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doc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doc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doc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doc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 我在成长1、我们在成长中,不仅身体在发生着变化(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2、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越来越懂事了、鞋子衣服变小了3、身高、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4、测量身高:把木板靠在墙上;脱鞋;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最高处;沿三角板底边做记号;测量地板到记号的距离。5、测量体重:尽量减少随身携带的物品和穿着,使测量结果更准确。6、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7、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身高共增加50%;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9-10岁或10-11岁),这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8、要会画身高、体重曲线图,并会分析突增时间在哪个阶段。P3第二节 悄悄发生的变化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2、要想知道青春期时,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问爸爸妈妈或查阅资料。3、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4、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5、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转折点。6、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7、青春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1)养成良好习惯,保持正常心态。2)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 3)不吸烟,不酗酒。(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酒)4)不拔胡须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5)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6)不穿高跟鞋。(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9、体育课上,老师要进行1500米跑步测试,而小红正处于月经期,对此,她应该将实际情况告诉老师。10、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1、判断题:每个孩子都是10岁进入青春期。() 解释:孩子进入青春期有早有晚。第三节 人生之旅1、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期,“两条腿走路”指成年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期。2、人的一生可划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老年期。3、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 努力工作青年期 十月怀胎胎儿期 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 颐养天年老年期 勤奋求学学龄期4、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期,人的一生中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是青春期。5、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有三种方法: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6、预测出来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将来准确的身高。7、能给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忆的是:每年的同一时期同父母合影留念。8、人一生中发育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是成年期() 解释:应是青春期。9、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为社会和家庭奋斗了一生,作出了很大贡献。人老老后,体质变差,记忆力减退,听力和视力下降,容易生病,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而幼儿非常小,不懂事,没有自理能力,也需要得到大人的照顾。第四节 踏上健康之路1、P9统计图: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较少且差不多一样多,这种情况属于正态分布。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酗酒、合理安排每天进餐次数和时间)3)注意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和照明)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5)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1-2年级10-11小时、3-6年级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5小时)6)不迷恋电脑(适当使用以丰富业余生活,并不是坚决远离电脑)7)科学用脑(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体格发育增长显著,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也不断提高。(了解)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2、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3、遗传和变异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4、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物生自类本种。5、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一树结果酸甜各异;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6、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两方面共同起作用的结果。7、能区分遗传和变异,并且会遗传和变异举例子(如P5-P6,P18-P19)。8、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变异现象。 9、有些生物的变异几率是非常小的。10、变异现象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如:高茎碗豆开花结果,播种后长出矮茎碗豆。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如:用眼不当造 成近视。11、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12、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3、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14、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15、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16、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了解) 17、科学界对用人工方法使生物产生变异存在争议。(了解)第三单元 进化第一节 消失的恐龙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以为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2、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化石来了解恐龙。恐龙的模型、图形和影片是根据化石复制出来的。3、恐龙骨架的还原过程:1)挖掘恐龙化石;2)为运输包装化石;3)仔细清理恐龙化石;4)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注意顺序)4、会根据骨架判断复原后的恐龙。(方法:抓住骨架和恐龙的主要的、显著的特点)5、恐龙的体型大小不一,有的有几层楼那么高,有的只有母鸡大小。6、会飞的恐龙:翼龙,水里游的恐龙:鱼龙;吃肉的恐龙:霸王龙,吃植物的恐龙:梁龙。第二节 恐龙告诉我们什么1、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2、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龙化石、植物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等。3、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4、化石的形成过程:1)动物死亡,软体组织被分解,坚硬组织被保存;2)被沉积层包围并矿物化3)由于地壳运动而接近地表;4)岩石的侵蚀和崩塌是化石暴露出来 (注意顺序)5、在沉积岩中可找到化石,如:页岩、石灰岩、砂岩。6、化石的种类:实体化石、铸模化石(印记化石)、遗迹化石。7、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科学家的5种困惑:8、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虾、渡渡鸟。困惑一:为什么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9、现在一些活着的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它们为“活化石”。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豚、朱鹮、扬子鳄。困惑二:为什么几千万年以后这些生物还是老样子?10、困惑三: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如: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11、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困惑四: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2、科学家们发现,海豚和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据此科学家们推测海豚和猩猩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困惑五:为什么有些动物肢体的动作方式完全不同,而它们的骨骼排列会如此相同。 13、长颈鹿长颈原因的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具体见P31) 第二种解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自然选择。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劲短。在缺乏青草的时候,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则更少;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存活下来,并且一代代地繁殖,就有了今天的长颈鹿。(理解记忆)14、所有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都会形成化石()15、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已经知道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只是推测.16、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第三节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1、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经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达尔文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2、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 这就是自然选择。例子:P33 人工选择:是在利用生物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好处或利益而采取的选择。例子:P323、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的原因是减少热量的流失,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暖。 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的原因是有利于在炎热的环境中散热。4、动物的形态与动物生存环境有关。5、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6、人类改变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例子P33:尺蠖蛾7、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缓慢渐进的过程。()8、不同地层的化石代表动物是不同年代的。()不同年代地层之间的生物是没有联系的。()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第一节 寻找生物的家园1、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P36海洋、树林等生活着什么动物)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合作伙伴: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木、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敌对关系又分为:吃与被吃关系:熊吃鱼、小鸟吃虫、捕蝇草吃虫 生存竞争关系:鬣狗和狮子4、不同的环境里有着不同的生物种类,许多生物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5、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6、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花中跑,反应了生物间的伙伴关系。()第二节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1、仙人掌的表面有许多刺,这是它的叶子,它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发面积;它的茎叶外生蜡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2、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4、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有的透明(如:水母),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适应海洋环境的结果。水母成透明状,可以与海水融为一体;鱼的腹部颜色浅、背部颜色深,可以使水底和水面上的天敌难以发现。5、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的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答: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由于斑马身上的黑白颜色吸收和反射光线的强弱不同,能破坏和分散身形的轮廓,从草丛里望去,很难与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从而给敌人造成错觉,保护其免收伤害。 6、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本领,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形态及习性有决定性的作用。7、要把生活在其它环境中的生物移居到我们的身边需要创设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例:P43)8、凶恶的野兽没有伙伴()9、大象的耳朵是用来帮助它有效散热的。()10、许多昆虫都用与环境相似的体色来保护自己。()第三节 有趣的食物链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2、食物链的成语和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饿虎扑羊;羊入虎口(也是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的成语和俗语)3、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4、地球上有一类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即分解者。5、构成食物链的群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自己制造食物。如:玉米、小草等植物。(吸收分解者分解后的物质,利用阳光制造食物) 消费者:以其它生物为食。如:蜘蛛、老虎。 分解者:如蘑菇、屎壳郎、蚯蚓、霉菌。6、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在许多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一张复杂的食物网。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7、食物链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植物。()8、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其养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9、食物链断裂后,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10、食物链总是从动物开始到植物结束。()改: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动物结束。11、食物链画法: 树汁蝉螳螂黄雀鹰 (“”总是把食物送给捕食者)第四节 生态平衡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人类)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3、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4、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喷洒农药、围湖造田等。5、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6、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做各种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7、蓝色农业就是蓝色植物。()8、人类活动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9、保护生态平衡最终也有利于保护我们自己()10、善待每一种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11、人类破坏食物链所引起的生态平衡最后遭殃的还是人类自己。()12、如果自然界没有植物,人和动物就不能生存。()13、P47-P48的做个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 P49的白尾鹿的例子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第一节 各种各样的能量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虽然看不见,却能感觉到它。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2、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3、生活中常见能量的作用: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用来发电,还能使物体发热,特殊的光能看到人体骨骼或者骨骼内部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能使热气球飞上天,可以发电,使湿的物体变干,可以烧熟饭菜,可以取暖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还能使机器转动,使电视机出图像,使电冰箱冷藏冷冻食物,使电脑工作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制作雷达探寻障碍物如水中的物体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使身体发育长高,使我们有力量,有精力思考问题风能:可以使风筝飞上天、可以发电5、如果没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6、开关关了后,灯就不亮了,所以能量不能被存贮。()7、空气流动也是自然界中的能量。() 解释: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有风能。8、能量中的能是能够的意思。()9、一切运动都需要能量,地球绕太阳转也需要能量。()10、P53: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第二节 能量的转换1、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2、生活中,能量的转换如:A 、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电能声能、光能B 、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化学能声能、热能C、我们运动是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化学能动能D、电风扇是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电能风能E、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风能电能F、电池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化学能电能G、锯木头会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机械能热能H、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光能化学能I、电脑工作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声能、机械能 电能光能、声能、机械能3、P55 点燃火柴和花生米的能量转换;P56 上面那幅图的能量转换;飞旋的扣子、闹钟的能量转换。4、会分析并写出能量转换的式子。第三节 能源1、能源分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核能(又叫原子能)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性能源。2、能源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量来源。3、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矿物燃料所点的比重相当大,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了解) 4、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5、制作太阳能灶、制作小水轮是在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其中太阳能灶是太阳能装置。第四节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1、日常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空调温度设置不当;日益增多的机动车;“长明灯”。 应对方法:将空调调至适合的温度;拼车、骑自行车、坐公交车;不用灯时不开灯、及时关灯。2、P60 比较白炽灯和荧光灯哪个效率高。3、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不仅给力我们绿色植物、煤炭、石油、地球上的生命,而且将成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目前,太阳能利用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灶。 4、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