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的本原是数11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12.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 )A工厂手工业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13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这 ( )A.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实现C.彻底摧毁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D.开创了启蒙运动的时代14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其思想核心是 ( )A.权力归人民集体所有 B.权力归资产阶级所有C.权力归金融贵族所有 D.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15.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四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A宣传发展了人文主义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D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16.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高二历史 (共6 页 第 1 页)高二历史 (共6 页 第2 页)17.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是 (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狂草18.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学 校班 级考场号姓 名准考证号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商品经济的发展19.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 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D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20“当时反对封建制度的每一种斗争,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要把矛头指向教会。”直到18世纪末,资产阶级终于脱下了宗教外衣,“赋予自己的革命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这一时期他们的指导思想也一跃而转为 ( )A. 世俗主义 B. 理性主义 C. 共和主义 D. 自由主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_。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22.黄宗羲提出_的民主思想,抨击_制度。23.苏格拉底倡导_,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提出了_的思想。24.文艺复兴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_思想,其核心思想是_。25. _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分为_和豪放派。三列举题(每题6分,共12分。)26.列举中国古代科技取得的成就。(列举三项)27.列举近代西方科技取得的成就。(列举三项)四、材料解析题(共28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使)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其积极意义是什么?此时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8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4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什么理论、观念?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7分)(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2分)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高二历史 (共6 页 第 3 页)高二历史 (共6 页 第 4 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学 校班 级考场号姓 名准考证号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座号 高二年级历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