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超重和失重.doc_第1页
第7节超重和失重.doc_第2页
第7节超重和失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岗中学课时教案第14周星期二 第5节总第10课时 2002年12月3日课 题第7节 超重和失重教 学目 的1、从物理学角度理解超重、失重的含义,掌握超重失重的条件,知道超重、失重是判断压力、拉力大小的又一种方法;2、了解超重、失重对生理的影响;3、介绍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教 材 分 析重点理解超重失重的物理含义,掌握超重失重的条件;难点难于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超重和失重教具超重失重演示仪教 学 过 程引言:1992年1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决策,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并定名为“921”工程。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在科技、国防和经济领域里综合国力的体现,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提问:我国目前的载人试验宇宙飞船叫什么名字?共发射了几艘?第一艘在什么时候发射?(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神舟一号升空,2001年1月10日,发射了神舟二号,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神舟三号。有报道说年底发射神舟四号,即可实现真正的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领域,即使中国在不远的将来确实有所突破,也无法宣称进入美、俄、中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因为经济、技术力量雄厚的欧洲和日本的航天实力让人无法忽视。正如香港一家报纸所言,在高兴之余,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太空技术与自己过往比较固然有很大进步,但若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相比仍有一大段距离。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派出500多人进入太空,苏联(包括俄罗斯)则有近200人,而中国目前试验成功的仅是无人太空船。 1969年7月16日,3名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经过长途跋涉后进入月球轨道,在这里,派出2名使者转乘“鹰号”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教 学 过 程展示:神舟号飞船、发射点火场面、登上月球照片。引言:在宇宙航行中,常常谈到超重和失重。那么,什么是超重失重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一、超重:先从理论分析,再观察实验,然后得到超重的概念,再提问速度方向,引出超重的条件。提问体重计问题(应让学生知道判断读数变化的两种方法)。注意:(1)超重并不是指重力变大了,也不是分析受力时要添加一个“超重力”,超重是指对悬挂绳拉力、支持面压力大于本身重量的现象; (2)物体对悬挂绳拉力、支持面压力大小的判断既可以根据超重观点定性回答,也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定量计算。二、失重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失重: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悬挂绳的拉力和支持面的压力将小于本身重量的现象,称为失重。条件:加速度方向向下(与速度方向无关)注意:(1失重并不是指重力变小了,也不是分析受力时要减去一个力,失重是指对悬挂绳拉力、支持面压力小于本身重量的现象; (2)物体对悬挂绳拉力、支持面压力大小的判断既可以根据超重观点定性回答,也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定量计算。 三、完全失重当ag时,T(N)0,即物体对悬挂绳没有拉力对支持面没有压力。完全失重时的有趣现象:物体的重力好象完全消失了。在发生完全失重现象的宇宙飞船中有什么现象。问题1:人乘坐电梯从一楼到七楼的整个过程中,他将感受到什么现象?问题2:一个举重运动员的最好成绩是举起600Kg的杠铃,他在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为g2的电梯中的最好成绩是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