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评软件填写参考说明.doc_第1页
职评软件填写参考说明.doc_第2页
职评软件填写参考说明.doc_第3页
职评软件填写参考说明.doc_第4页
职评软件填写参考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教育系统职称评审系统输入程序(中学高级专用)数据填写参考说明一、关于数据录入逐个点击:记录(R)新建记录(N),弹出“新建记录默认单位信息”(一) 新建记录默认单位信息1、单位所在市州(必填项)选项为全省各市州名称和“省直属”。各市州的申报者选填其单位所在市州的名称。省属学校(单位)的申报者选填“省直属”。2、单位所在县(区)(必填项)各市州的申报者选填其单位所在县(县级市、区)的名称。省属学校(单位)的申报者此项不填。3、单位所在区域(必填项)选项为“城市、县城、乡镇”。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认定选填。省教育厅所属学校(单位)选填“城市”。4、单位名称(必填项)填写申报者所在单位的全称,内容与其所在单位的公章一致。5、主管部门名称(必填项)凡正确输入了“单位所在市州”的,系统自动生成主管部门名称。省属单位将单位所在市州选项为“省直属”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四川省教育厅”。6、主管部门意见(必填项)只有唯一的“同意”选项。若有单位不同意推荐上报的人员,必须从系统数据库中删除该申报人员的全部数据。删除方法是:点击拟删除人员最前面的方格(即“选择”项),确定拟删除人员,再点击“记录(R)”“删除选中记录(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是”,该申报人员的全部数据则被删除。7、评委会名称(必填项)选填唯一选项“四川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二)单位信息正确选填“新建记录默认单位信息”各项后,系统自动生成“单位信息”的相关内容。若录入第二名申报者的数据时,单位信息与前面的“新建记录默认单位信息”不一致的,须删除“新建记录默认单位信息”内容,另行输入新的单位信息,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同“(一)新建记录默认单位信息”。(三)个人基本信息1、身份证号码(必填项)正确输入申报者有效身份证的号码,第一代身份证号码为15位;第二代身份证的号码为18位。2、姓名(必填项)按照身份证的姓名填写。注意:审批表上填写的姓名要与其一致。3、民族(必填项)选项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按照身份证上标明的民族,准确对应选项填写。4、性别(必填项)选项为“男、女”。选填的内容必须保证与身份证号码中的性别代码一致。也可以正确输入身份证号码后,由系统自动生成。5、出生日期(必填项)以半角方式输入单位人事部门确认的申报者的出生日期。6、政治面貌:输入字数不能超过10个汉字。(四)现任职务信息1、职业类别(必填项)选项为“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担任高中课程教学的教师或从事高中课程研究工作的教研人员选填“高中教师”; 担任初中课程教学的教师或从事初中课程研究工作的教研人员选填“初中教师”; 担任小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或从事小学课程研究工作的教研人员选填“小学教师”; 从事幼儿园幼教工作的教师或专门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人员选填“幼儿园教师”;跨层次任课的教师,应根据自己工作的侧重来选填,但申报材料必须与之相符。职业中学的生产实习课教师的职务,按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师职务系列进行聘任或任命,不能参加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2、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必填项)选项为“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实验师、中学助理实验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幼儿园高级教师、幼儿园一级教师、未评聘”。按照现在实际任职的情况填写,与现任职的聘书或聘任文件一致。3、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以半角方式输入日期数字。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填。根据省职改办(90)川职改办便字第02号文件规定:按相应评委会通过的时间为准。跨系列任职的人员,应填写首次取得本级别资格的时间。如某教师1999年12月15日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2007年9月确认为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在本栏目应填写“19991215”。未评聘过教师职务,直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不填此项。4、聘任起始时间。以半角方式输入日期数字。凡被单位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必填。按照首次担任该职务的聘书或聘任文件所注明的起聘日期填写。跨系列任职的人员,应填写首次聘任本级别职务的时间。如某教师2001年1月20日被聘任为小学高级教师,2008年9月被聘任为为中学一级教师,在本栏目应填写“20010120”。未评聘过教师职务,直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不填此项。5、现从事专业(必填项)选项为“政治(品德、社会、生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体育(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地方(学校)课程、幼教、职教专业课、电教”申报者根据自己任教的专业,对应选项填写。幼儿园教师选填“幼教”;从事“心理健康课”的教师,选填“政治(品德、社会、生活)”。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先选填“职教专业课”,然后在“职教专业课名称”栏填写具体的专业课名称。如:职业中学幼教专业舞蹈课教师必须选填“职教专业课”,并在其“职教专业课名称”栏填写“舞蹈”。从事“实用技术课”的教师,选填“地方(学校)课程”。跨学科任教的教师,应根据自己工作的侧重来选填,但申报材料必须与之相符。6、教师资格证类型(必填项)选项为“高等学校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资格”。按照自己所取得的最高层次教师资格选填,申报材料中的教师资格证必须与之相符。(五)拟评审职务信息1、拟评审专业职务(必填项)选项为“中学高级教师、中学高级实验师”。实验人员必须选填“中学高级实验师”。非实验人员必须选填“中学高级教师”。2、申报学科(必填项)选项为“地理学科评议组、化学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评议组、生物学学科评议组、数学学科评议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物理学科评议组、艺术学与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政治学学科评议组、职教、电教、劳动技能学科评议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 从事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教师,选填“物理学科评议组”。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教师,选填“艺术学与体育学学科评议组”。从事音乐、体育、美术课教学的教师,选填“艺术学与体育学学科评议组”。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职教专业课、电教、劳动技术课教学的教师,选填“职教、电教、劳动技能学科评议组”。从事心理健康课的教师,选填“政治学学科评议组”。从事“实用技术课”教学的教师,选填“职教、电教、劳动技能学科评议组”。从事“地方(学校)课程”教学的教师,应结合自己任教内容和申报材料的侧重,选填“地理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评议组、生物学学科评议组、政治学学科评议组、职教、电教、劳动技能学科评议组”之一。兼任多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应根据自己教学工作的侧重选填一个学科评议组,但申报材料必须与之相符。兼任多门学科教学实验的中学实验师,应根据自己实验工作的侧重,选填“化学学科评议组、生物学学科评议组、物理学科评议组、职教、电教、劳动技能学科评议组”之一,但申报材料必须与之相符。3、晋升类型(必填项)选项为“正常晋升、越级晋升、不具备规定学历、破年限、直接晋升”。越级晋升: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学二级教师、中学助理实验师、小学一级教师、幼儿园一级教师”之一的申报者必须选填。不具备规定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申报者必填。 破年限:以下两类人员选填:1)申报“中学高级教师”,其中级职务任职不足5年的;2)申报“中学高级实验师”,其中学实验师职务任职不足6年的。直接晋升:未评聘过教师职务,直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必须选填。4、是否答辩(必填项)选项为“是、否”。以下人员选填“是”:1)晋升类型为“越级晋升、破年限、直接晋升、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2)晋升类型“正常晋升”中的专业不一致人员。其他申报者选填“否”。5、答辩原因选项为“专业不一致、越级晋升、不具备规定学历、未达到任职年限、直接申报”。专业不一致:正常晋升人员中,虽达到规定学历,但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的,且须答辩的人员选填。越级晋升: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学二级教师、中学助理实验师、小学一级教师、幼儿园一级教师”的申报者选填。不具备规定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申报者选填。未达到任职年限:以下两类申报者必填(1)申报“中学高级教师”,其中级职务任职不足5年的;(2)申报“中学高级实验师”,其“中学实验师”任职不足6年的。直接申报:未评聘过教师职务,直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选填。(六)学习信息学习信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最高学历”;第二部分是“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最高层次专业学习情况”。第一部分:最高学历:1、最高学历(必填项)选项为“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双专科毕业、专科毕业、中专毕业、高中(技校)毕业、初中毕业及以下”。双专科毕业:限2004年春季以前入学并取得第二专业专科毕业证,且其中一门专业与本人现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的人员填写。肄业人员:选填下一层次毕业。如本科肄业的选填“专科毕业”。2、毕业专业:按毕业证注明的毕业专业填写。“双专科毕业”的,填写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的专业。“中专毕业、高中(技校)毕业、初中毕业及以下”的人员不填写。3、毕业学校:按毕业证注明的毕业学校填写。“双专科毕业”的,填写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的专科专业的毕业学校。4、毕业时间:按毕业证注明的毕业时间,以半角方式输入日期数字。“双专科毕业”的,填写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专业的毕业时间。5、学位:取得学位的人员按学位证书上注明的学位层次对应选填。6、最高学历与现从事专业一致(必填项)选项为“是、否”。申报者所获最高学历的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选填“是”;申报者所获最高学历的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的,选填“否”。双专科毕业的申报者选填“否”。选择“是”的,系统自动将“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专科毕业”人员的情况自动对应生成第二部分的内容,但需补充填写“学习起始时间”。选择“否”的,第二部分暂无数据。申报者有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专业学习经历的,可在第二部分填写相关情况。下列情况属于专业一致(1)小学教育专业从事小学教育(除外语、信息技术以外)各科。(2)艺体类本专科,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第二部分: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最高层次专业学习情况:填写申报者与现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专业的学习情况。1、学习层次选项有“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本科结业、专科毕业、专科结业、研究生课程结业、高中专业合格证、初中专业合格证”。按毕(结)业证书上注明的毕(结)业层次选填。双专科毕业的,选填“专科毕业”。肄业人员选填下一层次毕业。如本科肄业的选填“专科毕业”。2、学习起始时间按开始学习的实际时间,以半角方式输入日期数字。双专科毕业的,填写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专科开始学习的时间。3、毕(结)业时间按毕(结)业证书上注明的毕(结)业时间,以半角方式输入日期数字。双专科毕业的,填写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专科毕(结)业时间。4、毕(结)业学校按毕(结)业证书上注明的毕(结)业学校填写。双专科毕业的,填写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专科毕(结)业学校。5、所学专业按毕(结)业证书上注明的毕(结)业专业填写。取得高中专业合格证或初中专业合格证的人员,按考试学科填写。双专科毕业的,填写与现从事专业一致的专科所学专业。(七)工作情况1、参加工作时间(必填项)按照单位人事部门确认的参加工作时间,以半角方式输入日期数字。2、现任党政职务填写申报者担任的单位党政领导职务(不含中层职务)。3、年度考核优秀次数填写申报者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总次数。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至少有两年的年度考核为优秀,或有一年考核优秀,且另有一年获得过市(州)及以上人事、教育部门表彰。4、年度考核合格次数填写申报者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获得“称职(或称职)”等次的总次数。5、年度考核基本合格次数填写申报者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获得“基本合格(或基本称职)”等次的总次数。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获得过“基本合格(或基本称职)”等次的,不能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6、年度考核不合格次数填写申报者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获得“不合格(或不称职)”等次的总次数。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获得过“不合格(或不称职)”等次的,不能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八)计算机考试1、计算机考试级别(必填项)选项为“A级、B级、C级、暂不考”。按照申报中学教师高级职务的计算机考试级别要求,无论是否免试,都要选填。省直属学校(单位)、内地市城区学校(单位)的申报者,选填“B级”。三州城区学校(单位)、内地汉族县区学校(单位)申报者,选填“C级”。三州县区学校、内地县以下乡镇学校工作的申报者,以及男年满50周岁的、女年满45周岁的申报者选填“暂不考”。2、计算机考试成绩(必填项)选项为“合格、未(免)试”之一。取得规定级别计算机考试合格证的,选填“合格”。按规定属“暂不考试”的,选填“未(免)试”。未参加规定级别计算机考试者、参加考试未取得规定级别计算机考试合格证者不得申报评审。3、计算机考试发证日期参加规定级别计算机考试,取得计算机考试合格证的,按照证书上标明的发证日期,以半角方式输入日期数字。A级、B级计算机考试合格证5年内有效;C级计算机考试合格证4年内有效。4、计算机未(免)考原因选项为“计算机专业毕业、计算机软件程序员、男年满50周岁的、女年满45周岁的、在少数民族县工作的、内地县以下乡镇工作的”。计算机专业毕业,按规定免予相应等级职称计算机考试的,选填“计算机专业毕业”。取得计算机软件程序员资格,按规定免予相应等级职称计算机考试的,选填“计算机软件程序员”。 男性申报者评审前年满50周岁的,选填“男年满50周岁的”。女性申报者评审前年满45周岁的,选填“女年满45周岁的”。在少数民族县工作的申报者,选填“在少数民族县工作的”。在内地乡镇及以下学校工作的申报者,选填“内地县以下乡镇工作的”。(九)兼职情况“参加何种学术团体”栏输入内容的总字数不得超过20个汉字;“任何职务”栏输入内容的总字数不得超过8个汉字;“主要社会兼职”栏输入字数不能超过10个汉字。(十)获荣誉称号情况填写申报者近5年获表彰情况。该项有输入字数限制,超出约2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和空格)的限制就有可能无法输入文字。申报者须按照上述要求控制字数。(十一)学习工作简历填写申报者主要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从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学习经历开始连续填写,起止时间要连贯,不能间断。该项有输入字数限制,申报者须按照要求控制字数。输入汉字(含标点符号和空格)超出240个的限制,系统将无法输入文字。(十二)业务工作简况教学实验简况:填写申报者任现职(重点是近5年)以来承担及完成教学、实验等业务工作的简况(含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该项有输入字数限制,超出2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和空格)的限制就有可能无法输入文字。申报者须按照上述要求控制字数。(十三)教学研究情况教学研究情况:填写申报者任现职(重点是近5年)以来参加和组织教(科)研、教材编写和发表论文(著)及获奖情况。该项有输入字数限制,超出80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和空格)的限制就有可能无法输入文字。申报者须按照上述要求控制字数。(十四)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填写申报者任现职以来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情况。该项有输入字数限制,超出27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和空格)的限制就有可能无法输入文字。申报者须按照上述要求控制字数。(十五)师德表现情况师德表现情况:填写申报者任现职以来似的表现情况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情况,以及师德考核结果。该项有输入字数限制,超出99个汉字(含标点符号和空格)的限制就有可能无法输入文字。申报者须按照上述要求控制字数。(十六)备注申报者可简要填写特别需要提示的事项,须控制字数,不得超过10个汉字。(十七)汇总信息1、上报单位名称(必填项)。申报者填写学校(单位)全称;部门(单位)数据汇总时,填写本级汇总单位全称。2、上报人姓名(必填项)。申报者上报数据时,填写本人姓名;部门(单位)数据汇总上报数据时,填写本级数据录入(汇总)工作人员姓名。3、上报人联系电话(必填项)。申报者上报数据时,填写本人联系电话;部门(单位)数据汇总上报数据时,填写本级数据录入(汇总)工作人员联系电话。4、上级单位(必填项)。选项为“学校、县区教育局、市州教育局、省教育厅”。申报者本人输入数据后上报的,选项为“学校”;县区及以下学校汇总数据后上报的,选项为“县区教育局”;县区教育局、市州直属学校汇总数据上报的,选项为“市州教育局”;市州教育局、省直属学校汇总数据上报的,选项为“省教育厅”。注意:选项错误,将造成上级单位无法接收上报数据。5、点击“确定”。完成“汇总单位信息”数据输入。二、接收上报数据上级单位接受下级单位(包括学校接受申报者)报送的数据时,将上报数据盘插入电脑,点击“数据(D)”接收上报数据(R);在“请选择数据包”对话框中点击拟接收的数据包文件(.scp);点击“打开”,弹出“正在接收上报数据包”提示,等待数据接收。数据接收完毕,系统自动进入数据接收完成状态。接收单位可进行编辑、汇总。三、数据校验(一)校验所有数据需要对全部存储的数据进行校验时,点击“数据(D)”“校验所有数据(A)”,电脑弹出“数据校验规则预处理”提示,等待数据校验;校验完毕,电脑提示“所有数据校验通过”后,点击“确定”,完成全部数据校验。如果输入数据有错,系统则弹出“验证错误信息”,供数据校验者查找错误数据所在。(二)校验当前行数据需要对某条数据进行校验时,选定该行,点击“数据(D)”“校验当前行数据(C)”,等待数据校验;校验完毕,电脑提示“当前数据校验通过”后,点击“确定”,完成该条数据校验。如果输入数据有错,系统则弹出“验证错误信息”,供数据校验者查找错误数据所在。四、备份/恢复数据(一)备份输入部分数据后。暂时关机或离开时,可对已输入数据进行备份保存。逐个点击“数据(D)”备份/恢复数据(B)备份当前时间点数据(B),等待数据备份;然后点击“退出(X)”,完成当前数据备份。(二)恢复数据电脑中数据丢失,需要恢复原备份的数据时,点击“数据(D)”备份/恢复数据(B),在弹出的“最近备份时间列表”对话框中选择拟恢复数据文件的备份时间点,点击“恢复数据到选中时间点(R)”,等待数据恢复;然后点击“退出(X)”,完成选中时间点数据的恢复。五、导出数据按报送材料文件要求,各市州应将汇总的数据导出来,发省教育厅预审。点击“数据(D)”导出数据(E),在电脑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后,选定导出数据文件拟存储的位置,点击“保存”,等待数据导出。数据导出完毕,系统会自动打开导出数据文件。六、导入数据该功能仅限省教育厅使用,各推荐单位和个人不能使用。7、 生成上报数据点击“数据(D)”生成上报数据(U),电脑弹出“数据校验规则预处理”提示;在电脑弹出“汇总单位信息”后,审核相关信息是否填写正确,电话号码要用半角方式填写。特别注意不能选错“上级单位”。申报者的上级单位是“学校”,市州教育局的上级单位是“省教育厅”。然后点击“确定”保存确定,完成上报数据文件(.scp)的生成。 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